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二十世紀後半期臺灣西北部海岸地形緩衝帶之變化與涵意

第一節 濱線與海岸結構物之變化

濱線變化方面,乾濕線的位置為拍攝前一次的高水位與現今水位間之過渡,

西北海岸地區屬於半日潮,其變動差異較全日潮小,可作為穩定的濱線指標。比 對 1947-2009 年間之乾濕線(圖 4-1),可得知 62 年以來,本區段內除各河口、

南崁溪北岸至出水仔一帶,以及竹圍漁港至下海湖一帶變化較顯著外,其餘大致 呈現先堆積後侵蝕之狀況。海岸結構物至 1978 年始見,分別位於竹圍漁港與大 堀溪南岸,直到 2009 年分布數量增多。

圖 4-1 南崁溪北岸至大堀溪 1921-2009 年濱線與海岸結構物位置。(I)為 1978-2009 年海岸結構物與 2009 年濱線位置,(II)為 1947-2009 年濱線位置。(1978

年乾濕線修改自林宗儀,2010,以下各圖亦同)

60

南崁溪北岸至出水仔一帶(圖 4-2),1947-2009 年的乾濕線顯著地向海前進,

約為 7-88 公尺。南崁溪南岸於 1947 年老航照上可見一沙嘴(圖 4-3),但至 1978 年時內縮,且至下海湖一帶之乾濕線大量後退,此變化與竹圍漁港之興建有關,

1968 年竹圍漁港北防波堤完工,突堤效應造成漁港東側堆積,西側侵蝕,但規 模不大,皆低於 20 公尺(圖 4-3 a、b 兩處),但 1993 年漁港進行東、西防波堤 與內堤擴建(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13),西防波堤外側為隱蔽區而呈現 堆積,2009 年影像中可見設有攔沙柵,再往南至下海湖,則因突堤效應影響而 侵蝕明顯,62 年以來後退量約為 20-83 公尺,現為防止侵蝕而設置海堤、消波塊 等海岸結構物。

圖 4-2 南崁溪北岸至出水仔一帶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圖 4-3 竹圍漁港至下海湖一帶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b

a

61

受河川輸沙與海流影響,1921 年臺灣地形圖,此區段之河口如埔心溪、新 街溪、老街溪常見沙嘴地形。埔心溪口兩岸 62 年來大致為堆積狀態(圖 4-4),

南岸於 1947-1989 年變化較大,主因為填平原先凹入的河道為魚塭,並可見魚塭 北側邊界走勢與老航照中的舊河道相同,整治後的河道較為筆直,河口以南的乾 濕線大致穩定,2009 年時已建有堤防。

(A) (B)

圖 4-4 埔心溪河口 1947-2009 年乾溼線位置。(A)為 1947 年美軍老航照,(B)為 2009 年正射影像。

新街溪至老街溪間 1948-2009 年間的變化顯著(圖 4-5),新街溪北岸 62 年 來持續侵蝕,後退量約 15-70 公尺,移民新村西北方一座碉堡在 1948 年老航照 中位於沙丘上(圖 4-6(A)),但在 2009 年已位於堤防以外之礫灘上(圖 4-6(B))。

新街溪口原為較綿長的沙嘴與沙洲,1947 年的出海口於今玉輝宮北部,至 1978 年已為現今之位置。沙嘴後方之河道,於 1978 年之航照上可見已於西側築壩,

準備進行利用(圖 4-7),今則為魚塭與海釣場,為保護內側魚塭,新街溪至老街 溪一帶修築海堤長達 1,940 公尺(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13),維持海岸 穩定。老街溪口南岸的乾濕線可明顯看出先堆積,1947-1978 年的最大前進量可 達 97 公尺,而後侵蝕,1978-2009 年的最大後退量可達 60 公尺,並可見許多碉 堡位於 2009 年乾濕線邊緣。

62

圖 4-5 新街溪至老街溪間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A) (B)

