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麗敏 博士. 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 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林佩諭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2) 致謝 在提完口試的那一天,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所有的情緒似乎被天空宣 洩了,心裡出乎意料的平靜,沒有期待中應該出現的興奮和激動,這就是「人」 有趣且令人著迷的地方,好像有某種規則卻也有著很多例外,而「諮商」正 能滿足我的好奇心,去看見更不一樣的自己,遇見不一樣的人,聽到更多獨 一無二的故事,過去帶著這樣的期待,踏進了研究所,這些期待也將帶著我 繼續往前走。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謝謝指導教授魏麗敏老師,每次咪聽都讓我對研究 有更清晰的概念和方向,而最難忘的莫過於老師每次熱情的加油和鼓勵,讓 人能馬上打起精神繼續努力!謝謝林清文老師和游森期老師對於論文給予的 指導,尤其在統計方法上的提點和建議,受益良多,也使論文更趨完整。在 此,也謝謝韓楷檉老師及王櫻芬老師對研究工具給予的建議;謝謝授權量表 的孫育志老師、李昱醫師、趙白玉老師;謝謝協助發問卷的老師、朋友以及 填寫問卷的每一位大學生。 謝謝斐柔、小孜、fiona、健翔和珮如,超神奇又優秀的論文小組,你們 總能有最具體的建議、最貼心的同理、最獨特的幽默和最重要的陪伴,讓研 究這件事不再是孤獨和無趣的,一起努力的感覺,更是你們給我的獨特經驗! 謝謝吟儒和雅絹,隔著南北兩地的距離,用著不同的步調,但總能在心裡同 步,如此的默契是我每次對論文感到無力時的最佳精神支柱。 謝謝一直陪伴我了解我的曼萍、聖芳和 yana 胚,有妳們在身邊總讓我很 安心,不用太多話就能知道彼此。謝謝實習及工作遇到的好朋友和好同事, 俐伶、雅惠、林姐、亭儀、宣榕、暐超,不斷提醒我快點畢業,義不容辭的 給予幫忙,工作和論文有時免不了衝突,謝謝你們的包容和體諒。 最後,謝謝親愛的爸媽,我想用再多的感謝也說不完你們所給予的,支 持我的決定,接受我的想法,一如讓我任性的念了四年的碩士,謝謝你們, 並將此本論文獻給你們,我愛你們。. 佩諭 于台北 2012.06. I.

(3) 大學生依附關係、 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關係,主要目 的分別為:一、瞭解目前大學生之憂鬱情緒現況。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 大學生在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之差異情形。三、瞭解大學生之依 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之相關情形。四、瞭解大學生依附關係和人格 特質對於憂鬱情緒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以父母依附量表、外控人格特質量表、神經質人格特質量表及臺 灣人憂鬱篩選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國內北、中、南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 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正式施測採用便利抽樣的方式,共抽取 14 所學校,得有 效樣本 997 份,並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 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母親依附上具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外控人格特質及神經質人格特質皆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級在父親依附上具有顯著差異。。 四、大學生之母親依附、父親依附、外控人格特質、神經質人格特質與憂鬱 情緒間皆有顯著相關 五、母親依附、外控人格特質及神經質人格特質對憂鬱情緒具有預測作用。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學校、父母、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 提出建議與方向。. 關鍵詞: 關鍵詞: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憂鬱情緒. II.

(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s’ Attachmen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s’ attachmen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press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instruments used wer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External Control Personality Traits Scale, Neuroticism Personality Traits Scale, and 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consist of 14 colleges in northern, southern, and central Taiwan. The 997 college students in total were chosen by convenient sampling. The statistic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s,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below: 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mother attachment. 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external control personality trait and neuroticism personality trait.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rade level on father attachment.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mother attachment, father attachment, external control personality trait, neuroticism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5. Mother attachment, external control personality trait and neuroticism personality trait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to schools, counseling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studies are presented.. Key wor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traits, depression III.

(5) 目次 謝誌 ………………………………………………………………………… Ⅰ 中文摘要 …………………………………………………………………… Ⅱ 英文摘要 …………………………………………………………………… Ⅲ 目次 …………………………………………………………… ………………………………………………………………………… …………… Ⅳ 表次 ……………………………………… ………………………………………………………………………… ………………………………… Ⅵ 圖次 ………………………………………… ………………………………………………………………………… ……………………………… Ⅶ 第一章 緒論 ……………………………………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 13 第一節 依附關係的定義與理論 ……………………………………… 13 第二節 人格特質的定義與內涵 ……………………………………… 20 第三節 憂鬱情緒的定義與理論 ……………………………………… 30 第四節 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60. IV.

(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1 第一節 大學生憂鬱情緒之現況 ……………………………………… 6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 差異情形 ……………………………………………………… 64 第三節 大學生之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情形 …… 69 第四節 大學生之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對憂鬱情緒之預測分析 …… 71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 …………………… 75 第一節 結論 …………………………………………………………… 75 第二節 建議 …………………………………………………………… 78 參考文獻 ……………………………………………………… …………………………………………………………………… 83 壹、中文部分 …………………………………………………………… 83 貳、英文部分 …………………………………………………………… 90 附錄 …………………………………………………………… ………………………………………………………………………… …………… 99 【附錄一】量表使用同意書 …………………………………………… 99 【附錄二】生活經驗預試問卷 ………………………………………… 103 【附錄三】生活經驗正式問卷 ………………………………………… 107. V.

(7) 表次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依附之定義 ………………………………………… 14.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內外控人格之定義 ………………………………… 21. 表 2-3. 內、外控者的行為及價值觀 ……………………………………… 26. 表 2-4. 國內外學者對神經質人格特質之定義 …………………………… 28. 表 2-5.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 31. 表 3-1. 預試樣本學生數 …………………………………………………… 47. 表 3-2. 正式研究樣本學生數 ……………………………………………… 48. 表 3-3. 本研究受試者學校、性別及年級人數分配 ……………………… 48. 表 3-4. 協助外控人格特質量表專家效度之學者 ………………………… 50. 表 3-5. 外控人格特質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結果 …………………………… 51. 表 3-6. 外控人格特質量表各試題之因素負荷 …………………………… 52. 表 3-7. 外控人格特質量表因素一「運氣外控」之題目 ………………… 53. 表 3-8. 外控人格特質量表因素二「外力外控」之題目 ………………… 53. 表 3-9. 外控人格特質量表因素三「機會外控」之題目 ………………… 53. 表 3-10 臺灣人憂鬱篩選問卷向度 ………………………………………… 56 表 4-1. 大學生在臺灣人憂鬱篩選問卷總分之分配情形 ………………… 61. 表 4-2. 大學生憂鬱情緒症狀各向度次數分配摘要 ……………………… 62. 表 4-3. 臺灣人憂鬱篩選問卷之各題項摘要 ……………………………… 63. 表 4-4. 大學生性別在依附關係、人格特質、憂鬱情緒之差異情形 …… 65. 表 4-5.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憂鬱情緒之平均數、 標準差分析摘要 …………………………………………………… 66. 表 4-6.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憂鬱情緒之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 ……………………………………………………………… 66. 表 4-7. 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矩陣係數 ……………… 70. VI.

(8) 表 4-8. 依附關係對憂鬱情緒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 ……………………… 72. VII.

