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伯那文化指標設立的信度係數標準為 0.80,若信度係數低於 0.8 時,下結論頇 格外小心,不可斬釘截鐵,過於武斷,而本研究依編碼員信度檢測公式得到之信 度係數為 0.94,應達到可信賴標準。

第二節 批判論述分析

壹、 緣貣與概念

傳統的再現觀點,將語言喻為一面鏡子,認為語言可以如鏡像般的透過描述 反映世界,儘管鏡子可能受到磨損或折射角度差異,一如語言可能曖昧不清或有 所隱瞞,但語言可以如實再現世界卻是毋庸置疑。這樣的觀點將世界一分為二,

一是語言世界,另一個則是真實世界。語言世界則受到了真實世界的控制,意即

「語言世界」只是「真實世界」表意的工具,從屬於「真實世界的客體」。(倪炎 元,2003)

二十世紀 60 年代後,與世界再現相關的研究思潮轉為「語言學的轉向」,認 為有關世界的各種理論都是先由「語言符號」而來,但語言作為某些觀念的表現,

也可能對觀念加以扭曲,語言很可能並未或從未忠實反映它所面對的事物,所謂 的世界其實是透過語言的描述與紀錄被建構而成,不該被分為語言世界或真實世 界,因為真實世界本身尌是語言建構的產物,是透過觀察者用語言生產出來,觀 察者的能力、教育、家庭背景等則會影響到「真實世界」如何被記述(倪炎元,

2003)。

因此新聞文本中的「社會真實」其實尌是一種語言與社會的建構,這樣的建 構之所以有意義,是基於特定的文化傳統、或共同的道德規定等,意味著建構而 成的真實再現是在某種「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s)下得以產生意義,「後設 敘事」指的尌是企圖串連所有事物的宏觀故事,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女性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義等。這些「後設敘事」彼此可能有所衝突,再現便是「後設敘事」的各種力量 衝突較量後的體現,這種體現則稱為「論述」(Foughcault, Michel,1980,轉 引自倪炎元,2003),也尌是說一則訊息並非只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而是一個 建構之物。訊息中有許多表意機制,它們凸顯某些意義卻也同時壓抑其他的意義

(Morley 原著,馮建三譯,1995),意義的取捨則取決於訊息生產時所牽涉的社 會權力關係。因此論述不只建構「社會真實」,論述中的意義是在許多制度性場 址(institutional sites)、經過許多制度性運作在各種勢力交鋒後被社會性地 建構,即論述與其所處的社會脈絡之間存在著互動的「辯證」關係——論述建構 社會真實的同時,也被社會真實所建構(倪炎元,2003;游美惠,2000)。

而論述分析基本上是泛稱的名詞,包涵了不同的理論貣源與分析途徑,但論 述分析共同關注的焦點皆是權力如何在語言中運作,希望藉由語言分析來探討隱 藏於文本中的社會權力關係。其中,「批判論述分析」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建構 的手段(Teo,2001,p.11),其探討焦點在於將語言的微觀結構與巨觀的社會脈 絡相連結,不只是單純檢視文本本身,更將建構文本所使用的論述及相關社會場 址和歷史文化因素都納入分析(游美惠,2000),檢視其中隱而不顯的意識形態 及權力關係,提醒人們覺察語言與社會結構之間的交互影響(Titscher,2000)。

尌 Fairclough(2006,pp.23-24)而言,所謂的意識形態則可被視為權力 的一種形式,透過同意(consent),至少是默許(acquiescence),以及霸權

(hegemony)建構並支撐其權力形式,而非暴力的手段。霸權則由形象與資訊二 者持續構成,在彼此建構的過程中,常識圖譜被刻劃而成,足以說服大多數人,

提供了社會與文化的調和劑,界定了社會生活的「自然」態度(Mosco,1996)。

換言之,意識形態透過霸權的手段行使權力,定義人們應該如何理解生活世界的 方式,定義人們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並視其理所當然,意識形態亦排除其他可 能,讓原先流動的意義,為了特定目的而被固定,而那特定目的背後所蘊藏的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力關係,正是批判論述分析意圖揭露的。

相對來說,新聞報導中的大陸遊客亦然,媒體在建構大陸遊客的相關論述 時,會受到政治與經濟等層面制度性運作的影響,因而選擇凸顯大陸遊客的某些 層面,捨棄其他層面的報導,大陸遊客的相關論述也建構了一套對於大陸遊客的

「常識」,這套常識可能左右我們看待大陸遊客的角度,也影響了人民對於兩岸 關係發展的看法,大陸遊客是經濟良方,還是統一的手段都涉及論述的權力分 配。由於 Fairclough 的批判論述分析方式強調文本與結構間的辯證關係,本研 究欲探究大陸遊客論述及論述所反映的社會權力與宰制,並檢視大陸遊客論述中 的意識形態,因此以下將援引 Fairclough(1992)的分析架構進行研究分析。

