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態度決定行動: 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之實證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態度決定行動: 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之實證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俞振華. 博士. 政 治 大 立態度決定行動:. ‧ 國. 學. 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之實證分析. ‧. Attitudes Determine Actions:. n. al. Ch. engchi. er. io. Participation. sit. y. Nat. Effects of Political Efficacy on People’s Political. i n U. v. 研究生:翁定暐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七月.

(2) 《摘要》 本研究有感於近年來台灣社會政治活動的參與情況,與往年相較起來熱絡許 多,從以往只能透過數年一度的選舉活動,來表現個人的政治參與;到目前有許 多人能夠從網路發表自身意見,討論時事議題,進而與政府、官員們接觸,甚至 透過大型的集會活動來表達個人的立場以及訴求,企圖影響,並改變當前政治環 境。在眾多參與政治的過程當中,個人心理因素對於投入與否的影響效果十分重 要。政治態度的種類繁多,筆者在本文以政治效能感的角度出發,探討民眾對於 政治參與的動機。是否會因為個人能夠理解政治,同樣能夠感受到政府官員對於. 治 政 個人的關心與重視,進而擁有認為自身能夠影響政治的這項心理態度,使得個人 大 立 願意力行不同種類的政治參與。 ‧ 國. 學. 本研究運用2013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資料,探索政治效能感對. ‧. 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除了檢證過去理論中:政治效能感愈高,愈會參與政治. sit. y. Nat. 活動之外,區分了政治效能感的內在與外在的不同面向,以及政治參與的不同種. n. al. er. io. 類,探討政治效能感對於不同種類的政治參與是否具備不同的影響效果。研究結. v. 果發現,內在政治效能感較容易影響純粹表達意見的政治參與,而外在政治效能. Ch. engchi. i n U. 感較容易影響企圖改變現況的政治參與,此一發現提供與以往不同的理論觀點, 認為政治效能感對於是個人政治參與的影響,是一項重要心理因素。. 關鍵字:內在政治效能感、外在政治效能感、投票、政治參與.

(3) Abstrac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in Taiwan have been flourished. Indeed, a democratic society, like Taiwan, should allow people to have various way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beyond simply casting their votes, including demonstrating on the street to show what they stand for. By examining public opinion data in Taiwa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efficac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use the 2013 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 data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one’s political efficacy could influence his/he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suggests that the higher the political efficacy, the more political activities one may participate in. Additionally, previous research also posits that the linkages between political efficacy and participation vary, depending o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olitical efficacy as well as various type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show that the respondents who have higher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a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opinion-expression 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ose who have higher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a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changing the status quo action”. In short, political efficacy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element that may influenc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voting behavi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4) 目錄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貳、. 文獻回顧........................................................................................................ 9. 一、. 政治參與................................................................................................ 9 (一). 政治參與的類別............................................................................ 9. (二). 影響政治參與的個人因素.......................................................... 11. (三). 社會學途徑對於政治參與的解釋.............................................. 12. (四). 影響政治參與的社會心理因素.................................................. 13. (五). 政治效能感.......................................................................................... 16. ‧ 國. 學. 二、. 政 治 大 政治參與在台灣的相關研究...................................................... 15 立 政治效能感的測量緣起.............................................................. 16. (二). 政治效能感的分類方式.............................................................. 18. (三). 影響政治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9. sit. y. Nat. n. al. er. 政治效能感影響政治行為的相關研究...................................... 20. io. (四). ‧. (一). 參、. Ch. i n U. v. 研究架構與分析方法 ................................................................................. 23. engchi. 一、. 本研究政治參與的分類方式.............................................................. 23. 二、. 研究假設.............................................................................................. 27. 肆、. 資料處理方式 ............................................................................................. 31. 一、. 政治參與種類...................................................................................... 31. 二、. 政治效能感.......................................................................................... 33. 三、. 投票責任感.......................................................................................... 35. 四、. 政治興趣.............................................................................................. 35. 五、. 政黨認同.............................................................................................. 36. i.

(5) 六、 伍、. 教育程度、年齡、性別、收入.......................................................... 37 實證結果分析 ............................................................................................. 39. 一、. 政治效能感與各項政治參與的相關性分析...................................... 39. 二、. 政治效能感與各項政治參與的二分勝算對數迴歸模型分析.......... 41 政治效能感對於投票參與的影響效果...................................... 42. (二). 政治效能感對於非投票參與的影響效果.................................. 45. 陸、. (一). 一、. 結論.............................................................................................................. 61. 學. ‧ 國. 二、. 政 治 大 研究限制與建議.................................................................................. 64 立 研究發現.............................................................................................. 63. 參考文獻...................................................................................................................... 68 一、中文部分...................................................................................................... 68. ‧. 二、英文部分...................................................................................................... 71. sit. y. Nat. io. n. al. er. 附錄一:變數的測量與處理方式 ............................................................................. 76. i n U. v. 附錄二:各變數的分布情形 ..................................................................................... 79. Ch. engchi. 附錄三:未控制政治興趣變數的迴歸模型分析 ..................................................... 81 附錄四:政治效能感對於各種政治參與的預測機率 ............................................. 85. ii.

(6) 表目錄 表 4-1 政治參與次數分配表 .................................................................................... 32 表 4-2 政治效能感變數次數分配表 ........................................................................ 35 表 5-1 政治效能感與各項政治參與 tau-c 檢定 ...................................................... 39 表 5-2 投票類型政治參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 ........................................................ 42 表 5-3 不同種類(六種)的非投票政治參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 ........................ 45 表 5-4 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概要 ................................................ 5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7)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5. 圖 3-2. 簡化模型架構圖 ........................................................................................... 26. 圖 5-1. 內在政治效能感對於向大眾傳播體投訴、反映意見的預測參與機率 .. 49. 圖 5-2. 內在政治效能感對於透過網路發表評論的預測參與機率 ...................... 50. 圖 5-3. 外在政治效能感對於向政府官員、民代、政府反映意見的預測參與機. 率.................................................................................................................................. 53 圖 5-4. 外在政治效能感對於參加村里民大會、說明會的預測參與機率 .......... 53. 政 治 大 與機率.......................................................................................................................... 54 立 外在政治效能感對於遊行、示威、靜坐或其他自力救濟方式的預測參.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5-5. Ch. engchi. iv. i n U. v.

(8)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自 90 年代以來,歷經了民主轉型的重要歷程。然而,人民素養是否隨 著時間有所深化、並會更積極的參與政治事務,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個 人參政權的行使,似乎並不應該只是在選舉中投下選票,反而應該以更多元、更 全面的方式參與整個社會的運作,也正是如此,民主政治才是真實存在於我們生 活之中。 從實務上的觀察,在 2013 年起台灣社會上發生許多重大的政治運動事件,. 政 治 大. 這一年度當中,政治活動風起雲湧。大型群體運動像是集會遊行、示威抗議的次. 立. 數不勝枚舉;小型個體活動如針砭時事的讀者投書、社群網站上的發表評論、以. ‧ 國. 學. 及其餘不同種類的政治參與,更是不計其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令筆者思索,是否是民眾的參與意識覺醒,願意為這個民主社會奉獻更多的心力,. ‧. 並企圖影響政治?. sit. y. Nat. io. er. 公民參與政治的直接展現,在近年幾次大規模的政治活動可以看出趨勢:由 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 150 個民間團體,對於核電議題的存廢發起遊行,全台. al. n. v i n Ch 各地超過 20 萬人現身力挺,是台灣公民力量的空前大集結,創下台灣反核行動 engchi U. 的紀錄(自由時報電子報,2013 年 3 月 10 日) ;1而同年 8 月 3 日,公民 1985 行 動聯盟發起的白衫軍運動,25 萬人以實際行動來為因不當體罰而致死的陸軍下 士洪仲丘申冤,並要求政府還原事件的真相(自由時報電子報,2013 年 8 月 4 日) 。2這些運動顯示台灣民眾愈發自主地參與政治活動,且嘗試去影響當前的局 勢。相較於數年前,民眾對於政治事件的參與,似乎有愈來愈積極的樣貌。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這句話在近年的台灣社會中,時常被引用來刺激個人 湯佳玲、楊久瑩、邱俊福,2013, 〈20 萬人 上街喊廢核〉 ,自由時報電子報,3 月 10 日,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660502,檢索日期:2014 年 11 月 30 日。 2 陳慧萍,2013, 〈白衫軍相挺 洪母感動要勇敢〉 ,自由時報電子報,8 月 4 日,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02331,檢索日期:2014 年 11 月 30 日。 1. 1.

