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將其視為神農神蹟。1 此段神農神蹟的描述,便引起筆者的好奇,從既有印象為 祭祀五穀豐收的農事神,變成蝗害來臨時的農事神。其似乎也意味著,神農神格 的轉變取決於時代事件的變遷。

在醫療不便利的鄉村,面臨疾病的侵擾,鄉民的處理方式恐怕不會是直接看 醫生,而是先到廟裡求藥籤、求香粉,希望藉著神的靈力將身上不乾淨或病痛驅 逐。神農傳說是嚐百藥治百病,在神農廟中會一方擺放藥籤、一方擺放運籤,求 藥籤時先向神農訴說病情求藥籤,有些廟宇的藥籤內容有更詳細的眼科、兒科、

婦科。通常藥籤為中藥材配方,也有解釋是心靈方面問題或遇到災難等。在現今 科學主義盛行的社會中,求藥籤看起來很不實際,但在醫療不發達的狀況下,卻 又何嘗不是另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神的定位來自於人,在人經歷到困難與麻煩,自己又無力解決的狀況下,往 往就將煩惱寄託於神明間。在機運與人群的見證下,事情發生當下的契機,往往 被視為是一種神蹟的表示。而神農從農業經濟發展到現今的社會中,筆者想瞭解 在經歷數個世代的神農之中,有多少順應時代轉變的多元面貌,這就是另一個筆 者想要探討的重點。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目前所見有關於神農信仰的研究,提及臺灣神農信仰的文本有三個層面,分 別自不同的切入角度,看到臺灣神農信仰的多元變化。

一、 針對臺灣神農信仰為主題

以神農信仰作為專書,為臺灣神農信仰範疇做全面性深入整合探討的,是鍾 宗憲所著《炎帝神農信仰》一書。在文中談論神農信仰與神話中的淵源,並對臺 灣神農信仰與移民關係做一論述。鍾宗憲認為臺灣神農信仰廟宇興建緣起可分五 大類型:家鄉迎奉、開墾求福、地方士紳招募、偶然機緣立廟、分靈別祀等類型。

有關清代神農壇設立的意義與祭典儀式之記載,與談及為何會有藥王與神農相混 的結果,則利用在臺北縣市、苗栗縣、嘉義縣、及臺南縣之田調考察,呈現臺灣

1 蔡承豪,〈飛蝗遮天:東亞飛蝗侵襲下的臺灣社會景況與官方因應(1896~97)〉,收入林明洲、

蕭碧珍編,《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3),頁495-5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神農信仰現狀,為神農信仰中重要著作之一。2

二是李宛春的《臺灣神農信仰研究─以三重先嗇宮為例》,先以探討有關神 農的起源事跡與傳說神話,了解在古籍中神農信仰的記載,顯示神農以神話傳說 所建立的形象。此文以臺北先嗇宮為主要探討對象,作者藉由走訪先嗇宮的田調 方式,探討廟中歷史脈絡,並參與祭祀活動。神農聖誕會在三重一帶遶境,是神 農祭典中最重要的部分,用遶境的方式安定民心,然因時代的改變趨向使然,從 古至今的祭祀活動也開始起不同的變化。原本三重家家戶戶會在先嗇宮祭祀時,

大拜拜宴會親朋好友,如今因政治力量的介入,使大拜拜活動退潮,而為迎合時 代將文化活動融入其中,保有傳統不失文化意義。3

在第三本論述中,施保夙的《臺灣神農信仰研究》,作者探究臺灣神農信仰 的方式,係以臺北縣、苗栗縣、臺中縣、臺南市、臺南縣、高雄縣為主要研究區 域,以田調結合文獻史料做探討。本文提及神農信仰海神化,作者是以臺中縣大 安鄉慶安宮、龍井鄉朝安宮為例,大安鄉大安港在雍正九年(1731)被開闢成 島內貿易港,清代大甲地區一帶以大安港為主要進出口門戶,可看出大安鄉與海 運貿易息息相關。龍井鄉朝安宮則是因當地土地貧瘠收成不佳,故轉往捕魚為生,