(9) 圖次 圖 2-1. 內在運作模式的機轉 ……………………………………………… 16.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 ……………………………………………………… 17. 圖 2-3. 憂鬱行為及認知模式 ……………………………………………… 34. 圖 3-1. 本研究架構 ………………………………………………………… 45. 圖 3-2. 本研究流程 ………………………………………………………… 59. 圖 4-1. 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預測憂鬱情緒的迴歸分析 ………… 72.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問題與假設、名詞解釋及限制。全文 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 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憂鬱(depression)係指悲傷、沮喪、消沉等多種不愉快的情緒綜合而成的 心理狀態(張春興,2000) ,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全球目前至少有一億兩千 萬人罹患憂鬱症,不但被喻為新世紀的黑死病,並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二十一 世紀三大文明病,並估計到西元 2020 年,全世界將有 34 億人罹患憂鬱症,憂鬱 症對身心危害的影響力將與心血管疾病並列,因此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引自 Holden, 2000)。國內臨床研究保守估計也約有高達 60~70 萬的民眾深受 憂鬱症困擾(陳鈞凱、李盛雯,2008) ;因此可發現憂鬱症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 普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結果更發現平均一百人之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 症,且患病年齡層逐漸下降(引自 Holden, 2000) 。 從發展的角度,大學生正屬於青少年晚期,此階段的青少年必須完成很多重 要的發展任務,他們在生活中除了要面對發展上的適應之外,也要面對外在新環 境快速的進步和變遷;然而,在大學階段的憂鬱經驗可能會阻礙其發展任務的達 成,並導致不良適應情況(Lewinsohn, Rohde, Klein & Seeley, 1999) 。Lewinsohn 等人(1994)更指出青少年時期若有憂鬱的經驗,在他們過渡至成人期時,更容 易經驗到憂鬱情緒或其他非情感的疾患;Birmaher 等人(1996)則提出令人擔心 的發現,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可能有相當高的死亡率。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研究發現在美國每年有將近百萬的 1.

(11) 青少年受憂鬱症之苦(楊浩然,2000);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010)對全美國大學生健康評估調查也發現,美國大學生的憂 鬱情形越來越嚴重,自 2000 年到 2007 年中,大學生被診斷為憂鬱的比率從 10.3% 上升至 16%,且有 40%的大學生表示憂鬱會影響其學習,2010 年更高達有 30.7% 的大學生表示過去一年內有 1 至 4 次受憂鬱情緒而影響生活。 在國內方面,楊明仁(2002)的調查中發現,老人及青少年是憂鬱的高危險 群,具有憂鬱症狀的比例分別為 24.3%和 29.9%,可發現青少年有憂鬱情緒的比 例比老年人更高。柯慧貞等人(2003)以南區 4,163 位大專院校學生為對象,以 柯氏量表調查憂鬱盛行率中發現,53%的大學生出現輕度以上的憂鬱症狀,13% 的大學生符合中重度憂鬱症狀,重度憂鬱症狀的大學生則約有 5%。董氏基金會 (2004,2005)對大學生的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大學生 有嚴重憂鬱情緒的比例分別達 24.1%和 24.3%,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需要專業協 助;在 2008 的調查中更發現有 65.2%的大學生曾有過兩個禮拜以上的持續性低 落(董氏基金會,2008) 。葉雅馨和林家興(2006)以 7,888 位 18 歲以上的成年 人為研究對象,發現有 11.74%達嚴重憂鬱程度。蘇逸人、游勝翔、李立維、韓 德彥與黃健(2008)後續也發現臺灣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罹患憂鬱症的 比率也在逐年增高。 鄭泰安(2003)研究發現高達 98%的自殺身亡者,在自殺身亡前罹患的精神 疾患中,最常見是重鬱症,比例高達 87%;而根據衛生署 99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 果指出,自殺為 15-25 歲年齡層十大死因之第二名,情緒困擾及憂鬱更是常見的 自殺起因(教育部,2011);臺灣有兩成的大學生有明顯的憂鬱情緒,更發現憂 鬱症年輕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陳鈞凱、李盛雯,2008)。由上述近年的國內外 調查研究可知,憂鬱現象在大學生間已經是很常見的情緒困擾,且已有相當高比 例的人有憂鬱症狀或憂鬱情緒,此人數可能越來越多,可知憂鬱情緒對於青少年 個體的發展上有相當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自殺問題。 依附(attachment)係指嬰兒和其主要照顧者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此連結 2.

(12) 會影響嬰兒對自身、他人和外在世界的看法,也影響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方式,而 良好的依附關係能使嬰兒未來在人格、認知及人際等各方面有較好的表現(蘇逸 珊,2002)。Bowlby認為人都需要一種和特定他人、特定經驗(如分離或失落) 建立強烈情感上的連結之傾向,而這感受或經驗可能會引發情緒困擾(蘇逸人等 譯,2008) 。因此Bowlby於1982年提出照顧者若能提供給幼兒一個安全堡壘,使 孩子得到安全感,並且有自信的向外探索,這對孩子發展獨立和自主有很大的幫 助(引自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依附關係除了在孩童時期發展外, 更是跨越整個生命的一種連結,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心理健康及人際方面都有 相當的影響(Rice, FitzGerald, Whaley, & Gibbs, 1995),而Brandell 與 Ringel (2007)更提出情感的依附是跨文化的一種現象,不論東西方文化或是種族,皆 會出現依附的現象。因此,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及情感建立,不但影響親子間的 關係,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如黃英如(2007)研究發現當父母教養態度不 當,可能是造成孩子出現憂鬱的成因,例如父母本身若有憂鬱傾向,則必將營造 出憂鬱的家庭氣氛;或者父母對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或不適當的教養方式,皆會 影響孩子在情緒上的發展。 楊雅惠(2004)從過去的文獻中發現,不同的依附類型對於壓力處理的因應 方式會不同,也會影響個體的情緒經驗。透過相關理論及研究,可發現早期的依 附關係和個人情緒間有密切相關,且亦影響了個體日後與他人的關係型態,因此 更有學者提出將依附理論視為情緒調整的理論(歐陽儀等人,2006;賴怡君, 2002) 。而蘇逸人等人(2008)更進一步指出青少年正處在與早期重要他人的依 附關係減少,而逐漸由其他關係取代的階段,在依附的轉移上青少年可能會遇到 困難,進而導致憂鬱的產生。由上可知,依附不僅代表個體與重要他人間的關係, 亦是個體發展的重要指標,包括心理、人格、情緒等,而不同的依附類型其憂鬱 情緒的程度會有所不同。 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係指個體在適應自己、他人及環境等事物時, 所表現出獨特且穩定的行為表現(周金蘭,201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透 3.