(9) 參與政治。這種情況的發生正是因為新公民運動的崛起,秉持著「今日我為人人, 他日人人為我」的理念,使民眾願意站出來。用自己的方法、創新的作為,重新 詮釋公民運動的價值,也承續著上一輩為公共議題所努力的精神。3David Graeber (2013)亦有感於公民意識的復甦,是為了體現真實的民主,人們以充分且平等參 與的方式,運用各種方法,去決定集體的事務。為何這樣的政治行動開始持續地 出現於台灣社會,是民眾自主意識的覺醒,使得個人願意透過不同的方式接觸政 治?還是代議民主本身的限制,使得人民採用更積極的手段來提出訴求?上述是 筆者所感興趣的問題,因此以下以這兩個面向來進行討論。. 政 治 大 然而從學術的角度來看,有關政治參與的研究成果是否也支持此一觀點?學界近 立. 從 2013 年以降,社會現況所觀察到的情形,發現政治參與比例有些成長。. ‧ 國. 學. 年的討論,的確有將政治參與的觀察著眼於是否是衰退或只是轉換成不同形式。 Niemi、Weisberg 與 Kimball(2010)檢視各個國家選舉的投票情形,觀察到民眾. ‧. 的投票率有降低的情況,除了美國之外,即便是使用強制投票的國家(compulsory. sit. y. Nat. voting),如澳洲、比利時,也同樣下降。Putnam(2000)引用 National Electoral Survey. al. er. io. 的數據解釋不只投票率降低,在參與政治會議討論,或是為政黨工作的比例亦有. v. n. 衰退的趨勢。Dalton、McAllister 與 Wattenberg(2000)透過民眾參與選舉活動的. Ch. engchi. i n U. 情形進行研究,發現個人不會實際參與,反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整個 選舉過程。但是在投票行為,選舉參與之外的活動,Dalton(2008, 51)在觀察 1970 年至 2006 年之間美、英、法、德四個國家中,發現除了投票行為之外,民眾從 事直接與官員接觸、簽署請願書、參加抗爭活動、遊行示威等政治活動亦有不少 的比例,參與的次數也呈現增長的趨勢。 現今的民主政治,給予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雖然提供民眾更多的機會和管 道來參與政治,但是現實政治的運作中,總是有些人重視參與政治的機會,有些. 周煥榮,2013,〈《北社評論》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由時報電子報,8 月 8 日,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03444,檢索日期:2014 年 11 月 30 日。 3. 2.

(10) 人卻忽略它;有些人會去投票以及參與競選活動,有些人則無動於衷(黃秀端 1995)。政治參與包含了數種形式,包含了投票、參與政黨、政治捐獻等等,除 此之外,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向大眾傳播媒體投訴反映意見、甚至是更為 激烈的抗爭行為,也屬於政治參與的範疇。因此對於政治參與的觀察,不能單單 侷限於選舉活動,必須將視野擴大到選舉之外的類型,否則極有可能會將投票率 的降低,解釋成政治參與的整體衰落,而忽略了只是愈來愈多人轉換了參與的形 式 (Dalton 2009)。 無論在實務上的觀察,或是學理上的討論,均對當代政治活動的參與是否以. 政 治 大 改變、獲得資訊與新聞的管道更新,或是個人態度與潛在價值上的變異(Niemi, 立 不同形式的運作進行探索。參與型態轉變的原因,可能的情況有三:溝通的方式. ‧ 國. 學. Weisberg and Kimball 2010, 30)。過去典型的公民責任是透過打電話或是寫信給議 員表達意見,在當代看來此類的方式不僅速度較為緩慢,效果也不見得能夠立即. ‧. 彰顯;而獲取政治資訊的管道,從廣播、電視到網際網路,速度上的更新使得民. sit. y. Nat. 眾更即時也全面地吸收資訊;最後是個人在態度上的轉換,從認為參與是一種責. al. er. io. 任,演變到強調個人行動的自主性,同時強調協助他人的價值觀。正因為上述種. v. n. 種理由,若是被動地等待數年一度的選舉,以投票的方式支持與自己立場相近的. Ch. engchi. i n U. 候選人,似乎已經不是民主政治所被頌揚的核心價值。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的 重要性,反而是體現民主價值中重要的一個部分。 因此,即便民主國家在個人的投票行為,呈現降低的樣貌,但是這樣的現象 並不等同於對於政治活動的參與全面減少,反而極大的可能是轉向其他種類的社 會接觸,或是公民涉入模式。倘若只關注投票行為,很容易錯估了整體政治參與 的情勢。將關注範圍擴大到其他種類上,才是一種全面閱讀社會變遷的趨勢的方 式。 當諸多民主國家同樣有政治參與降低的情形時,台灣的情況又是如何?是符 合學界所發展的理論,還是在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獨特的道路?政治參與時常以選 3.

(11) 舉活動來做為衡量的指標。在台灣選舉歷年來的投票率,即便有微幅的變動但始 終維持在一個高水平。在總統選舉中,均有超過七成的投票率;而地方層級的選 舉,也仍然維持一個高檔。4因此以台灣的現況,似乎無法直接判斷,民眾的投票 參與程度有所減緩。但是民眾熱烈參與社會上的政治活動,積極地表達個人的意 見,卻又讓筆者認為,雖然在投票率上沒有明顯地下降,但的確出現不同形式的 政治參與。 多元的參與是否能夠使民主價值在台灣繼續的深化?因此在與理論對話當 中,必須重新檢視民主制度中,政治參與的重要性。在台灣,民主是真實存在還. 政 治 大 去參與公共事務,同時願意遵守制度規定的方式所形成的結果,對一般人而言, 立 是泛泛空談?經歷過兩次政黨輪替,民眾信任國家所運作的制度,用手中的選票. ‧ 國. 學. 民主似乎早已落實在台灣社會。但是進一步思考,民主社會中的人民參與,應不 該只是每隔幾年,用選票來完成自己在民主社會的政治參與。如此一來,我們所. Nat. y. ‧. 生活的社會,其實離真正的民主還有一段距離需要前進。. sit. 代議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是近代歷史運行最久的一種民主政治型. n. al. er. io. 態,使得大多數民眾所認為的民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於「代議民主」。. i n U. v. 然而民主的落實,並非是僅用代議制度下,所設定的平等權,以「一人一票,票. Ch. engchi. 票等值」的方式去執行,在政治運作過程當中,人民應該有更多直接身體力行的 參與方式。不過代議體制也不盡然是完美的,對於此制度的缺點,常有以下幾種 批評,如:一般公民的政治參與數量不足、參與者偏向較高的社經地位者、代議 民主的運作程度上阻礙了其他正當民主形式的追求、一般公民的政治疏離,其實 暗示著民主政治瀕臨破產的邊緣、而代議制度破壞了既有的政治參與,同時又損 害了公民身分,最後定期票選治理者,在秘密投票的制度之下,使得代議制度中 公共利益的判斷依據下,消失殆盡(郭秋永. 1999)。. 中央選舉委員會,2014, 〈選舉資料庫〉,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 http://db.cec.gov.tw/histMain.jsp?voteSel=20141101B1,檢索日期:2015 年 6 月 24 日。 4. 4.

(12) 政治思想家 Benjamin Constant 在 1819 年以自由的角度對參與提出見解,並 借用政治自由與個人自由兩者概念的運作,使得民主更臻完美。Constant(1988)提 到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不同。由於民主制度自古以來是以人民為政治事 務的中心,個人必須直接參與制訂與影響政策。「古代人的自由在於集體地且直 接地行使完整主權的若干部分」(Constant 1988, 311)。舉例而言,在外交上討論 是否要與外國結盟、參與表決法案;在內政上審查官員、決定是否起訴特定官員。 即便上述所形容的情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看來似乎有些遙遠,在領土、制度的 前提之下,都有執行上的困難之處。且在專業分工下,透過專家處理特定事物會. 政 治 大 票之後,就任憑自己對於政治事務不聞不問,完全交付透過代議制度所選擇出來 立. 更有效率。但是並不能夠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所謂的民主,就是在選舉中投下一. 的代議士,替自身處理所有政治事務。換句話說,追求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不. ‧ 國. 學. 能只是享受私人領域上的快樂,更應該在社會中,為公共事務的實踐付出心力。. ‧. 更多元的政治參與,象徵著民主社會的成熟。也因為社會得以容納不同的聲. sit. y. Nat. 音,因此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包容。Putnam(2000)於《Bowling Alone》中談到美國. al. er. io. 的民眾只顧自身事務,除非自身周圍發生重大事件,否則根本不會關心周遭的變. v. n. 化。究其原因,是學生社團、社會社團的參與情況降低,甚至達到崩解,使得個. Ch. engchi. i n U. 人自願投身公共事務的情況也隨之減少。這樣的情形,在當前的台灣社會,也是 呈現同樣情形。民眾也因為個人對於公共事務的冷漠,而不會關注公共事務,更 遑論挺身而出。 對於公共事務的冷漠,反應在行為上或是態度上兩個層面。對於參與政治事 務的擔憂,是因為歷史包袱的侷限,使得個人避之唯恐不及;也可能在態度上不 感興趣,不認為具備影響政治的能力,也並不認為政府會關心普羅大眾,因此不 予以接觸。無論在西方民主國家或台灣,都有民眾對於政治冷漠的論述。但是實 際情況,可能因為不同政治參與的類別與想像,使得民眾願意親自參與。有些人 會試圖與政府官員或政治人物請願、接觸以表達心聲,有些人卻對政治人物敬而 5.

