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境學習

一、情境學習理論的緣起及內涵

情境學習理論始於 Brown、Collins 與 Duguid(1989)共同發表研究論文對情境認知 (situated cognition)與情境學習的討論。研究結果認為知識是學習者透過與情境的互 動而產生的,且本質上深受活動、社會脈絡及文化的影響。因此,知識只有在其產生及 應用的情境中解釋才能產生意義,無法脫離其所處情境脈絡(施文玲,2007)。Brown 等 學者在情境認知及情境學習的討論上,乃根據過去多位學者對一般日常生活認知活動的 研究結果發展而來。Schman(1987) 觀察人們學習操作影印機時發現,在使用之前並不 會先閱讀使用說明了解如何正確使用,而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才去翻閱使用說 明,或請教有經驗的人,從不斷的摸索、嘗試進而學得操作之技能。Lave 與 Wenger(1991) 研究一些專門行業的老百姓(如屠夫、助產士、裁縫師、操舵手等)的學習模式,雖然他 們只是從一個小小的學徒做起,並不像專家一樣受過完整的教育或正式訓練,在思考及 行動方面也不同於依賴理論法則行事的學生。但是在面對專業上的各種複雜的疑難雜 症,仍有令人滿意的表現,甚至更懂得一些訣竅,知道如何直接利用環境中現有的資源 來解決陌生的問題(楊順南,1997)。由此可見,情境學習強調學習應該在真實的情境中 進行,若只是進行一般抽象知識的灌輸,卻沒有真實情境的支持,所學得的知識便是惰

情境學習主要強調知識的學習應該要建構在真實的活動,並將學習活動與社會文化 加以結合(徐新逸,1996)。因為知識是植基於情境脈絡中,無法單獨從情境抽離出來,

而知識間的關聯性也需要靠適當的情境來連結(楊家興,1995;鍾邦友,2000),並藉由 學習者主動探索、操作的經驗過程中,使學習者將所學遷移到真實生活中,並發展出屬 於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唯有當學習發生於有意義的情境 時,才會產生有效的學習(Choi & Hannafin,1995;吳宗立,2000)。

二、情境學習理論的特性

知識的建構必須在學習者與情境互動下才能產生有意義的知識。也就是說,學習不 能只視為是簡單地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識從一個人傳遞給另外一個人;學習是一個 社會性的過程,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構的。因此,學習是處於一個特定的 情境中,滲透在特定的社會和自然環境中,不能脫離情境而獨立存在,所以學習知識最 好的方法就是在情境中進行。根據情境與學習者間的關係中可看出其基本概念圖,如圖 2-1 (Lave & Wenger,1991;許寧真,2008):

圖 2 - 1 情境學習的基本概念(Lave & Wenger,1991;許寧真,2008) 情境學習重視在真實情境的互動下建構知識並使用知識,學習者由被動的灌輸轉為 主動的探索;且知識存在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及活動中,學習者若想習得知識,便要進入 學習情境脈絡中。歸納許多學者對情境學習理論的觀點 (Case & Jawitz,2004;徐新

情境學習

知識是二者互動的產物

學習者 情境

知識

逸,1996;吳宗立,2000;黃鳳俞,2009),其主要特性分別描述如下:

(1) 強調真實情境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情境學習強調知識是植基於情境脈絡中,無法單獨從情境抽離出來,而知識間的關 聯性也需要靠適當的情境來連結(楊家興,1995)。要使學習發生與進行,情境的存 在是必要條件(黃鳳俞,2009),透過真實情境所提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知識技能 的學習,學習者才能真正了解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以成為日後解決問題的工具。

(2) 情境學習是人在特定的情境下與環境產生互動的歷程

情境學習認為所提供的訊息必須在一個相關的情境下,在社會互動合作下進行學 習。例如語言的學習,Miller 與 Gildea(1987)指出在忽略情境認知的教學狀況下學 習字彙,其學習效果是大打折扣的。也就是說,知識就如同語言一樣,都是情境下 的產物,要使知識具有意義就需透過情境脈絡加以傳承(陳慧娟,1998)。

