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研究係蒐集國小英語教學與外籍教師引進之相關文獻資料,經整 理分析後呈現。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係探討兒 童英語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第二節為東亞主要國家以 外籍教師從事英語教學之概況,此部分旨在敘寫日本、韓國、香港及台 灣四個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引進外籍教師擔任英語教學的情形;第三 節為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及引進外師的價值與爭議,主要論述英語教師 應具備的能力,及引進外籍師資的優勢與缺失;第四節為外籍教師從事 英語教學之相關研究,分別就外師教學的實施現況以及對外師教學的意 見與態度等二方面加以探討,將近年來有關外師教學的研究歸納並列表 整理。配合上述四節的文獻分析,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與參考依據。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 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 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 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

大部分動物都擁有訊息傳遞的方式,而語言為人類所特有,是經過 日積月累的演進後,作為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溝通媒介。楊懿麗(1992) 認為語言是因應人類的需求而產生的,語言除了能促進感情的交流之 外,更重要的是它負荷著傳遞思想、保存文化的使命。所以,語言的重 要性讓許多語言學家及心理學家皆對孩童學習語言抱持著好奇的心 態,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也因此成為成人非常感興趣卻一直迷惑不解的 問題。

數十年以來,心理語言學的發展相當神速,語言學家一直在作解釋 語言習得現象的研究,有關環境、個體發展及兩者交互作用對語言獲得

的影響,已有不少的理論根據,語言究竟如何獲得?是經由模仿、增強 而獲得的呢?或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還是與認知及文化有關?各學派在 語言的學習上,提供了不同的觀點。

從心理語言學對語言習得的心理基礎所提出的三種主要方向,不禁 令人產生語言教學上的很多聯想,教學者能否掌握學習的歷程及學習的 優勢?如何以適當的教學方式去啟發學生的潛在能力、鼓勵學生的學習 動機?如何營造學習語言的學習環境,提供學習者利用語言溝通之互動 機會,培養學習者的應用能力?透過這些方面的瞭解,將促進學習者有 效學習。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如何從不同的理論基礎中獲得啟 示,進而採用適宜的教學方式,本節探討語言學習理論的用意即在於此。

是故,本節以語言學習的理論為題,旨在分析、歸納各學派對語言 學習理論的看法,以作為本研究之學理依據,茲將較具代表性的理論說 明如下:

壹壹

壹壹、、、、環境影響的觀點環境影響的觀點環境影響的觀點 環境影響的觀點

自從 Skinner 在 1957 年所出版的《語言行為》(Verbal Behavior) 一書中,將制約理論應用到人類習得語言的方式上,外語教學的方式就 起了革命性的變化(引自 Sole,1994)。行為學派認為學習是由環境塑造 而成的,而且是經由刺激與增強所造成,最具代表性的行為學派心理學 者 Skinner(1957)即表示,語言是透過刺激-反應-報酬的制約而得到 有用的言詞,而且會和各種不同刺激的功能相結合,與一般其他行為的 學習相同。所有語言行為皆由外在環境設置的刺激所控制,語言的學習 過程是由外界環境引發的機械式習慣所形成的,而增強是語言學習的必 要條件之一,當學習者學習到更複雜的語言結構時,習慣將持續產生,

語言的學習乃維繫於語言和非語言環境中。

換句話說,此派學者認為所有語言行為皆由外在環境前設的刺激所 控制。兒童說話時,其語言行為的形式亦取決於一或多種外在環境刺激 的成分。由於注重外在環境因素,此派理論認為語言學習維繫於接觸語 言與非語言的經驗。語言習得的過程大部分是外界引發的,機械式的習 慣形成的過程,而模仿、刺激之再增強(reinforcement)則為語言習得 的主要途徑(謝國平,2002)。

盧秀鳳(1995)進一步將行為學派對語言學習的幾個基本觀點,整理 如下:

1.把語言看作一系列對刺激的反應,強調語言可觀察、可測量的一 面。行為主義者認為言語行為和其他行為沒有實質上的不同,它們都是 通過強化,塑造或模仿形成的,是對外界刺激的習慣化反應體系。

2.行為主義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認為語言是一項後天獲得的功能,

語言發展並不需要特別的機制,它只是更廣泛的學習系統中的一部分。

3.行為主義者主張對語言行為進行「功能分析」,注重激起言語行 為的刺激和語言運用的後果,認為環境因素,即刺激和強化的歷程,決 定了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引自朱曼殊,1990)。

