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章、文獻回顧

根據文獻,自古即有「有字句」的句型,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了這個 句法,如:

「子產為政,有事伯石,賂與之邑。」(《左傳》,襄 30)

從先秦文獻中發現「有」出現在動詞之前的例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子 產治理政事時,交代了伯石去辦事,因此贈送給他城邑。然而,這樣的「有 字句」卻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消失,而九十年代以後「有字句」被認為由 存在於某些方言中的情況,回流到所謂的標準話當中,「有字句」再一次 出現在漢語裡,而使用著「有字句」的漢語被認為是違反規範的「台灣國 語」(本文稱為台灣華語)。

然則語言的表現必然附帶了當地地區的特殊性,同一種語言在不同地 區,自然會受到地域的影響,此乃正常現象。以下,本文中所說的台灣華 語是以社區語言的概念來看,將規範化的現代漢語在台灣地區內受到該地 區內其他方言影響後所產生的語言現象,也就是在臺灣地區所使用的語 言。

到目前為止,漢語學界把「有字句」當成是一種特殊的句式來討論的 情況並非罕見,如黎錦熙(1924)、呂叔湘(1980)、詹開弟(1981)、朱 德熙(1982)、施其生(1996)、石毓智(2004)等人,都對「有字句」進 行了相關研究、討論。無論是方言中的「有字句」還是台灣華語中的「有 字句」都引起了學者的關注。然以往的研究當中,大多數人關注的是「有 字句」某個特定的現象,這些探討切入的角度大多數是以「有」本身為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角,像是該句式中「有」的詞性,究竟是一個助動詞還是副詞?亦或本身 是一個動詞呢?又或者其後的「動詞」其實並不是動詞,而是一名物化後 的名詞?我們在文獻當中,看到許多學者針對這幾個部份進行討論,而本 文想要跳脫以往這些切入點,不細鑽研「有」及其後「VP」(動詞詞組)

的詞性,欲以一個較為全面、概觀的角度來看「有字句」。利用語料歸納 的方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檢視「有字句」,從中歸納出「有字句」的語 義特徵、句式用法,與其後的動詞搭配的情況來與前人的研究相對照。這 一系列的問題,都有待我們更深入地挖掘、探討。

在華語八千詞(張莉萍,2003-2004)當中,「有」被列為是初級詞彙,

這裡的「有」作為動詞,義指「擁有」之意,除了表示外籍學生在學習國 語的歷程中很早就接觸到「有」,並且使用的頻率很高之外,黎錦熙(1924)

曾提及國語中用法最為複雜便屬「有」字。呂叔湘(1980)將國語中的「有」

看作是動詞,具有領有、存在以及性質、數量達到某種程度之句法功 能,

然而在書中並沒有提到「有+VP」的句型格式。任慶(2009)將研究「有」

的看法分為三類,第一類看法認為「有」後基本上不能帶謂詞賓語,可是 卻可以進入特別的句式,如「有說有笑、有吃有穿」(丁聲樹,1961);

第二類看法則是提出動詞、形容詞進入「有」後的位置時,便轉成「名詞」,

朱德熙(1982)將之稱為「名動詞」。最後則是胡裕樹、范曉(1995)動 詞能進入「有」後充當賓語,也不失其「動詞詞性」,並且不僅能進入「有 V 有 V」的對舉句式外,也能構成一般的非對舉句式。

對於「有」的分類,本文以趙元任(1968)、呂叔湘(1980)及劉月 華、潘文娛、故韡(1996)的看法來說明。

趙元任先生(1968)將「有」的用法分成六類,分別為領有(possession)、 存在(existence)、連接(linking verb)、助動詞(auxiliary verb)、複合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一個詞素(first morpheme in compounds )以及感嘆詞(interjection)。領 有(possession)其後可連接名詞之外,還有特別的固定用法,如:「有吃 有穿」、「有說有笑」;存在(existence)主要是 V-O 結構(如:有霧)、以 時間詞或地方詞為主語的句子(如:今天晚上有客人);連接動詞(linking verb)所指的是連動句或兼語句(我沒有夾鉗夾核桃、有人來看你)。

至於助動詞(auxiliary verb)這一類,趙認為是在閩南地區才會出現的 用法,形成「有+VP」的格式,是受了閩南語方言的影響。對於北方人來 說,這個句法是不被接受的,他們用「了」來表達完成動作的意思,例如 南方人常說:「我有吃了。」,北方人則是用「我吃了」。

至於複合詞的第一個詞素(first morpheme in compounds)則是指已經 詞彙化的詞,有已經和後面加的詞結合,成為另外一個詞,如:有用。

感嘆詞(interjection)是在想到一件事、被點到名回答的時候用,如:

有了!

