•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影像分類技術

影像分類(Image classification),主要目的在於將影像中所有像元,依程序將 相同特徵萃取出來,得到所需要的分類類別。普遍來說,影像分類主要有兩種方 式,一是監督式分類(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另一是非監督式分類(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柯如榕,2014)。

(1) 監督式分類

監督式分類方法,主要為研究者先針對研究地區劃定樣本,建立分類之標準 或規則,決定需要分類之類別後,依此標準進行光譜類型判釋。進行監督式分類 大致分為兩階段,先選取訓練區(training site),訓練區的意義為依照研究者所選 取區域之光譜值,做為整張影像分類的標準,而後進行分類,比較非訓練區與訓 練區之光譜值差異,進而決定該像元之類別。監督式分類之優點為經由人工精細、

多區域的圈選訓練區,可提升分類結果的準確度,但也花費時間成本。

監督式分類之分類演算法,傳統上是以像元(pixel)為基礎去分類,如最短距 離分類法(Minimum-Distance-to-Means classifier)、平行六面體法(Parallelepiped classifier)或最大概似分類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等(黃俊偉,2001)。

而在將機器學習方法導入影像分類領域後,便衍生出更多變化的演算法,如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陳莉等,2004;林世 峻等,2008)、物件式導向分類(黃韋凱等,2010;顏啟峯與張國楨,2015)、或支 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李文琳,2016;Faridatul, 2017;Aboelnour

& Engel, 2018;林穎東等,2018)等。

(2) 非監督式分類

在監督式分類進行時,訓練區有時無法完全代表某種地物的光譜特性,若不 析(Post-classification analysis)方法可以提高分類的精確度(Harris, & Ventura, 1995、

黃俊偉,2001)。研究者可藉由人工觀察、地真資料等輔以對應檢核,進而調整分 類結果,如此呈現之整體分類結果會更加完整(Butt et al. 2015)。

總結本段落回顧之影像分類演算技術後發現,分類演算法多樣且用途不一,

研究者應選擇符合研究需求之分類方法;而本研究欲使用之分類演算法為支持向 量機(SVM),在前人研究中也指出,此分類法有較佳的分類表現(陳承昌等,2007;

李文琳,2016;Aboelnour & Engel, 2018;林穎東等,2018)。

二、分類正確率檢核

為了檢驗影像分類結果的正確性,使用誤差矩陣進行分類結果檢核十分常見 (陳莉等,2004;林世峻等,2008;林承翰等,2013;林穎東等,2018)。由誤差 矩陣可計算幾項分類評估指標:

(1) 總體精度(Overall Accuracy):

式(8) 一致性(observed agreement),簡言之就是整體準確度;P(E)是期望一致性(chance agreement),又可稱為期望準確度;Kappa 值介於 0 至 1 間,越接近 1 則代表分

類精度越高。

(3) 生產者精度(Producer’s Accuracy)

生產者精度 = 某類別正確分類之數量/分類之參考資料數量 式(10)

生產者精度之一體兩面為漏授誤差(Omission Error),為應分類為該分類而未 分入之錯誤,其計算式為:1 – 生產者精度。

(4) 使用者精度(User’s Accuracy):

使用者精度 = 某類別正確分類之數量/分類結果之數量 式(11)

使用者精度之一體兩面為誤授誤差(Commission Error),為不該分類為該分 類卻分類進該分類之錯誤,其計算式為:1 – 使用者精度。

三、地物分類指標

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標(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為遙測 研究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指標,藉由近紅外光(Near-Infrared band, NIR)與紅光(Red Band)的計算,主要可用來衡來目標區域的植被生長情況、監測地表乾旱或沙漠 化的情形(Xiong et al., 2012;Aboelnou & Engel, 2018)。健康生長的綠色植物會吸 收大部分的可見光,並反射大部分的近紅外光,若是不健康或是稀疏的植被,相 比於健康植被,會反射較少的可見光與較少的近紅外光(Sobrino, et al., 2004)。其 計算公式如下:

式(12)

NDVI 所計算得到的數值,介於正 1 與 -1 之間。數值小於 0 代表水體,數值 介於 0 至 0.2 則可能是裸露地、建地、沙地等,數值介於 0.2 至 0.4 則有可能是 疏林或草地,越接近 1 者則代表植被茂密程度越高,屬於密林等植被類型(Sobrino, et al., 2004;Avdan & Jovanovska, 2016)。

常態化差異建物指標(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Index, NDBI),最早由 Zha et al.(2003)提出,此指數藉由短波紅外光(Short-wave Infrared band, SWIR)與近紅

外光(NIR)的計算,可有效區辨影像中的不透水面與人工建物區域。其計算式如下:

式(13)

NDBI 所計算的數值,介於 1 與 -1 之間。越接近正 1 越可能為建物,而越接 近 -1 則是植被區域。此指數可做為影像分類判釋時,區別研究區建成區的參考,

在前人研究中證明了此指數辨識上的可信度(Zha et al., 2003),因此廣為研究者採 用(Aboelnou & Engel, 2018;Alhawiti, 2016)。

在 Landsat-5 中,短波紅外光(SWIR)波長為 1.55 - 1.75μm,近紅外光(NIR)的波 長為 0.76 -0.9μm,紅光(Red)的波長為 0.63 - 0.69μm;在 Landsat-8 中短波紅外光 (SWIR)波長則是 1.57 - 1.65μm,近紅外光(NIR)波長為 0.85 - 0.88μm,紅光(Red)波 長為 0.64 - 0.67μm。

第四節 土地利用變遷理論與相關研究 塑的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徵(Ioannis & Meliadis, 2011)。

邏輯上可以從土地使用得知土地覆蓋的情況,如此處為公園用地,因此可以 推斷土地覆蓋應以樹林植被等居多;但若此處的土地覆蓋為植被,並無法逆向推 理確認土地使用型態是公園、農田或森林遊樂區等(顏子揚,2006)。

土地利用變遷(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LCC)為土地使用或土地覆蓋 動態變化的過程,關注空間與時序上的變化,土地利用變遷研究大致上可分為三 種不同的研究面向,分別是:型態 (pattern)、作用 (process)、預測 (prediction)。

型態分析可了解土地利用的分布特性與變化,作用分析則是探討利用型態變遷的 提供較準確的植被分布結果;邱仁德等(2018)使用 Landsat-8 影像對台中新社花 海節舉辦地區與台中地區高溫區域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土地覆蓋物與人潮聚集足 以對新社地區造成溫度變化,其高溫甚至可與工業區相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