因生活習性使得神農與海神信仰連結,當地因而易延伸有關神農大帝海神形象塑 造的傳說。本文可惜未能介紹廟中神像由來,筆者亦相當好奇貿易港口未發展前 的神農信仰,若能加入探討,更能呈現神農信仰在當地神格的轉變。4

第四本為東昶志的《臺灣神農信仰的發展研究》,文中以韋煙灶整理的「臺 灣漢人祖籍地鄉土神之地域性分類表」作為區分標準,將走訪全臺的36 間五穀 宮,以閩南、客家族群來做為分類討論的基準, 延伸閩南、客家地域中的神農 信仰是如何的深化與影響其中發展。並用林美容廟宇分類方式,探討這36 間神 農廟在區域間的角色為何。5

二、 區域性神農信仰研究

以區域性的神農廟宇作為討論,可看到在地的神農信仰中族群的發展變化。

邱秀英,《花蓮地區客家信仰的轉變–以吉安鄉五穀宮為例》,以吉安鄉五穀宮為 研究區域,探討日治時期臺灣島內二次移民,大量移入花蓮地區的客家人所帶來

2 鍾宗憲,《炎帝神農信仰》,(北京市:學苑出版社,1994)。

3 李宛春,《臺灣神農信仰研究–以三重先嗇宮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1 年)。

4 施保夙,《臺灣神農信仰》(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5 東昶志,《臺灣神農信仰的發展研究》(新北市: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原鄉信仰,由一般的家庭祭拜發展為當地公廟過程,藉在地性組織整合及以鄰 為祭祀圈範圍,使得五穀宮成為地方首要的信仰中心。6

余玟慧,《高雄縣神農大帝信仰之研究》,本文以高雄縣為研究區域,討論高 雄縣神農廟彼此間的聯結與歷史發展脈絡。7

姜義鎮,〈神農信仰〉,以新竹縣為探討區域,敘述新埔鎮龍天宮、竹東鎮五 穀宮、新豐鄉福龍宮、寶山鄉雙豐宮之創廟歷史沿革。8 謝貴文,〈論後勁鳳屏 宮的神農信仰〉,以高雄市楠梓區鳳屏宮為探討對象,運用不同的論證談及與大 社鄉青雲宮的分靈關係,文末更提倡環保,為神農信仰帶來新發展契機。9

三、 苗栗地區現有神農信仰研究

關於苗栗地區神農信仰研究的文集有陳秀蘭,《苗栗公館五穀宮之研究》,以 苗栗公館五穀宮為研究對象,談論公館五穀宮歷史發展。陳氏以信仰與族群之分,

將苗栗14 間神農信仰廟宇分 12 間為粵籍祭祀,另 2 間則是沿海苑裡鎮的神農 信仰廟宇,視為閩南所祭祀,推論出神農信仰在苗栗地區廣受粵籍人所祭祀。10 白志祥,《三義五穀宮民間信仰之研究》,記錄三義五穀宮歷史緣由、廟宇廟史及 與附近廟宇的祭祀活動。11

環顧苗栗信仰研究及相關神農信仰研究中,可以發見有針對單一廟宇作研究 者,但尚未出現以苗栗為主體,探究神農信仰的發展。故本文將以苗栗縣區域內,

以神農為主神信仰的廟宇,做深入探究。

6 邱秀英,《花蓮地區客家信仰的轉變–以吉安鄉五穀宮為例》(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2005)。

7 余玟慧,《高雄縣神農大帝信仰之研究》(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10)。

8 姜義鎮,〈神農大帝信仰〉,《新竹文獻》18(2005.04),頁 83-91。

9 謝貴文,〈論後勁鳳屏宮的神農信仰〉,頁 117-130。

10 陳秀蘭,《苗栗公館五穀宮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3)。

11 白志祥,《三義五穀宮民間信仰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