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教學設計

科學史教學主要可分為附加式(add-on approach )教學以及整合式教學(integrated approach),附加式教學是當非科學史的科學課程教授完畢後,再將科學史料附加、補充,

科學史史料是非必要的;整合式教學是將科學史整合進科學內容的研究中,介紹的不只 是被接受的歷史,還表現出歷史上的爭論(Matthews, 1994)。本研究之科學史教學設計,

採用整合式科學史教學,並結合互動式科學小故事(Interactive Historical Vignettes, 簡稱 IHVs)的兩個元素─「中斷故事進行」以及「二元對立」,前者製造懸疑,以提升學生學 習興趣,後者則誘導學生認真思考,產生解釋(Wandersee, 1985)。將科學史史料依照歷 史脈絡編列成教材,以投影片上課。為了課程進行的流暢,本研究所設計之科學史教學 課程,目的並不是以明示的方式改變學生科學認識觀,而是依照科學歷史脈絡,將適合 討論之議題融入,故並非將所有學生該學習之認識觀融入,而是根據歷史脈絡將恰當的 認識觀融入課程。課程主要分成四個階段:光的本質說、光電效應的發現、假說的提出 以及科學社群的看法。

第一階段 光的本質說。

此階段目的為帶領學生快速回憶科學家描述光現象的兩派說法─微粒說和波動說,

教師分別介紹兩派各自能解釋的部分以及不能解釋的部分,接著請學生閱讀學習單上文 章,學習單上閱讀資料是三則關於光本質的著名實驗,分別是楊氏(T. Young, 1773-1829) 的雙狹縫干涉實驗、帕松亮點(Poisson spot, 圓盤繞射)、傅柯(J. B. L. Foucault, 1819-1868) 測定水中光速,文章參考自郭奕玲與沈慧君(1996)所著之物理通史,學習單內容見附錄 三,此三個實驗均支持光是波動的理論。學生從教師上課的內容和學習單的閱讀資料回 答自己的想法。將從課程中了解同一現象會有不同理論作出解釋,理論間會互相競爭,

並討論影響理論被接受條件。本階段提問問題:

1. 「波動說以及微粒說,哪派學說(理論)對你來說比較有說服力?為什麼?」

本題目的讓學生依據上課資訊或閱讀資料,提出說明哪個理論較有說服力,由於學 生上個章節所學習的即為光的波動性質,故本題預期學生將多數回答波動說較有說 服力,並指出閱讀資料的實驗即為有說服力的理由。

2. 「依你的看法,接受一個學說(理論)需要什麼條件?哪個條件最重要?」

本題目的在觀察學生接受理論的一般性理由,由於一般教師對實徵性的重視,本題 預期多數學生會回答實驗證據最重要。

第二階段 光電效應的發現

此階段介紹各科學家在赫茲(H. Hertz, 1857-1894)發現光電效應之後,科學家是如何 設計實驗,並且一步步了解光電效應性質的。課程從描述當時科學界普遍認為光本質是 電磁波,再進入赫茲發現紫外線對放電現象有所影響,接著介紹兩位科學家霍爾瓦克斯 (W. Hallwachs, 1859-1922)和斯托列托夫(A. Stoletov, 1839-1896)的試探性實驗,發現金屬 照射紫外線後,導致帶負電粒子從金屬表面中離開,經由湯姆生(J. J. Thomson, 1856-1940) 設計實驗證實此負電粒子為電子,最後由雷納(P. Lenard, 1862-1947)統整了光電效應的性 質,課程最後介紹光電效應和波動說相互牴觸的論點,預期讓學生瞭解科學家如何發揮 創造力探索未知的現象,以及實驗的另一種功能─產生問題。本階段課程設計目標是帶 領學生從發現光電效應現象開始,講解當時科學家使用了哪些方法探索、歸納光電效應 的特性,故教學策略採用講述法,並在介紹每位科學家工作後進行簡單提問,請學生課 堂上思考並回答,例如介紹完霍爾瓦克斯和斯托列托夫的實驗後,請學生思考這兩者的 實驗結果擁有什麼含意;介紹完雷納的實驗後,請學生思考雷納做出來的實驗圖表有什 麼樣的特性。本階段學習單提問問題是:

「如果你是科學家,當理論和實驗結果衝突時,你會怎麼做?」

本題欲探討學生當理論和實驗結果衝突時,會傾向於懷疑理論或懷疑實驗,還是保持中 立,並要求學生寫出其作法和理由。

第三階段 假說的提出及驗證

此階段介紹雷納及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所提出之假說,及密立坎對光電效應所做的 實驗以及假說的驗證。教學採講述式教學法,先回顧上一階段波動說和光電效應的矛盾,

接著告訴學生有兩位科學家提出解釋,此時不讓學生知道是哪兩位科學家,僅描述假說 內容以及被當時學界反駁的理由,接著告訴學生一位是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家─雷 納,另一位是專利局職員─愛因斯坦(A. Einstein, 1879-1955),讓學生猜猜這兩位科學家 可能是誰,並思考哪一個假說較有說服力,接著介紹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說的內容,再介 紹密立坎(R. A. Millikan, 1868-1953)對愛因斯坦光電方程式的實驗驗證。學生在此階段看 見假說的提出並不一定需要實驗、實驗驗證對假說的重要性以及科學假說的可測試性。