(13) 過每個人的說話、行為表現、情緒等,觀察到個體間不同的特質,可見,人格特 質不僅和個體所展現於外的表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會影響個體的認知和心 理。郭家如(2010)研究指出負向的人格特質越明顯,包括內向、焦慮、迫害感 等,其憂鬱傾向越嚴重,且人格特質對憂鬱也有相當的預測力。國內外關於人格 特質的探討,大多以 Costa 和 McCrea 所提出的五因素模式理論為主,五因素分 別代表人格特質上的五個不同向度:(1)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 or emotional) :易緊張及情緒化,較容易產生情感方面及他人互動的問題; (2)外 向性(extraversion):有正面的情緒,圓滑而不具負面支配的態度; (3)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 :做事有計畫、不草率做決定; (4)親和性(agreeableness): 對他人的信任程度,以及做人處世是否考慮社會和諧; (5)開放性(openness): 做人處世的靈活程度,在人際互動上是否能隨機應變。在五因素人格中的研究中 發現神經質與外向性和情緒的穩定度有顯著相關(Costa & McCrea, 1988) 。從過 去文獻中可發現神經質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較有穩定的高度相關,且能預測個體 的憂鬱程度(Jorm et al., 2000;Meyer, 2002) 。國內研究,潘能靜(1994)研究 發現神經質和內外向人格會影響個體的身心反應,且趙白玉(2008)研究也支持 此結果,神經質人格與憂鬱呈現正相關。由上可知,人格特質影響個體的行為也 會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而神經質人格特質與憂鬱間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並更 能透過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傾向預測個體的憂鬱情緒。 Rotter 於 1966 年提出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 ,認為制握信念是一個重要 的人格特質,主要分為內控信念(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及外控信念(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且內、外控信念並非對立的兩個特質,而是特質傾向高低的程 度不同(引自 Kasilingam & Sudha, 2010) 。內控信念係指個體相信凡事操之在己, 事情的成敗與自己的努力、能力有關,認為命運是由自己所掌控;反之,外控信 念則是相信行為後的增強現象(reinforcement)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是 自己的行為結果,也不受自己控制的,將一切歸因於命運、機會或運氣(洪有義, 1975) 。再者,Rotter 接著提出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態度及方法,會影響賞罰的 4.

(14) 施予,是孩子形成內外控信念的重要關鍵(引自熊英君,2007) 。而 Roddenberry 與 Renk(2010)指出內外控信念會影響個體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兩者息息相關。 在內外控信念發展上,Kasilingam 與 Sudha(2010)認為內外控人格信念的發展 受到家庭、文化及過去事件中的獲得獎賞經驗的影響。洪有義(1975)研究指出 大學生越能相信自己的行為和結果是與自己有關,則在大學中的生活適應能力會 較好,即越內控傾向的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擾問題較少;反之,外控人格傾 向的大學生在適應上會遇到較多的問題。Aiken 與 Baucom(1982)研究更指出 大學生的內外控人格類型和憂鬱間有顯著相關。因此,家庭及年幼經驗對於個體 的內外控人格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且內外控人格特質除了能控制一個人情緒、生 活適應,更會影響個體生、心理健康。 研究者研究所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諮商倫理、特殊個案心理研 究、發展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法、心理測驗與衡鑑、多變項統計及高等統計學 與統計套裝程式應用研究等相關諮商專業課程,並於碩三在大專院校實習期間, 從新生憂鬱情緒的普測以及諮商實務工作中,皆發現憂鬱情緒在大學生中是普遍 的情形,進而從與學生的晤談中發現大學生的許多問題及情緒困擾,皆與家庭關 係以及個體的人格特質、認知歸因有相關,對憂鬱情緒也有相當的影響,所以本 研究以大學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為研究變項,了解大學生 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的情形,希望藉由本研究能提出具體建議提供給 學校、家長及實務工作者參考。.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目前大學生之憂鬱情緒現況。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大學生在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 情緒之差異情形。 三、瞭解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之相關情形。. 5.

(15) 四、瞭解大學生依附關係和人格特質對於憂鬱情緒的預測作用。 五、歸納研究結果,提出適合建議以供學校、父母、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 參考。. 6.

(1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問題一:大學生之憂鬱情緒現況為何? 問題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依附關係上是否有差 異? 問題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的大學生,在人格特質上是否有差異? 問題四: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憂鬱情緒上是否有差 異? 問題五: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憂鬱情緒是否有相關? 問題六: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對憂鬱情緒是否具有預測作用?. 貳、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依附關係上有差異。 1-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母親依附有差異。 1-2: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父親依附有差異。 1-3: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母親依附有差異。 1-4: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父親依附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的大學生在人格特質上有差異。 2-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外控人格特質有差異。 2-2: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神經質人格特質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憂鬱情緒上有差異。 3-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憂鬱情緒有差異。 3-2: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憂鬱情緒有差異。 假設四: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有相關。 7.

(17) 4-1: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人格特質有相關。 4-2: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憂鬱情緒有相關。 4-3:大學生的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有相關。 假設五: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具有預測作用。. 8.

(1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便於了解本研究之內容與敘述說明,茲將研究中之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壹、大學生 大學生係指 18-22 歲就讀於臺灣地區公私立大專院校而言,本研究的大學生 是指研究者調查臺灣北、中、南地區公私立大專院校,共約 1,000 名學生。. 貳、依附關係 依附係指嬰兒與依附對象間的強烈且持久的情感連結,也是個人在幼年與其 照顧者之間所發展的內在運作模式,此模式會影響個體對自己、他人與外在環境 的觀點,同時也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本研究採用孫育智與葉玉珠(2004)編製的 父母依附量表之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分量表的得分,各分量表皆包含溝通、信任 及疏離三個因素,量表總分越高,代表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關係越好。. 參、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係指個體所具有獨特、穩定且持久的特性,會表現在行為及思想 上,且可用來解釋和預測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本研究欲探討的人格特質分 述如下: 一、外控人格特質 係指個人控握信念,外控人格特質認為自己較沒有操控的能力。本研究的 外控人格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外控人格特質量表中,所得分數越高,代表其 外控傾向越高,分數越低,表示其外控傾向越低。 二、神經質人格特質 係指負向情緒被激起的程度。本研究採用趙白玉(2008)所編製的人格特 質量表中之神經質人格特質分量表,量表總分越高表示其神經質人格特質傾向越 高,反之越低。. 9.

(19) 肆、憂鬱情緒 憂鬱係指一種以情緒低落為主的症狀,伴隨有負向認知、生理和行為的改 變,為多種不愉快的情緒總合而成的心理狀態。本研究的憂鬱情緒係指大學生填 寫李昱(1999)編製之臺灣人憂鬱篩選問卷的分數,量表總分越高表示憂鬱情緒 越高,量表分數越低表示憂鬱情緒越低。. 10.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憂鬱情緒之間的關係,以下 將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者人力、時間、經費等限制,因此擬定本研究 範圍有: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者個人之人力、時間、經費等限制,故而將研 究區域限定於臺灣北、中、南地區。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一百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及技術學院的日間部大學 生,做為研究對象母群體進行抽樣。. 貳、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所取樣的樣本雖為臺灣北、中、南地區之大學生,但因研究者人力及 時間限制,只能採取便利取樣,故而在研究結果的推論上可能會有所限制。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故僅能使用量化方式進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 生,其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之相關情形,當受試者在填答問卷時,可 能基於心理防衛或社會期待而影響答案的真實性,造成研究結果的誤差,形成研 究限制。 三、研究變項範圍的限制 影響大學生憂鬱情緒之變項眾多,本研究所考慮的研究變項仍不足,如大學 生之自尊、生活壓力、人際關係、自我概念等變項,以上皆可列入之後研究的考 量。 11.

