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分三個部分,首先回顧海岸緩衝帶之定義與功能,第二部分為近年 使用不同圖像資料進行海岸地形變遷之研究,第三部分為海岸沙丘地形之形成與 演育,以及常使用的防風定沙方法,第四部份回顧土地覆蓋與土地利用之定義與 研究方式。

一、海岸緩衝帶之定義與功能

海岸緩衝帶(coastal buffer strip)或海岸緩衝區(coastal buffer zone)為連接 海岸地貌或原生海濱物種的陸地區域,作為介於海岸與鄰近已開發地間的自然過 渡帶,設立一個鄰近海岸地貌的自然地區,且應保有自然植生環境(Rhode Island Coas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Council, 2015/04/24 瀏覽)(圖 1-1)。通常指的是 海岸自然環境、生態與人為開發利用的緩衝地帶,強調「緩衝」在意義上需順應 自然環境變遷與漂沙運移特性等自然因素(藍元志等,2011)。

圖 1-1 海岸緩衝區示意圖(改繪自 Rhode Island Coas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Council, 2015/04/24 瀏覽)。CRMC 為海岸資源管理委員會之簡稱。

4

5

據學理基礎,在近岸水動力、海岸漂沙及陸域海水可能到達地區,界定海岸緩衝 區之水域及陸域範圍,提出海岸緩衝區劃設方法與流程(圖1-2)。於50年重現期 之颱風波浪和大潮平均潮位等情況下,水域界線依據SBEACH模式動態模擬海灘 斷面變化情形並判斷;陸域界線則利用波浪溯升經驗公式判斷。並可依現場調查 資料,重新調整緩衝區之範圍,使其界線兼具動態性及時效性(藍元志等,2008;

藍元志等,2011)。

圖1-2海岸緩衝區劃設流程(整理自藍元志等,2008)

6

李芳君與許榮中(2013)同樣從海岸防災角度及防護觀點,應用SBEACH模 組,採用人工養灘為消波機制的情況下,所需的海灘寬度,預留足夠海灘以削減 波浪能量,做為颱風侵襲時之緩衝帶。其定義的「海岸緩衝帶寬度」即在設計颱 風波浪作用下,人工養灘穩定後的灘線至後灘濱台遭受波浪侵蝕所掏刷的範圍,

為颱風侵襲期間造成的灘線總後退量X,此為陸上海灘緩衝帶最保守之寬度(圖 1-3)。

圖1-3海岸緩衝帶寬度示意圖(改繪自李芳君、許榮中,2013)

以地形的角度,潟湖、海岸濕地、潮間帶、海灘、沙丘等,均可視為自然的 緩衝帶。其中,沙丘與海灘得與海水面一同升降(grow-with-the-sea-level),風暴 期間雖然會被侵蝕,沉積物被帶往濱外,但風暴後波浪等營力又將沉積物帶回海 灘與沙丘重建,如此進行自然修復而達平衡(Kamphuis, 2000; Arens et al., 2013;

藍元志等,2011)(圖 1-4)。有些海岸緩衝帶同時由沿岸種植之綠帶(green belt)

所構成,稱海岸植生緩衝帶(coastal vegetated buffer),可更成功達到海岸資源保 護與海岸發展間的平衡,減緩海陸之間的自然與人為衝擊,以屏障聚落、保護文 化和自然資產、水質保護、海岸棲地保護、控制海岸侵蝕與洪氾等(Desbonnet et al., 1994; Desbonnet et al., 1995; Clark, 1997; Sanò et al., 2010)。

7

圖 1-4 海灘沙丘系統剖面的年變化(改繪自 Desbonnet et al., 1994)

綜上所述,國內研究多從海岸防災、減災與防護角度,利用數值模擬與學理 分析進行海岸緩衝帶之範圍劃設,但僅只關注波浪能量,忽略風的作用力。本研 究則從地形角度,將受海岸作用力形成之地形特徵範圍,視為海岸地形緩衝帶,

近期海岸作用的最大範圍,包含海灘與沙丘等海岸地形單元,並暫不考慮水域範 圍。但由於現今海岸已受人為大量影響,因此需回溯至近自然時期的海岸地形。

二、應用各式圖資進行海岸變遷之研究

使用圖像資料於海岸變遷的研究為數眾多(表 1-1),以不同時期的濱線或個 別海岸地形的疊圖比較為主。在線畫地形圖方面,自日治時期以來的圖資相當豐 富,早期研究多使用不同時期的地形圖比對估算海岸變化,如石再添(1979)以 1904-1975 年五個不同年代的地形圖比較臺灣西南部的洲潟地形,評估其有整體 西進的趨勢。郭金棟(1990)以 1904-1988 年八個不同年代的地圖繪製海岸線與 低潮線,並計算各縣市海岸線之侵淤量。

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於1970年代辦理大比例尺像片基本圖測製、農林航測 調查與遙感探測業務,開始有較完整的全島航照影像。航空照片記錄拍照當時真 實的地表景觀,並可藉由立體像對確認海岸地形範圍,相關研究如鄭瑞壬(1993)