本階段提問問題是:

「假說一(觸發假說)和假說二(光量子假說),哪個對你來說較具說服力?為什麼?」

本題目標同第一階段第一題提問,將分析學生接受假說理論的理由,本題由於愛因斯坦 的名聲,預期多數學生選擇光量子假說。

第四階段 科學社群的看法

本階段主要介紹密立坎對光量子假說的看法,密立坎在發表驗證光電效應方程式的 實驗時曾質疑光量子假說的正確性,且當愛因斯坦因光量子假說獲諾貝爾獎後,密立坎 獲諾貝爾獎時發表演說表示,對光量子假說持保留態度。課程主要介紹這段史料,並請 學生思考科學家的客觀性。學生在此階段看見科學家對實驗結果的詮釋仍受到他先入為 主的觀點所影響,也同時瞭解理論與定律的區別。本階段提問問題:

1. 「科學家從什麼角度理解光?」

本題目標為讓學生回想科學家以波動和微粒兩種類比,描述光這個現象。預期學生 能回答出波動和微粒這兩個答案。

2. 「科學家對光電效應的研究發展歷程中,實驗、假說、和學說(理論)之間有何關係?」

本題目標讓學生回想整個光電效應課程,所有的實驗、假說、學說間的關係。由於 課程呈現的方式,預期學生回答「由實驗產生假說,假說經驗證後成為理論」。 3. 「課堂中老師教到密立坎因堅信波動理論,雖驗證了光電方程式,仍不認同光量子

假說,為什麼?科學家在從事科學研究時都是客觀的嗎?」

本題目標為讓學生思考科學家的主觀性,並從密立坎的話中判斷出為什麼他不認同

微粒說 V. S. 

波動說  第一階段

 

講述法

 

分組討論

 

科學知識的暫時性  科學知識的經驗性  科學主張的可測試性

赫茲到雷納─

關於光電效應 的發現  第二階段

 

講述法

 

分組討論

 

觀察的理論蘊含  科學知識為創造力產物 

科學知識的經驗性 

觸發假說 V. S.

光量子假說  第三階段

 

講述法

 

分組討論

 

理論發展的不同進路  地位對科學知識的影響 

科學社群的接 受 

密立坎對光 量子假說的

看法  第四階段

 

講述法

 

分組討論

 

觀察的理論蘊含  科學知識的經驗性  科學主張的可測試性 

理論和定律的差別 

階段  教學策略  教學內容  科學本質 

圖3- 2 科學史課程教學流程

二、科學概念教學

科學概念的教學內容為研究者和合作教師共同討論,目標為傳授光電效應的現象和 光量子假說的內容,主要可分為:(1)金屬表面因受光照射而釋放電子的現象,稱為光電 效應;(2)學習新名詞的涵意─「照射光強度」、「照射光頻率」、「光電子」、「光電流」、「截 止電壓」、「功函數(束縛能)」、「截止電壓」、「光電子動能」、「低限頻率」;(3)光電效應 現象的產生與否和照射光強度無關,和照射光頻率有關;(4)照射光強度越強,則產生之 光電流越大;(5)學習光量子假說內涵─將光視為是一個個光量子組成,稱為光子,每一 個光子的能量大小正比於光頻率大小;(6)當照射光於金屬表面後,光子將能量完整傳遞 給電子,當電子獲得之能量大於金屬功函數時,電子將離開金屬;(7)認識光電效應實驗 之光電流電壓對電流圖,以及照射光頻率對光電流電壓圖。教師將使用板書配合講述法 教導上述光電效應單元內容,講解完畢後,即開始練習光電效應單元例題,不另補充與 討論科學史料。

三、對照組之傳統式教學

傳統式教學內容為合作教師自行編排,課程目標同科學概念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光電 效應單元之概念:(1)金屬表面因受光照射而釋放電子的現象,稱為光電效應;(2)學習 新名詞的涵意─「照射光強度」、「照射光頻率」、「光電子」、「光電流」、「截止電壓」、「功 函數(束縛能)」、「截止電壓」、「光電子動能」、「低限頻率」;(3)光電效應現象的產生與 否和照射光強度無關,和照射光頻率有關;(4)照射光強度越強,則產生之光電流越大;

(5)學習光量子假說內涵─將光視為是一個個光量子組成,稱為光子,每一個光子的能量 大小正比於光頻率大小;(6)當照射光於金屬表面後,光子將能量完整傳遞給電子,當電 子獲得之能量大於金屬功函數時,電子將離開金屬;(7)認識光電效應實驗之光電流電壓 對電流圖,以及照射光頻率對光電流電壓圖。教師依據教科書、講義上課,僅提供教科 書上的科學史料,不另補充,傳統組的學生學習本單元以題目的練習最多。教科書和講 義上關於光電效應的科學史料有:(1)赫茲發現光電效應現象;(2)古典波動理論無法解 釋光電效應;(3)雷納統整的光電效應特性;(4)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解釋光電效應,

獲得諾貝爾物理獎;(5)密立坎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