(13) 遠之;有些人在平時會參與民間性的社團活動,以凝聚團體意識,營造社會關係 網絡,有些人卻對此完全沒興趣。顯示了不僅是個人對於政治的看法不一致,因 此衍生出不同的政治參與。 既然確定民眾對於政治活動還是保有一定程度上的參與,那必須繼續去探究 的議題是:什麼因素會促使民眾的參與?前述所說,參與類型的轉變其實隱含著 價值觀的變遷,從傳統履行公民責任的角度,轉向強調自主意識實踐,並透過改 變現狀來協助他人。因此自主意識的提升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是息息相關的。 而此類的自主意識,即是以下要討論的政治態度。. 政 治 大. 政治態度對於個人本身的政治行為有顯著影響的效果,換個角度思考,有了. 立. 強烈的動機之後便能夠有機會衍生後續的個人行為。因此心理層面的考量對於實. ‧ 國. 學. 際行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政治研究途徑」(psycho-political approach)作 為理解民眾政治行為的方式,強調個人特質、價值體系以及政治態度,去塑造個. ‧. 人的政治意見、影響投票參與情況與政治活動涉入的程度(吳重禮、許文賓. y. Nat. sit. 2003)。一般而言,民眾能夠肯定自己的對於政治的影響力,且能夠對於政府的. n. al. er. io. 決策能力有所感受,理應和政治體系的有較密切的連結,且會進一步的反應在政 治參與上。. Ch. engchi. i n U. v. 政治態度的種類繁多,諸如公民責任感 (civic responsibility)、政治興趣 (political interest)、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等等,皆有可能對於政治參與產 生影響。公民責任感根據 Riker 與 Ordeshook(1968, 28)的看法,屬於一種精神 層次的產物,包括促使民主制度運作得宜、履行公民責任的感受,對於投票行為 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對於其餘種類的政治參與則無一定見。然而政治興趣所指 涉的概念,是民眾在選舉期間接觸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等大眾媒體所傳達的政 治訊息(徐火炎. 2001)。此舉代表個人願意花時間去關心,甚至是投身政治活. 動。但是前述兩者,對於是否有需要與政府互動的情形,在定義上沒有那麼強烈。 兩者的確都是以主觀態度出發,但卻沒有強調個人行為與政府進行相互反饋的關 6.

(14) 係建構。本研究希望以政治效能感來做為主要研究的政治態度,是因為民眾個人 主觀層面上認知了具有影響政府施政的能力,且這種態度即是影響政治的重要基 礎,當此基礎一旦建立,便有可能進行後續行動。以政治效能感作為最關注的自 變數,因為在國外的實證研究上,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具有明顯的影響效果。 不過在國內的研究而言,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之間的影響關係,並未產生一致 性的結果(黃信豪. 2006;林聰吉. 2008)。基於上述的. 2007;陳陸輝、耿曙. 情況,本研究希望探究政治效能感在台灣社會發揮作用的場域為何? 「民主政治」顧名思義,需要民眾積極參與才能夠良好運轉,需要每一個人. 政 治 大 險、且能夠具有成效,只要能夠降低心態上的抗拒,便更有機會為自己發聲,體 立. 都學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參與眾人之事。與政治接觸其實不困難、不用擔心危. ‧ 國. 學. 現主權在民。所以民主需要在生活中實踐需要從「不要避談政治」,培養「不卑 不亢表達立場、理性傾聽對立論述」的修養,讓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學會公民語言。. ‧. 本研究的發想,起因於觀察到日常生活中民眾的政治行為,企圖為民主政治. y. Nat. sit. 的完滿注入更多活力。因此希望探索何種原因能夠使民眾身體力行各種類別的政. n. al. er. io. 治參與,而並非只是在選舉年當中,投下一票。聚焦於政治效能感,是因為這項. i n U. v. 政治態度,是對於政治事務的高度認知、能夠對於政府的回饋有所反應,甚至肯. Ch. engchi. 定個人在政治過程中的影響力。在滿足這樣的條件之下,才有可能多方面的投身 政治活動。而本文欲將政治行為劃分為投票政治參與以及非投票政治參與兩種類 別的區分方式,來探討態度對於行動的影響力。此處的投票政治參與,顧名思義 是僅就民眾最普遍的投票行為作為考量;而非投票政治參與則包含了如請願連署、 參加示威遊行、透過政治人物表達個人看法、藉由媒體發表意見等,此一分類方 式將在後續章節進一步的說明。最終研究希望證成政治效能感能夠影響不同種類 的政治參與。. 7.

(1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6) 貳、 文獻回顧 在台灣,民主是人們生活的框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面對自己的 權利義務時,思考的是履行公民的責任,然而當落實於政治世界,以實際行動參 與政治,卻彷彿隔了一座高牆,難以翻越。本研究希望探討何種原因能夠促使民 眾更積極的參與政治?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民眾於何種情況下願意為自己、 為公眾挺身而出,捍衛其應有的權利。以下,筆者由政治參與的文獻出發,檢視 政治參與的不同形式,以及政治參與可能的影響因素,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再. 政 治 大. 由心理途徑切入,爬梳以政治效能感做為政治參與解釋因素的相關討論。. 立. ‧. ‧ 國. 學. 一、 政治參與. 政治參與在政治理論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從規範面的角度看來,參與有助. Nat. sit. y. 於民主政治的運作。Barber 以強勢民主的用法來解釋民眾的政治參與,認為強勢. n. al. er. io. 民主是現代形式的一種參與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需要仰賴公民自行治. i n U. v. 理的觀念覺醒。透過參與此種動態的過程,能夠藉由個人的想法來改變社會,才. Ch. engchi. 能夠展現民主的未來與民主動能 (Barber 1984)。從實際面的觀察,民眾與政治體 系的聯繫愈趨緊密,對於統治菁英而言,治理也會更具正當性。. (一) 政治參與的類別. 政治參與的概念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除了定義上的差距,亦有因為定義而 衍伸出不同的分類方式。Verba、Schlozman 與 Brady(1995)對政治參與的定義 為:「在民主社會中,公民控制政府官員以及影響政府作為的活動。政治參與提 供公民傳達政治興趣、偏好與需要,以期對政府施加壓力的資訊溝通的管道」, 這樣的定義並不被活動的範圍或是場域限制,反而是以政治活動的目的為出發點, 9.

(17) 且不只是心理上的關心,更是實際的作為。 在分類方式上,有依照運作範圍的大小以及運作場域的區別來劃分:狹義的 政治參與指的是傳統政治場域中的活動參與,由於涉及到權威性價值與權力的分 配,對於社會中的弱勢者較為不利;同時是在政治系統內的成員,以直接、自願 的方式參與政治活動。廣義的政治參與,是將政治的概念擴充為公共的概念,透 過直接或是間接的行為,企圖了解或影響政治。除了以參與所牽涉的範圍大小來 分類之外,另一種分類是以運作的場域來分類,Barnes 與 Kaase(1979)首先提 出政治參與可以分成慣常性(conventional)與非慣常性(unconventional)兩類,而. 政 治 大 治文化視為合理的行動、包括投票、競選、參與競選活動、試圖去影響改變政府 立. Conway(1985)更仔細地將兩個類別清楚的描述。慣常性的政治參與指涉的是被政. ‧ 國. 學. 作為政策的相關作為。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包含了示威遊行、抗議等活動,包括 了合法與非法等體制外的政治作為。也有許多學者依照此一分類進行後續研究. ‧. (Norris 2002; Dalton et al. 2010)。. y. Nat. sit. 除了上述兩種分類方式,還有依照行動積極程度、行動種類的劃分方式。. n. al. er. io. Milbrath(1965)將政治參與看成「單一面向」(unidimensional)的選舉行為,包括高. i n U. v. 低 程 度 的 選 舉 活 動 , 且 依 照 參 與 的 程 度 劃 分 為 激 辯 者 (gladiator) 、 旁 觀 者. Ch. engchi. (spectator)與冷漠者(apathetic)。而 Milbrath 與 Goel(1977, 10-21)將單一面向的 架構修訂為「多元面向」(multi-dimensional),認為參與行為不僅限於選舉活動, 更應該將範圍放眼到其他影響政府,甚至單純表態支持的各種行動。 亦有因行動種類有關的分類方式:如 Verba 與 Nie(1972, 54)認為政治參與 主要有四種類型,先行以選舉行為(electoral activity)與非選舉行為(non-electoral activity),再細分次類別的項目:與選舉行為相關的類別,包含競選活動與投票兩 種;與非選舉行為相關的子項目,則可分為透過社團來解決集體問題以及透過政 府接觸來解決個人問題兩種途徑。. 10.

