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概念改變

一、概念改變相關研究

張春興(2005)指出在 Piaget 在其認知發展理論中,指出學習的產生是因為個體要 適應環境,改變內在認知結構的歷程,其作用方式有兩種:一是同化;一是調適。這種 概念改變的歷程也就是認知結構改變的歷程,個體已有的認知結構就是其已有的概念,

經由同化或調適而改變過了的認知結構,即是所形成的新概念。

而 Appleton 也指出學童在新的學習情境下有兩種可能類型的反應:一是若新資訊可 與學童既有觀念共存,學童將會同化這些新資訊;而若新資訊與學童既有觀念產生衝

突,將有認知衝突的現象發生,此時又分成三種可能反應,包含等待權威給予指導、逃 避,或由學童調適自己創造一個新的概念網路(郭生玉,1998)。

耿筱曾(2000)進一步將學童概念改變的可能類型歸類如以下三點:

(一)概念獲取型(conceptual capture):此類型的概念改變相當於 Piaget 的「同化」, 即新概念與原有概念不產生衝突,或是比原有概念更高階,學生很容易便能 將新概念納入原有概念架構中,產生「量」的改變。

(二)概念重組型(conceptual restructuring):此類型的概念改變相當於 Piaget 的「調 適」,當學生遇到到認知衝突時,能藉由將原有概念重組或分化來接受新的 知識,屬於「質」的改變。

(三)概念替換型(conceptual exchange):屬於概念改變的最高境界,如同 Kuhn 的典範遷移,給學生帶來的衝擊也最大。學生直接以新概念替換原有的概 念,新概念會轉變為學生概念生態的一部份。

由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學生在面對新的學習情境時,會利用同化、調適,甚至是替 換等方式,來改變原有的概念以符合所面對的情境。對於概念改變的模式,有諸多學者 提出其理論說明,茲彙整各概念改變理論如下:

(一)PSHG 概念改變模式(Conceptual Change Model)

由 Posner, Strike, Hewson, 與 Gertzog (1982)提出的概念改變模式,是最廣為 人知的概念改變理論之一。此模式從學習的觀點出發,認為學習並非單純地加入 新的片斷訊息,而應該涉及新舊知識之間的互動關係。學習可視為一連串概念改 變的過程,學生的概念在新概念與新發現交互作用下發生改變,即是學習的歷程。

PSHG 概念改變模式中提到概念改變必頇符合四個條件:

1.對現存的概念感到不滿足:學生在本身所持有的概念無法解釋所遭遇的現 象,或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才會想要改變他們的概念。

2.新概念必頇是可理解的:學生必頇理解新概念的內涵,在對新概念有所認

識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概念的改變。

3.新概念必頇是合理的:新的概念必頇與其它的概念相符合,能與學生過去 的經驗一致,或具有解決其原來問題的能力,才可以替代先前的概念。

4.新概念必頇是豐富的:新概念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原有的問題,還需具有解 決其它問題的潛力,能進行新領域的探索。

上述四個條件中,「對現存的概念感到不滿足」可說是概念改變過程的中心,

因為透過這一條件,學生了解到只有取代或重組舊概念,才能使其成功地接受其 它新的知識概念,亦即是強調學生迷思概念的地位必頇降低,而在學生心目中的 科學概念必頇提高,如此一來才會產生概念改變(蔡明儒,2004)。

(二)Chi 的本體論(Ontology)

Chi (1992) 以本體論的角度來分析概念結構,將概念分為三種類別:物質 (matter)、過程(process)與心智狀態(mental state)。「物質」指含有特定屬性的東西;

「過程」指事件的發生具有序列性與因果關係;「心智狀態」則指情意的部分(邱 美虹,2000)。這三種類別皆有其特殊的屬性,而類別之間的屬性,則又明顯的 區分並且具有階層性,本體論所謂的概念改變,即是發生在知識內容的本體屬 性,不同於原本的認知結構時,概念會由原先的類別,重新放置到另一種類別上。

依照概念在本體樹跨越的情形,可區分成兩類:

1.本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within ontological conceptual change):當概念改變 的發生只是在同一本體樹內上下的轉變,而非跨越不同的本體樹時,稱為 類別內的概念改變。這種改變只是在同一類別內的概念歸屬改變,可視為 信念上的修正,只需要將學習者現有知識裡的屬性,改變成其它正確的屬 性就可以完成。

2.跨越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across ontological conceptual change):概念從 一個本體樹,遷移到另一個本體樹時,這種類別間的轉移,稱為本體類別

間的概念改變,又稱為根本上的概念改變。物質、過程與心智狀態,這三 類概念間的轉換即屬於此種概念改變。

Chi 認為既有的知識與待學的知識是相容的,他們有共享的屬性,概念改變 較容易發生;當既有的知識與待學的知識是不相容的,也就是無共享的屬性,概 念改變便不易發生。而 Chi 也提及學童在學習科學時會將新的訊息同化到他舊有 的或是錯誤的類別中,因此學童就很難對這個概念產生徹底的理解(曾燕玲,