呂叔湘(1980)提及「有」是一個動詞,具有三種用法,領有、存在 以及表性質、數量到達某一標準。領有與存在的概念與趙的領有相同,而 表性質、數量到達某一標準的用法是趙的說法中沒有的,呂著重在於語義 的分析,先以語義進行分類後,再進一步以結構為次分類的依據去劃 分,

是將「有」定焦在動詞用法的討論,故其分類較趙元任少。

而劉月華等人(1996:397)歸納了「有」特點,認為「有」是個非動 作詞。其意義與用法區分為五類,如下表所示:

「有+V+補語」、「有+VP1+VP2」。這五種類型又可自由組合成更複雜的句型,如:「有+狀語+V+

賓語」、「有+狀語+V+補語」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依舊為「領有」、「存在」之義,但根據文獻分析來看,先秦句式中的VP 部份仍具備動詞的特性,還是屬於動詞,我們可以說先秦的「有字句」已 經有了變化的徵象。時代變遷之下,保存在標準漢語當中的是「存在 」、

「領有」的「有」,然而到了元朝時正式出現「完成義」,據伍之論 述,

「有認色」、「有來」即表示「認色」、「來」的行為發生在過去某 時,

且對於當時來說,這些行為已經完成,但我們由下列句子來看:

4. 我有認色了,不揀幾時要換。《老乞大》

若是「有」在句子中已經表示動作完成之義,那麼在句子內「了」的 存在又指什麼?伍認為「有+VP」與完成體標記「了」共現,表示「有+VP」

已經有了「VP+了」的功能。首先,我們贊同伍所觀察到的現象,「有字 句」在經過演變與發展後,基本義已經擴展到了虛化的語義現象,但由語 言經濟原則4來看,我們對於同一句中出現兩個同樣表示動作「完成」語素 的這個現象表示懷疑,因此我們推測「有+VP」、「VP+了」兩者並非同 樣表示「完成」之語義才是。

伍從文獻調查的結果提出「有字句」一度在明朝中消失,其認為主因 是宋代形成了一個表「完成」的「了」,而經過調整之後,於元明之際「了」、

「著」、「過」的發展已經幾近成熟,也在交際當中發揮作用,因此造成 了「有」的引退(李、石,19975)。然後這個引退的「有」卻又透過方言 的使用保存下,於清朝時期重回到國語當中。我們對於這一研究結果是否

4語言經濟原則(Principle of Economy)乃是由法國語言學家 Andre Martinet 提出,該理論為在

保證語言完成交際功能的前提之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對於語言活動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經 濟要求的安排。

5 李訥、石毓智《論漢語體標記誕生的機制》中指出:「了」、「著」、「過」三個體標記是到了元 明之際才相繼成熟,並且在日常交際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能夠完全代表當時的語言演變情況抱持中立的立場,但至少這顯示了認為

「有字句」是因為受到台語的影響而形成的句式(趙元任,1979),並不 能算是正確的語法之看法需要重新作修正。至少我們知道「有字句」早在 先秦時期即存在,目前台灣華語中的「有字句」不能完全看作是受台語之 影響,有部份也是從古漢語當中而來。

透過歷時文獻的追溯,可以證實「有字句」的確早已存在於漢語當中,

只是中間有一度失蹤,因此不能將它看作是錯誤的句法。又申云玲(2007)

提出早在兩漢時期之前就已經出現「有+VP」結構,如:

5.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 之為慟而誰為?」(《論語・先進》)

6.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孟子 ・滕文 公下》 )

申認為這類的「有字句」中「有」肯定動作行為的發生或相關的存在,

其語用功能為表示強調,他的看法中提及普通話的「有字句」應該是有源 頭的,只是在明末從主流語言中消失,經過南方方言保存下來,再透過南 方方言對普通話的影響,使得「有字句」的使用再次出現,且越來越普及,

申認為該句式透過語法內部的類推再次出現 ,類推的形式可能如下:

A:有NP沒有 A‘:VP了/過+沒有

B : 有沒有+NP B‘:(有沒有+VP了/過)

(引自申云玲 2007)

從「有人沒有」可以說成「有沒有人」,「有問題沒有」可以說成「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沒有問題」,那麼「吃飯了沒有」也可以慢慢演化成「有沒有吃飯」。

此外太田辰夫(1958[1987])認為動詞能用副詞「沒有」來否定,如:

「我沒有吃飯。」,「有沒有」與「沒有」在某些功能上相似,「有沒有」

用來否定名詞性成份,「沒有」則否定動詞性成份,進而「有沒有」也產 生出和動詞性成分相連的用法,如下:

A:沒有+NP A‘:沒有+VP

B : 有沒有+NP B‘:(有沒有+VP)

據申所言,「有沒有+VP」可分解為「有+VP」+「沒有+VP」的正反 問句形式,然後其後之回答卻並非以對稱的形式呈現:否定句為「沒有+VP」,

而肯定句卻必頇已「V+了」來回答,如:

7. 我問他有沒有在酒裡放毒藥。(阿來《塵埃落定》)

a. 他說沒有(放)。

b. 放了。(*有放)。

(語料引自申云 玲,2007 ) 申認為因為對稱的問句形式而間接導致了回答時也以對稱的形式來呈 現,因此「有+VP」的句式也就因而增長了。

上述所提及趙元任、申云玲的看法中認為「有字句」從南方的方言進 入國語語法結構當中,我們認為句式透過類推的方式再現的說法還需要更 進一步的證據來證明。孔見(2002)用了大量的例句和資料探討後歸納出 該句式的產生之原因及其發展過程,最後提出了這句式不僅受到南部方言 的影響,還有英語語法中的―have‖共同參與後的影響。從歷時所探究的結 果來看,古漢語中曾出現與目前台灣華語「有字句」相似的使用方式、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義,我們不認為「有字句」的出現能夠全歸因於南方方言的影響,不可諱 言南方方言的確對「有字句」起了一些影響、作用,但這一說法並沒有提

義,我們不認為「有字句」的出現能夠全歸因於南方方言的影響,不可諱 言南方方言的確對「有字句」起了一些影響、作用,但這一說法並沒有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