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至宋初的時間區段,除了此一時期是唐宋變革的關鍵期之外,同時這段時間亦屬 於易代之際,文人的出處進退、國族認同、理想疆界的劃分等,亦必然不同於唐 代穩定承平之時,故考察動亂中這些概念的形成及表現,亦有助於華夷觀的構成 研究。其二,在邊塞詩的研究史上,可延續目前學者對漢唐邊塞詩已有的研究成 果,並將其銜接到宋代詩學中重議論、重哲理思辨之特質,建立邊塞詩研究的歷 史脈絡。其三,因邊塞詩與政治的發展息息相關,而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之轉型,

也很可能是唐代邊塞詩的外向進取風格,轉至宋代邊塞內斂保守的關鍵,本文除 了可由此觀察政治制度如何對詩學產生具體的影響,以及影響的方式為何,探索 政治與詩之間的互動關係,得出政治對詩學產生變化的要素之外,更可以說明五 代至宋初邊塞詩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並且替宋、元時期的邊塞詩,埋下了怎樣的 發端。以上三項為本文研究之目的,望能透過本份研究,使得五代至宋初的邊塞 詩,得以更清楚的被理解、辨識。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本文預計將文獻回顧的討論,分成兩個部分處理,第一個部分,由於學術界 對邊塞詩的研究,已有了相當的成果,前人對邊塞詩基本的定義、討論的範圍、

文本的分析等,都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本文必先敘述邊塞詩研究發展的整體,

條理出邊塞詩研究史發展的狀況,以及其逐步形成的原因、概況,以及其對本文 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和本文在此基礎之上,能再探討的空間,以確認本項研究在 邊塞詩研究史上的定位。

第二個部分,則是藉由文獻回顧的方式,提出本文主要的研究理論,透過對 前人成果的借鑑,說明五代以前邊塞詩所呈現的雙線發展,顯示五代到宋初的邊 塞詩,不僅承接了昂揚奮進的積極的心態,其中更包括了生存憂患的困頓意識,

的迭代狀態,歷史上將此時通稱為五代十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而這兩種表現模式,正是邊塞詩的一體兩面。這顯示了邊塞詩的發展史上,本自 具有的雙主線結構,積極與憂患相互依存,創作者一面對報效國家、提升個人社 會地位展現出無窮的希望,另一面又對生命遭逢戰亂所受的痛苦,有著同情的悲 憫,進而思考戰爭是否是達到和平的唯一手段。因征行而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關 懷和思考,開拓出較多元的支線,而不同於積極建功意識的單向度思維。經過對 研究史的考索,顯示歷代邊塞詩中除了擁有昂揚奮進的特質之外,還有另一條重 要的脈絡,即生存憂患的困頓意識,這兩條主線自有邊塞詩以來,在經過歷代作 者的創作,因應著時局的不同,而有著或顯或隱的發用,只是生存憂患的困頓意 識,被研究者理解、辨識出的時間較晚,脈絡亦較不清晰,因此本文將以文獻回 顧的方式,將雙主線結構建立出基本樣態,以利後續的論述開展,也使本文後續 的推論,能有基本論述的支撐,進而發揮五代至宋初邊塞詩的特質所在。

需要說明的是,在進行邊塞詩的整體回顧,與建構邊塞詩中的雙主線的特質 之時,所用的文獻材料,將有相互重疊的現象發生,但為使論述的層次和脈絡更 清晰,本文將以分點的方式區分,雖然所用的材料會有很大程度的疊合,此為本 研究在論述上之侷限。但在不同小點、標目的統攝之下,雖然論述的材料類同,

應尚能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脈絡,使讀者得以透過該標目所統攝的方向,能直接對 邊塞詩的整體發展、雙主線的各自脈絡,有清晰的層次理解。

一、邊塞詩研究的整體回顧

在前人研究方面,由漢至唐代的邊塞詩研究,已蔚為大觀,本文茲列舉出與 本研究較為相關之成果,顯示研究線性的脈絡。有關邊塞詩的研究,從文學史的 脈絡來看,可說是從較為通論的《中國文學史》,就已有了對邊塞詩認識的建構,

如林文庚的《中國文學發展史》,提出唐代詩人寫邊塞是活潑的,包蘊著少年進 取的精神,以及男兒對邊塞軍旅的嚮往,構成了較早對邊塞的認識。5這樣的認 識,甚至延續到如葉慶炳的《中國文學史》,則更細部指出唐代邊塞詩的四個特

5 林文庚:《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 年),頁 163-1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質,即詩體採五七言歌行為主、內容以邊塞景色與戰爭場面為主、風格豪邁雄放、

作者富有浪漫進取之精神等要素,上述情況,可說是早期對邊塞詩的基本理解。6 至於最早對邊塞詩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並以專書篇幅陳述的,應屬何寄澎《唐代 邊塞詩初探》7 從歷史現象歸納唐代邊塞詩起源之因,並認為邊塞詩最能夠表現 唐代,而唐代的歷史環境,也利於產生邊塞詩,由此前提進一步推論,至唐以後 無邊塞詩,甚至唐以前之邊塞題材,亦僅為形成真正邊塞詩的助緣之一,而非完 整且發展成熟的邊塞詩。此種定義和看法,雖提供了研究者對邊塞詩初步之認識,