圖 4-6 移民新村西北方碉堡於 1947-2009 年之位置變化。(A)為 1947 年美軍老航 照,(B)為 2009 年正射影像。

圖 4-7 新街溪至老街溪 1978 年航照

63

富林溪口位置於 1978 年向西南移動,應受風沙堆積影響,舊河口處今已為 高 5 公尺以上之沙丘。觀音工業區北方之乾濕線 1947-1978 年最大前進約 68 公 尺,但 1978 年-2009 年大量後退約 90 公尺,後方築有海堤。大堀溪口早期易受 河水或海水溢淹,南岸為大片低濕地,62 年來乾濕線堆積前進約 216 公尺,且 早在 1978 年此處已建有堤防,後方栽植海岸林以穩固土地利用(圖 4-8)。

圖 4-8 富林溪至大堀溪間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二、大堀溪至鳳山溪

濱線變化方面,因新豐溪一帶缺少 1978 年圖資,只能比較 1947 年與 2009 年之變化。藉由比對 1947 年-2009 年乾濕線(圖 4-9),得知本區段 62 年以來,

變動最大的地區為觀音溪至小飯壢溪,主要受大潭發電廠的海岸結構物所影響,

除觀音溪與新屋溪外,其餘河口皆呈堆積狀態,新屋溪以南整體乾濕線則為侵蝕 後退或大致不變。海岸結構物至 1978 年開始出現,分別位於小飯壢溪、新屋溪 與永安漁港四處,直到 2009 年分布數量增多,幾乎涵蓋半數以上的海岸。

64

圖 4-9 大堀溪至鳳山溪 1921-2009 年濱線與海岸結構物位置。(I)為 1978-2009 年 海岸結構物與 2009 年濱線位置,(II)為 1947-2009 年濱線位置。

65

觀音溪至小飯壢溪間(圖 4-10),1947-1978 年間之乾濕線為尚無結構物干 擾之狀態,觀音溪北岸海水浴場處為堆積,南岸為侵蝕,而往南至今觀塘工業區 南堤間為侵蝕,乾濕線後退量約小於 30 公尺,持續往南之乾濕線大致穩定,小 飯壢溪口於 1978 年形成向西南延伸之沙嘴,原出海口位置同時向西南移動。但 2001-2004 年此區興建觀塘工業區與大潭發電廠的四座大型海工結構物(經濟部 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13),皆垂直海岸,因而阻斷原本漂沙方向,大潭發電廠 排放水導流堤北側後退量最大可達 148 公尺,南側逐年堆積,前進量最大約 112 公尺,進水口導流堤南側至新屋溪則為侵蝕趨勢,後退量最大可達 122 公尺,為 防止侵蝕而設有海堤。

圖 4-10 觀音溪至新屋溪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永安漁港位於社子溪出海口北岸(圖 4-11),於 1953 年開港,1955 年修建 南北防波堤,1961 年後陸續延建,防波堤向外延伸,同樣受突堤效應影響,漁 港北側後湖溪河口沙嘴不斷往南堆積,延伸至北防波堤,風沙大時甚至堵塞出海 口。社子溪南岸位於掩蔽區,則呈現堆積狀態,但今已築堤延伸至深圳,且沿岸 多消波塊堆置之小型突堤。大坡溪南岸則受永安漁港突堤效應影響而侵蝕(圖 4-12),最大後退量為 100 公尺,往南之乾濕線大致相同,應為平衡狀態。

66

圖 4-11 永安漁港附近 1947-2009 年 乾濕線位置

圖 4-12 大坡溪 1947-2009 年乾濕線 位置

福興溪河口兩側乾濕線因沉積物堆積均向外移(圖 4-13),前進量為 10-160 公尺,北岸沙嘴於 1978-2009 年向西南延伸約 100 公尺,而後前方有堤防穩定。

新豐溪河口兩側同樣也因堆積而乾濕線向外前進(圖 4-14),參考 1978 年航空照 片,此時新豐溪河口狀態仍與 1948 年老航照相同,差異在於河口內原低濕地被 闢整為田地,河口處有小範圍紅樹林生長。參考 1990 年航空照片,河口南岸已 建有魚塭,紅樹林濕地範圍擴大,得以保護與穩定海岸。

圖 4-13 福興溪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圖 4-14 新豐溪 1947-2009 年 乾濕線位置