(18) 有學者認為各種政治參與之間,可以視為單一面向的各種活動。不同活動彼 此之間乃是高度相關且可相互置換的(Berelson, Lazersfeld, and McPhee 1954)。亦 有學者認為不同的政治參與行為存在階層的關係,參與成本較高的政治活動者, 也有可能參與成本較低的政治活動。Verba 與 Nie(1972)抱持不同的意見,認為 階層化的政治參與行為並不存在。由於不同的參與,是立基於不同的動機、且花 費不同的成本、最後會有不同的功能導向。. (二) 影響政治參與的個人因素. 政 治 大. 面對行動,則必須要考量到行動本身所產生的成本,此因素也是政治參與的. 立. 關鍵。政治參與所必需的資源條件,取決於個人客觀的社會結構以及情境因素。. ‧ 國. 學. 對於社會經濟地位因素(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可能影響個人參與政治的型態, Verba、Schlozman 與 Brady(1995)的研究發現,政治參與不僅與個人的動機與. ‧. 機會有關,同時與公民技巧及資源更是息息相關。因此在上述的基礎提出兩種參. y. Nat. sit. 與模式:資源模式(resource model)以及公民志願模式(civic voluntarism model),來. er. io. 解釋兩者之間的連接關係。. al. n. v i n 資源模式強調民眾個人的所擁有能夠運用的時間 、經濟能力、以及公民技巧, Ch engchi U. 能夠對於政治參與做出強而有力的詮釋。對於個人擁有資源的指標,有一個客觀. 的標準較為容易測量,如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職業類別等等,因此得以解釋美 國的政治參與情況。公民志願模式則強調個人受到不同的制度環境的影響,從各 種能夠促成政治參與的原因一一剖析,藉由家庭中對於政治議題的討論、學校中 的互動、工作環境的參與,學習並獲得不等的政治資源,來解釋政治參與的差異。 再者,年齡對於參與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在數種不同理論觀點上,不同年紀 的個人所進行的政治參與也會有所不同,而最具重要性的解釋路徑上分別是世代 效果 (generational effect),特定時期效果(period effect),與生命週期效果(life-long. 11.

(19) of ageing effect) ( Braungart and Braungart 1989)。在世代效果上,出生在同一個時 期的民眾,由於處在共同的社會環境下,培養起這個世代特有的成長經驗,因此 會產生獨特且相近的政治態度。因此若以世代作為年齡的劃分依據,則會產生不 同世代的民眾對於政治參與的有不同影響效果。特定時期效果則是指在特定時間 裡,社會上發生的特殊事件,或是整體社會文化脈絡的發展趨勢,都會對個人的 生活及行為造成影響。而生命週期效果,是強調個人對於政治資訊與經驗的累積, 會因為年紀的增加而有所成長,促成個人參與政治活動機會的提高。 在這樣的邏輯之下,民眾之所以會參與政治,是因為他們擁有能力、擁有企. 政 治 大 構與環境,決定了個人參與的資源與能力,進而影響個人的政治參與。 立 (三) 社會學途徑對於政治參與的解釋. 學. ‧ 國. 圖、累積到足夠豐富的經驗與知識,進而參與政治活動。因此個人所處的社會結. ‧. y. Nat. Tocqueville(1969)在《Democracy in America》中明確指出,民主政治需要靠. er. io. sit. 良善的制度與法治約束之外,才得以避免其危險性。然而可以透過民主落實在鄉 鎮自治組織,同事藉由組織的多元性與積極性,對社會產生制衡力量,遏止多數. al. n. v i n 暴政的發生。如此一來,Tocqueville C h 認為個體民眾的社團參與可以讓個人成為活 engchi U 躍的公民;社團的組成可以凝聚個人力量,同時落實個體的參與,所以民主國家 若沒有結社的傳統,其民主與文明必遭威脅。 而這樣的社團參與經驗在政治的面向上,被認為承載有利於民主運作的功能, 就個體層次來說,個人的政治興趣、對政治事務的瞭解、政治參與的技能,都可 在社團參與過程中培養。Putnam(1993)認為社會資本不僅僅是個體所擁有的資源, 更是整體社會共同擁有的資產,社會資本可以透過數種要素,如網路、信任或規 範,來增進合作並提高社會效率,因此社會經濟及民主發展,與社會資本的關係 著實非常緊密。 《Making Democracy Work》一書中,Putnam 從義大利南北方的案. 12.

(20) 例來看待因不同的公民社團活動所造成的經濟發展差異。北方城市因市民對於社 團活動的參與非常熱衷,整個社會因此擁有互助互信的風氣,致使北方城市的地 方政府在財政預算、法律、社福與工農改革等政策實行都相較於南方城鎮來得穩 定(Putnam 1993)。 而在台灣的相關文獻中,參與不同類型的社團對於政治意識的提升,或是參 與程度的增加有不同的成果(林聰吉、楊湘齡. 2008)。而林珮婷(2012)對於. 社會資本相關理論的整理,認為社會資本能夠培養公民參與的技能、提高公共興 趣與公民義務,藉以提高參與的數量;而在團體內的合作、協調、意見彙集等民. 政 治 大 點中,其實愈緊密的社會連結,是透過民眾更多元的參與政治,來達到更完善的 立 主價值的傳遞,則是對於政治參與的質量有更進步的提升。因此在社會資本的觀. ‧ 國. 學. 民主效果。但是社會網絡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仍然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 即便個人參與了團體,但擁有了豐富的社會資本時,並不見得要去使用它。社會. ‧. 資本發揮作用的時機,僅有在個人企圖使用整個網絡時,才會開始搜尋其所擁有. sit. y. Nat. 的社會資本。換句話說,社會資本能夠提供民眾參與所需要花費的成本,但是並. al. er. io. 不是個人在參與政治活動上的主要動機。因此,本研究更關切的是從社會心理途. v. n. 徑,從主觀動機的角度,來觀察態度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 Ch. engchi. i n U. (四) 影響政治參與的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學途徑,強調的是民眾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價值體系與政治態度, 是塑造其對於政治的認知、投票行為以及政治參與的關鍵因素。而政黨認同在心 裡學途徑中對於政治參與的解釋非常重要。由於政黨認同是民眾在成長時期養成 的重要政治態度,甚至會影響其他政治態度的形成,民眾大抵也透過此一概念, 作為政治資訊處理過程中的捷徑,藉以將複雜的事物簡化成足以判斷的基礎。也 可能成為是否參與政治的評估準則(Campbell et al. 1960; Converse 1964; Milbrath and Goel 1977; Rosenstone and Hansen 2003; Dalton and Wattenberg 2002)。然而在 13.

