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想像的共同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古來便有「承襲前人」的創作傳統和「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歷史觀。「孔 子克己復禮,周遊列國致力於恢復周朝沒落的貴族政治是懷舊;屈原忠事楚王,

屢遭讒言遭受排擠,身投汨羅江自證清白而不改初衷是懷舊;李白不畏權貴,在 社會狀況每況愈下的寫下感憤時艱的詩句來憤怒抗爭更是懷舊」(張婧,2013)。 這樣的懷舊情結在宗教和儒學方面都有深刻體現,從古至今影響著國人,讓人們 習慣性地將情感寄託在過去的美好事物上。

如今,這種情感又與「民族復興」的集體願望相結合。眾所周知,漢唐時期 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對於國人而言,曾經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強盛的政治軍 事實力,既是骨血里的驕傲,也是難以平復的遺憾。因此,人們對漢唐時期的人 物、典故、文化風土抱有特殊的情感,在情感與價值上擁有巨大認同。這種認同 投射到音樂、戲劇、文學作品上可能就成為對古風歌曲、中國風歌曲、古裝劇以 及武俠小說等作品的喜愛。

第二節 想像的共同體

本章試圖從民族與文化共同體的角度解釋古風音樂為人喜愛的原因。

湯尼斯(Tonnies. F)在解釋「共同體」一詞時指出,必須把人類設想為一個 整體,或者設想為人的共同體,它像個人那樣生活著,因而也有需求;它在其意 志上是統一的,因此,利益共享,苦難同當(Tonnies,1887;轉引自林榮遠譯,

1999)。江宜樺(1995)更為「共同體」一詞下定義,認為共同體的結合必須具 有共同分享的基礎,或共同追求的目的;更進一步地說,人們由於某些共同分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的東西把人們結合在一起,引起互動形成社群。「共同體」可以指涉大型社會,

例如,「政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也可以指涉不在一個地域空間內的「文化 共同體」、「學術共同體」。

安德森(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一書中運用了比較史、歷史社會學、

文本分析與人類學等方法,論證出民族和民族主義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 安德森接著指出,包括民族在內的所有社群都是想像的,社群的成員心中存在著 的是對他們共同的想像,因為:

所有比成員之間有著面對面接觸的原始部落更大(或許連這種村落也包 括在內)的一切共同體都是想像的……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 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 互聯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吳叡人譯,1999:10-11)。

這裡的「想像」不同於「捏造」,而是基於集體認同的認知(cognitive)——

某種客觀的生理與文化特質如血緣、膚色、語言、宗教等。田易蓮(2001)則指 出形成民族想像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語言」,他以流通於華語市場的大陸歷史電 視劇為例指出,藉由語言的想像能產生古老而自然的民族形象,如華人社群因大 陸歷史劇而形成一個想像共同體:

它象徵著一個廣義的國族文化概念,就像安德森說的「想像的共同體」,

華人文化以延伸的網絡關係從原始的親族、血緣、文明、歷史,在特殊主義 的國族文化邊界內,被想像為同屬一個社群。它因此不再侷限於政治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而是從香港、新加坡、台灣、到所有的華人社群,均被吸納到 這個中華文化的想像共同體之內(田易蓮,2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而「民族」的想像又與其他共同體有所不同,因它往往與一些與生俱來、無 可選擇的事物,如出生地、膚色等密不可分。進一步地,如同田易蓮所言,想像

「民族」的最重要媒介是語言,而語言往往因其起源不易考證,更容易使民族想 像產生一種古老而「自然」的力量。無可選擇、生來如此的「宿命」,使人們在

「民族」的形象之中感受到一種真正無私的大我與群體生命的存在,「民族」在 人們心中所誘發的感情,主要是一種無私而尊貴的自我犧牲(吳叡人,1999)。

承續安德森的討論,郭良文、柯裕棻(2000)則指出,共同體的認同與想像,也 奠基於參與者對寓居於相同空間之中的他人所存有想像的休戚與共之利益關係,

血緣關係,語言、歷史或文化關係,因之而形成一種深刻平等的同志愛或仇外的 排擠屠殺。

「中國」與「中華民族」基於血緣、漢語、曆法、儀式、飲食及五千年歷史 等事物而被想像成一個文化共同體,社群內部的成員們對它具有強烈的認同。這 樣的文化共同體不會被侷限於某一個地理或政治空間內,中國大陸、台灣、香港、

新加坡、到所有的華人社群,都被吸納進這個中華文化的想像共同體之內。在這 個共同體內,一代代人們奮鬥、死亡,新一代人孕育、成長,它連結著死亡與生 命,暗示著輪迴與不朽,讓人想起它便泛起敬畏與感動,願意為之付出甚至犧牲。

古風音樂所建構的「古代中國」是一個摒除西方文化干擾的「純粹的中國」: 著漢服,念唐詩,講述中國傳說,秉承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無處不在的中華元 素喚醒人們心中的民族想像,這種關於中華民族的暗示更容易讓聽者產生觸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