67

自新豐鄉垃圾掩埋場開始,南至鳳山溪口一帶為本區段中乾濕線大幅前進之 處,除了沉積物堆積外,莊尾一帶以南原為廣大海灘(圖 4-15),1978 年影像可 見拔子窟外側海灘開始圍地,而後闢為大面積的魚塭,魚塭外植有防風林,乾濕 線位置因而大幅前進,最大前進量約 712 公尺(圖 4-16)。

圖 4-15 拔子窟外側 1978 年航照 圖 4-16 鳳山溪北岸 1947-2009 年乾濕線位置

三、鳳山溪至中港溪

濱線變化方面,因浸水至海山漁港一帶缺少 1978 年圖資,只能比較 1947 年與 2009 年之變化。藉由 1947-2009 年間之乾濕線比對(圖 4-17),可得知 62 年以來,本區段內除清天泉至崎頂段為侵蝕後退,其餘呈現堆積前進趨勢,於南 寮至清天泉一帶堆積範圍最大。而海岸結構物早在 1921 年臺灣地形圖中可於南 油車港一帶判釋出土堤,1947 年美軍老航照中,香山濕地陸側的部分田地外圍 平直,或許有少量結構物存在,但礙於行拍高度無法確認。至 1978 年,新竹海 埔地、南港與中港溪河口北岸分別建有堤防,直到 2009 年結構物數量增多,幾 乎包含區段內 1/2 的海岸。

68

圖 4-17 鳳山溪至中港溪 1921-2009 年濱線與海岸結構物位置。(I)為 1921-2009 年海岸結構物與 2009 年濱線位置,(II)為 1947-2009 年濱線位置。

69

頭前溪南岸,南寮至清天泉一帶乾濕線持續前進(圖 4-18),由於 1959 年新 竹海埔地開始圍墾,1947-1978 年有最大量之前進,約 84-1900 公尺,且於外側 建有海堤,此屬人為活動造成,但由於 1981 年新竹漁港重新興建,其防波堤造 成突堤效應,乾濕線向陸側後退至海堤處,後退量最大可達 165 公尺,金城湖西 方之沙嘴也隨之向東南方移動,後退量最達可達 310 公尺。海埔地內陸,南油車 港西方在 1921 年設置鹽田而圍有土堤,並向南延伸至港南。客雅溪以南至南港 一帶(圖 4-19),乾濕線向海前進,主因同樣是人為因素進行填地,例如設置新 竹市垃圾掩埋場、新竹市客雅溪水資源回收中心、魚塭、稻田、西濱快速道路等,

由於其原初地形為滿潮時被淹沒之海灘,為防止海水作用至陸地設施,今設有堤 防與保護工。

圖 4-18 新竹海埔地 1947-2009 年乾濕線 位置

圖 4-19 客雅溪至南港 1947-2009 年 乾濕線位置

崎頂一帶,1947-1978 年為侵蝕後退狀態(圖 4-20),後退量最大可達 79 公 尺,但於 1978-2009 年維持穩定,且崎頂海水浴場至青草漁港間,受突堤效應影 響呈現堆積前進狀態,最大堆積量可達 149 公尺。青草漁港至龍鳳漁港間同樣為

70

突堤作用影響範圍,乾濕線呈現堆積前進狀態,雖無侵蝕疑慮,但此段設有消波 塊保護工。龍鳳漁港至中港溪北岸為持續堆積(圖 4-21),最大量可達 95 公尺,

且南端有沙嘴發育,向河口內側延伸。中港溪北岸於 1978 年已建有堤防,由第 三章之 1921 年臺灣地形圖與 1947 年航照上可知,此處為泥地與低漥地,易受水 患,至 2009 年乾濕線已向外移約 346 公尺,為築堤開發海埔新生地所致。

圖 4-20 崎頂一帶 1947-2009 年乾濕線 位置

圖 4-21 中港溪北岸 1947-2009 年乾濕 線位置

綜上所述,西北海岸之乾濕線變化與海岸結構物設置關係密切,突堤與防波 堤的設置,造成上游側堆積,下游側侵蝕,漁港防波堤的設置主要是為進行對海 洋資源之利用,但其造成之突堤效應,使附近海岸受到侵蝕處需另進行保護工施 作,以防止後方土地免受波浪侵襲。

7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