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對科學語言遊戲教學之建議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教師對科學語言遊戲教學之建議

B240:我大概不會一整堂課做…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在後面的活動,那我大概不會一 整堂課做那麼多的活動,可是我會穿插,例如我講解完,然後穿插一個活動、

頂多兩個活動這樣子。所以覺得還滿肯定啦!就是有這樣子讓同學操作的。

綜合兩位受訪教師意見,科學語言遊戲的教學方式雖然能發掘並改變學生的迷思概 念,但因教學過程涉及學生的討論、發表,及教師視情形進行概念澄清,所需運用的教 學時間遠多於現行課程中能提供的節數。且燃燒概念原本即分散於現行課程中的多個章 節,牽涉的概念多而廣,無法於一段時間內完成整個教學設計內容。故適合以科學語言 遊戲的活動,融入至各相關概念的章節中進行,輔助現有的教材。

第四節 教師對科學語言遊戲教學之建議

本節透過兩位受訪教師的訪談內容,探討教師對於科學語言遊戲教學的改善建議,

包含教學設計、評量設計,及提供其他教師實施此教學設計之建議,共分三部分。

一、教學設計之改善建議

(一)燃燒概念部分

針對教案中,燃燒概念教學的部分,兩位教師提出「增加實驗輔助」、「增加

吸放熱概念」、「利用原子說解釋燃燒產物」、「增加實例說明」,及林老師對課程 順序進行的調整建議等五項意見,可供後續研究參考,詳如下述:

1.增加實驗輔助

陳老師指出在「質量守恆定律」概念的解說尚,若單純以講述的方式教 學,對學生而言較為抽象,可利用簡單的實驗做輔助,讓學生了解質量守恆 的意義。

A160:(略)…常常我講是說化學反應前後總質量不變的現象,其實他們聽 不懂這個敘述。甚至你告訴他,反應前總質量等於反應後總質量,

他還是不懂這個敘述,所以你一定要以實驗舉例。你就跟他說:喔!

反應前是 100 克,反應後加起來還是 100 克,他這樣才會聽得懂。

除了質量守恆的部分外,林老師在教學前即認為應該在教學設計中穿插 小實驗,作為概念間的銜接,並加深學生對於概念的印象。且需要安排的實 驗多屬於簡單的示範實驗,不會影響太多教學時間。

B132:其實有時候在提問的地方,銜接上…會比較不順,不過這個地方我 都盡量再把它中間穿插一個小實驗啦!或怎麼樣把它連結起來。

* * *

B135:做改變…我就是會做點小實驗,因為它的器材…就是燃燒嘛!…還蠻 簡單的,不佔用太多時間,只加入一些時間而已。

林老師在教學中確實安排了許多原本教學設計中沒有的實驗內容,包含

「燃燒現象觀察(蠟燭與打火機點燃)」、「金屬燃燒(鎂帶與鐵絲燃燒)」、「可 燃物(燃燒蠟燭、紙張、火柴)」、「助燃物(蓋熄燃燒的蠟燭)」、「物理變化 與化學變化(蠟燭燃燒過程觀察)」等。

研究者:麻煩老師跟我們說一下加入哪些實驗?

B206:像單元一第一個就是點蠟燭啦!然後,點打火機啊!讓小孩子直接

看到燃燒現象。那提到說「金屬能不能燃燒?」,那我燃燒了鎂、燒 了鐵絲,那這邊讓他們做比較,這是穿插的實驗。那單元二的話,

提到燃燒三要素,那我就是準備了讓同學選,我要燃燒哪些材質,

材質選出來,點火給他們看,那的確燒起來了,那就是點了蠟燭、

點了紙張,還有火柴那些;然後再來,要素中的助燃物,我是(用)

兩支蠟燭,然後一個蓋住,裡面的空氣…氧氣用完了,它就熄滅了,

去做比較;然後再來就點火這個動作,提到打火機、劃火柴,它並 沒有火去靠近(卻會燃燒),單元二就這些實驗。單元三的話,因為 是用蠟燭燃燒來帶出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所以我就是點蠟燭,讓 他們觀察…現在不是看到燃燒,而是看到蠟的變化,所以蠟油滴下來。

實際觀察林老師進行上述實驗,皆未佔用太多的教學時間,且因燃燒的 實驗效果多明顯,學生反應良好,多能認真觀察。如本章第一節所述,第二 次教學的教學成效優於第一次教學,而概念分析中也提及第二次教學時,在 燃燒三要素、物質變化等概念改變的成效上皆優於第一次教學,可能都反映 了加入簡單實驗的效果,值得未來改進科學語言遊戲教學設計時之參考。

2.增加吸放熱概念

兩位老師皆提及燃燒概念的教學中,應增加吸放熱的概念。陳老師表示 在國中課程中,會強調化學反應中吸熱或放熱的現象,應該在設計中讓學生 知道吸熱與放熱的定義,並了解燃燒是一種放熱現象。