(3) 情境學習是共同參與、合作、分享的社會化過程

情境學習注重學習成員間的參與互動,強調學習是一種共同參與的社會化過程(吳宗 立,2000)。Resnick(1989)認為人類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透過合作學習來完成的。由 教師扮演學習的協助者,提供學習鷹架,相互支持、分享交流,共同參與知識建構 的活動。

(4) 強調主動探究對認知活動的重要性

情境學習強調知識的學習必須建構在真實的活動裡,透過主動探索與操弄,以便有 效學習知識。在真實情境中,藉由學習者主動探索的經驗形成知識,使所學知識具 有意義與價值,才能運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

(5) 學習是一種涵化的過程

學習的過程最好從環境中耳濡目染到接受參與,學生就如同學徒一般,一步步漸進 學習,由周邊參與逐漸擴展至核心參與,進而習得專業知識並表現出應有的行為舉 止。

三、電腦多媒體在情境學習理論之應用

教學是一種知識溝通的歷程,若能善用教育科技對知識的學習將有所幫助(陳慧 娟,1998)。並且科技可增進學習資源的廣度、深度及變化性,讓學習者在科技的輔助 下有親自參與之經歷與臨場感(first-person experience)並從中增進其參與感及學習 動機,可說是支援情境學習之有利因素(徐新逸,1996)。情境學習強調知識必須在真實 的情境脈絡中學習,讓學習者在真實的情境或模擬的情境下學習,透過主動探索、操弄 的過程,以獲得有意義的知識。但有些情境是無法在教室中呈現的。因此透過多媒體科 技的運用,可以針對教室中無法呈現的情境以模擬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而錨式情境教學 法(anchored instruction)正好可彌補教室中教學情境之不足。由美國 Vanderbilt University 的認知科技群(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簡稱 CTGV) 以情境學習理論為基礎,結合電腦科技及多媒體的應用來研究學習者的知識建構歷程 (汪明傑、王漢忠、陳德海,2004)。其主張將教學重點定錨在一個有意義的情境當中,

應用多媒體科技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習者藉著情境中的學習資料來發現問題、

形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同時希望學習者在擬真的問題情境中,發展出有用的知識和 解決問題的策略應用至生活中(溫嘉榮、施文玲,2003)。利用錨式情境教學法的擬真性,

不但給予教學情境的真實性,也讓學生有主動嘗試與練習的機會,以解決教學情境難以 呈現之問題。

電腦所具備的多媒體能力,能建構出逼真的模擬情境,也能表現出靜態或抽象教材 所不能展現的教學內容,藉由動畫、聲光的設計,以具體生動的方式表現,有助於學習 者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的提升(張泰山,1998)。並且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活動時,不 但不會造成學習上的負擔,學習效果反而因此提升(顏龍源,2000)。所以資訊科技在情 境學習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藉著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夠發展出虛擬的學習情境,補 教學情境之不足。也讓教師在教學上有更多的選擇可使用,也因透過科技工具的使用改

變了上課方式,讓教學更豐富有趣,學習方式更多元。有關情境學習之相關文獻,本研 究彙整如表 2-1 所示。

表 2 - 1 情境學習之相關研究彙整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Griffin Marlynn M.(1995)

You Can’t Get There from Here:

Situated Learning Transfer, and Map Skills

1. 分為情境認知組、傳統教學組,進行書面評

表 2 - 1 情境學習之相關研究彙整(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Liao,Y.l.

and Chen,Y.w.(

2005)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A meta-analysis.

1. 執行 Meta 分析用以綜合現存的研究來比較電

表 2 - 1 情境學習之相關研究彙整(續)

Der-Ching Yang and Wan-Ru Wu

(2010)

The Study of Number Sense: Realistic Activities

Integrated into Third-Grade Math Classes in Taiwan

1. 將數感融入於真實活動中與使用傳統教科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