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態度的定義與形成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態度的定義與形成基礎

本節旨在說明與定義『態度』一詞。首先以國內外眾多學者的 研究結論探討態度的定義、分析態度構成的元素,最後再說明態度如 何測量。

一、態度的定義

張春興(1992)指出,態度(attitude)是指個體在所處的環境中對 某特定對象所持有的持久性與一定性的評價與行為傾向。態度的對象 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團體、制度以及代表具體事物的 觀念等。態度是一種經過學習之後所得的行為,對事物認知與評判之 後,所產生的感覺與意見,而有一致性的行為傾向(周業謙、周光淦,

2006)。因此,態度是一種心理的感覺,也是個人對一切事物的主觀 看法。然而,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個人本身並無法察知,而

- 22 -

且別人更難以了解,也無法直接的觀察。且當個人的態度一旦形成 時,便很難去做改變。以下就國內外研究學者對於態度一詞的定義,

加以整理如下表2-3。

表2-3 態度之定義

研究者 態度之定義

林仁和(2002) 態度是人們對待某個人、觀念或事物的心理傾向它包 括: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成分。

林東山(2005) 態度是對人、事、物等特定對象所持有之正向或負向 的評價與行為傾向,具有一致性、持久性的特性。

李玉琴(2002) 態度是個人對人、事、物的好惡、積極、消極等具有 正、反兩面的認知、情感與行為。透過組織與簡化的 方式,了解周遭的世界,在適當時機表現適當行為。

洪雅鳳(2001) 態度是指個人對人、事、物等的持久反應方式,包 含對於人、事、物的想法、情感和行為。

許天威(2000) 態度是個體對於生活中諸多事物的價值觀,進而引導 個體採取堅定立場,最後形成可預測的行為或習慣。

黃瑛綺(2002) 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是由認 知、情感與行為等三個成分所組成,此三個成分是協 調一致的。

莊斐斐(2010) 態度屬於一種內在的心理傾向,是個人對某特定之 人、事、物所持有的評價、看法與行為傾向,進而影 響自身行為與認知。

陳啟榮(2005) 態度是個人對其所處之環境兩者交互作用下,所學到 的一種內在準備狀態,並對外在的人、事、物與周圍 (續下頁)

- 23 -

研究者 態度之定義 環境所表現之行為傾向。

游恆山(2004) 態度的對象是多面向的,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包含 對人、事、物的想法、情感與行為,並有正面與負面 的評價反應。

葉重新(2006) 態度是指個人對於某一人、事、物的認知、情感與不 易改變的行為傾向。

劉亦欣(2007) 態度是指個體在所處環境中,對人、事、物持有穩定 看法、情緒反應和行為傾向。

Myer(1993) 態度是對某物或某人的一種喜好的評價反應,表現在 信念、情感和傾向中。

Reid(2006) 態度是一種潛在的架構,但個人依舊可以感覺與經 歷,並影響個人的評估與決定。

Thomas 與 Jere (1995) 態度是可以透過具有說服力的溝通來加以 刺激,亦可透過經驗來加以制約。

Zimbardo 與 Leippe (1991) 態度常被界定為個人依循某些情感與 信念,以正向或負向之評價,對特定目標刺激反應之 習得傾向。

綜觀上述學者對於態度的定義,大部分都認為,態度是對於人、

事、物的一種持久性看法,進而使個體對於人、事、物產生正向與負 向的評價與感覺。本研究的界定,態度的養成首重於教養其次為環境 影響,個體在幼年時,從父母處學習處理人、事、物的方法,久而久 之養成自身的基本態度。再者與生活環境、兄弟姐妹的互動、在校學 習環境與同儕的互動,對於個體的態度產生附加的影響,此時個體所 具有的態度有著一致性、持久性與不易改變等特性。

二、態度的組成因素

態度是個體對人、事、物主觀的看法。具有持久性的這種看法,

- 24 -

是經由學習他人態度與經驗的累積而來(湯淑貞,2002)。張春興 (1994),認為態度中除了行為的因素外,還包含了情感與認知兩種因 素,這三種因素的影響程度,將隨著性別、個性、年齡等而有所不同,

茲將態度的主要三因素之意義說明如下:

(一)情感成份

指個體對周遭人事物的處理態度,包括了喜、怒、哀、樂,也就 是對人事物的喜好程度,包含了正向與負向的內心評價。例如:學生 對老師、對同儕、對學校環境的互動等都可能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情感 體驗。

(二)認知學習成份

所謂認知,是指個體對人事物的理解與想法,也就是信任、價值 觀、或訊息的了解程度,具有評價的意味。此種理解與想法將會形成 個體本身的認知,不論對與錯,都將成為個人態度的成份之一。例如:

認為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植物是主要吸收二氧化碳 的對象,所以應該多種植植物。