(21) 台灣研究的情況,政黨認同對於民眾的投票行為總是擁有顯著的影響效果。 民眾內心對於政治事務所感興趣,對於是否參與政治活動是一個重要的影響 變數。然而政治興趣所表現的場域,除了廣泛的接觸廣播與電視媒體,更進一步 的閱讀報紙,關心並討論政治議題,都可以算是政治興趣的表現方式。徐火炎 (2001)即將民眾的政治興趣,以民眾對於電視新聞、報紙新聞注意程度、以及 是否關心選舉結果來做為興趣的測量指標。 而這樣的政治興趣,其實很大成分取決於個人在認知對於政治議題時,會用 何種管道去取的政治資訊,並更進一步做出判斷。Zaller(1992)指出政治興趣,或. 政 治 大. 是政治意識,可以被視為一種對於參與的認知,因此可以定義成個人對於政治的. 立. 專注程度,以及理解個人所面對政治情況的一種心理認知。Zaller 同時提出了. ‧ 國. 學. 「RAS 模型」用來解釋大眾民意的形成。由於民意會因為政治意識的不同,而進 而影響個人接受政治訊息的程度。William 與 Williams(2003)的研究亦指出公. ‧. 民會透過主動和媒體接觸,顯現他們是資訊活躍份子,而認知經常與實際行動具. y. Nat. sit. 有高度相關,因此它們往也是政治上比較積極的人。因此政治興趣對於政治參與. er. io. 具備十足的影響力。. al. n. v i n 上述所提到的兩種政治心理態度,對於政治參與而言都有其影響效果。但是 Ch engchi U. 若要用這兩種態度來解釋多元的政治參與,則有其限制與困難需要克服。由於政 黨認同長期以來在學界認為是政治參與的重要因素,但是政黨認同發揮影響作用 的場域,最常見到的是在投票、選舉活動當中。民眾透過對於政黨認知的捷徑, 來做出選舉相關事務的判斷,但對於多元的政治參與而言,政黨認同則無法作為 一個認知的捷徑,因此無法對各個種類的政治參與具備解釋的效果;而政治興趣 的心理態度,可能是對於廣泛的政治事務有所興趣,但是並未以一個實際的客體 作為反映標的,因此在心理態度上,本研究認為政治效能感所能夠給予政治參與 的解釋力將最具效果,政治效能感的相關文獻,將在下一節有詳細的描述。. 14.

(22) (五) 政治參與在台灣的相關研究. 而在台灣的環境當中,透過投票之外的政治參與去影響政治活動的比例,往 往非常低。在學理上與實際的觀察中,政治參與的方式並不是在衰退,反而是以 不同的樣貌呈現於社會(Niemi, Weisberg and Kimball 2010)。隨著政治、經濟、社 會等環境的發展與變遷,台灣許多民眾在政治參與行為上的投入似乎有愈顯蓬勃 發展的情況。雖然在民主政治發展的過程中,執政者為了建立其正當性的基礎, 會盡量在政治、經濟或者是其他層面上滿足民眾的需求,透過投票,以一人一票,. 政 治 大 於民眾需求的有效回應,逐漸成為了政治人物在施政或問政上的重要考量。在此 立. 票票等值的方式來維繫政治體系的穩定。但隨著民主意識在公民身上的深化,對. ‧ 國. 學. 種情況下,也就有愈來愈多的民眾願意透過各種方式,例如寫信、打電話、或者 當面表達等等,來試圖與政府官員或政治人物進行接觸,以反應自己的需求。. ‧. Nat. y. 然而台灣對於政治參與的研究,大多著墨於選舉相關活動:如行政首長選舉、 2007;吳重禮、李世宏. 陳映男 2012;張傳賢. 2012);或是在競選期間,民眾從事的相關競選活動:. n. al. 如拉票、遊說等等(黃信豪. sit. 2005;林啟耀. 2011,陳陸輝、. er. io. 民意代表選舉(林聰吉. 2006;楊婉瑩. Ch. i n U. v. 2007;林瓊珠. engchi. 2013)。這類的研. 究在台灣學界成果已相當豐富,因此本研究希望在政治參與的類別上,能有不同 的分析標的。除了對於投票行為的探討之外,同時觀察諸多非投票類型的政治參 與。一方面能夠檢證當前對於投票行為的理解,另一方面亦可增進對於多元種類 政治參與的理論豐富度。同時,由於上述選舉有關的政治參與研究所呈現的情況, 是個體民眾在國家認同、族群認同,以及政黨認同態度上的差異,會對於參與情 況有明顯的不同。不過上述變數所代表的,有很大部分是心理上的認同感對於政 治參與的影響。但卻忽略了一點政治參與不僅是心理上的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 強調參與之後客體的回應性。因此本研究更希望從政治效能感的角度出發,繼續 對於民眾政治參與的情況進行分析。 15.

(23) 二、 政治效能感. 現代公共事務具有高度複雜性與高度分工性的特質,因此一般民眾若要深入 的理解各種公共議題,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同時又因個人政治知識的豐富程度 有所侷限,因此大大降低了民眾參與政策制定,進一步則對於政治事務冷漠。 Dahl(2005)指出,政治冷漠環繞著多數公民,就像不能貫穿的鐵板,使得公民難 以成為宣傳對象。此一冷漠的現象,並不能夠使得民主政治的進步發揮更大的作 用,Arendt(2003)認為,人作為一個會思考的個體,應該在行為之前會有所思考。. 政 治 大. 然而在思考與實際作為的連結上,是否有一種關鍵的想法能夠促使自己的行為。. 立. 透過檢視政治實踐與心靈活動的關聯,從這樣的思辨脈絡中,形成了 Arendt 對. ‧ 國. 學. 於公民責任與判斷的理論。而唯有藉由公民對於政治關切及親自參與,才是強化 並維繫民主政治的重要條件。. ‧. 基於此,在面對民主政治是否能夠正常運作的各種因素當中,民眾的政治態. y. Nat. io. sit. 度必須納入考量。因為有了此一態度,個人才有辦法有所作為。而政治態度中有. n. al. er. 許多面向:除了政治興趣、政黨認同之外,絕對無法忽視政治能感(political efficacy). Ch. i n U. v. 這個概念。5政治效能感,在歐美政治學研究中得到持續地關注(Abramson 1983;. engchi. Abramson and Aldrich 1982)。而在如此重要的一個態度下,我們更需要追尋其概 念的起源,以便於更深入地理解整個概念的運作。. (一) 政治效能感的測量緣起 政治效能感的概念起源於 Campbell, Gurin 與 Miller(1954, 187),從民眾個 人自我效益的認知出發,是個人認知能透過政治行動對於政治過程產生影響力, 國內學者對於此概念有數種不同的翻譯方式,如,「政治功效感」(郭秋永 1991)、「政 治功效意識」(胡佛 1998;吳重禮、湯京平、黃紀 2000;陳陸輝、陳義彥 2002;2004; 黃信豪 2005;2006)、「政治效能感」(黃秀端 1995;傅恆德 2000),而本文則採用 「政治效能感」一詞。 5. 16.

(24) 且去實踐其公民責任的一種態度。換句話說,政治效能感在實際生活的作用,便 是對於政治與社會的改變有所察覺,且認為自身能夠在這樣的改變當中發揮特定 的影響。但是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之間的正向關係,若只以兩個概念的相關性 來看是過於武斷的。由於政治效能感很大一部分會因為教育程度、收入以及社會 地位的關係所影響,因此在處理政治參與時,必須控制上述的變數。而國外政治 效能感與選舉參與行為之間的實證研究也顯示兩者之間所呈現的顯著關係 (Campbell et al. 1960; Abramson and Aldrich 1982; Pollock 1983; Finkel 1985; 1987; Clarke and Acock 1989)。. 政 治 大 作中指出,人民在擁有能力,且能夠實現其個人意願時,才會感覺選舉中投下的 立. 基於眾多對於政治效能感與選舉參與行為之間的研究,Lane(1959)也在其著. ‧ 國. 學. 票是重要的;而當政治人物能夠尊重民眾個人意見時,選舉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 程序。Milbrath 與 Goel(1977)則提到,相對於政治效能感較低的人,政治效能. ‧. 感較高者會傾向於參與爭論性的活動;簡而言之,當民眾政治效能感愈低落時,. sit. y. Nat. 愈會對政治事務產生疏離、並感到無力,其對於政治活動的參與程度即會減低。. n. al. er. io. 在《The Civic Culture》一書中,Almond 與 Verba(1963)採用類似政治效. i n U. v. 能感的主觀政治能力,認為民眾的自信,將使得自己成為民主社會的公民,而公. Ch. engchi. 民文化對於民主政治的運作有維繫的功能,三種常見的政治文化類型:地域型政 治文化(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臣屬型政治文化(subjective political culture)及 參與型政治文化(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其中又以參與型文化對民主政治的 運作效果最佳。在參與型政治文化中,民眾對於政治投入了大量的關注,同時認 為參與政治是有效果也同樣值得期待。個人會設法進入立法及決策程序,進一步 影響法律或是政策的制定。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中參與型民主與高度政治效能 感的民眾所呈現的效果頗為相似。社會中的成員作為「主動」參與者角色的,也 能夠跟整個政治體系有妥善的互動。. 17.

