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物理一直都是學生學習感到困難的科目,東吳大學劉源俊(2009)教授指出,物理是 自然學科中最基礎,卻是最抽象,故最難學。除了不容易學習之外,物理教學上也常常 將情境去除,只教物理概念,例如清大歷史所傅大為(2001)教授提到,當他是理科學生 時,感受到的物理教育是G 級的(general 或 gymnastic audience),代表乾淨、純真、體操 運動型的。「乾淨、純真」如同一般人對於物理的觀感,「體操運動」說明著物理教學上 不斷練習,就像在練習體操動作一般。國內的物理教學模式,常常是物理教師自編教材 授課,或使用仿間講義上課,接著學生不斷練習解題,這些教材常將概念條列式、重點 式寫出,程度好的學生能接受這樣的上課方式,但程度不好的學生卻無法從重點中建構 物理概念(杜鴻模,2002)。靳知勤(2007)訪談了台灣 12 位的學術菁英,其中九位提到台 灣的教育常以準備考試為主,以致於學生學習常是片段性的知識,而忽略過程技能、基 本原理、及情意目標。綜上所述,研究者思考,除了這些傳統考試導向的教學方式之外,

是否有不同於傳統,能夠破除學生對物理學習既定形象,並且能提升學生學習理解以及 學習動機的物理教學呢?

在99 年高中課程綱要實施之後,相較於之前的 95 年高中暫行綱要,高一基礎物理 最大改變即是加入了較新的物理發現及理論,例如夸克、光電效應、物質波、宇宙學等 新的名詞和理論,這些科學概念是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對學生來說更是陌生,也更 加困難。99 年高中課程綱要基礎物理中課程目標之一是:「介紹物理學的基本精神及物 理學的範圍……使學生體認物質科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影響與其重要性……。」

在高中基礎物理教科書中可發現,為了符合這樣的學習目標,課文中加入了科學史料,

在章節最後也有科學家小傳,教師手冊中更補充許多科學史料供教師教學上使用。但遺 憾的是,教科書常只使用單一科學家歷史事件或單一科學知識或概念,進行教學,且一 般教師在教學上十分倚賴教科書,很少能呈現科學家的工作及影像(林陳涌、鄭榮輝、

張永達, 2009)。教學上也常因時間關係只能在教學中穿插一小段科學史事件,教科書又 只提及科學史的片段和科學家小傳,造成學生以為知識的發展是依靠單一科學家,或科 學知識的發展是獨立於其他科學知識情境的,對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產生不恰當 的迷思。

McComas(1998)列出了十項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迷思:(1)認為假設(hypotheses)將成為 理論(theories)再成為定律(laws),呈現一種直線關係;(2)科學定律是絕對的(absolute);

(3)假說是根據經驗的猜測;(4)有一個舉世通用的科學方法存在;(5)證據的累積將導致 正確的知識;(6)科學和科學方法提供了絕對的證明;(7)科學是程序性的(procedural),不 須創造力;(8)科學和科學方法可以回答所有的問題;(9)科學家特別地客觀;(10)必須經 過實驗才能成為科學知識。McComas 並指出這些對科學的迷思可能源於教師缺乏哲學 方面的訓練、教科書提供有缺點的觀點或有所遺漏。有鑑於傳統考試導向教學,學生對 於科學的認識常是片段的、且充滿迷思的,為了避免上述傳統教學對學生的不利影響,

研究者認為科學史融入教學(後稱科學史教學)是恰當的上課方式之一,例如學者呂紹海 (2007)分析科學史教學相關文獻,指出其相關功能主要有六項:(1)幫助學生了解科學、

社會及文化間的交互作用;(2)呈現科學家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探究歷程;(3)幫助學生 了解科學為動態演變過程;(4)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科學概念間的關聯性;(5)幫助學生了 解科學本質;(6)助於預測學生迷思概念,並協助教師進行相關實驗設計 (引自李明昆、

劉靜怡、洪振方,2011),以上可發現科學史史料是呈現科學本質的良好教材,故為了 讓學生學習恰當的科學本質觀、破除科學的迷思,科學史教學將是非常適合的教學方 式。

關於科學史教學主要探討的項目參考自賴淑婷(2007)的研究,其收集了 1997 年到 2006 年共 34 篇國內科學史教學文獻,這些文獻集中討論四個項目:科學學習成就、科 學態度(scientific attitudes)、對科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science)以及科學本質。而國外 的科學史教學文獻中則多數討論科學本質觀(如 Abd-El-Khalick & Lederman, 2000 ; Rudge & Howe, 2009 ; Kim & Irving, 2010; Monk & Osborne, 1997; Solomon, Duveen, &

Scot, 1992 )。由此可見,科學史教學的研究中,科學本質觀的變化是科學史教學非常重

要的成果之一,故本研究中將著重於學生科學本質觀的變化。而科學史教學對學生學習 成就的影響,則不是本研究的主要探討目標,但為了消除合作教師對科學史教學的疑慮,

本研究將簡易分析學生小考成績,比較不同組學生的學習成就是否有所差異。

文獻中除了概念學習成就和科學本質的探討外,尚有科學態度及對科學態度。科學 態度是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類似於科學家的思考方式、策略、或過程;對科 學的態度是指學生接觸科學的過程中,對科學的一切所形成的態度、意見、信念等。以 上兩項態度特質,均和學生的表現較無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科學態度及對科學態度 良好的學生未必學習表現較佳,故研究者尋求研究另一項和學生學習表現有密切相關的 特質─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引起並維持學習,且朝向學習目標的內在驅力,相較於 科學態度及對科學態度兩項特質,學習動機對學生表現的影響較為直接,學習動機強的 學生較可能在學習表現上較優秀。又在科學教育的領域中,很少研究和學習動機有關(段 曉林、靳知勤與謝祥宏,2001),在科學史教學中的文獻更是少,故本研究藉此探討科 學史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改變,也就是討論科學史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關於教學單元的選擇,科學史教學的文獻集中在古典物理的科學史料(如:鄭子善,

