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效能感與各項政治參與的二分勝算對數迴歸模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政治效能感

現代公共事務具有高度複雜性與高度分工性的特質,因此一般民眾若要深入 的理解各種公共議題,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同時又因個人政治知識的豐富程度 有所侷限,因此大大降低了民眾參與政策制定,進一步則對於政治事務冷漠。

Dahl(2005)指出,政治冷漠環繞著多數公民,就像不能貫穿的鐵板,使得公民難 以成為宣傳對象。此一冷漠的現象,並不能夠使得民主政治的進步發揮更大的作 用,Arendt(2003)認為,人作為一個會思考的個體,應該在行為之前會有所思考。

然而在思考與實際作為的連結上,是否有一種關鍵的想法能夠促使自己的行為。

透過檢視政治實踐與心靈活動的關聯,從這樣的思辨脈絡中,形成了 Arendt 對 於公民責任與判斷的理論。而唯有藉由公民對於政治關切及親自參與,才是強化 並維繫民主政治的重要條件。

基於此,在面對民主政治是否能夠正常運作的各種因素當中,民眾的政治態 度必須納入考量。因為有了此一態度,個人才有辦法有所作為。而政治態度中有 許多面向:除了政治興趣、政黨認同之外,絕對無法忽視政治能感(political efficacy) 這個概念。5政治效能感,在歐美政治學研究中得到持續地關注(Abramson 1983;

Abramson and Aldrich 1982)。而在如此重要的一個態度下,我們更需要追尋其概 念的起源,以便於更深入地理解整個概念的運作。

(一) 政治效能感的測量緣起

政治效能感的概念起源於 Campbell, Gurin 與 Miller(1954, 187),從民眾個 人自我效益的認知出發,是個人認知能透過政治行動對於政治過程產生影響力,

5 國內學者對於此概念有數種不同的翻譯方式,如,「政治功效感」(郭秋永 1991)、「政 治功效意識」(胡佛 1998;吳重禮、湯京平、黃紀 2000;陳陸輝、陳義彥 2002;2004;

黃信豪 2005;2006)、「政治效能感」(黃秀端 1995;傅恆德 2000),而本文則採用

「政治效能感」一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且去實踐其公民責任的一種態度。換句話說,政治效能感在實際生活的作用,便 是對於政治與社會的改變有所察覺,且認為自身能夠在這樣的改變當中發揮特定 的影響。但是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之間的正向關係,若只以兩個概念的相關性 來看是過於武斷的。由於政治效能感很大一部分會因為教育程度、收入以及社會 地位的關係所影響,因此在處理政治參與時,必須控制上述的變數。而國外政治 效能感與選舉參與行為之間的實證研究也顯示兩者之間所呈現的顯著關係 (Campbell et al. 1960; Abramson and Aldrich 1982; Pollock 1983; Finkel 1985; 1987;

Clarke and Acock 1989)。

基於眾多對於政治效能感與選舉參與行為之間的研究,Lane(1959)也在其著 作中指出,人民在擁有能力,且能夠實現其個人意願時,才會感覺選舉中投下的 票是重要的;而當政治人物能夠尊重民眾個人意見時,選舉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 程序。Milbrath 與 Goel(1977)則提到,相對於政治效能感較低的人,政治效能 感較高者會傾向於參與爭論性的活動;簡而言之,當民眾政治效能感愈低落時,

愈會對政治事務產生疏離、並感到無力,其對於政治活動的參與程度即會減低。

在《The Civic Culture》一書中,Almond 與 Verba(1963)採用類似政治效 能感的主觀政治能力,認為民眾的自信,將使得自己成為民主社會的公民,而公 民文化對於民主政治的運作有維繫的功能,三種常見的政治文化類型:地域型政 治文化(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臣屬型政治文化(subjective political culture)及 參與型政治文化(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其中又以參與型文化對民主政治的 運作效果最佳。在參與型政治文化中,民眾對於政治投入了大量的關注,同時認 為參與政治是有效果也同樣值得期待。個人會設法進入立法及決策程序,進一步 影響法律或是政策的制定。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中參與型民主與高度政治效能 感的民眾所呈現的效果頗為相似。社會中的成員作為「主動」參與者角色的,也 能夠跟整個政治體系有妥善的互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政治效能感的分類方式

政治效能感不單單只是政治參與以及民主治理理論中的重要意涵,更是一種 衡量民主政治是否健全穩定發展的指標(Acock, Clarke and Stewart 1985),且政治 效能感涵括了民眾對於「個人本身政治能力」與「政府施政評價」的兩個心理面 向。Campbell 等人(1956)在初始時提出的政治效能感相關測量時,強調是屬於 單一面向的因素,而後續其他學者認為政治效能感所指涉的內涵其實並非是單一 面向,反而是由不同的成分所組成的。Lane(1959)指出政治效能感包含著兩種不 同的面向,Balch(1974)進一步運用了政治效能感的測題目進行分析,將政治效能 感的概念劃分成內在(internal)與外在(external)。內在政治效能感是個人在個人認 為能夠具有認是政治事務,屬於自我的認識,與個人特質較有關聯;而外在效能 感所指的是個人能夠影響政治過程的能力認知,因此屬於個人在與政治體制互動 過程中能否得到回應的感受,較強調政府的回應。這樣的分類方式,的確也呼應 了政治效能感所涵蓋著「自我能力的評估」以及「政府施政評價」的兩個構面。

