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四項構面可預測出測驗學生之輔導關懷程度之高低,以此來評定該生之生活適應 情況是否穩定,如較差之學生可即時進行輔導,確實達到預防之動做。

2. 依據本研究之分析結果發現,『家庭適應』與『學習適應』此兩項與關懷程度高 低關係密切,因在國中階段中,學生生活大部份時間都在學校及家庭,且國中階 段的學生正好處於叛逆期,或許會對於家庭的管教方式等有所新的適應期,又國 中時期皆以升學為主要目標,無形中課業壓力遽增,所以此兩項都會影響到學生 之生活適應總體情況,由此可知,此兩項變數便是判別關懷程度高低的判別變數,

分數越高者,便為輔導關懷程度越高者,故爾後在國中輔導中,可著重於此兩項 之關懷與輔導,使學生能更適應國中生生活。

3. 在相關分析裡顯示出,『家庭適應』與『學習適應』之相關係數為此量表構面全 部的最高,也顯示出家庭在國中青少年階段影響的重要性,此雖為無絕對之因果 關係,但家庭是否融洽,以及學生與家庭成員間之相處情況,將會影響國中生之 學習適應。

4. 在教育部公佈之「教訓輔三合一計畫」裡提到,初級預防計畫在於增進心理健康 氣氛,使個別學生由自知而增進自我調適能力,防範問題於未然,而初級預防應 包含:教師輔導工作諮詢、策定教育輔導工作計畫、心理衛生方案及生涯輔導,

且初級預防乃針對一般學生所採取的行動與措施,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甚至 行政管理等多面向著手,藉由校內教學活動及人力資源提供學校輔導工作第一線 的預防與介入,主要的目的是增強適應能力、防止問題發生,且美國學校輔導教 師學會(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簡稱ASCA)於2003年提出「學校 輔導工作全國模式」,其中就對學校輔導工作的理念本質做了明確的規範:「就學 校教育的層面來看,全國模式旨在經由促成學生的學業成就、生涯規劃和個人和 群性發展,以落實整體學校教育使命。」上述兩項學校輔導工作的理念,皆清楚 說明學校輔導工作的重點與內容,本研究以此反思當前國中的校園輔導,確實有 許多令人值得深思的議題,而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當需以愛為出發點,從學

51

童就讀本校的那刻起,以及爾後出了校園,都希望學童能感受到學校輔導室就是 學童的避風港,不管在校內或校外遇到了任何事,或內心有煩惱、心事解不開,

或未來的生涯該如何規劃及相關就學資訊等,輔導室永遠張開雙臂迎接學童,為 學童打開心靈的門,正向的去面對任何挑戰。

甯國興(2009)引用Hillary R. Clinton這位美國前第一夫人,以非洲古諺「同村協力」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為名寫過一本以美國兒童成長與發展為主要議題的書;

書中她以自己和柯林頓總統的成長經驗,肯定過去以家族和村落社區為生活骨幹的生 活方式,因為她發現孩子的成長在村落模式裡可得到較完整的照顧,以此為例,校園 就是個村落,這村落內的每一位教職員工生都是村落之子,秉持這信念,將輔導做到 更確實、更深根,讓輔導在校園內是從上而下的一套完整系統,也藉此希望各校能達 到同村協力之學校輔導,完全做到事前預防之預警行為。

5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