(21) 四、評量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自編之量表雖力求達到最佳的信度、效度,卻仍有不足之處,在量表 編製過程因反向題信度過低及題意模糊予以刪除,故無法透過反向題了解受試者 是否用心作答,為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為了 探討與此研究之相關理論內涵與研究結果,茲以依附關係、人格特質及憂鬱情緒 四者之相關理論研究,分別做相關文獻之整理與論述。本章共分為四部分:第一 節為依附關係的定義與理論;第二節為人格特質的定義與內涵;第三節為憂鬱情 緒的定義與理論;第四節為大學生依附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與憂鬱間之相關研 究。. 第一節 依附關係的定義與理論 依附關係的定義與理論 壹、依附關係的定義 Bowlby 於 1969 最早提出依附一詞係指嬰兒和其母親間的情感連結,亦可用 來解釋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此種早年經驗會影響個體未來對自身、他 人和外在世界的看法,且影響與他人間的互動方式(引自 Bowlby, 1988)。而 Ainsworth、Blehar、Water 與 Wall(1978)提出好的依附是指照顧者能提供一個 安全堡壘,使孩子能放心自由向外探索,此對孩子發展獨立和自主有很大的幫 助。蘇建文(2008)從發展心理學角度探討依附關係,認為依附是指嬰幼兒期接 近及依賴父母親,擔心害怕父母離開的情形,而依附行為(attachment behavior) 係指嬰幼兒依附母親而出現親近及依賴的行為。郭啟瑞(2005)認為個體可以透 過依附關係的建立,從中得到心理、生理需求以及安全感的滿足,不僅影響了個 體在幼兒時期的安全及生存,也是個體在自我概念、社會能力、行為模式等人格 發展之重要依據。以下就國內外各學者對依附的定義加以整理於表 2-1。. 13.

(23)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依附之定義 學者. 時間. 定義. Peterson &. 1988. 依附是一種原始驅力。. 1991. 1.依附係指人際間在情感上甚為接近又彼此依附的. Moran 張春興. 行為;2.指嬰幼兒在接近依賴父母,害怕父母離開的 情形。 Lopez. 1995. 依附是個體對特定他人一種強烈而永久的情感連 結,而此連結之目的是為了能獲得安全感與親近。. Erwin. 1999. 依附為嬰兒對一個或幾個重要他人所形成的情緒, 或是感情上的穩定連結關係。. 莊麗雯. 2002. 依附是孩子與照顧者間雙向的情感連結,是對一特 定他人,經歷長時間的發展,形成強烈且持久的的 情感連結。. 孫育智. 2004. 依附是個體與重要他人之間所建立的持久、堅固的 情感聯結。. 郭啟瑞. 2005. 依附是個體的一種原始趨力,此驅力促使個體表現 出依附行為,以維持與依附對象的親密接觸。. Mercer. 2006. 依附是一種人類或團體為了存活而演化的社會行 為,個體會接近對他有益的對象。. Lowenstein. 2010. 依附係指從家庭中父母與孩子間的強烈連結。.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列) 資料來源. 總上所述,依附是個體對特定對象尋求安全感及滿足需求而形成的一種情感 連結,而此種情感會持續至成人,並會受到個體與他人間互動的影響,逐漸形成 一種固定的依附模式,影響個體的情緒、人格發展及人際關係。. 14.

(24) 貳、依附關係的理論 Bowlby(1988)的依附理論係指嬰兒和其主要照顧者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 此情感是穩固且持久的,而良好的依附關係能使嬰兒未來在人格、認知及人際等 各方面有較好的表現。Ainsworth 等人(1978)延續 Bowlby 的理論,運用陌生 情境(stranger stiuation)實驗發展出安全堡壘(security base)的觀念,提出嬰兒 在緊急危險情境下,會透過親近母親以得到保護的安全感,若母親能夠發現嬰兒 的需求,使嬰兒對母親產生安全感與信賴時,即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反之,若 母親無法使嬰兒得到安全感時,會建立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嬰兒無法信任生命中 的第一個重要他人。當嬰兒能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關係,並視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 時,其能更自信及放心的對外在的環境進行接觸與探索,進而發展出較佳的適應 能力。然而倘若嬰兒無法從重要他人身上獲得安全感時,會使他感到害怕、擔心 及挫折,隨之表現是矛盾、抗拒或逃避的表現,此即為 Ainsworth 提出不安全依 附型態。年幼時所發展的依附關係,會隨著成長而內化成人格特質,其中更影響 個體對安全感的感受度;而研究也發現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與日後的不適應或精神 病理有關(Brown, Harris, & Bifulco, 1986;Cadoret, Throughton, Merchant, & Whitters, 1990)。 歐陽儀等人(2006)提出依附理論可當作情緒調整的理論,因親子間的依附 關係即是建立在維持情緒的安全上,減少焦慮、害怕、憤怒等負向情緒,並指出 傾向安全依附關係者,在生活適應上的能力較好也不易受到情緒的波動。Bowlby 也提出相同觀點,認為個人如何因應痛苦或困難的情境和其在幼年所感受到的依 附經驗密切相關,也就是指出依附關係和情緒調整(emotion regulation)的能力 有關(引自楊雅惠,2004) 。而郭啟瑞(2005)進一步將依附關係的主要內涵分 為四個部分:(1)依附的目的係指個體維持與依附對象的親密及得到安全感; (2)依附的內涵係個體與他人所建立的情感之連結;(3)依附的歷程為一種動 力的歷程,會涵蓋人生的全部;(4)依附的功能為個體情緒和人格發展的基本。. 15.

(25) Bowlby 的依附理論中,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為非常重 要的概念之一,結合了各學派的觀點而建構而成的,包括精神分析學、學習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認知理論、動物行為學、系統理論和發展心理學等(引自蘇建文, 2008)。Bretherton 於 1985 年強調內在運作模式中的運作是一動態的面向,是 藉著模組而運作,可以幫助整合現在及預估未來;模式則是包含了結構的意思, 代表內在運作模式不僅是內化了過去的經驗,更逐漸的將不穩定的活動模式,發 展成一穩定且持久的模式,且不需透過意識開始運作(引自廖成敏,2001)。 Collin 與 Read(1994)提出內在運作模式為自我表徵和他人表徵兩種,自我表徵 包括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自我評價和看法,如圖 2-1 所示,意即當個體遇到與 依附相關的事件時,會從過去的依附經驗做為對事件的自發性反應,並透過認 知、行為和情緒三面向影響個體的生活(賴怡君,2002)。. 認知反應 記憶中的依附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反應 情緒反應. 圖 2-1 內在運作模式的機轉 資料來源:“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資料來源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by N. R. Crick & K. A. Dodge, 1994,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 94. Doi: 10.1037/0033-2909.115.1.74. 因此,郭啟瑞(2005)認為內在運作模式即是指個體透過嬰兒時期所經驗到 的依附關係,形成個體對本身的認知、對外在事物的看法及對他人的回應方式, 此回應方式即是對自己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對他人的運作模式。後來,根據個體對 依附對象的觀察,Lin 於 1998 年提出依附行為和依附皆是基於依附行為系統, 如圖 2-2 所表示,依附為一個動態的行為系統,透過與依附對象間的互動,當個 16.

