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 染料及染整廢水之特性與危害

2-1-1 染料之特性

染料係指吸收波長400~800 nm 的可見光而顯示出顏色,且可溶於水中,

並能使一定顏色附著於纖維上的物質;合成染料的歷史始於1856 年 Perkin 利用化學合成有機及無機染料,至今約一百五十年,染料已成為化學工業 中的重要一環。染料主要結構為芳香族與雜環化合物,其中帶有顯色基團 (-C=C-、-N=N-、-N=O);極性基團(-SO

3

Na、-OH、-NH

2

);

部份親水基團(-SO

3

H、-COOH)等官能基[7]  ,並可依染色之性質或以 化學構造加以分類,其分類如表2-1[8, 9]。

2-1-2 三苯甲烷類染料

三苯甲烷類(triphenylmethyl)染料,是以三苯甲烷為母體的染料,如

Fig.2-1。三苯甲烷的次甲基受到三個苯基的影響,有很高的化學活性;色 澤非常鮮艷,著色力高,色譜的範圍很廣;缺點是耐曬性及耐水性不佳。

依其染色物件和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兩類:一為酸性三苯甲烷染料,

分子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酸性基團,主要用於羊毛、蠶絲、皮革等染色,

也可用於墨水和橡膠等的著色。如實驗中所使用的Acid Blue 1;二為鹼性 三苯甲烷染料,主要用於棉、蠶絲、紙張的染色,也用於醫療上作為消毒 劑或是染色劑。如實驗中所用的結晶紫(Crystal Violet)。

Fig.2-1 三苯甲烷母體結構

三苯甲烷類染料已被證實對於生物及人體具有細胞毒性,甚至具有致 癌性(carcinogenicity)及遺傳毒性(genotoxicity),如Malachite Green (孔雀石 綠)不僅會抑制海藻的生長,對魚類有致命的毒性,也會對人體口腔產生毒 性;而結晶紫(Crystal Violet) 則會對人體造成噁心、腸胃炎、黏膜潰瘍等 傷害[10-13],因此使三苯基甲烷類染料有效率的由環境中完全移除有其研 究的必要性。

2-1-3 染整廢水特性

染整廢水是由染整工廠製程中,所排放之混合廢水,一般典型之染整 業製成流程,其中包括前處理程序所排放的退漿、煉精、漂白、絲光廢水;

染色過程排放的染色廢水;印染階段排放的印花廢水、助劑、皂洗及水洗 廢水等[14]。而依據國內環保署公告之染整業的製程廢水概分為三類,包

括(一)印花、梭織布染整者(二)筒紗、絞紗染色、針織布及不織布染整者(三) 整理、紙印花、刷毛、剪毛、磨毛及非屬前二類者。其染整廢水之常見特 性如下 [15, 16]:

1. 水質變化大:因訂單會隨市場需求,造成使用的原料、產品與助劑 種類繁多,且製程過程中,可能殘留部分之原料與染料異構體等,

故排放水質組成複雜,多為毒性物質與不易分解之化合物。

2. 高酸、鹼、鹽度及泡沫:由於製程中所使用之染色助劑,主要有酸 類、鹼類、鹽類及界面活性劑等種類,當作用時亦會產生高濃度之 懸浮值(SS)。

3. 高溫度:因高溫能提升染料及助劑之固著能力,故使製程廢水之排 放溫度較高。

4. 高色度:一般染料的色度頗高,因殘留染料使廢水呈現高色度的特 性。Wiff 發色基團學說指出染料分子的發色體中不飽和的共軛雙 鏈與含有提供電子基或吸收電子基的基團相連,另一端與電性相反 的基團相連。化合物分子吸收了一定波長光量子的能量後,發生極 化反應並產生偶極矩,使價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遷而形成不同的顏 色。染料分子結構中共軛鏈越長,共軛雙鍵數增加以及苯環數增 加,分子量增大皆會加深染料的顏色。

5. 高化學需氧量(COD):製程中使用大量之染料與助劑,因而造成

COD值偏高的現象。 (Basic dyes)

因含有氨基及取代氨基,當溶於 水會解離成陽離子,又稱為陽離 子性染料(Cationic dyes)。

主要為三苯甲烷類、二苯甲 烷 類 、 偶 氮 類 或 氧 雜 蒽 (C

13

H

10

O)類等。一般作為紡 織原料。

直 接 染 料

(Direct dyes)

可以將纖維素在中性鹽染浴中直

接染色之陰離子染料。 可應用於人造纖維、尼龍。

分 散 性 染 料 (Disperse dyes)

主要含有非離子之極性基團(如

(Azoic dyes)

