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二十世紀後半期臺灣西北部海岸地形緩衝帶之變化與涵意

第二節 沙丘與海岸林之變化

由於西北海岸之海岸林多種植以降低風害、穩固沙丘,避免沙丘內移而侵害 人為土地利用,沙丘與海岸林間的分布而有所關聯。本研究可數化出沙丘範圍最 近期的圖資為 1989 年海岸像片基本圖,海岸林則為 2009 年正射影像,將以這兩 個時期代表近期之沙丘與防風林,分區段綜合討論 1921 年、1947 年與 1989 年 之沙丘變化,以及 1947 年與 2009 年之海岸林變化。

一、南崁溪北岸至大堀溪

藉由綜合比對 1921-2009 年的圖資,此區段之濱海沙丘前緣在 1989 年以前 大致呈向海擴展趨勢(圖 4-22),但與 2009 年乾濕線相比,許多地區幾乎重疊,

近期應有侵蝕之趨勢。海岸林前緣向海前進(圖 4-23),但林帶被道路切割而破 碎,前緣皆施作定沙欄並造林。沙丘帶與林帶最寬處為觀音工業區北方,寬度分 別約 581 公尺及 516 公尺。內陸沙丘除頂湖南方、沙崙與草漯一帶有幾座沙丘被 全數或部分夷平做工業用地外,其餘大致維持穩定,且植被覆蓋良好。區段中至 少有四處變化較明顯的區域,將分述討論其時空變化情形。

72

圖 4-22 南崁溪北岸至大堀溪 1921-2009 年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圖 4-23 南崁溪北岸至大堀溪 1947-2009 年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73

南崁溪東岸,出水子東方之濱海沙丘於 1921 年臺灣地形圖中僅顯示為沙地 覆蓋於台地邊緣,且有標示崩塌地,1947-1978 年間沙丘外緣向海擴展(圖 4-24)。

1947 年的海岸林覆蓋於沙丘東側,其餘西部為裸沙丘,至 2009 年裸沙丘為海岸

南崁溪至下海湖一帶,1921-1947 年間沙丘外緣向海擴展(圖 4-26),但竹 圍漁港的開發造成港口一帶的沙丘被移除,而受突堤效應影響,位於下游側的下

74

新街溪至老街溪間,1921 年之沙丘範圍較大且較寬,1947 年受到人為開 發,內陸側被移除而使寬度縮減,沙丘內緣移動量可達 348 公尺,但有殘留一 座小丘。1947-2009 年,此處沙丘外緣與範圍無太大改變(圖 4-28)。而後由 於魚塭開闢,為防止海岸作用力對魚塭之影響,並穩固原先的沙洲與沙嘴地形,

遂於其上進行防風定沙工程,海岸林才延伸至此(圖 4-29),海岸像片基本圖 上沙丘之高程可達 9.4 公尺。

圖 4-28 新街溪至老街溪 1921-2009 年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圖 4-29 新街溪至老街溪 1947-2009 年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75

老街溪至大堀溪間,由於海岸線與東北季風夾角大(許民陽、張智原,2007),

1921 年以來形成較大規模的沙丘,1989 年圖資上可見外側裸沙丘的高程可達 15.1 公尺。濱海沙丘帶被許多小河流所切割,河流受沙丘影響,於河口處稍向西 偏後入海。1921-1989 年沙丘整體面積大幅減少,丘間低地範圍增加,濱海沙丘 外緣向海大幅擴展,最大移動量約為 828 公尺(圖 4-30)。但 1989 年濱海沙丘外 緣與 2009 年乾濕線幾近重疊,部分地區乾濕線甚至退至沙丘外緣後方,顯示近 期有侵蝕之趨勢。內陸沙丘除了位於工業區內的幾座丘體被移除外,其於面積有 小幅減少。海岸林前緣同樣向海擴展,後緣也大幅度地向海移動,主要受人為影 響,1947 年航照即可看出富林溪已有施作防風定沙工程,且海岸林受人為砍伐,

後緣呈現較不自然的形態(圖 4-31)。沙丘與海岸林向海擴展多半源於防風定沙 工程,日治時期與 1950 年代的政府曾強力推行濱海沙丘帶的大面積定沙造林,

並於造林成功後,解除內層林帶進行農地與聚落的開發。

圖 4-30 老街溪至大堀溪 1921-2009 年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76