2005)。

(三)Thagard 的概念革命

Thagard (1992) 認為,概念組織是由種類(kind)與階層(hierarchy)而形成,

如果一個概念系統或規則,被另一個新的組織系統所取代,便稱為概念上的革 命,亦即種類關係與階層關係之間的改變。Thagard 的概念改變理論中,利用樹 轉換與分枝跳躍的觀點來探討其中的機制,將概念改變的階層分為九種(邱美 虹,2000):

1.增加新事例:概念是瑣碎的。如海洋遠處看到的黑色小點是鯨魚。

2.增加(減少)弱原則:視其實用性決定原則強弱。如鯨魚可在北冰洋發現。

3.增加(減少)強原則:視其實用性決定原則強弱。如鯨魚吃浮游生物。

4.增加(減少)新的部分開係:概念的分支。如鯨魚有肺臟。

5.增加(減少)新的種類關係:利用上層的關係來結合兩個概念。如豚是鯨 魚的一種。

6.增加(減少)新概念:有助於科學知識發展。如電學與磁學合成磁學。

7.瓦解部分種類的階層:放棄原有的辨別方式。如牛頒放棄亞理斯多德觀點。

8.藉由分枝跳躍重組階層性:如哥白尼認為地球是行星而非「地心說」。 9.樹的轉變:改變己有階層性的樹狀組織原理,從一階層樹的分枝轉移到另

一分枝。如達爾文改變分類的意義,人是由其他生物演化而來。

廖哲政(2009)指出 Thagard 的概念改變過程包含了信念修正與概念改變,

其中信念修正包括了信念的增加與信念的減少;而概念改變則有概念的增加、減 少、重組與重新界定階層,也就是樹的轉變。另外,Thagard 亦表示信念修正、

增加概念、簡單重組概念階層在科學知識的發展中常見,但分枝跳躍與樹轉變在 概念革命中則較罕見(蘇雅芳,2003)。

二、概念改變策略

紀宗秀(2004)指出許多研究發現學生迷思概念抵抗教師的慣例教學策略,現場教 師或許知道「迷思概念」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但卻沒有潛在的方法去改變這種情況,

學生舊有的概念固著且不易改變,因此教師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正 確的科學概念顯得相當重要。

而對於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魏金財(1992)認為雖然各方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與作 法,但基本上都包含了三個階段:察覺(awareness)、失衡(disequilibrium)與更新

(reformation)。耿筱曾(1999)也提及教學者要經由教學使學生發生概念改變,首先要 瞭解學習者的概念架構改變的可能性,再者應鼓勵學生根據現有的認知架構來解釋,當 解釋出現矛盾時,學生才最有機會重新思考和調整他自己的概念架構,這種經由學習過 程的概念改變也最為珍貴。國外的研究也顯示概念改變教學重視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 解釋自然現象的理由,並要求學生懷疑他們所持的理由,期待學生能主動發現自身想法 與科學家想法間的差異,進而為了發展與科學家想法相似的概念,而重新建構他們自己 的想法 (Posner 等, 1982;Vosniadou & Brewer, 1987) 。

以上關於概念改變策略的敘述,也符合前述 PSHG 概念改變理論,必頇讓學生對於 現存概念感到不滿足,進而詴著發展出新的概念。因此概念改變教學策略需包含讓學生 面對新概念挑戰,挑戰結果決定於新舊概念之間的互動情形,若無法將新概念融入於整 個概念理解中,學習者會拒絕新概念,然而如果學習者察覺到需要將新概念轉化融入既

有架構中,則架構將發生改變,且降低學習過程困難度。因此,教師必頇先分析學習者 既有概念,進而判斷是否需將概念改變教學模式納入教學中(熊召弟等譯,1996)。

而針對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中外學者都提出許多具體的方式。如 Smith & Anderson (1981) 指出為了使學習者對於新概念能有較明顯的調適,其接觸新概念時應 採取以下步驟:

(一)提供學習者挑戰的情境, 如此可看出學習者原有概念。

(二)允許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中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

(三)提供一個看來像是別的但是正確的觀點。

(四)提供學生對每個觀點討論的機會。

(五)協助學生探尋結果和調適。

蕭月穗(2005)則提到三種常用的促進概念改變的策略:

(一)蘇格拉底式對話:透過師生之間的對話,讓學生發現思考與推理的不一致,

因而重建原有的知識。

(二)異例法:利用不一樣的例子或現象,造成學生面對問題時產生認知上的衝突,

進而重建認知架構。

(三)類比搭橋法:運用類比關係,以學生熟知的舊知識為基礎了解新知識。

張靜儀(2002)指出有五種教學策略已被研究證明能有效改變學生迷思概念,且彼 此不互斥,而能相輔相成,包含:學習環、類比教學、概念衝突、後設認知、群體討論。

張靜儀(2002)指出有五種教學策略已被研究證明能有效改變學生迷思概念,且彼 此不互斥,而能相輔相成,包含:學習環、類比教學、概念衝突、後設認知、群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