主要具有偶氮雙鍵(-N=N-)的

染料。

(Chrome dyes)

由於本身固著性較弱,必須藉助

(Sulfur dyes)

由於不溶於水,染色時須以硫化

染料的結果。

生物處理技術主要是利用細菌、酵素或微生物使染料降解脫色[22],

處理方法包括潟湖中和池、曝氣、生物濾池、活性污泥、厭氧消化、生物 強化。但此技術較適用於生物易分解或濃度較低的染料廢水。而在實際的 狀況下,可能會因為染料廢水毒性太高或是濃度太高,抑制生物的生長,

而無法有效的展現其染料分解的成效;此外,此技術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較 長,對於應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化學氧化技術係藉由強烈的氧化作用來破壞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而達到 較徹底地去色、去毒、去味和脫臭的作用,亦是目前處理染整廢水的主要 研究重點之一。其中含有有加氯氧化、臭氧氧化、濕式空氣氧化、燃燒、

硝酸空氣氧化以及高級氧化程序(AOPs) (例如:Fenton法、光化學氧化、光 催化氧化、電解氧化、超音波處理) 等方法。化學氧化技術正解決物理吸 附及生物處理的缺點,其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分解染料有機污染物,亦可 同時處理大量、高濃度的染料廢水。

但上述方法,大部分難以將含有芳香族、脂肪族、重金屬等之污染物 確實破壞或去除。Azmi et al. (1998)提出單純利用常見的物理及化學程序,

雖能有效處理紡織及染整工業廢水,但亦會產生大量污泥及增加成本等問 題[12]。此外,Robinson et al. (2001)亦提出利用生物處理或結合生物之技 術,則是較具有可行性的處理方法,但缺點為操作不易,且需要較長的處

理時間[23]。目前工業界常用的方法有絮凝沉澱 、吸附、生物降解、電化 學及化學氧化等。

2-2-1高級氧化程序(AOPs)

高級氧化程序(AOPs)係利用氫氧自由基(

OH )和高反應性物種(HO

2

H

、O

2 – •

與O

3 – •

)為主要的氧化劑,與有機污染物反應,而反應中所產生的 有機自由基可以繼續與氫氧自由基(

OH )發生氧化分解反應,從而達到染 料分解、礦化的效果,主要應用於毒性高、生物難分解的物質。而反應中 的主要氧化劑氫氧自由基(

OH )其高氧化電位(2.80eV) 僅次於氟(F

2

),並 高於其他常見的強氧化劑(如臭氧、氯氣、過氧化氫、過錳酸鉀等),因此 氫氧自由基(

OH )之強氧化力具極佳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的效果。

氫氧自由基的另一特色為其為選擇性很小的氧化劑,即當水中存在多種 污染物質時,不會有某種特定的物質可以分解,而另一種物質卻不受影響 的情況。相較於一般的化學氧化法,AOPs的反應速度很快,因為氫氧自由 基具有很高的反應速率(約為10

8

~10

10

M

-1

s

-1

),即使在自由基濃度低的情形 下也可以有效地達到降低汙染物降之總有機碳數(TOC)和化學需氧量 (COD)[24]。AOPs常被應用於低污染程度的最終處理程序,係因為其除了 能有效處理難分解物質,並能將污染物完全氧化成CO

2

及H

2

O,且對環境 是友善的(environmental-friendly)。

高級氧化處理並發展出結合各種方式以提升分解有機污染物的效率,例 如結合不同的催化劑(如:UV/H

2

O

2

/O

3

、UV/H

2

O

2

/Fe

2+

)[25, 26];結合UV / 光觸媒(TiO

2

以及ZnO)/微波(microwave)和超音波(Ultrasound)/UV光/光觸媒 (TiO

2

及ZnO)等,旨在增加氫氧自由基(.OH )及觸媒表面與OH基的鍵結,

並增加光觸媒的表面積、溶液和光觸媒表面之間化學物種的質量傳輸速度 以及增加氧化物種的生成來以增加氧化降解效率[27]。目前常用於有機廢 水處理的高級氧化程序(AOPs)如Table 2-2。

Table 2-2常用的高級氧化程序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Non-photochemical processes UV oxidation processes Ozonation

UV/H

2

O

2

Fenton

UV/O

3

Ultrasound (US)

UV/H

2

O

2

/O

3

US/H

2

O

2

、US/O

3

、US/Fenton

UV/Ultrasoun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hoto-Fento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Photocatalysis Ionizing radiation Sonophotocatalysis Electron-beam irradiation Vacuum UV (VUV) Wet-airoxidation