圖 4-31 老街溪至大堀溪 1947-2009 年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二、大堀溪至鳳山溪

藉由綜合比對 1921-2009 年的圖資,此區段之濱海沙丘除大潭一帶較寬,可 達 369 公尺,新屋溪以南寬度均較窄,特別是桃園台地邊緣,1947 年最窄處約 19 公尺。而沙丘外緣在 1989 年以前大致呈向海擴展之趨勢,大潭一帶有最大的 移動量,為 688 公尺,且部分地區為穩定平衡,如福興溪至新豐溪,以及鳳山溪 北岸。但與 2009 年乾濕線相比,大多數地區幾乎重疊,甚至田厝至羊寮港一帶,

乾濕線已後退位於 1989 年沙丘外緣後方,顯示近期有侵蝕後退之趨勢(圖 4-32)。 海岸林前緣整體為前進或穩定趨勢,但林帶間與林帶後緣被道路、屋舍與田地分 割而破碎,僅大潭一帶的沙丘較寬廣處有施作定沙欄並造林,其餘地區海岸林進 逼海濱(圖 4-33)。區段中至少有三處變化較明顯的區域,將分述討論其時空變 化情形。

77

圖 4-32 大堀溪至鳳山溪 1921-2009 年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78

圖 4-33 大堀溪至鳳山溪 1947-2009 年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79

觀音溪至新屋溪間之濱海沙丘帶在 1921-1989 年,沙丘外緣與內緣邊界均向 海擴展,外緣移動量為 231-738 公尺。1989 年沙丘範圍最廣,且高程最大可達 10.5 公尺,近期受周遭四個大型海岸結構物所影響,最凸出處之沙丘前緣後退約 121 公尺(圖 4-34),新屋溪口之沙嘴與沙丘也受突堤效應影響而侵蝕後退。海 岸林同時隨沙丘擴展而前進,前緣並施做定沙欄,觀音溪至小飯壢溪間林帶範圍 大致完整,但小飯壢溪至新屋溪間因開闢魚塭而不連續(圖 4-35)。此段海岸林 與沙丘之大幅變化也與防風定沙工程有關,濱海沙丘帶定沙造林成功後,內層林 帶與沙丘會進行農地與聚落的開發。

圖 4-34 觀音溪至新屋溪 1921-2009 年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圖 4-35 觀音溪至新屋溪 1947-2009 年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80

田厝至羊寮港一帶之濱海沙丘為本區段中最狹窄者(圖 4-36),1921-1989 年,濱海沙丘外緣向海擴展約 46-238 公尺。但與 2009 年乾濕線相比較,田厝與 羊寮港的濱海沙丘均受到侵蝕,沙丘外緣向內陸的最大移動量分別為 93 公尺與 75 公尺,兩地間之沙丘外緣逼近乾濕線,今設有結構物而較穩定。海岸林帶前 緣於 1947-2009 年隨沙丘帶向海擴展,但後緣同時向陸側移動(圖 4-37)。

圖 4-36 田厝至羊寮港 1921-2009 年沙 丘與乾濕線位置

圖 4-37 田厝至羊寮港 1947-2009 年海 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羊寮港至崁子腳一帶,早期的濱海沙丘位於今魚塭內側(圖 4-38),範圍與 位置維持穩定狀態,且其上覆蓋海岸林(圖 4-39)。1989 年的圖資上可見早期濱 海沙丘外側已開闢為大範圍的魚塭,羊寮港的海濱地帶原為海灘,此時也施做定 沙欄與栽植海岸林,有低於 5 尺的沙丘形成,2009 年時海岸林已延伸至鳳山溪 畔,此防沙工程的施做目的應為保護後方之魚塭,內側海岸林則因聚落擴張而部 分被移除。

81

圖 4-38 羊寮港至崁子腳 1921-2009 年 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圖 4-39 羊寮港至崁子腳 1947-2009 年 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三、鳳山溪至中港溪