(26) 體感到足夠安全時,會主動向外探索與他人互動,並從中獲得安全、自信和愛(引 自廖成敏,2001)。但若依附對象無法提供給個體足夠的需求,此時會誘發焦慮、 害怕等情緒,個體可能會再次表現依附行為或者表現出另外的防衛方式 (Simonelli, Ray, & Pincus, 2004)。. 依附對象是否容易 親近、具回應性、 一致性?. 是. 覺得安 全,自信. 否 依附行為: 目光的檢視、接 觸、發出懇求、黏 著的訊號需求. 害怕 防 焦慮 衛. 喜歡遊戲的、微笑 的、探索的、社會 性的 逃避、警覺、小心 矛盾、黏著、生氣.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 資料來源:廖成敏(2001)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因應處理方式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因應處理方式 資料來源 及社會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頁 7)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及社會適應之影響. 參、依附關係的 依附關係的類型 關係的類型 依附關係的類型主要是指個體在透過與依附對象互動後,形成的依附行為類 型(蕭佑儒,2009) 。Hazan 與 Shaver(1994)認為依附類型是一種特質,過去 有不同學者包括 Ainsworth、Shaver、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等人皆以依附關 係的理論,透過觀察和研究對依附關係做分類,類型同中有異,主要係將依附關. 17.

(27) 係分為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再進一步探討不安全依附之內涵,並將之分類。 Ainsworth 於 1978 年將依附理論運用在實驗上,透過陌生情境實驗觀察早期 嬰兒與照顧間的互動,將依附關係分為三種類型,除了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外,再將不安全依附類型依其所表現的差異分為焦慮/矛盾依附 (anxiety/ambivalent attachment)和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兩類(Ainsworth et al.,1978)。後來,Ainsworth 的學生 Main 於 1991 年加入了第四種不安全依附 類型,以下就以此四種類型分別加以說明(引自郭啟瑞,2005) : 一、安全型依附 此類型的嬰兒在與照顧者分開時會難過,且產生焦慮和挫折感,當照顧者 回來時,會主動迎接且尋求慰藉和身體上的接觸。和照顧者在一起時,會主動的 探索環境,當遇到挫折或困難時,將照顧者視為一個安全堡壘。此類型的照顧者 對嬰兒的需求很敏感,也能給予適切的回應,適時給予鼓勵和撫慰,當嬰兒受到 挫折時,照顧者會以耐心且包容的態度,幫助他調節情緒。因此安全依附型的嬰 兒長大時,擁有較高的自我價值且在人際上的相處較融洽。 二、不安全-矛盾型依附 此類的嬰兒在與照顧者分開時,會產生相當大的焦慮感,即使在照顧者回 來後,其情緒也較難安撫,他們希望和照顧者接觸但又加以拒絕,此外,還會以 哭鬧或強烈的方式表達他們的不安全感,此類型的照顧者對嬰兒所傳出的訊息較 不敏感。 三、不安全-逃避型依附 此類的嬰兒缺乏與照顧者間的情感,不論照顧者在旁邊或離去,皆無動於 衷,甚至不會尋求身體上的接觸。這類型的照顧者對嬰兒所發出的訊息接收較不 敏感,或是拒絕給予回應,對嬰兒的照顧缺少耐心,並會表現出憤怒跟敵意。此 外,在與嬰兒互動時,非採取共同合作而是以命令和控制的方式。此類型的嬰兒 其人格發展較獨立且壓抑,認為他人是不可信、會拒絕人的和無法給予自己任何 支持或情感慰藉的,並將自己視為是不被愛的、沒有價值的。 18.

(28) 四、不安全-解離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屬於不安全依附,此類嬰兒擁有了逃避型和矛盾型依附的共同特徵,他們 似乎少了可讓自己免於焦慮的能力,當與照顧者分離或重逢時,不會表露任何情 感,在他們眼中,父母不是安全堡壘而是有威脅性的。 Bowlby(1988)則以內在運作模式解釋依附類型的差異,分述如下: (一) 安全依附者的內在運作模式會將他人的幫助認為是自己可以獲得的,當面對挑戰 或是探索的情境時,會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當有所需會主動尋求幫助,認為當他 提出請求時,別人會給予協助。 (二)不安全-焦慮矛盾依附者的內在運作模式 因無法確定是否能從依附對象獲得回應,認為他人的幫助是反覆且無法預期的, 所以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會感到很大的焦慮,因而時常黏著人。 (三)不安全- 逃避依附者的內在運作模式認為他人的協助是不可信的,即便遇到困難時,他們 也不會尋求他人的幫忙,總是一個人,因此旁人會感覺常他們冷漠、不理會他人。 Bowlby 指出依附品質是取決於照顧者回應嬰兒需求時的適切性與即時性, 當能夠滿足嬰孩需求時,其依附品質較佳(引自孫育智,2004) 。Muris、Meesters、 van Melick 與 Zwambag(2001)指出依附類型與依附品質是顯著相關的,安全 依附的依附品質顯著高於不安全依附類型,當依附對象能給予較好的依附關係品 質,則孩子較能發展出安全依附的運作模式。 綜上所述,在依附類型上,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對於親密關係或人際關係的處 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也可發現依附類型對個體在情緒、社交及發展上皆有影響。 安全依附類型的個體在關係中能表現自己的情緒,且能主動尋求安慰,因而形成 值得被愛、有價值的自我價值觀;不安全依附類型的個體較不會表達對依附對象 情緒及需要,無法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在情緒上較不穩定,而容易形成負向的 自我價值觀,包括:不被愛、害怕、孤單。本研究欲了解大學生與父母依附關係 中,主要藉由就由溝通、信任及疏離三個能夠代表依附品質的因素去探討安全依 附與不安全依附兩層面,主要係以依附關係的品質做為研究探討的變項。. 19.

(29) 第二節 人格特質的定義與 人格特質的定義與內涵 質的定義與內涵 人格特質係指由個體在遺傳及環境的交互作用下,表現於動機、興趣、能力、 性向、態度、價值觀、生活習慣及行動等的多重特質所組成(張春興,2000) 。 其除了表現於外的特徵外,也包含了內在的思想、感受、情緒等心理特質(范梅 英,2009) 。趙白玉(2008)提出人格特質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統整性和持久性, 可解釋個體在不同情境下行為的一致性。而本研究的人格特質主要探討內外控人 格特質及神經質人格特質,其定義與內涵分述如下:. 壹、內外控人格特質 內外控人格特質定義與內涵 特質定義與內涵 以下就內外控人格特質的定義與內涵分述之: 一、內外控人格特質的定義 內外控此概念最早由 Rotter 從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發 展而出(Rotter, 1989) 。因 Rotter 認為行為是透過學習而來,於 1960 年分別以四 個概念來解釋人類行為發生的過程,分別為(引自黃家燊,2004) : (一)行為發生的可能性(behavior potential, BP) :係指在特定情境中,某行為 較其他行為容易出現之程度。 (二)預期(expectancy, E) :指新情境出現時,個體對行為可能性的主觀評估而 言。 (三)增強值(reinforcement value, RV) :促發該行為的刺激物或事件,均有其 不同的價值,稱為增強值。 (四)心理情境(psychological situation, S) :個體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 的獨特感受。 Rotter(1989)並將以上四個概念合併為一個函數公式:BP= f ( E , RV ,S ) , 代表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是預期、增強值及心理情境的函數,意即行為發生的可能 性是會隨著行為之後伴隨的增強所決定,並受心理情境的影響,因此 Rotter 指出. 20.

