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主要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問題與假設、名詞解釋及限制。全文 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 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壹

壹 壹、 、 、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憂鬱(depression)係指悲傷、沮喪、消沉等多種不愉快的情緒綜合而成的 心理狀態(張春興,2000),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全球目前至少有一億兩千 萬人罹患憂鬱症,不但被喻為新世紀的黑死病,並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二十一 世紀三大文明病,並估計到西元 2020 年,全世界將有 34 億人罹患憂鬱症,憂鬱 症對身心危害的影響力將與心血管疾病並列,因此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引自 Holden, 2000)。國內臨床研究保守估計也約有高達 60~70 萬的民眾深受 憂鬱症困擾(陳鈞凱、李盛雯,2008);因此可發現憂鬱症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 普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結果更發現平均一百人之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 症,且患病年齡層逐漸下降(引自 Holden, 2000)。

從發展的角度,大學生正屬於青少年晚期,此階段的青少年必須完成很多重 要的發展任務,他們在生活中除了要面對發展上的適應之外,也要面對外在新環 境快速的進步和變遷;然而,在大學階段的憂鬱經驗可能會阻礙其發展任務的達 成,並導致不良適應情況(Lewinsohn, Rohde, Klein & Seeley, 1999)。Lewinsohn 等人(1994)更指出青少年時期若有憂鬱的經驗,在他們過渡至成人期時,更容 易經驗到憂鬱情緒或其他非情感的疾患;Birmaher 等人(1996)則提出令人擔心 的發現,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可能有相當高的死亡率。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研究發現在美國每年有將近百萬的

2

青少年受憂鬱症之苦(楊浩然,2000);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010)對全美國大學生健康評估調查也發現,美國大學生的憂 鬱情形越來越嚴重,自 2000 年到 2007 年中,大學生被診斷為憂鬱的比率從 10.3%

上升至 16%,且有 40%的大學生表示憂鬱會影響其學習,2010 年更高達有 30.7%

的大學生表示過去一年內有 1 至 4 次受憂鬱情緒而影響生活。

在國內方面,楊明仁(2002)的調查中發現,老人及青少年是憂鬱的高危險 群,具有憂鬱症狀的比例分別為 24.3%和 29.9%,可發現青少年有憂鬱情緒的比 例比老年人更高。柯慧貞等人(2003)以南區 4,163 位大專院校學生為對象,以 柯氏量表調查憂鬱盛行率中發現,53%的大學生出現輕度以上的憂鬱症狀,13%

的大學生符合中重度憂鬱症狀,重度憂鬱症狀的大學生則約有 5%。董氏基金會

(2004,2005)對大學生的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大學生 有嚴重憂鬱情緒的比例分別達 24.1%和 24.3%,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需要專業協 助;在 2008 的調查中更發現有 65.2%的大學生曾有過兩個禮拜以上的持續性低 落(董氏基金會,2008)。葉雅馨和林家興(2006)以 7,888 位 18 歲以上的成年 人為研究對象,發現有 11.74%達嚴重憂鬱程度。蘇逸人、游勝翔、李立維、韓 德彥與黃健(2008)後續也發現臺灣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罹患憂鬱症的 比率也在逐年增高。

鄭泰安(2003)研究發現高達 98%的自殺身亡者,在自殺身亡前罹患的精神 疾患中,最常見是重鬱症,比例高達 87%;而根據衛生署 99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 果指出,自殺為 15-25 歲年齡層十大死因之第二名,情緒困擾及憂鬱更是常見的 自殺起因(教育部,2011);臺灣有兩成的大學生有明顯的憂鬱情緒,更發現憂 鬱症年輕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陳鈞凱、李盛雯,2008)。由上述近年的國內外 調查研究可知,憂鬱現象在大學生間已經是很常見的情緒困擾,且已有相當高比 例的人有憂鬱症狀或憂鬱情緒,此人數可能越來越多,可知憂鬱情緒對於青少年 個體的發展上有相當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自殺問題。

依附(attachment)係指嬰兒和其主要照顧者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此連結

3

會影響嬰兒對自身、他人和外在世界的看法,也影響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方式,而 良好的依附關係能使嬰兒未來在人格、認知及人際等各方面有較好的表現(蘇逸 珊,2002)。Bowlby認為人都需要一種和特定他人、特定經驗(如分離或失落)

建立強烈情感上的連結之傾向,而這感受或經驗可能會引發情緒困擾(蘇逸人等 譯,2008)。因此Bowlby於1982年提出照顧者若能提供給幼兒一個安全堡壘,使 孩子得到安全感,並且有自信的向外探索,這對孩子發展獨立和自主有很大的幫 助(引自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依附關係除了在孩童時期發展外,

更是跨越整個生命的一種連結,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心理健康及人際方面都有 相當的影響(Rice, FitzGerald, Whaley, & Gibbs, 1995),而Brandell 與 Ringel