此區段之海濱並無整體被沙丘覆蓋,沙丘帶僅分布於南寮至南油車港,以及 南港至中港溪口(圖 4-40)。藉由綜合比對 1921-2009 年的圖資,除冷水坑溪至 中港溪間有內陸沙丘與較寬的濱海沙丘分布,且濱海沙丘寬度可達 470 公尺,其 餘地區如南寮、崎頂等地之沙丘帶寬度均較窄。南寮一帶、龍鳳漁港北方與冷水 坑溪以南之沙丘外緣為向海擴張或穩定狀態,崎頂一帶則為侵蝕狀態。海岸林帶 前緣多向海前進,除崎頂海水浴場之林帶為侵蝕後退,冷水坑溪至鳳山溪間,1947 年時全為裸沙丘帶,至今全為海岸林所覆蓋(圖 4-41)。

82

圖 4-40 鳳山溪至中港溪 1921-2009 年沙丘與乾濕線位置

83

圖 4-41 鳳山溪至中港溪 1947-2009 年海岸林與乾濕線位置

84

南寮一帶,1921 年僅於聚落西方可見長約 632 公尺之濱海沙丘,或許因起 伏不帶而未標示於圖上,至 1947 年沙丘延伸至南油車港一帶,且上覆海岸林,

至 2009 年,沙丘南端因人為開發利用而移除,但海岸林帶前緣最大之前進量約 167 公尺,並於汙水處理廠附近分支向左延伸於海埔地外側,應為保護海埔地內 之土地利用所栽植。崎頂一帶,1921-1947 年的濱海沙丘外緣邊界向海擴展,但 於 1947-1989 年向內陸縮減,為本區段中沙丘外緣向內陸退縮幅度最大之處,可

85

圖 4-44 中港溪北岸 1921-2009 年沙丘 與乾濕線位置

圖 4-45 中港溪北岸 1947-2009 年海岸 林與乾濕線位置

綜上所述,西北海岸之沙丘變化主要受河流輸沙、波浪與東北季風等自然作 用力影響,以及防風定沙等人為利用使沙丘外緣邊界移動,並改變土地覆蓋。

1921-1989 年,濱海沙丘帶外緣大致呈現向海擴展趨勢,但許多地區的外緣邊界 逼近 2009 年乾濕線,靠近海水作用力之處,若沙丘前方無海灘緩衝,覆蓋其上 之海岸林易受波浪影響而傾倒。而海岸林帶的寬度越大,其保護作用越佳,西北 海岸 1947-2009 年約 62 年內,海岸林總面積呈現成長趨勢,共增加約 187 公頃。

1947 年濱海沙丘有許多裸露的區域,但 2009 年幾乎已被海岸林所覆蓋,且沙丘 外緣若海灘面積寬廣,則會設置防沙欄加以造林,以穩固沙丘避免其向內陸移動,

待外側沙丘地穩定後,內層林帶與沙丘會被移除作為他用。

86

87

圖 4-46 南崁溪至大堀溪 1921-2013 年人為利用邊界與地形緩衝帶之變化

圖 4-47 南崁溪至大堀溪 1947-2013 年人為利用邊界、海岸林與沙丘之變化

b a

c

88

本區段內,人為利用前進幅度最大之處位於草漯一帶,在二十世紀初期,其 主要的地形單元為內陸老沙丘,1921 年人為利用邊界沿著內陸老沙丘內緣,向 海濱方向鄰接的是沙濱與荒地。在 1947 年美軍老航照上可見田地已大面積進入 丘間低地,但止於濱海沙丘後緣,且老沙丘丘體大致完整。1978 年田地又更往 前進,且濱海沙丘已有攔沙籬與防風林,部分上方開闢為田地。2009 年的正射 影像中,原沙丘後方之田地幾乎消失,取而代之的為工程公司、回收廠、農委會 動物檢疫中心等較高強度的建築利用(圖 4-48、圖 4-49)。

圖 4-48 草漯一帶地形與人為利用邊界之變化。(A)之底圖為 1921 年日治地形圖;(B)之底圖為 1947 年美軍航照;(C)之底圖為 1978 年第一版像片基本圖;(D)之底圖為 2009 年正射影像。

圖 4-49 草漯一帶地形剖面圖與土地覆蓋變化歷程示意圖

圖 4-49 草漯一帶地形剖面圖與土地覆蓋變化歷程示意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