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分別就憂鬱情緒之定義和理論說明之,其內容如下:

壹 壹

壹 壹、 、 、 、憂鬱情緒的定義 憂鬱情緒的定義 憂鬱情緒的定義 憂鬱情緒的定義

憂鬱一詞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涵義。Beck 認為憂鬱為一種思考障礙,因個體 對自我、世界及未來都抱持著負向的認知,因此有憂鬱傾向的人會用自我挫敗的 方式歸因解釋其生活經驗,並做出負面的結論,所以一旦遇到壓力,即會產生緊 張、不安、恐懼或憂鬱沮喪的情緒(引自藍乙琳)。於臨床上,憂鬱被視為一種 疾病,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出版的精神 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DSM-IV-TR)中定義憂鬱為一種徵候群,並 為許多症狀的複合體,具有下列特徵:憂鬱情緒、失去對活動的興趣或喜愛、體 重明顯改變、失眠或嗜睡、精神活動激躁或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 不合宜的罪惡感、專注能力減退、猶豫不決及反覆想到死亡等(引自孔繁鐘譯,

2006)。

此外,陳清泉(1990)將憂鬱反應主要歸納為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等四 方面:1、情緒方面包含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悲傷、鬱悶等,而有些人可能出 現不安、易怒等;2、認知方面包含會感到無能、悲觀、自責、罪惡感、自殺意 念等;3、生理部分則會出現食慾突然下降或上升、失眠或過度睡眠、體重改變、

身體常感到疲憊;4、行為部分則可能會有說話變慢、行為緩慢、有時很激躁、

以及出現自殺行為。以下研究者就國內外各學者對憂鬱的定義加以整理於表 2-5。

31

Cantwell &

Baker

32

綜上所述,可知憂鬱可定義為一種情緒狀態,亦可作為臨床疾患的診斷,研 究者認為憂鬱情緒為個體處負向、低落、不愉快的情緒中的心理狀態,個體會感 到明顯的心情沮喪,並伴隨生理上的徵狀,包括無力、退縮、自我貶抑、失去興 趣及無力感等。然而,憂鬱情緒為一般人到病態者都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因 此研究中所指的憂鬱情緒並不代表罹患憂鬱症,係指個體於兩周內的憂鬱程度。

貳 貳

貳 貳、 、 、 、憂鬱 憂鬱 憂鬱 憂鬱情緒的理論與 情緒的理論與 情緒的理論與內涵 情緒的理論與 內涵 內涵 內涵

不同理論的學者對憂鬱提出了不同看法,大多憂鬱理論可分為生物取向、心 理動力取向及認知取向等,包含:Seligman 的習得無助理論、Abramson 的憂鬱 無望理論、壓力素質模式及 Beck 的憂鬱認知理論,茲分述如下。

一、Seligman 的習得無助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Seligman 在 1975 年提出習得無助論,認為當個體發覺自己的反應與所得 的結果是他無法控制時,他會對未來行為反應與行為結果做出無關聯的預期,稱 為非關聯性預期(expectancy of future noncontingency)。此種非關聯性預期會產 生一種無助感,使得個體在對能完成目標的有效行為時,採不積極及被動的態 度,Seligman 認為此種無助感在個體行為上的表現,就動機、認知、情緒三方 面而言,會有以下幾種症狀:1、動機方面,個體並不會主動學習能達到目標的 有效行為,即使偶爾出現主動學習的行為,此種學習行為的持續度也非常短暫;

2、認知方面,個體對於未來不抱任何期望,也不認為他的反應可以對結果產生 影響力;3、情緒方面,個體有低自尊與憂鬱的傾向(引自陳昌蘭,2001)。

在 Seligman 等人所提出的無助感理論中認為,憂鬱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個體 具有負向的歸因風格(attributional style),而此種歸因風格即是將負面事件歸因 於內在、穩定與概括的因素,當個體在面對負面的生活事件時,若此時外在環境 條件不佳,如缺少社會支持、缺乏適當的因應策略,個體因而在動機、認知、情 緒與自尊的方面產生扭曲或低落等症狀,此種負面的歸因風格會與憂鬱症狀共同 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個體的憂鬱不斷持續下去(引自楊順南,1995)。

33

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le 於 1978 年將上述論點加以修正後,加入歸 因過程,認為個體即便在最後所得的結果與自己一開始所預期的反應不同,也並 不一定形成無助感,只有將此種非關聯性歸因於內在、穩定、及概括三向度時,

才會產生無助感。以下將分別描述內在、穩定、及概括三向度(引自陳昌蘭,

2001):1.內在性(internal):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在的因素,且無能力控制最 後結果,則易產生低自尊。 2.穩定性(stable):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穩定的因素,

則容易導致慢性憂鬱,並會預期此負向行為再發生。3.概括性(global):若將負 向事件歸因為概括的因素,則會預期此負向事件會發生在其他情境或事件上,憂 鬱情形即會因此概括性而不斷重複出現。

二、Abramson 的憂鬱無望理論(Hopelessness Theory):

Abramson、 Metalsky 與 Alloy 於 1989 年,針對 Seligman 的無助感理論做 出修正後,提出憂鬱無望感理論(Hopelessness Theory of Depression)。此理論認 為無望感是指個體認為自己所希望完成的目標不可能達成,甚至也無法接受可能 會發生的壞結果,但因個體對於壞結果的發生無能為力,無法阻止也無法改變。

