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

本研究將文獻整理,參考吳宗弘(2009)學者將李坤崇、歐慧敏(1993)所編之「行為 困擾量表」,及劉焜輝、周軒擇(1990)所編之「國民中學生活輔導診斷測驗」等測驗 工具編製而成,且學者江孟芠(2012)、張君鈴(2011)、黃雅羚(2009)皆採用此量表作為 研究工具,而本研究並以此量表訪談8位輔導相關之人員,自行修訂編製而成「國中 生生活適應量表」,故此量表效度極高,可檢核受試者生活適應情形。本問卷共分為 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適應等四個構面,全量表共30題,其中,人際 關係、自我適應、家庭適應、學習適應、量表之題數分別為7題、6題、7題、10題。

有關本問卷題項在各構面的分配情形,如表3所示。

表3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題項之各構面分配情形

層面 人際關係 自我適應 家庭適應 學習適應

題數 7 6 7 10

題號 1~10 11~17 18~23 24~30

在「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中,根據四項構面之內涵,茲分述如下:

1. 人際關係:個人與同學、朋友、家人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32

2. 自我適應:個人對周遭人事物有明確的覺察及認知能力。

3. 家庭適應:個人對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4. 學習適應:個人運用技巧解決及調適在學習方面困難的能力。

二、填答與計分方式

本研究之中國生生活適應量表乃採用 Likert 的五點量尺來計分:完全不符合、不 符合、普通、符合、非常符合,在本量表中,在各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其在生活 適應中各層面的適應能力越低;反之,則越高,而總分得分越高者,代表整體的生活 適應能力越低;反之,則越高。

各構面之總分數在整體學生分數中前 5%內,則成為高度關懷,亦及,關懷程度 0 代表各構面之總分數不在整體學生分數中前 5%內;關懷程度 1 代表各構面之總分 數在整體學生分數中前 5%內有 1 項;關懷程度 2 代表各構面之總分數在整體學生分 數中前 5%內有 2 項。

三、主成份分析法

Karl Pearson首先提出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再由 Hotelling加 以發展的一種統計方法,進行行為科學研究時,經常面臨具有相互關係的眾多變數予 以篩選,使其改成較少幾個相互獨立的線性組合,上述動作為研究開始階段的重要工 作,而主成份分析是希望利用較少的變數來解釋大量原始資料的方法,其權重是由資 料本身分析而得,並不是主觀認定,所以主成份分析所萃取出的主成份可以用來作為 資料的綜合性指標,因此主成份分析不僅可以賦予各項變數所需要的權重,同時也能 客觀地處理原始資料,而主成份分析法的計算方式相當複雜,但電腦運算能力大幅提 升以及統計套裝軟體的發達,也使得主成份分析法開始廣泛應用於農業、商學、教育 學、心理學、氣象學等領域,如學者Tong and Su(1997)將每個實驗裝置的變異-共變 異矩陣視為相同,因此所有資料經由同一組主成份轉軸,此種過程中明顯地未將各個

33

實驗組的差異納入考慮;同時也沒有說明如何處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成份,應該要 如何挑選最佳參數水準組合,顏榮祥(2009)則應用結合型灰關聯分析與主成份分析針 對國內14家金融控股公司之財務績效進行綜合性評估並加以排序,並將兩種方法之排 序結果與具公信力之機構(天下雜誌社)的調查結果加以比較,藉以瞭解其應用在企業 績效評估上之可行性。

本研究對資料的分析將採用 SAS 9.0 For Windows 版之主成份分析,依據周文 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一書茲將主成份分析方法之理論及應用簡述如下:

主成份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係指將K個行為變數( 𝑋𝑋1, 𝑋𝑋2 ,…, 𝑋𝑋𝐾𝐾 ) 減縮為總指標(Y)之統計方法,其中,行為變數須為分析性變數,總指標(Overall Index) 則是行為變數之線性組合,二者並無解釋變數及反應變數之分。所謂線性組合 (Linear Compound),係指加權和的槪念,故總指標相當於K個行為變數之加權和,藉由主成份 分析,K個行為變數最多可萃取出K個主成份,其中,只有一個主成份具有意義,稱為 總指標,其他(K-1)個主成份在實務上則很難獲得有價值涵意。

主成份分析之目的可分為最終目的及中介目的,在最終目的方面,總指標分數可 直接應用於探討個案差異,而為便於理解總指標之涵意,有必要進行百分位序之轉換,

而在中介目的方面,總指標分數可與其他變數進行交叉分析,而由於總指標分數不需 提報出來,因此不需轉成百分位序,總指標原為主成份分數不易理解,轉換為百分位 序純為解讀之便,若非最終目的且無解讀之必要,則可不用轉換。

藉由主成份分析所建構之總指標(Y),為K個可觀察行為變數 ( 𝑋𝑋1, 𝑋𝑋2 ,…, 𝑋𝑋𝐾𝐾 )之 加權線性組合,方程式如下所示:

Y=𝑊𝑊1𝑋𝑋1+ 𝑊𝑊2𝑋𝑋2+ ⋯ + 𝑊𝑊𝑘𝑘𝑋𝑋𝑘𝑘 其中

Y=總指標,可稱為第一個主成份,簡稱主成份,代表構念;

𝑋𝑋𝑘𝑘=第 k 個可觀察之行為變數,又稱為構面變數;

𝑊𝑊𝑘𝑘=第 k 個行變數權重,亦即主成份權重;