2000;李玉真,2000;王月春,2004;徐錦美,2004;陳麗鴻,2005;引自許峻豪,2009 ),

近代物理的科學史教學集中在原子的單元(如:林兆聖,2003;王月春,2004;引自許 峻豪,2009;Justi, 2000)。和古典物理比較起來,近代物理中常提到許多科學家所做的 實驗、發現歷程,例如在高一基礎物理課程中,康熹文化版本教科書在介紹電子的波動 性時,提到:「西元1924 年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法國,1892~1987 年)提出了一 個新穎的理論,就是運動中的物質可以表現出干涉與繞射的波特性,稱為物質波。」同 一段文字又提到:「1927 年戴維森(Clinton Davisson,美國,1881~1985)與革末(Lester Germer,美國,1896~1971)使用鎳晶體座電子繞射的實驗,第一個成功證實物質波的 假設。電子的雙狹縫干涉實驗在 1961 年由約生(Claus Jönsson,德國,1930~)完成。」

在同一個段落提到許多科學家的姓名、實驗及理論,可看出科學史料在近代物理的教學 上似乎有其不可替代性,如果學習近代物理勢必要接觸科學史料,那麼科學史教學就可 能擁有促進學生學習的潛力。

在高一基礎課程中,共分為緒論、物質的組成、物體的運動、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 用、電與磁的統一、波、能量、量子現象、宇宙學簡介此九個章節,其中量子現象主軸 介紹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的行為,該單元學生普遍認為相當困難,而光電效應是學生先接 觸到的單元,那麼關於光電效應,教科書上的科學史料是否恰當呢?Niaz, Klassen, McMillan, 與 Metz(2010)指出六項光電效應的歷史中應該提到的重點:(1)雷納為了解釋 光電效應現象所提出的觸發假說;(2)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說;(3)科學社群對光量 子假說的不認同;(4)密立坎利用實驗證明了光電方程式的正確性並計算了普朗克常數;

(5)密立坎對光本質的預設;(6)科學史哲對歷史事件的解釋。Niaz 等檢查 103 本大學的 物理教科書發現,對於光電效應歷史的描述,只有三本教科書是尚可接受,沒有教科書 包含上述六項重點,顯示教科書對歷史事件的不重視。類似情形也發生在高一基礎物理 的教科書中,教科書只提到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未提及雷納的觸發假說、科學社 群對光量子假說的不認同、密立坎利用實驗證明光電方程式的正確性、密立坎對光本質 的預設及科學史則對歷史事件的解釋,顯示教科書只重視光電效應的物理概念理解,而 不注重科學史實。

本研究重點是科學史和科學概念的教學順序,關於研究教學順序的源起,是當研究 者讀到 Kuhn 故事時,了解到 Kuhn 原先是物理學博士,為了傳授一堂科學史的課而踏 入科學史界,因而成為一位重要的科學史哲學者,研究者此時產生一個想法:從物理領 域踏入科學史哲領域和從科學史哲領域踏入物理領域,兩者間似乎難易程度不一,相較 之下前者的似乎較後者容易,那麼在學習上不同的順序是否可能有不同的難易程度呢?

也就是說科學史和科學概念的教學順序,是否擁有較佳的組合呢?

那 麼 是 否 有 相 關 文 獻 是 關 於 教 學 順 序 呢 ? 在 科 學 史 融 入 教 學 的 研 究 中 , Abd-El-Khalick 與 Lederman(2000)的研究中,以 166 位大學生、研究生,以及 15 位職前 教師為受試者,發現如果受試者持有部分科學認識觀,則可以讓後來的科學史課程在強 化科學本質方面更有效果,所以建議在進行科學史融入教學之前,可先進行明示的科學 本質教學,可增加科學史教學的效果。上述研究顯示科學認識觀的教學和科學史融入教 學有某程度的交互作用,但一般教學現場並不會特別設計教授科學認識觀的課程,而是

著重於科學概念的理解,故研究者好奇是否在科學概念學習課程和科學史教學課程間也 有如此的交互作用?

在 科 學 史 融 入 教 學 的 文 獻 中 , 課 程 編 排 方 式 可 分 為 附 加 式(add-on) 和 整 合 式 (integrated)兩種方式(Matthews, 1994),附加式課程排是在無科學史料的科學課程結束後,

再進行科學史教學,科學史教學不是必要的部分,且前後兩種課程間是獨立而無關聯的,

整合式課程則是以科學史為主軸,將科學概念和科學史料整合至課程中。那麼文獻中這 兩種課程編排方式何者較佳呢?賴淑婷(2007)分析了 34 篇科學史融入教學的文獻,發現

整合式課程則是以科學史為主軸,將科學概念和科學史料整合至課程中。那麼文獻中這 兩種課程編排方式何者較佳呢?賴淑婷(2007)分析了 34 篇科學史融入教學的文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