(30) 內、外控即為個體對於自己或環境控制的信念。張春興(2000)提出內外控並非 是兩個極端變項,而是一連續變項,每個人的內控與外控偏向的程度不同,也就 是制握的重心(locus of control)不同;內外控偏向程度會受到個體對自身期待 的影響,以及對某個行為將會導致某種特別的增強之期待而有所不同(Rotter, 1989) 。Levenson 於 1973 將內外控分為三種類型:內控、機運(chance)和強勢 他人(power others) ,他認為外控者會將事件的結果著重在受到外在的控制,因 此他將外控再區分為兩類,一種為相信世界是無規則可循,人生只能交給命運機 會的安排;而另一種為相信世界有一定的秩序,但是結果是操控在有權力或地位 的人手裡(引自 Downey, 2005) 。再者,Wolfe(2011)以 90 位大學生對象,研 究驗證內外控為一個固定的人格特質取向,並不會因為受到一個事件之回饋或其 他因素而改變。然而,個體的內外控信念,有時亦有可能因某時間或短期內的事 件,如親人死亡、天災人禍、社會國家重大事件,而有短暫的改變(楊瑞珠、楊 國樞,1976) 。以下就國內外各學者對內外控人格特質的定義加以整理於表 2-2。.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內外控人格之定義 國內外學者對內外控人格之定義 學者. 時間. 定義. Rotter. 1966. 內外控係指個體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由於自己 的控制力還是外在的控制力,認為內外控傾向就是一 種類化的期望。. 吳武典. 1977. 內外控信念係指個人對其生活事件,責任歸屬的信 念。. Wong & Sproule 1984. 內外控信念表示事件的經驗者與詮釋者是相同的,內 控表示行動者相信其對事件有完全的控制:外控則表 示行動者對事件完全沒有控制力。. Schultz. 1986. 內外控指個人相信行為的結果或增強的獲得。. 林玉玲. 2000. 內外控信念是個人性格特點與行為,與其所經歷的後 果之間的關係所形成的一種概括化的期待,意即個人 對於自己行為與行為結果的增強之間的信念。 21. (續下頁).

(31) 學者. 時間. 定義. 邱珮怡. 2000. 內外控信念代表了個人對事件發生的自我控制程度 之認知。. 張春興. 2000. 內外控信念係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環境之間 相對關係的看法。. 陳筱瑄. 2003. 內外控是一種普遍化的期待,使個人在面對事件時會 採用同樣的態度與期待。. Gifford、 BriCeño-perriott & Mianzo D’lntino, Goldsby, Houghton & Neck 陳郁茜 Kormanik & Rocco. 2006. 內外控係指個人相信自己能夠控制生活事件的程度。. 2007. 內外控人格特質係指人們是否相信他們可以控制在 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件與結果。. 2009. 內外控即個體對發生在自己身上事情的歸因方式。. 2009. 內外控係指人們對生活的獎賞及懲罰有不同的解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列) 資料來源.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內外控係指個體對於事件的發生或結果之歸因方式, 內控傾向之個體認為事情的發生或結果,主要是自己行為、能力或屬性所導致, 且認為自己能夠掌控或預測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而外控傾向之個體,則認為事件 的發生或結果,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所能決定,而是必須靠運氣、機會和命運, 或由其他人來決定,且認為自己無法掌控和預測事情的發生和結果。 二、內外控人格特質的內涵 近年來內外控人格特質相關文獻大多在探討內外控信念與學習行為、情緒反 應、生活適應與壓力調適能力等的相關性。以下將不同學者探討內外控信念的人 格特質,依問題因應、認知及行為等面向分述如下: (一)問題因應方面 個體內外控之傾向可能會影響個體面對問題或事件的思考及處理方 式,Lefcourt(1972)研究發現,內控傾向的人比較關心成就感,在遇到困 22.

(32) 難時會以積極、有建設性的方式來因應突發的事件;反之,外控傾向的人, 在面對困難時,比較容易感到焦慮,採取非建設性或具破壞性的解決方式, 較在意失敗後的恐懼而不在意成功後的成就。而 Brissett 與 Nowicki(1976) 研究 80 位大學生在內外控與挫折反應間的關係,也提出相似的結果,在 遭遇挫折之後,內控者會採取建設性的適應方式去克服困難,主要是因為 他認為障礙是自己能克服和控制;反之,外控信念者會採取破壞性的適應 方式,因為他認為本身沒有能力去克服障礙。再者,Scott、Carper、 Middleton、White 與 Renk(2010)研究發現外控者與迴避因應行為(avoidant coping behavior)有顯著正相關,面對問題時也會出現較多的擔心。進一步 探討內外控類型對問題處理的模式,Bulus(2011)以大學生為樣本,歸納 出內控類型的大學生較擅長使用精通目標取向(mastery goal orientation) , 在學業成就表現較佳;反之,外控者則採迴避目標取向(avoidant goal orientation) ,在學業成就上較差。 然而,個體的內外控信念對於其行為表現評估及認知具有一定的影響 力,如鄭麗鳳(2003)認為傾向內控信念的個體,因能夠使用較適當的方 法適應環境,當遇到壓力時,較不會出現負向的行為反應。綜上所述,內 控傾向者在面對事件時,較會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並以有建設性的方式 處理,在過程中也較少讓自己停留在焦慮、沮喪的情緒中,故不論在學業 表現或生活適應上都較外控傾向多者佳。 (二)自我認知方面 內外控者因個體信念的不同,在認知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如 Kren(1992) 提出內控者相信成功與失敗皆是自己所造成,是自己的責任,因此會積極 幫助自己及改進環境,對自身的技能與成功給予較高的評價,努力避免失 敗,較不輕易受他人所左右。而對成功及失敗的歸因,會影響個體對事件 的感受,Abouserie(1994)研究發現外控信念與內控信念的大學生,對相 同壓力事件的感受度有明顯不同,外控信念者會比內控者感受到較大的壓 23.

(33) 力。另外,Jain 與 Singh(2008)研究發現內控傾向較高的大學生,其認知 複雜度也較高,他們較會注意社交中的情節,因此可以發現對自己有幫助 的部分,而在與人的相處和互動上也較外控者靈活和社會化。Pannells 與 Claxton(2008)研究則指出外控類型的大學生在幸福感的感受度上也有顯 著差異,內控者較外控者的幸福感較高。Shepherd 與 Edelman(2009)研 究發現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內控有正相關,而與外控有顯著負相關,當個 體的內控傾向越高,其自我意識越佳,表示對自己有較多的肯定和認同; 而另外研究也發現社會恐懼和機運外控、強勢他人外控皆有顯著相關。此 和 Kasilingam 與 Sudha(2010)所提出的結果一樣,內控者因有較高的自 尊,行動力高:反之,外控者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無法相信自己,所 以對於困難採被動的姿態。認知的差異亦會影響個體的情緒。 張春興(2000)指出外控者因認為自己無法控制和改變,所以會出現 較多的焦慮感、挫折感、無助感、自我防衛、缺乏自信、被動性、憤怒與 抑鬱等傾向,攻擊性較高;反之,內控者在獨立性、自信心、自我效能、 洞察力等層面較外控者為高。林慧蘭(2002)也提出內控者認知自己能夠 掌控環境及自身的能力,對於自身的技能與成功給予較高的評價肯定,並 關心能力表現,力求避免失敗的結果;而外控者在面對壓力情境下,對自 我感到無助,因此會出現較多的擔心和沮喪反應,對焦慮的調適能力較差。 因此,在認知方面,內控信念者認為事件或行為的後果是操之在己,自己 能夠控制,並能靠自己的技能去做改變,因此在學習態度上較積極進取, 在生活上的幸福感較好;反之,外控者因認為自己無法控制事件的發生, 壓力感受度較高,且易受到他人影響,而產生較多的焦慮情緒。 (三)行為表現方面 在行為方面,受到認知思考影響,內控者對於智力活動的參與較用心, 表現上較獨立自主、勤奮努力、自信心與較高的成就感,比較不受他人的 意見影響(廖相如,2003) 。而外控者則認為成功或失敗和自己的能力或努 24.