34

k=1,2, ⋯,K。

式中,總指標(Y)是產生變數(Generated Variable),無法觀察而得;也是第一個主 成份,簡稱為主成份。總指標代表構念(Construct),係一抽象槪念,無法具體定義及衡 量,必須根據行為變數之質加以命名。行為變數( 𝑋𝑋1, 𝑋𝑋2 ,…, 𝑋𝑋𝐾𝐾 )是一組可觀察變數 (Observable Variables),稱為構面變數(Dimension Variables),具有明確的定義,藉由主 成份分析計算出主成份權重( 𝑊𝑊1, 𝑊𝑊2 ,…, 𝑊𝑊𝐾𝐾 )之後,K個行為變數即能形成一個線性 組合,產生總指標分數。一般而言,只要總指標解釋力(𝜆𝜆1/1)大於60%,即可認為總指 標足以代表這K個行為變數。

藉由主成份分析所建構之總指標,在實務上之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在不同應用中 所用的專業術語也不一樣,在行銷研究方面,構建產品強度指標有助於探討消費者行 為;在教育研究方面,建立智慧商數指標有助於比較同齡學生之智力差異程度;在農 業研究方面,則因農業屬於實驗研究,而不適合以主成份分析建構總指標;而在財物 研究方面,構面經營績效指標可掌握背後之決定因素,故本研究將以主成份分析法萃 取出各構面之主要因素值後,再以鑑別分析法進行分析。

四、鑑別分析法

(一)、基本觀念

鑑別分析(Discriminate Analysis),又稱「區別分析」或「判別分析」,為探討單一 分類性反應變量(A)對多個分析性解釋變數(𝑋𝑋1, 𝑋𝑋2, … , 𝑋𝑋𝑘𝑘)之統計分析模式,鑑別相當 於預測,藉由鑑別函數預測個案在反應變量(A)上的所屬組別,鑑別分析的方法包括:

1. 費雪法(Fisher’s 線性判別函數係數):說明鑑別分析的學理基礎,此統計方法最不 嚴謹,不易準確衡量模式的顯著性及解釋變數的鑑別力。

2. 正典法(典型區別函數特徵值):選取具顯著解釋力的解釋變數,此方法可產生多 變量統計量表及正典係數,適用於統計模式及解釋變數的假說檢定。

35

3. 默氏法(鑑別機率函數):建構預測機率函數,前述兩種方法雖可進行預測,但並 未考慮不同組別的先驗機率可能有所差異;為彌補此缺點,默氏法引入「貝氏整 合」(BI, Bayes’ Integration),在鑑別函數融入「先驗機率」,可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表 4

鑑別分析三種方法比較

摘要 費雪法 正典鑑別法 默氏法

目的 理解鑑別分析的概念 模式配適度與鑑別力檢 定

鑑別個案的預測歸類 鑑別

函數

費雪鑑別函數 正典鑑別函數 默氏鑑別機率函數

函數 構建

鑑別效標極大化 正典相關分析與主成份

分析

默氏距離與貝氏定理 歸類

法則

鑑別分數與切斷值之比 較

鑑別分數與切斷值之比 較

鑑別機率的比較

缺點

缺乏嚴謹的統計方法衡 量解釋變數的鑑別力,無 法產生鑑別機率進行預 測

無法產生鑑別機率進行 預測

無法衡量解釋變數的鑑 別力

資料來源: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

如表 4 所述,鑑別分析共可分為費雪法、正典鑑別法、默氏法等三種方法,三種 方法中,費雪法的理論較易了解;正典鑑別法可衡量彼此個別解釋變數的鑑別力;而 默氏法的預測則最為精準;這些方法的理論及用途雖然各不相同,但最終的目的皆在 建構鑑別函數,以協助預測。通常有以下的目的:

1. 找出以預測變數為基礎的鑑別函數。

2. 鑑別或預測觀測值屬於哪一組別。

3. 預測變數的現性組合,以此組合最能區別各群組間的差異。

4. 從一組預測變數中,找出最能區別各群組差異的變數子集。

5. 建立將事物(個人、廠商、產品等)分類的程序,依據他們在一組預測變數上的分 數將之歸類到不同的群體。

36

6. 建立由ㄧ組預測變數所形成的群體間的鑑別構面的數目和組合。

上述,主要在構建配適度與預測正確率皆高的鑑別函數,藉以預測個案在反應變 量(A)的所屬組別,理論上,以費雪法最容易了解鑑別分析的學理基礎;但在實務上,

則多運用默氏法構建鑑別函數,再以正典鑑別法探討模式的配適度及解釋變數的鑑別 力,最後再以默氏法計算預測的正確率,故本研究將以主成份分析法建構出重要指標 構面,再運用 SPSS 統計套裝軟體檢定此量表之信度與相關性,其後再用 SAS 統計套 裝軟體以正典鑑別法及默氏法進行鑑別分析,求出預測機率,確定模式是否適當,進 而產生合理預測(即擊中率≥60%),爾後進行預測的工作。

五、資料處理

本研究對樣本進行施測後,以 SPSS 及 SA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針對 本研究之構面因素進行檢定及預測。

1. 信度分析(Relisbility Analysis):檢定此量表之可靠性及有效性,總信度與各因素 之內部均達一致性時,變可接受此份量表具有高度信度。

2. 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各構面 相關情形。

3. 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縮減此量表之變數維度,將原有很多 變數之資料,縮減成較少的維度數後,再繼續以此資料進行鑑別分析。

4. 鑑別分析(Discriminate Analysis):目的在計算一組「預測變數」(自變數)的線性組 合(鑑別函數),對依變數加以分類,並檢察其再分組的正確性,達到本研究之研 究目的。

3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