以桃園臺地之航照與像片基本圖,判釋桃園臺地的沙丘分布與型態,並配合野外 測量,討論沙丘地開發與利用。許民陽等(1998、1999)利用1949-1996年間不

8 動或人工的方式,進行海岸地形擷取,如吳啟南等(1992)使用 Landsat/MSS 、 Landsat/TM 及 SPOT/HRV 等衛星多光譜影像資料,以非監督式分類分析

1973-1990 年間外傘頂洲之位置與面積變化,討論適用於海岸變遷分析之遙測資 料,結果指出外傘頂洲正急劇地遭受侵蝕,並往東南陸地方向漂移。林宗儀等

9 (1998、1999)

航空照片,

Landsat/MSS 、Landsat/TM 及 SPOT/HRV 等衛星多光譜影 像

10

三、海岸沙丘地形

(一)海岸沙丘的成因

當風速減低或受障礙物阻擋,飛沙在海岸地帶堆積而成的丘阜,通稱為海岸 沙丘(coastal dune),可視為海岸地形單元之一,多位於大河流河口附近或較平 緩的彎曲海岸(石再添等,1992)。不同於其他海岸地形,海岸沙丘是由風力作 1983; Pethick, 1984; Goldsmith, 1989,引自 Woodroffe, 2002)(圖 1-5)。風沙搬運 與植被覆蓋間的相互作用為海岸沙丘之特徵,常存在於與高潮線後方的寬廣地區,

並可向內陸延伸達 10 公里(Pethick, 1984)。沙丘為海岸的第一道防線,可作為 暴風與暴潮的緩衝(Carter, 1988;石再添等,1992)。

圖 1-5 海岸沙丘生成條件示意圖(改繪自 Pethick, 1984)

(二)海岸沙丘的演育

海岸沙丘會隨時間而演育,起初當沙粒移動遇到障礙物而堆積形成胚胎丘

(embryo dune),常不連續地形成於海灘的上斜坡,高度通常介於數公分至 2 公 尺,為沙丘發育的初始階段。當胚胎丘持續堆高,形成平行於濱線的前沙丘

11

(foredune),其沙丘脊的高度可介於 1-30 公尺,通常迎風坡較陡,背風坡則較 緩,坡峰較平緩或呈波浪起伏,偶爾會出現無植被覆蓋的風蝕窪地(blow out)

(Goldsmith, 1978; Pethick, 1984; Davidson-Arnott, 2010)。

若沙源供應充足且向岸風強勁,得以發育廣大的沙丘原,其演育方式有兩種,

其一為沙丘的向陸遷移,其二為由於海岸線前進,形成連續的前沙丘脊

(Davidson-Arnott, 2010)。當海灘吹來之飛沙先堆積於沙丘前方(向海側),再 經由風力推送,跳躍移升至沙丘頂部,然後墜落於沙丘後方,故沙丘向陸移動,

其移動速率與沙粒的跳動快慢及數量多寡有關(周恆,1978)。前沙丘由植生所 覆蓋而使飛沙聚積,阻斷內陸老沙丘的沙源供應,沙丘帶將持續安定,植被的拓 殖使向海側有一道新的沙丘形成,原本的第一道沙丘則在內陸側,沙丘帶逐漸向 海拓展,最靠近海岸處為前沙丘脊,依序向內陸為第二道沙丘脊、第三道沙丘脊 等,每道沙丘脊代表沙丘發育的不同階段,內陸為年代最久之沙丘脊(Goldsmith, 1978; Davidson-Arnott, 2010)(圖 1-6)。

圖 1-6 沙丘系統中的沙丘脊演育(改繪自 Pethick, 1984)

12

13 化分布(盛志澄、康瀚,1961;陳財輝,2008;連美綺等,2013)。

(四)海岸沙丘地形相關研究

早期關於海岸沙丘地形的研究多著重於探討沙丘的分布、生成環境、形態、

粒徑等特徵與空間差異(鄭瑞壬、鄧國雄,1991;石再添等,1992、1993、1994;

張政亮,1992、1995)(表 1-2)。近期更加入其他研究項目如海岸線、河口、海 岸林、沙丘植物等一同討論(張智原,2000;楊美萍,2004;陳財輝等,2004;

14

15

四、土地覆蓋與土地利用

土地覆蓋(land cover)是指地表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分類,如草原、森林、

沙地等;土地利用(land use)代表人為有目的地對土地進行使用,如聚落、畜 牧、耕作,土地利用可能改變部分土地覆蓋,但土地覆蓋也可能在土地利用不變 的情況下發生改變(Meyer and Turner, 1994)。土地利用可說是人類活動改變地 表的過程,其方式主要是決策者受社會經濟作用力與自然環境作用力的影響,在 分析工具與空間統計方法,如羅吉斯迴歸(Logit regression)、馬可夫鏈(Markov chains)等,提供趨勢、速率、性質、位置與大小等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的變化 資料,使研究更具精確及全面性(吳治達等,2011;Ezeomedo and Igbokwe, 2012)。 如連美綺等(2011)利用航測技術數化1978年、1994年及2004年桃園海岸地區土 地利用類型的空間分布,應用馬可夫鏈模式分析土地利用的時空變遷,並推估未

16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