(34) 力沒有關連,對事情抱持較退縮的態度,認為自己的行為和能力不會對他 們所獲得的增強有所改變或影響,對自己所處的情境沒有改善的動力跟想 法,對自己的生活及未來的可能性,也不抱太大的希望,而在態度上外控 者表現比較消極、依賴他人(黃堅厚,1999;Kren,1992) 。因此,外控者可 能具備無助感、焦慮、被動消極與自信心低落,較難獲得師長的接納與嘉 許,且易出現自我拒絕的傾向(黃堅厚,1999) 。吳武典(1977)也提出外 控者缺乏自信,具被動、自我防衛的心理特質,較難獲得他人的接納。鄭 麗鳳(2003)認為個體的內外控對行為評估或認知有決定性的影響,內控 信念的人對於環境有較佳的適應能力,遇到壓力事件較不會感到無助或無 望,因此較不會產生負面的行為反應。Gifford、BriCeño-perriott 與 Mianzo (2006)從 3,000 位大學生的研究中也發現當個體的內控傾向越高,則在學 校的課業表現較好。 洪有義(1975)以大學生為對象,研究發現外控的大學生在學校中會 有較多不適應的問題,並指出外控組的大學生一般困擾問題也多於內控 組。陳郁茜(1998)研究 591 位青少年,發現越外控的學生,越無法自我 肯定、人際關係越差、生活滿意度越低。Gan 與 Shang(2007)以 273 位華 人大學生為對象,發現外控可以預測大學生遇到壓力的耗竭(burnout)程 度,當外控傾向越高的學生,其耗竭的程度約高。而 Roddenberry 與 Renk (2010)研究發現外控型的大學生會感受到較高的壓力,痛苦的感受度也 較內控者高。Gale、Batty 與 Deary(2008)以 7,551 人為研究對象,進行 20 年的縱貫研究,發現不論男性、女性,內控人格傾向較高者,在生理及 心理健康皆較好,發生心理疾患的風險較低。另外,Denny 與 Steiner(2009) 研究發現內控者在學校中的社會地位較高。由上述可知,內外控人格特質 在個體的不同層面,皆有不同的表現型態,朱甯興(1982)亦整理了內、 外控的行為及價值觀,如表 2-3 所示。. 25.

(35) 表 2-3 內、外控者的行為及價值觀 內控者. 外控者. 教育的目標以個人的需要為準. 教育的目標以教育家本身的設定為準. 人們追求生活及愛情. 人們追求名譽及有形財物. 對真理、愛情、審美及人際關係很尊重 對邏輯及理性及尊重 尊敬個人,不願去利用別人. 尊敬權威者,認為只有權威者知道什麼 事物對個人較好. 接納個人的不同點. 要求一律化. 積極容忍,能坦白及誠實. 積極的接納,一昧容忍. 改變是針對自動自發的行為. 改變的對象是有權力及有自由的人. 被此時此地的榜樣所影響. 被理想及政策所影響. 關心個人的交往. 用專業者的態度交往. 依賴人際關係. 依賴社會上的角色. 創造及保持真正能選擇的情境. 在理智的構想上做選擇. 普遍、自動的關心別人. 關心那些對人友善或完美的事物. 使自由有效的在自己的生活上. 做事的效率在於使生活合乎一種實現. 人的價值不以他所有的成就來決定. 人的價值以他所有的成就來決定. 倫理是對自己負責. 倫理是伴隨著一定的法律或規則. 鼓勵表達. 壓抑表達. 注意團體應當做的事. 注意地位、財產和統治. 任何意見均以它的效果來評判. 意見的好壞以它的理想來評判. 資料來源:朱甯興(1982) 資料來源 。學習團體理論與技術 學習團體理論與技術。 (頁 307~308) 。臺北市:桂 學習團體理論與技術。 冠。. 由上述可知,內外控為傾向對於個體在行為、情緒的表現上有很大的影響, 擁有內控信念者,在行為表現上較外控者積極和正向,社會適應力強,行為積極 進取,相信事情的結果是操之在己、可以預期的,對生活環境具有較明顯的控制 力;而外控者社會適應力弱,相信事情的結果最終是受制於他人或機緣等與自己 無關之因素、無法預期的,容易出現低自信的負向情緒,且因為擁有較多的焦慮、 26.

(36) 挫折感與自我防衛的傾向,所以在行為表現上缺乏自信,容易產生消極和偏差的 心態,難獲得他人的接納,因此人際關係也比較不好。內外控為一個連續變項, 當外控傾向越高,表示內控傾向越低,而本研究以外控傾向作為主要探討變項, 以外控的程度大小,表示個體在握控信念的的傾向。. 貳、神經質人格的定義與內涵 神經質人格的定義與內涵 以下就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定義與內涵分述之: 一、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定義 人格特質理論主要是希望藉由可解釋及代表人類行為的人格特質,加以整理 及分類,以更精簡的規則描述所有行為的目的,自 1930 年代末期開始,有學者 相繼提出對人格特質的觀點並將特質分類(趙德蕙,2006) ,而神經質為許多人 格特質理論中提出的特質類型之一。Eysenck 於 1968 年提出的特質論,神經質 為其人格向度之一,係指情緒穩定的程度,神經質越高者易有情緒不穩的傾向, 此類型的人經常會感到擔心和焦慮,以及也會出現身體上的不適症狀,面對壓力 情境時,情緒反應較大,也易有攻擊行為(引自李碧雯,2007) 。而 Watson 和 Clark 於 1984 年把與神經質人格有關的向度進行整合分析,稱為負向情緒性人格 (negative affectivity) ,並視之為情緒性格的向度(mood-dispositional dimension) ,能夠反應出人在負向情緒和自我概念上廣泛的個別差異,此類性格 的人具有廣泛變化的負向和擾亂的情緒之傾向,即便在沒有顯著的壓力源下,他 們仍常出現生氣、挫折、敵意、輕視、厭惡、內疚、被拒絕、悲傷、易怒等情緒, 並受到焦慮、緊張、神經過敏、以及擔心的狀態所擾(引自潘能靜,1994) 。 目前較常被使用的分類法為 McCrae 與 Costa(1988)提出五大人格特質(The Big Five Model) ,神經質即為其中人格特質因素之一,係指能激起個體負面情感 之刺激強度,當個體所能接受的刺激越少,其神經質傾向越高,情緒越易焦躁、 緊張、沮喪、過分擔心、缺乏安全感,較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以下就國內外學 者對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定義加以整理於表 2-4。. 27.

