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微積分學習策略

合適的程序也有困難。Zimmermann(1991)就指出,很多學生在解 sin x dx

為複雜的部分分數法(partial fraction),甚至三角函數法(trigonometric substitution),而不 採用較為簡單的變數代換法(substitution rule)。

上述大部分的研究都針對學生的學習迷思與困難進行探討,只有少數針對微積分學 習策略的進行研究。前者多著墨在學生學習微積分所遭遇的困難;後者多以學習動機、

學習態度為研究重點(黃冠仁,2006;辛靜宜,2006;葉秋呈,2007),而Gagne, Yekovich, Yekovich(1993)認為把學習策略區分為領域內以及泛領域兩層面,才能深入了解學習 者對特定領域的學習策略。因此研究者認為除了泛學科的學習策略之外,可以以微積分 特有的認知策略為研究重點,進行微積分學習策略的探討。

在泛學科的學習策略方面,研究者挑選泛學科的「焦慮」、「學科價值」、「自我管理」、

「尋求幫助」等四個層面來探討其與微積分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而認知策略方面,

Gagne(1985)將數學認知分為「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兩種,前者指的是在執行 解題前所需的先備能力;後者指的是執行解題時所需的能力。研究者將認知能力分為「認 知策略」與「解題能力」兩大向度編製成量表,此處的「認知策略」與「解題能力」分 別為Gagne(1985)所提及的「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其內涵探討如下。

一. 認知策略:

數學認知的發展與心理學理論的演進息息相關。陳李綢(1999:520-525)將各學 派對數學認知的看法分為五個不同的論點,描述如下:

(1) 連結論

在Thorndike 提出的刺激-反映連結理論(stimulus-response association)

觀點中,所有的行為與知識的學習,都來自於刺激與反應連結的建立(鄭昭明,

2006)。主要將程序性的學習技巧分為練習律與效果律,前者強調練習以增強 連結知識的能力;後者強調回饋能強化刺激與正確反應的連結,削弱刺激與其 他不正確反應的連結。

(2) 完形論

完形論者並不同意Thorndike 的反覆練習論點。他們主張把數學看成一個 整體,是由每個小部份所組成的,而小部份與小部份之間的關係就是學習者應 該學習並重新知覺的知識(鄭昭明,2006)。Brownell(1979)主張「意義化學 說」(meaning theory),認為數學是有意義的學習,了解原理、原則遠比只會作 無意義的計算過程更為重要。

(3) 認知論

Piager 認為兒童的認知結構與成人的認知結構不同,因此在教授數學時,

不能以成人或數學專家的角度編制教材,應該考量兒童的思考歷程,以及配合 其認知發展水準和順序,並且給予操作具體材料的經驗,從操作中學習,使其 發展正確的思考歷程,以利未來學習較深的數學所需之抽象能力。

Bruner 尤其強調須以學生的角度編制教材,如此便能循序漸進的配合學生 認知發展程度,並不需要等待學生認知成熟,因為學習預備度(readiness)是 教出來的。而學生真正所需學習的,並不是數學課程中的片段知識,而是教材 與教材之間意義關聯的「結構」,以及可以獲得此結構與數學知識的過程。

(4) 學習階層論

Gagne 的理論採新行為學派觀點,與 Piager & Bruner 等認知心理學家的 看法有很大的不同。他認為學習數學時,應該先確定整個課程或單元所欲達成 的目標為何,接著以「工作分析」(task analysis)的方法分析要完成這些目標 所需的附屬工作(subordinate task)或子技能(subskills)是什麼。然後,以流 程圖的方式,將這些附屬工作依最合理適當的順序排列,使成為自下而上最容 易產生垂直遷移的「學習階層」。他更強調,學生在學校所學的主要是「心智 技能」,而不是「可語言化知識」(verbalizable knowledge);即「過程」遠重要 於「成果」。

(5) 訊息處理論

主張此論點的認知心理學家強調人類「知的歷程」,包括知識的獲取、儲 存知識、以及運用知識的過程。Mayer(1980)認為數學學習是獲取知識的歷 程,而不是獲得一種新的行為;問題解決是一連串的心理運作,其目的在改變 知識的表徵,而非只是在學得新行為。因此,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應強調對認 知結構的重視,而不是只重視行為的目的;即應偏重於幫助學生了解問題的意 涵,而不是機械化的練習。

綜合上述的各個論點可知,除了「連結論」強調練習的重要性之外,其他的論點都 主張真正深入的了解概念與知識,遠比機械化的練習來的重要。除了對概念了解的重要 性之外,「認知論」更強調以學生的角度教學;「學習階層論」則重視目標的設定;「訊 息處理論」將學習重點放在了解概念的過程。而微積分的內容不只是一般中學數學強調 的計算,更具有深層的概念以及理論(辛靜宜、林珊如、葉秋呈,2005)。因此本研究 採取「訊息處理論」的論點,強調微積分的學習應重視概念理解的過程。

而除了各學派對於數學學習有不同的觀點之外,在數學理解的層次上也有不同的差 異。Skemp(1987:217-247)將數學理解分三種不同程度的理解層次,以下便就各個理 解層次融入微積分學習情境加以整理。