Abramson 等人認為無望感憂鬱形成原因有兩種(引自李嘉修,2006): 1、觸發 近因:包含個體所經歷的負向生活事件、個體的歸因風格為內在、穩定與概括性 因素,以及低自尊。2、致病遠因:包含個體的歸因風格與缺乏正向生活事件。

三、壓力-素質模式(Stress - Daithesis Model):

Mann 等人提出壓力-素質模式,整合心理疾病在先天和後天的生理因素,壓 力是指個體因暴露於壓力生活事件下所引發之生物、心理或精神疾病之現象;素 質則是指觸發行為產生的性質或先天特質(引自王韻齡,2004)。該模式發現不 同的人經歷相同的情境,反應卻有所不同,因此推論個體針對外在刺激如何反應 的過程,以及素質因素如何與情境之間互動是有其重要關係,壓力-素質模式認 為憂鬱行為是一種連續變化、交互作用的模式,也是先天特質和後天環境互動下 形成的結果,在持續的壓力狀況下,憂鬱影響個體原本的功能,降低個體的恢復 能力持續加重憂鬱程度,意即一個有較高憂鬱體質的人,碰到相同的壓力情境較

34

易導致憂鬱,而即使憂鬱體質不高,環境壓力過高仍可能促使憂鬱產生。而所謂 的個人體質,從不同理論角度來說可能是神經傳導物質生理上或認知人格上的因 素(Holmes, 1997)。

四、Beck 的憂鬱認知理論

過去學者 Skinner 提出憂鬱為一種學習的消除現象,因為缺乏正向強化,導 致個體的主動行為減少(引自姜忠信、洪建福,2000),然而 Beck 在 1976 年提 出憂鬱認知理論,認為憂鬱情緒的產生是由於個體有錯誤的認知基模,當其在面 對負向事件時,便引發了負向自我基模,進而對該事件產生認知偏誤,並導致憂 鬱情緒與行為的持續發生(引自 Beck, Rush, Shaw & Emery, 1979)。姜忠信、洪 建福(2000)指出憂鬱係指個體在訊息處理歷程時,從刺激與反應間的基模、認 知歷程及產物皆呈現負向的偏誤。行為模式及認知模式之差異如圖 2-3 所示。

行為模式

認知模式

刺激 反應 (缺少反應的正向強化物) (憂鬱)

刺激 認知 反應 (基模 (憂鬱)

認知歷程

認知產物:解釋、知覺、記憶)

圖圖

圖圖 2-3 憂鬱行為模式及認知模式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姜忠信、洪福建譯(2000)。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以處理憂鬱與焦慮以處理憂鬱與焦慮以處理憂鬱與焦慮以處理憂鬱與焦慮 為例為例

為例為例(頁 31)。臺北市:揚智。

Beck 根據在臨床上對憂鬱現象的觀察提出憂鬱認知模式,其中主要包含以 下三個重點(黃德祥、魏麗敏,2002;陳昌蘭,2001;葉真秀,2004;藍乙琳,

2008):

35

(一)憂鬱認知三角(negative triad)

憂鬱的認知三角係指憂鬱者對自己、對世界及對未來三者均抱持著負向的看 法,分述如下:

1、憂鬱者對自己的看法、想法或思考模式皆傾向於消極或負面的觀點。這 是一種自我否定的表現,憂鬱者會將自己評價是無能的、有病的、沒人要的,認 為自己有許多缺點,因此不受他人歡迎,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自己是無法得到幸 福的。

2、憂鬱者對周遭環境與世界的看法,會習慣性將目前的經驗往消極的方向 來解釋。憂鬱者會有宿命論的說法,認為命運對他太過於嚴苛,並覺得自己和環 境的互動是失敗的,而自己是失敗者,許多事情是不可能達成的。

3、憂鬱者對事情的結果與對未來的看法是抱持著悲觀、負向的看法,對於 未來是沒有盼望的。他們預期未來是絕望和悲觀的,並常會沉溺緬懷過去的失敗 經驗,但不覺得未來會有成功的可能性。

由於憂鬱認知三角的負向預期心理,對自己、世界及未來的負向預期心理,

導致個體形成一連串的負向組合,扭曲的內在思考進而形成憂鬱現象。

(二)負向認知基模(negative schemas)

指個體對過去經驗所做的推論與判斷,並藉此來形成一種穩定及持久的思考 模式或認知結構。所謂的自我基模,意指個體對自我的想法與印象。自我基模在 個體對有關自我訊息的處理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決定作用。此外,自我基模也 具有自我驗證(self-confirming)的作用,當個體一旦形成對自我的某些看法後,

就會傾向維持那些看法,並且更容易注意到跟這些看法一致的訊息。因此,自我 基模一旦形成了,就不容易改變。Beck 認為憂鬱者的認知基模 或認知結構往往 是負向的,在其輸送與處理個人訊息時,容易選擇性地只接收負面、不好或不利 己的訊息,亦即是憂鬱者在處理認知訊息時常會有負向或錯誤的訊息處理歷程。

(三)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es)

Beck 等人於 1979 提出個體之所以有錯誤的訊息處理來維持其基模,乃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