Microwave Pulsed plasma

2-2-2 過硫酸鹽氧化技術

近年來,應用反應系統簡單,且不需要外加熱源和光源的過渡金屬催化 過硫酸鹽強氧化劑(E

0

= 2.05 V)産生硫酸根自由基的方式極受到關注[28]。

在工業界也已廣泛地應用過硫酸鹽,例如作為石化工業的潤滑油或起始 物、乳化聚合反應的起始劑、游泳池清潔劑、毛髮漂白、銅印刷電路板的 微蝕刻、以及 TOC 分析氧化劑以及在土壤處理及地下水污染。常見的過 硫酸鹽類型包含K

2

S

2

O

8

、Na

2

S

2

O

8

、(NH

4

)

2

S

2

O

8

[29, 30]。

Ball 和 Edwards 兩位學者於 1956 年首度發表以鈷離子(Co

2+

)為介質,分 解過硫酸氫鉀複合鹽(KHSO

5

,PMS)的研究,此系統反應條件溫和,生成 自由基的速率高,此後陸續有許多動力學機制及此高氧化系統(Co

2+

/PMS) 的機構探討的研究倍出[31, 32]。

過硫酸氫鉀複合鹽(KHSO

5

,PMS),是 Oxone(2KHSO

5

.KHSO

4

-K

2

SO

4

) 的活性成分,其氧化位能是源自於高酸化學性質,它是單過硫酸也稱之為 Caro’s 酸中的第一個中式鹽。

近年來,化學氧化反應著重使用 Co

2+

/PMS 的化學氧化技術取代 Fenton 法,原因在於其產生的 SO

4 –•

的氧化電位(1.82V)高於應用 Fenton 法所使用 的H

2

O

2

產生的•OH(1.76V);此外,Fenton 法,反應侷於 pH<4 的酸性條件 之下,因在鹼性條件下,Fe

3+

會生成 Fe(OH)

3(s)

沉澱。PMS 是由一個 SO

3-取代HOOH 的不對稱的過氧化物,自身的獨特結構也使其本身很容易被激 發和活化[28],因此 Co

2+

/PMS 化學氧化技術最大的優勢則在於可應用的 pH 範圍較廣,其在酸性到鹼性的範圍下均會反應生成 HSO

5 −•

、SO

4 −•

、•OH 等自由基,來氧化廢水中難分解的有機物[33, 34]。

l995 年,Kim 和 Edwards 兩位學者提出以 SO

4 −•

為主要氧化劑的自由基 鏈反應機構,在此鏈反應中,在Co

2+

催化之下,使PMS 生成 SO

4 −•

及Co

3+

, Co

3+

亦被PMS 還原為 Co

2+

,形成一個催化循環反應,直至PMS 被反應耗 盡為止[35]。

Fig.2-3. Mechanism for the SO

4 −•

chain reaction[35].

均相 Co

2+

/PMS 系統具有催化效率高,氧化能力強等優點,但同時也存 在著侷限性,比如催化劑不易回收再利用等,而最大的侷限性就是Co

2+

容 易對環境造成污染,儘管均相催化需要的Co

2+

的量不是很多,但是仍然可 以造成潛在的二次污染和生物毒性。如果能夠將鈷離子固定化,而又不會 使其失去活性,那麼以上的缺點就可以得到克服。非均相催化正是基於這 一點而產生的[32]。

2-3 光觸媒降解有機污染物

催化主要有兩個途徑:當光觸媒表面主要吸附為OH

-

或H

2

O 時,它們俘 獲電洞產生

OH,此為間接氧化途徑;當光觸媒表面吸附有機物時,電洞 即直接氧化有機物。吸附於觸媒上的氧及水合懸浮液中的OH

-

及H

2

O 均可 產生

OH,而

OH 自由基為光催化反應中主要之活性物質,活性高的氧化 物種可促進產生更多氧化還原的連鎖反應,分解空氣或水中有機物質,以 分解目標污染物。其中,氫氧自由基由於具有高的氧化電位,被認為是導

催化主要有兩個途徑:當光觸媒表面主要吸附為OH

-

或H

2

O 時,它們俘 獲電洞產生

OH,此為間接氧化途徑;當光觸媒表面吸附有機物時,電洞 即直接氧化有機物。吸附於觸媒上的氧及水合懸浮液中的OH

-

及H

2

O 均可 產生

OH,而

OH 自由基為光催化反應中主要之活性物質,活性高的氧化 物種可促進產生更多氧化還原的連鎖反應,分解空氣或水中有機物質,以 分解目標污染物。其中,氫氧自由基由於具有高的氧化電位,被認為是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