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徒涉位置條件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7)

第四章 渡河位置選定原則

4.3 渡河位置選定原則

4.3.2 徒涉位置條件

渡河作戰所需渡河位置種類與數量,依參與渡河作戰之部隊、河 川障礙程度、所望渡河速度、敵軍部屬能力、兵力運用計畫、可供利 用之渡河裝備等而不同【14】。通常所需位置數量如下:

(1)突擊渡河位置:每一突擊步兵營至少一處。

(2)輕漕渡場:每一突擊步兵營至少一處。

(3)重漕渡場:每一突擊旅至少分配 1〜2 處。

(4)浮橋:每旅至少 1〜2 座,通常分佈於旅渡河正面內。

選擇徒設位置所望之條件【15】:

(1)兩岸有道路以便進出。

(2)至河川有掩蔽與隱蔽之接近路線。

(3)接進路線上須無妨礙戰車安裝涉水裝置後運動之障礙物。

(4)水深與河床狀況適於徒涉:戰車徒涉(深水與淺水徒涉)及 車輛徒涉等所適應之水深均不同,須視需求選定;人員徒涉

:水深則應不超過 90 公分。

(5)流速約 1.5 公尺/秒以下為宜。

除此之外亦須考量兩岸坡度緩和,河底堅實、河川是否向我彎曲

(如圖 4-3),便於攻者,集中火力阻止敵軍。

圖 4-3 河道向我彎曲示意圖

第五章 渡河地區分析

濁水溪地區東以中央山脈為界,西為擴大之沖積扇平原而臨海峽,北 鄰烏溪流域,南接台灣第一高峰玉山,山脈與地形帶皆略呈南北走向,

可明顯分為山地區、丘陵區、河谷區、台地區及平原區等五區,茲分 區敘述如下:

(一)山地區

濁水溪上游即龍神橋以上為山地區,山高谷深,地形崎嶇險峻,

起伏甚大。本區地質上屬於黏板岩、板岩、千枚岩,故通稱中 央黏板岩山地,地勢多屬山嶺,地表多為石礫,甚易沖刷崩山,

致使沿岸無硬岩處常被沖刷改道形成蜿蜒曲折之流(圖 5-1)。

本區依地形構造區分包括有中央山脈區、埔里板岩山地及玉山 山塊。

(二)丘陵區

濁水溪出龍神橋後,河谷豁然開敞,除加裡、阿里二山脈仍保 持相當雄偉山勢外,兩岸地形已漸趨緩和,成為丘陵區,屬西 部衝上斷層山地區。本區若細分則包括集集山脈、阿里山脈、

南投丘陵、竹山丘陵及斗六丘陵等五個小地形區,其中前二區 為低連山地,後三區為山麓丘陵區。

(三)河谷區

河谷區橫切丘陵區中央,包括濁水溪中游河谷平原及清水溪沖 積平原。前者指濁水溪之鼻子頭隘口至水里東南四公里之龍神 橋水口之間的寬大沖積平原(圖 5-2),後者則係位於清水溪 桶頭下游之沖積平原。

圖 5-2 濁水溪河谷區寬大沖積平原

(四)台地區

濁水溪沖積扇平原之東側分水嶺,地勢較高,為典型之台地區,

屬台灣西部右山麓聯合沖積扇的一部份,本台地區可細分成八 卦台地、觸口台地及坪頂埔台地,三者原為一連續之台地面(圖 5-3),因受斷層影響及大肚、濁水兩溪所截切而分離。

圖 5-3、濁水溪台地地形

(五)平原區

濁水溪出鼻子頭隘口,即進入下游,以至於海,全區地勢低平,

地形屬於沖積扇三角洲平原,沿海則為海埔新生地。平原區除 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外,尚包括隆起海岸平原。沖積扇因為是礫 石層所構成,加以上游有廣大之集水面積,故成為豐富的地下

水產區,對農業發展幫助頗大。海岸平原大致平坦,標高在 20 公尺以下(圖 5-4)。

圖 5-4 濁水溪下游平原地形

綜合上述各分區,如以流域區段作一分析,所得結果由各章節中 論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