(1) 機械式理解

能硬背公式、定理、解題過程,並應用於特定的問題,但不知道其背後的 原理。此種學生的學習目標只是要算出正確的答案,而Thorndike 的連結論所 強調的反覆練習對於數學的概念連結固然重要,但很有可能陷入機械式理解的

危機。又微積分屬於需要深層理解的學科,因此連結論較不適用於微積分的學 習。

(2) 因果式理解

知道數學概念的原理,並能自行推論、推廣。此種學生的學習目標是要建 立整體的概念結構,並了解其中相互的關聯。而微積分的學習可以藉由因果式 的理解,將概念重新組織,並強化觀念的理解。

(3) 邏輯式理解

能夠老練的以數學化符號、術語,搭配邏輯推理規則,進行形式化的數學 概念證明或推演。此種學生的學習目標與因果式理解相似,但是此種理解不只 是建立整體的概念結構;更重要的是,對於符號的意義與操弄亦合乎邏輯。亦 即此種理解能將符號系統與概念結構作有意義且合乎邏輯的連結。而在前述微 積分的學習困難,不難發現學習者很容易對於數學符號產生混淆,進而產生錯 誤的觀念建構。因此邏輯式的理解是學習微積分真正的理解方式。

Grant & Jay(2008)進一步指出「理解」是有意義的推論,也是具有可遷移的能力,

並將其分成六大層面,敘述如表2-3-1。

表 2-3-1 理解的六大層面分述表

層面 內涵

能說明 透過通則和原理,對於現象、事實、資料等提出可辯解的有系統的敘述;

作出有洞見的連結,並提出闡明性的舉例或例證。

能詮釋

講述有意義的故事;提供適當的翻譯;對概念或事件提出能揭示歷史或 個人層面的說明;使所理解的對象擬人化,或者可透過圖像、軼事、類 比、模式而使其易於說明。

能應用 在多元、真實的情境中,有效利用及採用已知的知能。能「活用」學科。

有觀點 能透過批判的眼光和聽力看出、聽出觀點;能照見全局。

能有同理心 在其他人可能覺得怪異、異類或看似不合理之處發現價值;根據之前的 直接經驗能敏感的覺知。

有自知之明

表現後設認知的覺察力;覺知個人的風格、偏見、心理投射,以及能同 時形塑或阻礙個人理解的心智習性;察覺我們未能理解的事物;省思學 習和經驗的意義。

由表2-3-1 可知,此六大層面的理解可視為將 Skemp(1987)的邏輯式理解再加以 切割並且作廣泛的延伸,以合乎各學科的理解。研究者參考此六大層面,並以「訊息處 理論」的觀點,配合邏輯式理解的內涵,整理出適合「微積分」的認知策略模式。將其 分成「先備知識」、「了解」、「詮釋與連結」、「統整」四個層面,敘述如表2-3-2:

表 2-3-2 微積分認知策略的四個層面分述表

層面 內涵

先備知識 學生具備學習微積分的前置知識。如:函數概念、計算能力。

了解 對於知識能夠以舉例或例證的方式解釋,而不單單只是背誦。

詮釋與連結 對於知識有更深層的了解,除了以舉例的方式解釋之外,更能經過組織 化的過程,以自己的話語表達;並能將其與已知的知識作連結。

統整 能將眾多新的知識,以自己的方式整理、歸納,並做全盤性的了解。

二. 解題能力

雖然美國數學督導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Supervisors of Mathematics, NCSM)將 解題定義為「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去處理新的或未知情境的歷程」,但是數學解題並不只 是簡單的利用先前所習得的知識,它也是一個獲得知識、產生學習的過程(Gagne, 1965)。

楊瑞智(1994)將解題能力分為「知識的表現」與「解題的表現」;前者指的是解 題者擁有解決問題的學科知識,而後者指的是解題者能夠運用已知的學科知識,以程序 性的方式,如:四則運算、代數、幾何等,解決問題。鄭昭明(2006)則將解題的方法 分為兩類,一類是「算則解題法」(algorithm),是指運用特定的規則就能將問題解決;

另一類是「策略解題法」(heuristics),是由過去的解題經驗累積而成的解題方法。黃敏 晃(1991)指出解題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將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知 後,將其應用在新的情境或問題上。此能力屬於較高層次的認知活動,涉及數學技能、

概念和程序(陳淑均,2007)。而 Chi & Glaser(1985)強調解題初期,必須先以解題者 所擁有的領域相關知識為基礎,建構初步的問題表徵。此表徵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決定了 後續思考的效率與正確性。另外,解題者對解題過程的監控,以及對於解答的回顧也是 成功解題的關鍵之一(黃銀波,1998)。以下便將學者對數學解題策略提出的歷程整理

概念和程序(陳淑均,2007)。而 Chi & Glaser(1985)強調解題初期,必須先以解題者 所擁有的領域相關知識為基礎,建構初步的問題表徵。此表徵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決定了 後續思考的效率與正確性。另外,解題者對解題過程的監控,以及對於解答的回顧也是 成功解題的關鍵之一(黃銀波,1998)。以下便將學者對數學解題策略提出的歷程整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