A191:(略)…燃燒可以說到吸熱和放熱的部份,讓它上得比較完整。

林老師進一步提到,雖然學生由燃燒現象放出光與熱,能接受燃燒是一 種放熱反應,但在對於「點火」是為了提高溫度達到燃點多存在迷思概念,

甚至會誤認燃燒是一種吸熱反應,需要給予澄清。

B113:像燃燒…單獨提到燃燒時,小孩子就很能夠接受它是放熱反應,可是

如果我們講到燃燒三要素,要點火!尤其題目出現點火燃燒,他就 會判斷成吸熱反應。

3.利用原子說解釋燃燒產物

陳老師認為教學設計中說明「燃燒不一定產生二氧化碳」的概念,可以 進一步以原子說的概念向學生解釋:「燃燒產物的組成就是反應物原子的重 新排列。」使學生可以推論出燃燒產物的可能組成。

A155:(略)…講到說「不是所有東西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例如硫粉 燃燒產生刺鼻的二氧化硫。」,那學生會不會有疑問說:那什麼東西 燃燒會產生什麼東西?其實這裡就直接用道耳吞的原子說來講,因 為我反應前有什麼東西,我反應後這些原子…化學反應只是這些原子 重新排列組合而已嘛!

4.增加物質變化實例說明

陳老師認為學生容易將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混淆,藉由生活中實例的導 引,可以增加學生對兩種變化差異的理解,建議在教學中增加實例說明。

A156:(略)…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例子,我覺得可以多舉一點。

* * *

A158:因為我覺得這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你如果沒有跟他講的話,你 沒有多舉例子跟他講,他其實不會記很牢。

5.調整教學順序

林老師在教學時針對課程內容的順序進行了調整,以使概念的解說更為 連貫。調整的部份包含將「燃燒不一定產生二氧化碳」從單元二調整至單元 三中的燃燒產物一起說明。「熔化不是燃燒」的概念,從單元三調整至單元 一中與燃燒現象的區分一起介紹。

B214:單元二這邊講到…它其實這個產生二氧化碳,然後提到「燃燒不一

定產生二氧化碳」,我覺得它其實是突然就加進去了,因為它這邊就 講到燃燒…然後點火…要氧氣…那我們這邊主要講三要素,所以我是 覺得…而且我第三單元會提到,所以我就放在那邊一起講。

* * *

研究者:您把「熔化不是燃燒」這個部分,把它跟前面…就是您在單元一講 燃燒的時候…就把這裡先講清楚了,您是覺得這個部分…?

B215:對!…(略)…我覺得我這邊已經帶到熔化了,然後前面介紹了燃燒 現象,就在這邊馬上就讓他們判斷,我是這樣的考量。

(二)語文理解部分

科學語言遊戲的教學設計原本即希望能使學生同時進行科學概念與科學語 言的學習。但實際教學後,兩位受訪教師皆發現因學生的語文程度不佳,連非科 學語言的部份都造成困難,影響活動的進行,甚至阻礙科學概念的學習。

A210:…他們在挑一些連接詞或者是…也許他有這個概念…但是他國文程度 不好,所以排列出來的順序會很奇怪。…(略)…當其他像是「因為」、

「而且」、「所以」、「但是沒有」,變成說這些詞彙太多的時候,他們 反而沒有辦法抓出重點,把它組成一個句子。

* * * A219:(略)…就變成國文限制了我們的自然。

陳老師認為學生在科學語言遊戲中出現的障礙並非來自科學概念迷思,而是 對於語文上連接詞的先備概念不足,若被眾多的連接詞混淆時,將無法順利的形 成正確的概念敘述。因此陳老師建議減少完全讓學生造句的問題,增加一些填充 的題目,學生能夠因句型已經確定,較易完成語言遊戲。

A212:有句子出來讓他們填空吧!因為你們其他其實是有設計類似填空的 部份,我覺得這部份對他們而言會比較容易。

* * *

A217:(略)…所以是不是可以你自己要造句的就是一個,然後「取代」的 也一個,然後填充的一個這樣,不要很多都是自己要造句的。

針對陳老師的建議,研究者於第二次教學時將科學語言遊戲的語文難度降 低,將需要自由排列出正確敘述的題目,改成固定句型的填空方式。此舉雖然降 低了學生思考上的自由度,但也讓學生能將學習重心更聚焦於科學語言的使用 上,而避免被語言上的連接詞、句子順暢度等部分影響。修改實例如下頁表 4-4-1

「科學語言遊戲修改範例」。

即使經過第一次教學的建議進行語言遊戲的修改,林老師在第二次教學時仍 擔心學生的語文程度會影響教學進度,並同樣認為重點應放在科學概念的學習 上。故進一步先以提問的方式協助學生進行連接詞的組合,使學生更容易完成。

B221:(略)…活動一的打包,這個在準備的時候,我就想了很多種方法,

那最後採取的方法,我是覺得我們主要的是科學的這些概念,那些 連接詞我就先幫他們整理起來,小孩子在這個地方應該可以稍微用。

研究者:我看老師您這部份也是用提問的方式去讓他們把連接詞做配對?

B222:對對!就是…有些同學可能看到還要想半天,那用提問,有同學提 出來,我就把它抓出來,在這邊幫他們節省一下時間。

B222:對對!就是…有些同學可能看到還要想半天,那用提問,有同學提 出來,我就把它抓出來,在這邊幫他們節省一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