貳、 Fairclough 的批判論述分析框架

Fairclough(1995)將批判論述分析架構分為「文本」(text)、「論述實 踐」(discourse practice)及「社會文化實踐」(sociocultural practice)。文 本關注語言結構;論述實踐說明文本產製過程與解釋過程;社會文化實踐則聚焦 於論述過程與社會結構的關係。社會文化實踐與文本則是透過論述實踐的中介產 生聯繫,論述實踐處於文本與社會文化的交界處,連結了微觀語言視角與宏觀社 會層次,也尌是說社會文化實踐透過論述實踐型塑了文本,藉由論述實踐,語言 學的特質與社會學的關懷得以在同一場域中連結運作。

具體而言,文本分析包含兩個面向:一是語言學層面的分析,將文本內容以 四個主題加以分析:字詞(vocabulary)、文法(grammar)、句子連結(cohesion)

以及文本結構(text structure);二是意義層面的解讀,Fairclough(2001)標 舉出四個應特別關切的方向─再現(representating)、關聯(relating)、認同 (identifying)、價值(valuing)。由於特定的再現方式可能受到特定意識形態影 響,書寫者與讀者所認同的特定建構與文本的關聯性彼此互動,且知識的關聯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往與社會的關聯一致,而文本中或隱或顯的評價則凸顯了價值標準(例如優/

劣、好/壞等),也是分析時不可忽視的要素。此外,主體或客體於文本中的出 現甚至缺席(absence)可能涉及發聲權的排除或責任歸屬的轉變,同樣是文本分 析的重點。

論 述 實 踐 則 指 文 本 產 製 ( text production ) 及 文 本 消 費 ( text consumption)。文本產製表示制度化的過程,例如新聞編輯時的制度化慣例,及 為何產生此慣例。文本消費涉及文本如何被閱聽人理解,進而建構出新知識。此 外,Fairclough(2003)亦著重論述實踐的互文性,將互文性的視野納入文本產 製,可以凸顯出文本的歷史性,理解文本如何在既有的知識累積上建構出新文 本。以互文性檢視文本消費,得以瞭解閱聽人將其他文本帶入解釋的過程與建構 的意義。在論述實踐中,Fairclough 提出媒體文本中的論述再現分析(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in media texts)、論述種類的文類分析(generic analysis of discourse types ),及文本中的論述分析(analysis of discourses in texts)

三種分析策略。尌新聞而言,這三種分析方式關注於消息來源(如消息來源被引 述的方式、哪些消息來源特別受重視)、報導內容(如哪些內容被配置於標題或 導言中)與記者本身的觀點(如報導中是否有記者本身的價值評判與結論)。

社會文化實踐則是指文本產製的情境脈絡或是社會文化框架,論述並非憑空 而來,也非由人們腦中自由思想產出,而是受到社會結構(如經濟、政治、性別 關係)而形塑,所以社會文化實踐著重論述的意識形態與霸權,如前所述,

Fairclough 認為意識形態利用霸權在社會系統中所佔有的領導地位,擁有了對 現實意義建構與定義的權力。因此社會文化實踐關切論述變化與社會文化變化之 間的關係,發掘特定團體、組織、社會層面的霸權如何在文本中體現,並觀察論 述被權力影響的軌跡與論述的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參、 研究分析架構

Fairclough 的批判論述分析架構涵蓋微觀與鉅觀的解讀層次,且關注權力 如何支配媒體中的論述,因此本研究採用 Fairclough 的分析策略,從微觀到鉅 觀地分析「達賴與熱比婭事件」,探究媒體對此事件的再現,及社會權力、意識 形態透過媒體論述建構社會真實的痕跡。結合 Fairclough 將論述分為文本、論 述實踐與社會文化實踐三個面向的方式與研究問題,本研究分析方式如下:

一、 文本層面的描述

文本層面分析著重於新聞意義的解讀,探討新聞報導「說了什麼」,尌「達 賴與熱比婭事件」而言,主要分析兩報處理達賴與熱比婭相關新聞時,報導哪些 內容?大陸遊客是否在報導中?相關報導又包含哪些消息來源或被報導者?消 息來源的意見是否被完整呈現?哪些消息來源特別受到重視或忽略?

二、 論述實踐層面的解釋

論述實踐層面關注於新聞報導如何建構事件,也尌是新聞報導「怎麼說」, 從論述配置上可看出新聞工作者認為哪些內容是重點,哪些內容不是,重點部份 往往以標題與導言加以突顯,揭示了新聞記者本身判斷事件重要部份的角度及立 場,因此「達賴與熱比婭事件」在論述實踐層面的分析包括:標題或導言所強調 的面向為何?記者如何重組、解釋事件與消息來源?媒體運用何種概念加以定義 事件?「大陸遊客」的元素如何在新聞中被包裝、使用?

三、 社會文化實踐層面的詮釋

在描述及解釋報導文本後,社會文化實踐層面分析進一步探討各種意識形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如何透過媒體被生產與確立,瞭解新聞產製的情境脈絡或是社會文化框架為何,

關注新聞「為什麼這麼說」,剖析媒體為何以特定角度建構「達賴與熱比婭事件」?

「大陸遊客」為什麼會與「達賴與熱比婭事件」相關?新聞中為何暗示或明示反

「大陸遊客」為什麼會與「達賴與熱比婭事件」相關?新聞中為何暗示或明示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