(2007)更提出情感的依附是跨文化的一種現象,不論東西方文化或是種族,皆 會出現依附的現象。因此,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及情感建立,不但影響親子間的 關係,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如黃英如(2007)研究發現當父母教養態度不 當,可能是造成孩子出現憂鬱的成因,例如父母本身若有憂鬱傾向,則必將營造 出憂鬱的家庭氣氛;或者父母對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或不適當的教養方式,皆會 影響孩子在情緒上的發展。

楊雅惠(2004)從過去的文獻中發現,不同的依附類型對於壓力處理的因應 方式會不同,也會影響個體的情緒經驗。透過相關理論及研究,可發現早期的依 附關係和個人情緒間有密切相關,且亦影響了個體日後與他人的關係型態,因此 更有學者提出將依附理論視為情緒調整的理論(歐陽儀等人,2006;賴怡君,

2002)。而蘇逸人等人(2008)更進一步指出青少年正處在與早期重要他人的依 附關係減少,而逐漸由其他關係取代的階段,在依附的轉移上青少年可能會遇到 困難,進而導致憂鬱的產生。由上可知,依附不僅代表個體與重要他人間的關係,

亦是個體發展的重要指標,包括心理、人格、情緒等,而不同的依附類型其憂鬱 情緒的程度會有所不同。

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係指個體在適應自己、他人及環境等事物時,

所表現出獨特且穩定的行為表現(周金蘭,201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透

4

過每個人的說話、行為表現、情緒等,觀察到個體間不同的特質,可見,人格特 質不僅和個體所展現於外的表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會影響個體的認知和心 理。郭家如(2010)研究指出負向的人格特質越明顯,包括內向、焦慮、迫害感 等,其憂鬱傾向越嚴重,且人格特質對憂鬱也有相當的預測力。國內外關於人格 特質的探討,大多以 Costa 和 McCrea 所提出的五因素模式理論為主,五因素分 別代表人格特質上的五個不同向度:(1)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 or emotional):易緊張及情緒化,較容易產生情感方面及他人互動的問題;(2)外 向性(extraversion):有正面的情緒,圓滑而不具負面支配的態度;(3)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做事有計畫、不草率做決定;(4)親和性(agreeableness):

對他人的信任程度,以及做人處世是否考慮社會和諧;(5)開放性(openness):

做人處世的靈活程度,在人際互動上是否能隨機應變。在五因素人格中的研究中 發現神經質與外向性和情緒的穩定度有顯著相關(Costa & McCrea, 1988)。從過 去文獻中可發現神經質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較有穩定的高度相關,且能預測個體 的憂鬱程度(Jorm et al., 2000;Meyer, 2002)。國內研究,潘能靜(1994)研究 發現神經質和內外向人格會影響個體的身心反應,且趙白玉(2008)研究也支持 此結果,神經質人格與憂鬱呈現正相關。由上可知,人格特質影響個體的行為也 會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而神經質人格特質與憂鬱間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並更 能透過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傾向預測個體的憂鬱情緒。

Rotter 於 1966 年提出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認為制握信念是一個重要 的人格特質,主要分為內控信念(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及外控信念(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且內、外控信念並非對立的兩個特質,而是特質傾向高低的程 度不同(引自 Kasilingam & Sudha, 2010)。內控信念係指個體相信凡事操之在己,

事情的成敗與自己的努力、能力有關,認為命運是由自己所掌控;反之,外控信 念則是相信行為後的增強現象(reinforcement)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是 自己的行為結果,也不受自己控制的,將一切歸因於命運、機會或運氣(洪有義,

1975)。再者,Rotter 接著提出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態度及方法,會影響賞罰的

5

施予,是孩子形成內外控信念的重要關鍵(引自熊英君,2007)。而 Roddenberry 與 Renk(2010)指出內外控信念會影響個體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兩者息息相關。

在內外控信念發展上,Kasilingam 與 Sudha(2010)認為內外控人格信念的發展 受到家庭、文化及過去事件中的獲得獎賞經驗的影響。洪有義(1975)研究指出 大學生越能相信自己的行為和結果是與自己有關,則在大學中的生活適應能力會 較好,即越內控傾向的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擾問題較少;反之,外控人格傾 向的大學生在適應上會遇到較多的問題。Aiken 與 Baucom(1982)研究更指出 大學生的內外控人格類型和憂鬱間有顯著相關。因此,家庭及年幼經驗對於個體 的內外控人格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且內外控人格特質除了能控制一個人情緒、生

活適應,更會影響個體生、心理健康。

研究者研究所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諮商倫理、特殊個案心理研 究、發展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法、心理測驗與衡鑑、多變項統計及高等統計學

研究者研究所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諮商倫理、特殊個案心理研 究、發展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法、心理測驗與衡鑑、多變項統計及高等統計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