不過這樣的論述是依賴在「態度會影響行為」這個很強的假定上。

對於政治效能感相關的論述,Weissberg(1975)的研究便指出政治效能感是指 涉民眾對政治行動的信念,而此信念也關乎行動是否有可能成功。當個人具有較 高程度的政治效能感,同時會相信自己能夠以政治行動對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Barnes 與 Kaase ( 1979 ) 也 主 張 政 治 效 能 感 是 民 眾 展 現 政 治 能 力 (political competence)相當重要的成份,且政治效能感與政治技巧的搭配,更能夠促使個人 進行政治行動,這樣的政治能力也是民主政治中個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總的來 說,政治效能感的普遍提升,個人愈能感受到影響政府決策能力時,民眾將會意 識到自身與政治體系的聯繫更為緊密,對於執政者而言,治理的正當性也會更趨 穩固。因此可以認為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是民主國家體制運作正當性的重要來源

(黃信豪 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影響政治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延續 Campbell、Gurin、以及 Miller(1954)對於政治效能感的論述,許多學 者繼續探討政治效能感與其他變數之間的關係。可能與政治效能感有關係的變數 有以下幾種類別:

在個人社會背景因素下,Lane(1959)羅列出幾個特點:男性比女性有較高的 政治效能感、高教育程度者會比低教育程度者有較高的政治效能、社會經濟地位 較高者會有更高的政治效能等等,這些因素對於政治效能感都可能有所影響。首 先,在性別差異上,許多研究指出即便當代男女在社會與經濟地位上愈來愈平等,

但是在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上仍有相差異。Andersen(1975)的研究指出,男性與 女性之間,擁有的政治效能感有不同程度的區別,再透過統計資料調查的 20 年 間,男性相較於受雇女性或是家庭主婦而言,都有較高的政治效能感。Verba 等 人(1997)對於兩性對於政治參與的差異提出論述,是源自於政治涉入感的差別。

男性在政治興趣、政治效能感以及政治資訊等方面,都較女性來的高。楊婉瑩

(2007)也透過調查資料的分析,指出女性的政治效能感較男性為低。而若將政 治效能感區分成兩個面向來討論時,國內研究同樣得到女性的內在政治效能感較 男性而言為低的結果(黃信豪 2005;陳陸輝、連偉廷 2008)。因此性別對於 政治效能感而言,存在一種不同的作用效果。

教育程度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Campbell 等人(1960)發現不同教育程度 的民眾可能會有不一樣程度的政治效能感,且教育程度愈高,政治效能感愈高,

公民責任感也會愈高。由於個人因為正規的教育所給予的機會,會產生對於政治 事件更有影響力的認知,且同時會擁有應該實踐公民責任的義務感。Almond 與 Verba(1963)指出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接受到政治參與的知識、技巧以及規 範,同時影響了個人的政治態度的形成,因此教育程度與政治效能感是呈現正相 關的狀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人在年紀的增長,伴隨著吸收眾多的政治資訊與經驗,而強化了個人的心 理涉入感,此一同時也會促成個人治參與的程度升高(Campbell et al. 1960;

Milbrath and Goel 1977)。因此,代表個人自我政治能力認知的內在效能感,隨著 個人年紀成長的過程中,政治資訊的取得與政治經驗的累積,亦會逐漸提升。社 會經濟地位,教育程度和收入,也與政治效能感呈現顯著關係(Abramson 1983)。

個人的經濟收入對於心理特質也有許多關聯。由於較高的收入者通常伴隨著較高 的教育程度,因此便擁有了更優越的社會經濟地位。這樣的身分對於個人而言,

有更多的機會去理解政治議題,同時也有更佳的政治能力與公民技巧(Wu 2003)。

另外,政黨認同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作用,在黃信豪(2005)的研究中已 有所成果,透過檢視內在與外在政治效能感在不同年度的樣貌,可以看出自我能 力評價與個人的政治價值出現了關聯性,隨著執政黨的交替,民眾對於感受政府 的回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別。這樣的情形似乎也反映出政治賦權的影響作用,

Bobo 與 Gilliam(1990)指出當一個群體得到能夠決定政治能力時,回強化該群 體成員的政治涉入程度。在其研究中,便發現黑人在擔任行政首長的區域,會提 高區域黑人的外在政治效能感。

(四) 政治效能感影響政治行為的相關研究

檢視國內外學者在態度影響政治參與的文獻中,顯示出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 與行為兩者之間關係密切。Pollock(1983)從政治效能感的角度來分析政治行為,

發現不投票的公民,尤其是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大眾,也會願意參與政治討論和助

發現不投票的公民,尤其是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大眾,也會願意參與政治討論和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