以及其藝術特質、可能形成的背景等因素之掌握,但也限制了邊塞詩研究發展的 視野。其後,對於邊塞詩的研究雖多,但亦僅以唐為主,視唐代邊塞詩為典範,

由此前提展開論述,而限制了在邊塞的起源、流衍、影響上,更多可能的視角。

至一九九二年期間,對邊塞詩的研究,無論在中、港、臺三地,在形式上較 為單篇零散,主題也多集中在唐代邊塞詩,較少有如《唐代邊塞詩初探》一書,

對唐代邊塞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但隨著時間發展,研究者對宋代邊塞詩的關注,

已逐漸由宋代文人出使紀行的角度受到注意,或由邊塞相關的舊題書寫傳統進行 切入。如王水照的〈論北宋使遼詩的兩個問題〉8,該文雖然認為,使遼詩所具 備的風格獨樹一幟,不同於邊塞詩,然而若以今日研究的視角來看,在邊塞概念 的統攝之下,使遼詩仍可劃歸至邊塞詩研究的範圍中。該文指出,由於北宋政府 的政策,使得戰爭平息,原先為戰場的土地變為農場,故相對過往對邊塞的戰爭 意象,漸有了不同的轉變。同時,該文也注意到北宋使遼詩展現了漢族的優越與 自卑的矛盾心理,上述兩項研究成果,已對本研究所欲開展的相關論述,描繪出 大致的形貌,使本文能再深入探索五代至宋初詩人,對空間因政治權力的演變,

而將看待舊地的模式轉移至一種新視角,帶來了寫作的新可能,以及貫串於宋代 漢族心中的矛盾心理,是如何在五代至宋的過渡期中逐步形成,並反映在創作

6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90 年 8 月。),頁 350-351。

7 何寄澎:《總是玉關情──唐代邊塞詩初探》(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 年,6 月。)

8 王水照:〈論北宋使遼詩的兩個問題〉《山西大學學報》卷十九,第二期,1992 年 4 月,頁 37-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中。

如前所述,與邊塞相關的研究主題仍在發展,一九九四年馮藝超的《唐詩中 和親主題研究》9,將研究視角聚焦於與和親相關之作品,並分析出和親詩具備 固定的書寫模式,分別為辭別、旅次、思念,其中參雜文人用以表達個人興懷之 情感,並延續六朝以來「哀紅顏」、「怨畫工」的傳統,而本文正可參考其研究的 成果,對照五代末至宋初邊塞詩中的和親主題,檢視有何新變,再延續或更新其 論述。

與該書出版時間相近,對於華夏民族認同形成之理論,歷史學門也提出了更 新的看法。一九九七年,王明珂出版《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10認 為,若要找出一民族觀念之所以形成群體的原因,反而應由族群的邊界進行切入,

因族群的邊界並非固定不變,往往是多層次、多變化的,因此考究邊界的變化,

反而能動態式的呈現族群認同的演變,與傳統方法相較之下,會比考究族群的內 涵來得重要。因此,就理論層面而言,這對本文從五代鼎革之際,到宋初邁入統 一的局面,由邊塞詩切入考察中華民族夷夏觀之形成,提供理論參考,同時也顯 示對於邊塞、民族觀等議題,正逐步受到重視。

到一九九八年,宋初詩人對邊塞的書寫,也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並直接在 研究題名上,初步以邊塞詩的概念歸納詩人的作品。如:張廷杰〈論梅堯臣的邊 塞詩〉11,提出梅堯臣的邊塞詩具備了包容量大、紀實性強、富於批判、筆勢淋 漓、長於議論思辨等特質,但仍停留在基礎的分類上。若以此來思考本研究之可 能性,梅堯臣邊塞詩書寫的範圍被有效的擴增,且已融入紀實與批判議論之要素,

此可能與前一時代階段五代至宋初,邊塞的概念已不僅僅是戰爭,或延續舊有的 征戍苦寒傳統,而是詩人觀物的方式有了新的視角,進而反映在某部分的作品中,

這就值得本文深入探究,發掘出其中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一九九九年對唐代

9 馮藝超:《唐詩中和親主題研究》(臺北:天山出版社,1994 年 4 月。)

10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出版社,1997 年 3 月。)

11 張廷杰:〈論梅堯臣的邊塞詩〉《寧夏大學學報》第二十卷‧第一期‧總期第七十八期,1998 年,頁57-62。

編號:NSC 89-2411-H-006-023。

14 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4 年,11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研究成果限縮於「使北」,主要研究方法為,先考察使遼或使金的詩人名單,再 進一步觀察其描寫邊疆胡地的詩作為主要範疇,將這一類的作品與唐代邊塞詩的 特質相比,得出兩者的異同。

研究成果限縮於「使北」,主要研究方法為,先考察使遼或使金的詩人名單,再 進一步觀察其描寫邊疆胡地的詩作為主要範疇,將這一類的作品與唐代邊塞詩的 特質相比,得出兩者的異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