(25) (二) 政治效能感的分類方式 政治效能感不單單只是政治參與以及民主治理理論中的重要意涵,更是一種 衡量民主政治是否健全穩定發展的指標(Acock, Clarke and Stewart 1985),且政治 效能感涵括了民眾對於「個人本身政治能力」與「政府施政評價」的兩個心理面 向。Campbell 等人(1956)在初始時提出的政治效能感相關測量時,強調是屬於 單一面向的因素,而後續其他學者認為政治效能感所指涉的內涵其實並非是單一 面向,反而是由不同的成分所組成的。Lane(1959)指出政治效能感包含著兩種不 同的面向,Balch(1974)進一步運用了政治效能感的測題目進行分析,將政治效能. 治 政 感的概念劃分成內在(internal)與外在(external)。內在政治效能感是個人在個人認 大 立 為能夠具有認是政治事務,屬於自我的認識,與個人特質較有關聯;而外在效能 ‧ 國. 學. 感所指的是個人能夠影響政治過程的能力認知,因此屬於個人在與政治體制互動. ‧. 過程中能否得到回應的感受,較強調政府的回應。這樣的分類方式,的確也呼應 了政治效能感所涵蓋著「自我能力的評估」以及「政府施政評價」的兩個構面。. y. Nat. er. io. sit. 不過這樣的論述是依賴在「態度會影響行為」這個很強的假定上。. al. 對於政治效能感相關的論述,Weissberg(1975)的研究便指出政治效能感是指. n. v i n Ch 涉民眾對政治行動的信念,而此信念也關乎行動是否有可能成功。當個人具有較 engchi U. 高程度的政治效能感,同時會相信自己能夠以政治行動對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Barnes 與 Kaase ( 1979 ) 也 主 張 政 治 效 能 感 是 民 眾 展 現 政 治 能 力 (political competence)相當重要的成份,且政治效能感與政治技巧的搭配,更能夠促使個人 進行政治行動,這樣的政治能力也是民主政治中個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總的來 說,政治效能感的普遍提升,個人愈能感受到影響政府決策能力時,民眾將會意 識到自身與政治體系的聯繫更為緊密,對於執政者而言,治理的正當性也會更趨 穩固。因此可以認為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是民主國家體制運作正當性的重要來源 (黃信豪 2005)。. 18.

(26) (三) 影響政治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延續 Campbell、Gurin、以及 Miller(1954)對於政治效能感的論述,許多學 者繼續探討政治效能感與其他變數之間的關係。可能與政治效能感有關係的變數 有以下幾種類別: 在個人社會背景因素下,Lane(1959)羅列出幾個特點:男性比女性有較高的 政治效能感、高教育程度者會比低教育程度者有較高的政治效能、社會經濟地位 較高者會有更高的政治效能等等,這些因素對於政治效能感都可能有所影響。首. 政 治 大 但是在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上仍有相差異。Andersen(1975)的研究指出,男性與 立. 先,在性別差異上,許多研究指出即便當代男女在社會與經濟地位上愈來愈平等,. ‧ 國. 學. 女性之間,擁有的政治效能感有不同程度的區別,再透過統計資料調查的 20 年 間,男性相較於受雇女性或是家庭主婦而言,都有較高的政治效能感。Verba 等. ‧. 人(1997)對於兩性對於政治參與的差異提出論述,是源自於政治涉入感的差別。. sit. y. Nat. 男性在政治興趣、政治效能感以及政治資訊等方面,都較女性來的高。楊婉瑩. io. er. (2007)也透過調查資料的分析,指出女性的政治效能感較男性為低。而若將政. al. n. 治效能感區分成兩個面向來討論時,國內研究同樣得到女性的內在政治效能感較. i n C 男性而言為低的結果(黃信豪 h 2005;陳陸輝、連偉廷 engchi U. v. 2008)。因此性別對於. 政治效能感而言,存在一種不同的作用效果。 教育程度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Campbell 等人(1960)發現不同教育程度 的民眾可能會有不一樣程度的政治效能感,且教育程度愈高,政治效能感愈高, 公民責任感也會愈高。由於個人因為正規的教育所給予的機會,會產生對於政治 事件更有影響力的認知,且同時會擁有應該實踐公民責任的義務感。Almond 與 Verba(1963)指出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接受到政治參與的知識、技巧以及規 範,同時影響了個人的政治態度的形成,因此教育程度與政治效能感是呈現正相 關的狀態。 19.

(27) 個人在年紀的增長,伴隨著吸收眾多的政治資訊與經驗,而強化了個人的心 理涉入感,此一同時也會促成個人治參與的程度升高(Campbell et al. 1960; Milbrath and Goel 1977) 。因此,代表個人自我政治能力認知的內在效能感,隨著 個人年紀成長的過程中,政治資訊的取得與政治經驗的累積,亦會逐漸提升。社 會經濟地位,教育程度和收入,也與政治效能感呈現顯著關係(Abramson 1983)。 個人的經濟收入對於心理特質也有許多關聯。由於較高的收入者通常伴隨著較高 的教育程度,因此便擁有了更優越的社會經濟地位。這樣的身分對於個人而言, 有更多的機會去理解政治議題,同時也有更佳的政治能力與公民技巧(Wu 2003)。. 政 治 大 有所成果,透過檢視內在與外在政治效能感在不同年度的樣貌,可以看出自我能 立. 另外,政黨認同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作用,在黃信豪(2005)的研究中已. ‧ 國. 學. 力評價與個人的政治價值出現了關聯性,隨著執政黨的交替,民眾對於感受政府 的回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別。這樣的情形似乎也反映出政治賦權的影響作用,. ‧. Bobo 與 Gilliam(1990)指出當一個群體得到能夠決定政治能力時,回強化該群. sit. y. Nat. 體成員的政治涉入程度。在其研究中,便發現黑人在擔任行政首長的區域,會提. er. io. 高區域黑人的外在政治效能感。. n. al. i n Ch (四) 政治效能感影響政治行為的相關研究 engchi U. v. 檢視國內外學者在態度影響政治參與的文獻中,顯示出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 與行為兩者之間關係密切。Pollock(1983)從政治效能感的角度來分析政治行為, 發現不投票的公民,尤其是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大眾,也會願意參與政治討論和助 選活動,因此並不是效能感的作用減少,而僅是外在政治效能感被侵蝕所造成的, 說明了個人的內在與外在政治效能感並非平衡發展。Pierce 和 Carey(1971)利 用紐奧良市調查資料,探討黑人族群政治效能感與其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透過 政治效能感對於傳統政治參與以及抗議活動來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參與抗 議活動的人亦會有傳統的政治參與活動外,政治效能愈高者,兩種類型的參與程 20.

(28) 度也會跟著提升,當政治效能感降低時,參與抗議活動的機會也會跟著減少。黃 秀端(1995, 63)對於 1994 年省長選舉中探討影響臺灣民眾參與的因素,發現民 眾的外在效能感與選舉參與呈現負向關係,推論此現象可能是由於個人認為政府 愈重視民眾福祉,對於現狀較為滿意,因此不需要採取任何行動來改變現狀。 雖然 Finkel(1985)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在投票或者是選舉參與,都會使得 民眾的外在政治效能感有所上升,因此政治環境所創造出來的氛圍,一定程度上 加強民眾的政治效能感。王靖興、王德育(2007)研究中也證實對於選舉活動的 參與和選舉結果的互動,會對於政治效能感會有所影響。這樣的論述提供與傳統. 政 治 大 (2002)研究則表示,整體而言,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的關聯性相當 立 不同的觀點,從個體的政治參與角度強化了自身的政治效能感。陳陸輝與陳義彥. ‧ 國. 學. 微弱。不過上述政治參與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擴充了行動增強態度的這一方 面的研究成果,然而本研究所採取的論述途徑,仍然希望以態度影響行為這樣的. ‧. 方式來證明心理因素在政治參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y. Nat. sit. 檢閱了許多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的文獻上,一般認為民眾的政治效能感強. n. al. er. io. 弱,將會影響到民主體制運作的正當性,且反應在政治參與行為之上。而政治效. i n U. v. 能感也同時會與數個變數呈現相關:如政治知識、政治興趣、對新聞的關注以及. Ch. engchi. 個人的政治傾向(Beaumont 2010)。基於以上對於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之間的文 獻回顧,大多數的研究問題均已經證成了個人的政治效能感愈高,就會有投入愈 多的政治參與。不過政治參與的研究標的,大多侷限於選舉活動。然而在民主社 會中,競選過程、投票、遊說他人支持特定候選人或政黨這類的活動,僅會出現 在數年一度的選舉中。以台灣為例,即是數年一度的地方、或是中央層級的選舉。 如此一來,民眾在非選舉年,能夠履行投票此種公民義務的機會就變得微乎其微。 筆者認為這樣的政治參與,著實對於實踐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有著一定程度的阻 礙。健全的民主社會,其實有賴於更多元的政治參與。而多元的政治參與,其實 更需依靠個人主動積極的政治態度來提升參與的機會。換句話說,態度能夠成為 21.

