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後續發展建議

參考文獻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台北。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何進財(1999)。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實施策略與未來展望。訓輔研究,38(1),1-10。

余德慧(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台北:桂冠。

吳宗弘(2009)。高年級學童的家庭結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吳宗正、吳育東(2000)。LISREL 模式應用於行動電話消費者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台南。

吳武典(1987)。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134,23-40。

吳芝儀(2006)。他山之石:先進國家學校輔導工作比較和省思。現代教育論壇,15,

36-55。

吳英璋、鄭春美、蕭仁釗(2007)。台北教改之路--推動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心靈改革。台 北巿政府教育局教師研習中心。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4)。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增訂版)。彰化:

復文。

李建威(2006)。應用貝氏定理與鑑別分析建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54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新竹。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研究所,彰化。

李慧賢(2003)。國中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教訓輔三合一與心理師法實施後的角 色與定位。輔導通訊,85,52-63。

周文欽(1991)。臺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 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台北。

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台北:智勝。

林建平(2001)。兒童輔導與諮商。台北:五南。

林美珍(2008)。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林家興(2002)。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2),

125-148。

林敏郎(2011)。台灣國際觀光旅館市場結構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首府大 學休閒設施規劃與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南。

林淑華(1997)。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東。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林萬億、黃韻如(2005)。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 作。台北:五南。

柯永河(1996)。心理衛生(第九版)。台北:大洋。

康家睿(2000)。巴金森氏症之基因表現判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生命 科學研究所,台北。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22 版)。台北:東華。

55

張進上(1995)。陪他一段-如何協助適應困難的學生。國教之友,47(2),19-23。

教 育 部 (2001) 。 教 師 輔 導 工 作 手 冊 。 2008 年 11 月 20 日 , 取 自 http://www.fces.chc.edu.tw/~crt/paper.htm

教育部(2009a)。教育部 98 年度施政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a)。教育部 98 年度施政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b)。教育部 98 年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手冊。台北:教育部。

曹中瑋(2003)。心理師法對於國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的影響。輔導通訊,85,46-51。

莊士玄(2008)。消費性信用貸款授信評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 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

莊昆財(2011)。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共構之事故預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 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台中。

莊榮俊(200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許維素(2000)。高中輔導教師推展學校輔導工作的行動歷程分析。發表於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年會。

郭丁熒(1988)。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知覺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小娥、蘇建文(1978)。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宏德(2004)。銀行放款業務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台北:心理。

陳秉華(1999)。邁向專業-台灣輔導界發展的回顧與前瞻。亞洲輔導學報,6,21-47。

陳暐翔(2012)。國中導師與輔導教師資源依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

56

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所,台南市。

陳嬿茹(2008)。不同社會計量地位國中生的疏離感、依附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

彭震宇(2007)。以輔導三級預防制度為架構的「花蓮縣高關懷個案管理」程式之簡介 與應用。學生輔導季刊,103,106-124。

曾盛貴(2005)。問題企業財務危機預測模型之研究-以上市上櫃電子類股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曾雯琦(1994)。心理學與心理衛生。台北: 華杏,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新竹。

甯國興(2009)。當陽光陷落時-同村協力的校園輔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 理學系,台北。

馮觀富(1997)。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一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玉真(1994)。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比較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柏榮(2012)。台灣地區銀行以非財務構面評估中小企業貸款授信風險模式。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

黃振昌(2001)。學校三級預防策略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84,19-23。

黃淑芳(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風格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

楊國樞(1986)。中國國民性與現代生活的適應。台北:水牛。

楊錦登(1999)。國軍軍事院校學生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台北。

溫琇玲、廖洪鈞、林郁欽、蘭雅森(2001)。鑑別分析法應用於坡地社區邊坡崩塌機率 之評估研究。 建築學報,37,49-63。

賈馥茗(1968)。自知與大學生生活之適應。國立師範大學學報,13,95-145。

57

廖榮利(1986)。心理衛生。台北:千華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8)。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焜輝(1997)。青少年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初探。教育心理學報,35(1),

39-57

劉雅芬(1984)。青少年之自我觀念、溝通形態與其社會適應間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 市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台 北。

劉福鎔(1996)。小學教師的 A 型人格特質、師生關係與學生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大學輔導學系,彰化。

蔣秀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鄭夙芬(1988)。國中復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初探-以台北縣芋國中八位復學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

鄭崇趁(1997)。從學校組織再造的需求探討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功 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 18 卷第 2 期, 75-100。

鄭曉婷、楊景雯(2005)。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與變革—專訪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陳 金燕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34,2-10。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臺大社會工作 學刊,5,197-270。

學生輔導法草案總說明(2007)。教育部。

賴保禎、簡仁育(1981)。心理衛生。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謝璟婷(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韓宜娟(2000)。陸生來台就學動機與生活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58

藍采風(1982)。生活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

顏榮祥(2009)。結合型灰關聯分析與主成份分析在金融控股公司財務績效評估之應用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管理與資訊系,台南。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Arkoff, A. (1984).適應與心理衛生(王鍾和、李勤川、陽琪編譯)。台北:大洋出版社。

Beck, A. T. , Rush, A. J., Shaw, B. F., & Emery, G. (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A treatment manual. New York: Guilford.

Berger, U., Sowa, M., Bormann, B., Brix, C., & Strauss, B. (2008). Primary preven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programmes and how to bring them to broader dissemination.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16, 173-183.

Coan, R. W.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alhoun, JF& Acocella, JR(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New York: Random House.

Chaplin, J. P. (1985).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New York, NY: A LAUREL Book.

Cooper, D. R.,Emory, C. W.(1998).Business research method.Chicago:Irwin.

Desai, V. S., Crook, J. N., & Overstreet, Jr. G. A. (1996). A comparison of neural networks and linear scoring models in the credit union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95, 24-37.

Elias, M.J., Gara, M.A., Schuyler, T.F., Branden-Muller, L.R., & Sayette, M.A. (1991).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competenc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 preventative school-based program.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61, 409–417.

Ginsburg, G. S. (2009). The child anxiety prevention study: Intervention model and primary outcom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7(3), 580–587.

59

Hurlock, E.B. (1978).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Kim, J. C., Kim, D. H., Kim, J. J., Ye, J. S., & Lee, H. S. (2000). Segmenting the Korean housing market using 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8, 45-54.

Long, E. B. (1970). A model for elementary school behavioral science as an agent of primary preven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5, 571-574.

Lane, K. L., Kalberg, J. B., Bruhn, A. L., Mahoney, M. E., & DriscoU, S. A. (2008). Primary prevention programs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Issues of treatment integrity systematic screening, and reinforcement.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60(4), 465-494.

Maslow(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ition). New York: Haper & Row.

Morrison, D. F.(1990).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Shertzer, B. & Stone. B. C. (1981). Foundamentals of Guidan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ung, T. K., Chang, N., & Lee, G. (1999). Dynamics of modeling in data min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 to bankruptcy predi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6, 63-85.

Trevino, L. J., & Daniels, J. D. (1995). FDI theor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omparison of investors and non-investor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4, 177-194.

Tong, L. I. and Su, C. T., (1997), Optimizing multi-response problems in the Taguchi method by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Quality &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13(1), 25-34.

6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