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文獻回顧

在台灣,民主是人們生活的框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面對自己的 權利義務時,思考的是履行公民的責任,然而當落實於政治世界,以實際行動參 與政治,卻彷彿隔了一座高牆,難以翻越。本研究希望探討何種原因能夠促使民 眾更積極的參與政治?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民眾於何種情況下願意為自己、

為公眾挺身而出,捍衛其應有的權利。以下,筆者由政治參與的文獻出發,檢視 政治參與的不同形式,以及政治參與可能的影響因素,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再 由心理途徑切入,爬梳以政治效能感做為政治參與解釋因素的相關討論。

一、 政治參與

政治參與在政治理論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從規範面的角度看來,參與有助 於民主政治的運作。Barber 以強勢民主的用法來解釋民眾的政治參與,認為強勢 民主是現代形式的一種參與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需要仰賴公民自行治 理的觀念覺醒。透過參與此種動態的過程,能夠藉由個人的想法來改變社會,才 能夠展現民主的未來與民主動能 (Barber 1984)。從實際面的觀察,民眾與政治體 系的聯繫愈趨緊密,對於統治菁英而言,治理也會更具正當性。

(一) 政治參與的類別

政治參與的概念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除了定義上的差距,亦有因為定義而 衍伸出不同的分類方式。Verba、Schlozman 與 Brady(1995)對政治參與的定義 為:「在民主社會中,公民控制政府官員以及影響政府作為的活動。政治參與提 供公民傳達政治興趣、偏好與需要,以期對政府施加壓力的資訊溝通的管道」, 這樣的定義並不被活動的範圍或是場域限制,反而是以政治活動的目的為出發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且不只是心理上的關心,更是實際的作為。

在分類方式上,有依照運作範圍的大小以及運作場域的區別來劃分:狹義的 政治參與指的是傳統政治場域中的活動參與,由於涉及到權威性價值與權力的分 配,對於社會中的弱勢者較為不利;同時是在政治系統內的成員,以直接、自願 的方式參與政治活動。廣義的政治參與,是將政治的概念擴充為公共的概念,透 過直接或是間接的行為,企圖了解或影響政治。除了以參與所牽涉的範圍大小來 分類之外,另一種分類是以運作的場域來分類,Barnes 與 Kaase(1979)首先提 出政治參與可以分成慣常性(conventional)與非慣常性(unconventional)兩類,而 Conway(1985)更仔細地將兩個類別清楚的描述。慣常性的政治參與指涉的是被政 治文化視為合理的行動、包括投票、競選、參與競選活動、試圖去影響改變政府 作為政策的相關作為。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包含了示威遊行、抗議等活動,包括 了合法與非法等體制外的政治作為。也有許多學者依照此一分類進行後續研究 (Norris 2002; Dalton et al. 2010)。

除了上述兩種分類方式,還有依照行動積極程度、行動種類的劃分方式。

Milbrath(1965)將政治參與看成「單一面向」(unidimensional)的選舉行為,包括高 低 程 度 的 選 舉 活 動 , 且 依 照 參 與 的 程 度 劃 分 為 激 辯 者 (gladiator) 、 旁 觀 者 (spectator)與冷漠者(apathetic)。而 Milbrath 與 Goel(1977, 10-21)將單一面向的 架構修訂為「多元面向」(multi-dimensional),認為參與行為不僅限於選舉活動,

更應該將範圍放眼到其他影響政府,甚至單純表態支持的各種行動。

亦有因行動種類有關的分類方式:如 Verba 與 Nie(1972, 54)認為政治參與 主要有四種類型,先行以選舉行為(electoral activity)與非選舉行為(non-electoral activity),再細分次類別的項目:與選舉行為相關的類別,包含競選活動與投票兩 種;與非選舉行為相關的子項目,則可分為透過社團來解決集體問題以及透過政 府接觸來解決個人問題兩種途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學者認為各種政治參與之間,可以視為單一面向的各種活動。不同活動彼 此之間乃是高度相關且可相互置換的(Berelson, Lazersfeld, and McPhee 1954)。亦 有學者認為不同的政治參與行為存在階層的關係,參與成本較高的政治活動者,

也有可能參與成本較低的政治活動。Verba 與 Nie(1972)抱持不同的意見,認為 階層化的政治參與行為並不存在。由於不同的參與,是立基於不同的動機、且花 費不同的成本、最後會有不同的功能導向。

(二) 影響政治參與的個人因素

面對行動,則必須要考量到行動本身所產生的成本,此因素也是政治參與的 關鍵。政治參與所必需的資源條件,取決於個人客觀的社會結構以及情境因素。

對於社會經濟地位因素(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可能影響個人參與政治的型態,

Verba、Schlozman 與 Brady(1995)的研究發現,政治參與不僅與個人的動機與 機會有關,同時與公民技巧及資源更是息息相關。因此在上述的基礎提出兩種參 與模式:資源模式(resource model)以及公民志願模式(civic voluntarism model),來 解釋兩者之間的連接關係。