(29) 個人行動的最終指標。大抵上,本文希望去證成的理論是:政治效能感會促成民 眾的政治參與。而此處強調民眾的政治參與,除了常見的投票、選舉行為之外, 更重要的民眾參與更多元種類的活動,也更細緻的去探討政治參與的不同面向, 如民眾向政府官員反映意見、透過媒體、網路發表評論、參加村里民大會,以及 以示威遊行等方式進行政治參與,同時這也是本研究與以往文獻的不同之處。經 由觀察政治效能感對於各種類型的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以回應之前文獻所尚未 回答的問題,甚至對於理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30) 參、 研究架構與分析方法 由前述文獻的討論,可知政治效能感是民眾從事投票行為的重要心理基礎; 在個人能夠理解政治事務運作,同時能夠認知到政府有所回應,愈有機會投身於 政治行為中的投票行為;透過自己手中的選票,來證明對於政治事務的理解以及 實踐影響政府的作為。 當個人認為能夠理解政治、並得以感受到政府回應,且有能力影響政府施政 時,便較有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參與政治。除了投票之外,更有可能透過多元的管. 治 政 道,可能達到實際影響政治的目的。 大 立 ‧ 國. 學. 一、 本研究政治參與的分類方式. ‧. 在政治參與的測量上,區分成投票與非投票兩個類別進行討論。為何希望分. y. Nat. io. sit. 析這兩種類別的政治參與,是因為在 2013 年的調查年度,台灣並無進行任何行. n. al. er. 政首長、民意代表選舉,6大多數的民眾便沒有機會去參加與選舉相關的任何政. Ch. i n U. v. 治活動,因此僅透過回溯前一年(2012 年)的投票行為,作為分析的依據,而非. engchi. 投票政治參與則是以向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或政黨反映意見、向大眾傳播媒體投 訴、透過網路發表評論、參加村里民大會、在請願書上簽名、遊行示威以及罷工 等,多元的政治活動為分析標的。 此處並非希望建立一個新的分類標準,原因在於筆者認為過往對於政治參與 的分類,如慣常性、非慣常性的區分標準無法精確劃分不同種類參與的特色。慣 常性所指涉的參與包括選舉相關的活動以及試圖直接影響政府的決策等活動,例. 2013 年僅舉行第八屆立法委員台中市第二選舉區缺額補選,舉行時間為 2013 年 1 月 26 日。 相關資料請詳見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資料庫網站, http://db.cec.gov.tw/histMain.jsp?voteSel=20130101A2,檢索日期 2015 年 6 月 26 日。 6. 23.

(31) 如討論政治議題、捐款、參與競選活動、閱讀選舉公報等等;而非慣常性政治參 與包含了遊行抗議、示威、罷工等抗議性的活動。在這樣的區分標準下,在個人 自主意識的詮釋上無法清楚的分類。舉例而言,民眾試圖影響政府決策的活動若 是透過與政府官員接觸、溝通的方式進行,在態度而言都是向政府反映個人意見, 與示威抗議的參與性質有所類似,僅存在激烈程度上的差別。 而若是將政治參與以高度、中度、低度政治參與作為劃分種類,或是將個人 所從事的政治參與作為整合來計算(江文孝. 2004;楊婉瑩. 2007;林瓊珠. 2013) ,則稍微忽略了各種政治參與其實隱含了不同的意義。倘若綜合起來論述,. 政 治 大 票的類別來劃分,不僅是透過政治參與的時程限制、個人態度的詮釋、以及是否 立. 則無法看清楚各個類別政治參與所獨具的含意。因此本研究所採用的投票、非投. ‧ 國. 學. 僅為履行責任這三項標準來進行分類。. 投票參與,顧名思義是以台灣最普遍的投票行為當作標的,然而為何其獨立. ‧. 成為一個必須探究的標的仍有其道理。首先,由於投票會受到時程的侷限,在時. y. Nat. sit. 間上並非可以隨時進行的一種參與形式;再者,需要以秘密投票的方式進行,因. n. al. er. io. 此較不強調個人的主動性與外顯的政治態度;最後在是否履行公民責任的概念意. i n U. v. 涵中,由於投票行為在大多數的公民眼中,是一種責任感,因此進行此項參與的. Ch. engchi. 義務成分高過於透過行動來實踐自我。投票行為在上述三個概念中,屬於較受到 規範,進行的方式也有所侷限,為明確使得研究標的清晰,且不與過去的研究混 唯一談,在此命名為「投票參與」。 而「非投票參與」,除了跳脫時間安排的限制之外,行動只要累積到一定的 能量,便隨即展開。這樣的政治參與同時具備了凸顯個人自主意識,必須將個人 偏好公開,甚至某些特定情況下還須要以個人身分作為背書。7與投票參與有極 大的不同,筆者認為這樣子的差異在態度層面的影響會呈現不同的樣貌。因此在. 向官員、民意代表或政黨反映意見、在請願書上簽名,或是在媒體上發表評論等政治參與,均 具備具名的性質,使得個人身分在公開場合呈現。. 7. 24.

(32) 理論架構完成後,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中介變數 內在政治效能感 外在政治效能感. 人口學變數 年齡 教育程度 性別 收入 政黨認同 政治涉入變數 政治興趣. ‧. ‧ 國. 學 y. 研究架構圖. io. sit. Nat. 圖 3-1.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al. er. 投票責任感. 立. 政治參與類型 投票參與 非投票參與. 政 治 大. v. n. 由於諸多研究指出,政治效能感可能受到人口學變數,以及政治興趣等政治. Ch. engchi. i n U. 涉入感變數的影響,因此其實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可能僅是一 個中介變數的作用。然而,本研究所欲探究的,是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 響效果,而並非是人口學變數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作用,因此,將建立一個簡 化的模型,在控制人口學變數、政治興趣、投票責任感變數的情況下,政治效能 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因此修正後的研究架構如圖 3-2 所示:. 25.

(33) 自變數 內在政治效能感 外在政治效能感 依變數 投票參與 非投票參與. 控制變數 政治興趣 投票責任感 年齡 教育程度 性別 收入 政黨認同. 圖 3-2.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簡化模型架構圖. ‧.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sit. y. Nat. al. er. io. 圖 3-2 所顯示的變數之間彼此的關係,除了研究中所希望去驗證的政治效能. v. n. 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但在政治參與的情況中,仍有許多因素可能造成不. Ch. engchi. i n U. 同程度的參與情形;例如社會資本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林聰吉、楊湘齡. 2008;. 林珮婷 2013) ,政治知識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孫秀蕙 1996;莊天憐. 2001;. 傅恆德 2005),但在本研究中,由於資料的限制,問卷並無對於個人社團參與 的情形進行調查;而政治知識與本研究所關切的內在政治效能感,都是在描述理 解政治事務的能力,因此將不在模型中納入考量。而 Verba 等人(1995)認為政 治興趣在政治參與中扮演要角,因此可能對於政治參與產生影響效果。且民眾極 有可能是在對於政治有興趣的前提上,才會企圖學習更多的政治事務,進一步才 會有深入的理解,這樣的概念上可能會與內在政治效能感有所關聯,因此必須在 模型中進行控制,以觀察政治態度中的政治效能感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 26.

(34) 投票責任感變數對於依變數的影響,本研究僅試圖將此變數放在區辨參與類 型的差異。由於當民眾認為投票是一種責任時,會更傾向完成投票這項參與。因 此希望去觀察政治效能感對於投票參與的影響效果時,必須控制此變數。但是在 其餘種類的參與模式上,投票責任感則並非是理論所關切的重點,即便認為投票 是一種責任,也並不會預期對於參與有所影響。因此僅將在投票參與的模型中予 以控制。 不同的人口學變數,對於政治參與也會有所影響。如男性、年長民眾、教育 程度、收入愈較高者,愈容易從事政治參與。係因為社經地位因素可能會與個人. 政 治 大 (Milbrath and Goel 1977;Verba, 立 Schlozman and Brady 1995;吳重禮、李世宏 所養成的公民技巧與實際擁有的資源有所相關,進而影響到個人的參與行為. ‧ 國. 學. 2003)。不過本研究中,並未建構社會經濟地位指標,有以下原因:若是透過個 人主觀的判定自己在社會中所屬的位置,並非是一個客觀的標準。倘若藉由教育. ‧. 程度、收入與職業三個變數同時置入模型中,則可能會產生共線性的問題。再者,. sit. y. Nat. 調查資料中民眾的職業類別非常多元,若是眾多職業種類劃分入幾個類別當中,. al. er. io. 可能簡化了個體差異而無法忠實呈現資料樣貌。因此本研究僅以收入與教育程度. v. n. 納入分析。最後在模型中,必須控制人口學變數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才能夠探. Ch. engchi. 討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之間影響效果。. i n U. 二、 研究假設. 基於上述討論,本研究企圖針對政治效能感的作用與兩種參與的分類方式, 提出以下最核心的研究假設: 政治效能感愈高,愈會參與政治活動。 由於先前的研究雖然顯示政治效能感與政治行為之間有緊密的連結,但甚少 將政治效能感區分成內在與外在的面向,討論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提 27.