(37) 表 2-4 國內外學者對神經質人格特質之定義 學者. 時間. 定義. Eysenck. 1968. Costa & McCrae. 1992. 簡良霖. 2006. 係指個體情緒的穩定程度。 指能激起一個人負面情感之刺激所需之數目及 強度。 神經質定義為個體產生心理上的悲傷苦惱、不合. 廖國良. 趙白玉. 陳愉雅. 2007. 現實想法、過度的緊迫,以及壓力反應上的適應 不良。 屬於人負面情感的因子,主要特質為焦慮、緊張 不安、情緒化、自卑等。表現出惡劣情緒和負面. 2008. 感覺的傾向,如害怕、沮喪、緊張和衝動。 神經質表示個體遭遇煩惱時,在認知與行為上容 易產生不合現實的想法、過度緊張、悲傷苦惱,. 2010. 以及在壓力反應上的適應不良。 係指個體覺得憂慮、沒有安全感、神經兮兮、非 常緊繃的。.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列) 資料來源.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神經質人格特質係指個體在負向情緒上不穩定的程 度,當此特質傾向越高,則越容易被激起負向情緒,也就是當有神經質特質的個 體遇到壓力或困難事件會出現高焦慮、衝動、悲傷、憤怒等負向情緒表現。本研 究主要採取 Costa 與 McCrea(1988)的五大人格理論其中對於神經質之定義, 當負向情緒越容易被激起,情緒穩定度越低,表示其神精質人格特質傾向越高。 二、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內涵 回顧過去以神經質人格特質為變項之相關文獻,發現除了教育、諮商、心理 相關領域外,也包含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及經營等領域,以下將不同學者針對神 經質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加以整理,分為情緒、認知及行為面向,分述如下。 (一)情緒方面 神經質特質主要係指情緒的穩定性,Enns 與 Cox(1997)整理過去神經質與. 28.

(38) 憂鬱症的相關文獻,指出發現神經質特質與憂鬱情緒有高相關存在,且持續的高 神經質和長期的憂鬱有關,而神經質分數的變化也可以預測憂鬱症的預後情形。 而 Clerk 也提出神經質人格特質除了在遇到突發壓力事件會出現較強烈的負向 情緒外,在平常生活中也會有較多負向的情緒表現,且所激起的情緒程度會高於 一般人(引自潘能靜,1994) 。 (二)行為方面 神經質人格特質傾向的個體,其行為表現皆會受到情緒影響,Penley 與 Tomaka (2002)以大學生為對象即發現神經質較高的人對管理壓力的能力較差, 因應技巧較差,無法處理壓力情境。Kendler、Aggen、Jacobson 與 Neale(2003) 表示高神經質則更可能會使個體出現品行違常疾患、反社會人格疾患、精神分裂 症、某些類型的酒癮等等的心理疾患。Colbert 等人(2004)指出神經質性格傾 向較強的人,較容易產生工作及人際上的偏差行為,也會因為低落的情緒影響工 作時的活力,或者因為強烈的不安全感使他們無法對工作有更多的投入,也易分 散工作焦點和精力。因此,神經質傾向人格特質易出現負向情緒,其更會影響個 體在工作上的偏差行為(趙德蕙,2006) 。 此外,林旻沛(2011)指出大學生的神經質與網路成癮有正相關,且能正向 預測網路成癮行為,亦指神精質傾向越高者,越容易產生網路成癮的情形。而廖 家鈴(2012)以 704 為大學生為對象,研究發現使用虛擬網路社群之大學生,神 經質特質分數較低者,在幸福感的感受度較高,表示當個體在情緒上較穩定且正 向時,感受也較正向。賴顧賢(2011)以餐飲科大學生為對象,研究發現神經質 與專業能力呈負相關,表示當學生的神經質越高,其在專業能力上的表現越不佳。 由上述資料可發現,神經質人格特質除了表現在情緒上,對認知和行為也有 顯著的影響,高度神經質的個體在情緒上較不穩定,表示當遇到壓力或困難事件 時,他們會感到較高的焦慮不安、情緒緊繃,導致無法專心在工作上或是影響人 際關係,甚至成為憂鬱症及其他疾患的因子,因此本研究以神經質人格特質為變 項,探討其與憂鬱情緒間之關係。 29.

(39) 第三節 憂鬱情緒的定義與理論 本節分別就憂鬱情緒之定義和理論說明之,其內容如下:. 壹、憂鬱情緒的定義 憂鬱一詞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涵義。Beck 認為憂鬱為一種思考障礙,因個體 對自我、世界及未來都抱持著負向的認知,因此有憂鬱傾向的人會用自我挫敗的 方式歸因解釋其生活經驗,並做出負面的結論,所以一旦遇到壓力,即會產生緊 張、不安、恐懼或憂鬱沮喪的情緒(引自藍乙琳) 。於臨床上,憂鬱被視為一種 疾病,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出版的精神 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DSM-IV-TR)中定義憂鬱為一種徵候群,並 為許多症狀的複合體,具有下列特徵:憂鬱情緒、失去對活動的興趣或喜愛、體 重明顯改變、失眠或嗜睡、精神活動激躁或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 不合宜的罪惡感、專注能力減退、猶豫不決及反覆想到死亡等(引自孔繁鐘譯, 2006) 。 此外,陳清泉(1990)將憂鬱反應主要歸納為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等四 方面:1、情緒方面包含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悲傷、鬱悶等,而有些人可能出 現不安、易怒等;2、認知方面包含會感到無能、悲觀、自責、罪惡感、自殺意 念等;3、生理部分則會出現食慾突然下降或上升、失眠或過度睡眠、體重改變、 身體常感到疲憊;4、行為部分則可能會有說話變慢、行為緩慢、有時很激躁、 以及出現自殺行為。以下研究者就國內外各學者對憂鬱的定義加以整理於表 2-5。. 30.

(40) 表 2-5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學者. 時間. 定義. Beck. 1967. 憂鬱是一種思考障礙,個體對自己的生活、世界及 未來皆抱持負向的期待。. Lazarus. 1976. 憂鬱是一個對所處的環境感到無助、或認為自己沒 有價值,並且認為自己需對問題負責的一種情形。. Powell. 1983. 憂鬱是一種包括無助、低自尊心,且內心常覺得有 不好的事情將發生的複雜感受。. Meyer &. 1985. 向的情緒和語言,缺乏自我肯定,且有情緒抑制。. Hokanson Clayton. 憂鬱是一種退縮與社會性低度反應,並容易表達負. 1987. 憂鬱可視為一種情緒狀態、反應、徵象、症狀、症 候群、疾病及臨床現象。. Meares. 1987. 憂鬱症狀包含社交退縮、疲倦、缺乏食慾、興趣低 落或自殺念頭。. 陳清泉. 1990. 憂鬱可用以形容情緒的狀態,代表生理或精神上的 一種偏差,從病理的層面可視為一種精神病理症 狀,為一種疾患或症候群的名稱。. Cantwell &. 1991. 等一種徵狀或一種心理疾病. Baker 袁之琦、游恒山. 憂鬱是一種長期的情緒困擾,包含心情不好、悲傷. 1993. 表示憂鬱為一種極度悲傷和頹廢的感覺,多數人處 在此狀態是短時間的。. Kauffman. 1993. 憂鬱包括廣泛的內向性障礙,例如:焦慮不安、退 縮和臨床上的憂鬱症狀。. 張春興. 1998. 憂鬱情緒是屬於抑鬱、憂鬱、沮喪、憂愁、悲傷、 消沉等多種不愉快的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伴 隨心理和生理問題,正常和病態都可能有此現象。. 郭育志. 2004. 憂鬱為一種因無法紓壓長期積壓下來的挫折、憤 怒、冷漠、失望及悲傷等負面情緒,所引發的情緒 反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列) 資料來源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For the next nitrogen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high-tech industry, nitrogen suppl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