(三)行為意向成份

指個體對某些人事物即將採取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行為的預備狀 態。而態度會使個體產生某一些行為反應。而這種反應是在沒有事先 告知的情況下所產生的行為。 例如:看到有人在我面前跌倒了,會想 去攙扶他。

綜合上述三種成份,除了行為意向是根據個體的行為表現來判 斷,較容易觀察之外,其他情感與認知屬於內在感受較不容易直接察 覺。但是三者之間卻具有交互作用的依存關係,彼此互相連結與影 響。其關係如圖 2-1 所示。

- 25 -

- 26 -

2.增強

態度的增強效應是一連串與人互動的過程。良好的態度,通常會 受到別人的鼓勵讚賞而有所強化;不佳的態度,則會因為被懲罰或產 生不良的後果而有所改變。對於個體而言,提供態度增強效應的人,

主要來自於父母、兄弟與同儕等與個體關係密切且相處時間較長的對 象。

3.社會學習

人們經由自己去探求與學習的過程,觀察別人的行為所產生的結 果,進而獲得自己本身的態度與行為模式;模仿個體所欣賞對象的行 為模式,形成自己的態度。

(二) 認知一致性取向

指一個人的認知與行為相互匹配。包含了平衡理論、認知與感情 一致論與失調理論,茲分述如下:

1.平衡理論

當認知元素(態度)彼此一致時,就會處於平衡狀態。態度可以為 了喜好的平衡而產生,一旦個體在認知上有不平衡產生,就會產生焦 慮。此說明了既存的情感關係為基礎進而產生新態度。例如 : 個體 不喜歡運動,旦經由觀察發現運動對於身體有益的事實,進而慢慢嘗 試運動與喜好運動。

2. 認知與感情一致論

個體在未取得真正有用資訊之前,即對某特定之人、事、物有所 評價或反應。例如:個體對於身心障礙的人存在負面的看法,因為具 有先入為主偏見,造成個體對該同儕產生偏見。亦即個體對於特定 人、事、物的負面態度,而誤導對此特定事件的看法。此時你最可能 記得的認知資訊與你既有的情感相互一致。

- 27 -

3. 失調理論

失調是一種不舒服的經驗,當兩個相關的認知彼此不協調時,就 會產生焦慮的感覺。為了達到和諧,個體會促使自己改變態度。例如:

個體對於特定事件有其信心完成,但卻發現其中所產生的某事件是個 體所無法接受的,此時就會經歷認知的失調。此時個體須重新架構自 己的認知,以接受該事件,才能達到一致性。

(三)動機取向

因為特定動機,而影響態度的發展。包含評估模式與處理模式:

1.評估模式

態度的形成是為了擴大正面的結果。其中又可分為以下兩種理 論:

(1)認知反應理論:檢視他人的敘述,並評估本身是否接受,當對 方持有較多的正向敘述時,個體將有所態度反應。例如:買兩件衣服,

會買有較多正面感受的衣服。

(2)預期-價值論:重視預期的價值,是對態度客體所作的評估,

不僅考慮正負面,還考慮到預期態度將造成的結果。例如:買兩件衣 服時,不僅考慮到正面的感受,還考慮到未來的實用性。會因為預期 來作出決定。

2.處理模式

態度的處理模式可區分為以下兩類:

(1)慎思-可能性模式:經過審慎的思考來決定本身的態度。

(2)捷徑式的處理模式:個體本身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即簡單的形 成態度。

- 28 -

四、態度的功能

態度可提供個人運用知識,去評估周遭事物而做反應。並了解個 體的態度行為,幫助彼此間的互動與溝通,使個體能較快、較容易的 解決彼此的問題。

李美枝(1991)提出態度具有四種功能,主要歸納有下列幾項:

(一)實質利益功能

又稱為效用功能,個人對某些事物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是因為提供了 實質的利益,可以幫助個人得到認知此事物的獎賞或懲罰。

(二)表達價值的功能

個人可以對於某事物表現出其內在的價值、生活方式與自我意念。也 就是說,個人的態度具有表達價值的功能,讓事物變得更有意義。

(三)自我防衛的功能

個人會因外部的威脅或內心不好的感覺,為了要消除心理壓力,形成 某些態度反應來保護自己,以免受到刺激與傷害。當個人受到威脅 時,會產生焦慮,進而培養某種態度去避免收到這種威脅。

(四)知識的功能

態度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使個人更有效率的處理周遭的事物。態度可 以幫助個人將其本身的知識、經驗與想法組織,以提供確實有用的資 訊。

五、態度的測量

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反應,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特質,所以無法 藉由直接觀察來衡量,較適合使用間接方式與外顯的行為來進行推測 (李美枝,2002;郭生玉,1993)。目前在評量態度的方式上有自我評 定法、投射測驗法、行為觀察法、生理反應測量、自由反應法等。

(一)自我評定法:又稱為自陳法或自陳式量表,被稱為是最為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