(35) 出的核心假設,希望驗證理論在台灣社會的情形;除此之外,更進一步區分投票 與非投票的政治參與。由於兩種政治參與所需花費的成本及運作方式差異甚大, 因此預期政治效能感對於這兩種類型的政治參與也會有不同的影響。本研究基於 此一最主要的研究假設結構,繼續探索不同面向的政治效能感對於不同參與的影 響作用。 對於投票行為的探究,根據黃信豪(2006)所提出的理論,內在政治效能感 代表著自我政治能力評估,是民眾從事選舉活動的重要心理基礎。雖然其所指涉 的選舉活動並不僅侷限於投票,但是內在政治效能感對於選舉行為的參與是一相. 政 治 大 對於參與投票此種類型的政治參與,將比起內在政治效能感低者有更高的機會進 立. 當重要的心理基礎,內在政治效能感愈高,民眾對於政治的理解同樣也會更深入,. ‧ 國. 學. 行參與。而外在政治效能感所反映的是民眾對於政府的影響力以及政府關切自身 的意見,然而投票這種政治參與,可能是僅僅對於政黨表達偏好,並在候選人之. ‧. 間做出抉擇。因此並不具備直接影響政府的能力,以及有讓政府關心自身的因素. sit. y. Nat. 蘊含其中。根據黃秀端(1995, 63)的研究指出,有可能是因為外在政治效能感. al. er. io. 低的民眾,對於現狀較為滿意,認為不需要透過投票來改變現狀。因此針對上述. v. n. 所提出的兩個理論,可以得知政治效能感對於投票參與有不同的影響效果。. Ch. engchi. i n U. 探討了台灣對於投票參與相關理論之後,非投票參與的討論在本研究同等重 要。由於非投票的政治參與,需要較多資訊的收集、知識的累積。而民眾的內在 政治效能感,就是對於自身在政治世界的想像,對於複雜的政治事務有清晰的認 識。因此足以理解政治複雜的局勢,對於政治的運作非常熟稔,即具備了政治參 與的態度條件,因此更有機會進行此種政治參與。這樣的模式與投票型政治參與 的情況相仿,最後,外在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的關係,可從 Verba 等人的文獻 做出推論。Verba 等人(1995)在《Voice and Equality》指出,政治積極者有很強 的動力去影響政策、改變政治。這樣的論述與外在政治效能感敘述的面向非常類 似。外在政治效能感是對於政府體制的回應性,和個人對於政府的影響力認知。 28.

(36) 非投票的政治參與,其實需要更高的參與成本,若是認為個人無法影響政治,或 是自身的訴求無法受到關切,則較不會去嘗試這種類型的政治參與。 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為是否參與投票型政治參與以及是否參與非投票政治 參與,兩個依變數皆為二分類變項,因此將透過二分勝算迴歸模型(binary logit model),來瞭解民眾的政治效能感,對於不同政治參與的影響效果。在二分勝算 對數模型的解釋中,自變數在勝算對數模型中對於依變數的影響效果,是建立在 其它變數被控制的情況下而定(Aldrich and Nelson 1984, 43),與常見的線性迴歸 (linear regression)估計,從模型中的係數值來解釋自變數每增加一個單位,影響. 政 治 大 端視其相對勝算(odds ratio)而定。 立. 依變數變動幅度的詮釋方式不同,在對數模型中對依變數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必須.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9. i n U. v.

(3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0. i n U. v.

(38) 肆、 資料處理方式 本研究所使用的實證資料為黃紀老師所主持的國科會計畫「2012 年至 2016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1/4) :2013 年大規模基點調查面訪案」 (以下簡稱 TEDS2013)為主要分析資料,成功樣本數為 2,292 位。8. 一、 政治參與種類. 政 治 大. TEDS2013 的調查資料,詢問了民眾對於不同種類的政治參與數量。所測量. 立. 的問題分別是投票行為以及非投票的七個項目:(1)向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或政黨. ‧ 國. 學. 反映意見、(2)向大眾傳播媒體投訴反映意見、(3)透過網路發表評論、(4)參加村 里民大會、說明會、(5)在請願書上簽名、(6)參加遊行、示威、靜坐或其他自力救. ‧. 濟方式、(7)參加罷工活動,共八個種類的參與形式。而上述不同種類的政治參與. Nat. n. al. er. io. sit. y. 比例如表 1 所示:. Ch. engchi. i n U. v. 本文使用的資料全部係採自「2012 年至 2016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1/4): 2013 年大規模基點調查面訪案(TEDS2013) (NSC 101-2420-H-004-034-MY4) 。「台灣 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多年期計畫總召集人為國立政治大學黃紀教授,TEDS2013 計畫 主持人為黃紀教授,訪問時間為 2013 年 6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成功樣本數為 2,292;詳細資料 請參閱 TEDS 網頁:http://www.tedsnet.org。作者感謝上述機構及人員提供資料協助,惟本文之 內容概由作者自行負責。 8. 31.

(39) 表 4-1 政治參與次數分配表 %(N) 有 投票. 沒有. 總計. 87.3. (1803). 12.7 (263). 100.0(2066). 向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或政黨反映意見、 提出要求. 8.3. (190). 91.7 (2093). 100.0(2283). 向大眾傳播媒體投訴反映意見. 3.4. (77). 96.6 (2207). 100.0(2284). 透過網路發表評論. 10.7. (245). 89.3 (2045). 100.0(2290). 參加村里民大會、說明會. 10.3. (236). 89.7 (2051). 100.0(2287). 在請願書上簽名. 9.2. (209). 90.8 (2070). 100.0(2279). 遊行、示威、靜坐或其他自力救濟方式. 6.0. (137). 94.0 (2147). 100.0(2284). 參加罷工活動. 0.6. (13). 99.5 (2275). 100.0(2288). 資料來源:黃紀(2013). 立. 政 治 大. 不同的參與種類中,以投票的比例最高,達到 87.3%,雖然與實際的投票率. ‧ 國. 學. 有些差距,9但大抵而言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政治參與模式。為何會出現此一情形,. ‧. 根據 Silver 等人(1986)的研究指出,通常教育程度、政治效能感、政黨認同愈 高以及愈關注選舉結果者,就愈有可能會浮報自己去投票的行為。由於這群人受. y. Nat. io. sit. 到民主政治社會化的影響,為了滿足社會對於個人的期望,有可能不願坦承個人. er. 並沒有投票的情況。因此才會有調查資料中的投票率高過實際投票率的情形。. al. n. v i n Ch 而先前所提到的非投票政治參與,以透過網路發表評論的比例最高,佔了總 engchi U. 樣本數的 10.7%,以參加罷工活動的比例最低,僅占了 0.6%。由於參與罷工活動 的比例過低,在統計模型上的估計有可能產生偏誤,因此在後續的模型分析將不 予以納入。 在政治參與的各種項目中,投票相對來說是屬於成本較低的參與。至於其他 類型的政治參與則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因此,參與人數的比例往往會少很多(黃 秀端 1995) 。以表 1 所顯示的參與比例,在各項參與種類的比例的確不高,但是. 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的資料,2012 年中華民國第 13 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的投票率為 74.38。中 選會資料庫網站:http://db.cec.gov.tw/histQuery.jsp?voteCode=20120101P1A1&qryType=prof,檢 索日期:2015 年 5 月 19 日。. 9.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iven its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the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is first to explore several crit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utilization of CBA in the public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群體免疫」成效。這項寬鬆的防疫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雖然較低,卻讓瑞典成為北歐

Third, during period of DPP as ruling party, little evidience shows that connecting with DDP increases dividend, yet there is significanc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sangha of Kai Yuan Monastery to have a look at the exchange of Buddhist sangha between Taiwan and Fukien since 19th century as well as the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