資源模式強調民眾個人的所擁有能夠運用的時間、經濟能力、以及公民技巧,

能夠對於政治參與做出強而有力的詮釋。對於個人擁有資源的指標,有一個客觀 的標準較為容易測量,如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職業類別等等,因此得以解釋美 國的政治參與情況。公民志願模式則強調個人受到不同的制度環境的影響,從各 種能夠促成政治參與的原因一一剖析,藉由家庭中對於政治議題的討論、學校中 的互動、工作環境的參與,學習並獲得不等的政治資源,來解釋政治參與的差異。

再者,年齡對於參與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在數種不同理論觀點上,不同年紀 的個人所進行的政治參與也會有所不同,而最具重要性的解釋路徑上分別是世代 效果 (generational effect),特定時期效果(period effect),與生命週期效果(life-lo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of ageing effect) ( Braungart and Braungart 1989)。在世代效果上,出生在同一個時 期的民眾,由於處在共同的社會環境下,培養起這個世代特有的成長經驗,因此 會產生獨特且相近的政治態度。因此若以世代作為年齡的劃分依據,則會產生不 同世代的民眾對於政治參與的有不同影響效果。特定時期效果則是指在特定時間 裡,社會上發生的特殊事件,或是整體社會文化脈絡的發展趨勢,都會對個人的 生活及行為造成影響。而生命週期效果,是強調個人對於政治資訊與經驗的累積,

會因為年紀的增加而有所成長,促成個人參與政治活動機會的提高。

在這樣的邏輯之下,民眾之所以會參與政治,是因為他們擁有能力、擁有企 圖、累積到足夠豐富的經驗與知識,進而參與政治活動。因此個人所處的社會結 構與環境,決定了個人參與的資源與能力,進而影響個人的政治參與。

(三) 社會學途徑對於政治參與的解釋

Tocqueville(1969)在《Democracy in America》中明確指出,民主政治需要靠 良善的制度與法治約束之外,才得以避免其危險性。然而可以透過民主落實在鄉 鎮自治組織,同事藉由組織的多元性與積極性,對社會產生制衡力量,遏止多數 暴政的發生。如此一來,Tocqueville 認為個體民眾的社團參與可以讓個人成為活 躍的公民;社團的組成可以凝聚個人力量,同時落實個體的參與,所以民主國家 若沒有結社的傳統,其民主與文明必遭威脅。

而這樣的社團參與經驗在政治的面向上,被認為承載有利於民主運作的功能,

就個體層次來說,個人的政治興趣、對政治事務的瞭解、政治參與的技能,都可 在社團參與過程中培養。Putnam(1993)認為社會資本不僅僅是個體所擁有的資源,

更是整體社會共同擁有的資產,社會資本可以透過數種要素,如網路、信任或規 範,來增進合作並提高社會效率,因此社會經濟及民主發展,與社會資本的關係 著實非常緊密。《Making Democracy Work》一書中,Putnam 從義大利南北方的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例來看待因不同的公民社團活動所造成的經濟發展差異。北方城市因市民對於社 團活動的參與非常熱衷,整個社會因此擁有互助互信的風氣,致使北方城市的地 方政府在財政預算、法律、社福與工農改革等政策實行都相較於南方城鎮來得穩 定(Putnam 1993)。

而在台灣的相關文獻中,參與不同類型的社團對於政治意識的提升,或是參 與程度的增加有不同的成果(林聰吉、楊湘齡 2008)。而林珮婷(2012)對於 社會資本相關理論的整理,認為社會資本能夠培養公民參與的技能、提高公共興 趣與公民義務,藉以提高參與的數量;而在團體內的合作、協調、意見彙集等民 主價值的傳遞,則是對於政治參與的質量有更進步的提升。因此在社會資本的觀 點中,其實愈緊密的社會連結,是透過民眾更多元的參與政治,來達到更完善的 民主效果。但是社會網絡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仍然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

即便個人參與了團體,但擁有了豐富的社會資本時,並不見得要去使用它。社會 資本發揮作用的時機,僅有在個人企圖使用整個網絡時,才會開始搜尋其所擁有 的社會資本。換句話說,社會資本能夠提供民眾參與所需要花費的成本,但是並 不是個人在參與政治活動上的主要動機。因此,本研究更關切的是從社會心理途 徑,從主觀動機的角度,來觀察態度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

(四) 影響政治參與的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學途徑,強調的是民眾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價值體系與政治態度,

是塑造其對於政治的認知、投票行為以及政治參與的關鍵因素。而政黨認同在心 裡學途徑中對於政治參與的解釋非常重要。由於政黨認同是民眾在成長時期養成 的重要政治態度,甚至會影響其他政治態度的形成,民眾大抵也透過此一概念,

作為政治資訊處理過程中的捷徑,藉以將複雜的事物簡化成足以判斷的基礎。也 可能成為是否參與政治的評估準則(Campbell et al. 1960; Converse 1964; Milbrath

作為政治資訊處理過程中的捷徑,藉以將複雜的事物簡化成足以判斷的基礎。也 可能成為是否參與政治的評估準則(Campbell et al. 1960; Converse 1964; Milbrath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