所以語言學習必經由模仿、練習、覆述和增強作用而形成,藉由不 斷的反覆練習增進其語言能力。據此,行為學派認為語言學習根本上是 屬於一種機械式習慣養成的過程(李保玉,1992)。語言是藉由正增強或 負增強而形成的習慣,因此學習一種語言,就是習得一套新的習慣(黃 瑋琳,1997)。行為學家們也相信表示某種意義的語言行為模式,可透 過增強策略來增強孩子的反應,直到這些反應與模式相同(Seefeldt &

Barbour,1986)。

另外 Miller 於 1965 年指出,語言中可能的句子數目繁多,因此兒 童不再能通過與特定的環境刺激形成聯結,來學習每個句子,語言的獲

得必定有產生性和創造性。許多研究也指出,強化和塑造的作用,並不 如行為主義者宣稱的那樣萬能,而且在自然語言環境中,父母也不像我 們想當然的那樣,對孩子的言語簡單地加以糾正,即使糾正了,孩子也 很少去注意(引自朱曼殊,1990)。

由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行為學派認為語言的學習是受語言環境的 影響,語言是透過一系列刺激-反應-增強的連結策略型塑而成,藉由模 仿、練習、覆述和增強作用,來養成具某種意義的語言習慣,繼而使語 言之量持續增加成長;也就是說語言的獲得是一種漸進的、累積的增強 過 程 。 曾 盛 行 於 40-50 年 代 影 響 教 學 甚 鉅 的 聽 說 教 學 法 (Audio-Lingualism),即是以行為主義語言學習理論為依據而廣受推 動。在心理學中行為學派(Behavioristic)和結構語言學派(Structural Descriptive)的理論相結合下,聽說教學法將當時盛行的此二學派以科 學實證得來的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直接應用到教學上。因此,當時的 教師均奉行在語言教室中,將要學的目標語句子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 分的,來讓學生不斷地反覆練習,直到接近一個以目標語為母語的人所 說的那樣正確為止(楊榮蘭,1999)。此教學方法希冀藉由不斷的練習強 化來增進語言能力。但是在 60 年代便遭受到許多的質疑和批判,行為 學派的觀點無法圓滿地解釋兒童的語言成就,孩童並非以制約的方式學 得所有在使用的語言,故一些學者並不支持此學派的看法。

從環境影響的觀點看來,行為主義學派對語言學習的主張仍存在著 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施語言教學時,教師可以提供一個豐富且適宜 的教學環境,除了教材內容多變化之外,更須善用教具或教學媒體的多 元刺激,給予學生更多的吸收管道,另外,可發揮增強原則來加速學生 的學習表現,讓學生擁有成功經驗,在獎賞、鼓勵的學習環境下發展,

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貳貳

貳貳、、、、先天發展的觀點先天發展的觀點先天發展的觀點 先天發展的觀點

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遭受質疑之後,先天發展論者認為語言發展是 天 賦 的 語 言 能 力 , 人 類 擁 有 與 生 俱 來 的 語 言 習 得 機 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 LAD),只要透過豐富的語言環境即可習得,

絕非如行為學派所主張的學習過程--僅是刺激與反應的增強聯結。他們 否定環境是語言學習和語言獲得的因素,強調的是先天稟賦作用,因為 如果每一個句子,兒童都要經由聽到成人的語言而加以模仿才可獲得,

那麼將無法解釋為何兒童可以創造出新的語句,說出他們從未聽成人說 過的話?因此語言的獲致應該是透過規則所引導,藉由這些規則的概 念,實際運用到新的句子中。

Chomsky 認為大腦有一種語言習得機制,世界上任何種族的兒童都具 有理解語言中的形、音、義、序及語法結構的能力,而語言學習即是從 經驗中引領出其先天的能力。因此,只要方法正確,語言學習是自然又 輕鬆愉快的事(引自陳秀才,1998)。換言之,人類的大腦有一種語言習 得機制協助人們習得各種語言,其中存有著普遍性的文法結構、規則,

因此儘管語言環境不同,但是各國兒童獲得語言句法的結構順序基本上 是一致的,甚至獲得的時間也大致相同,這使得人們學習各種語言成為 可能。

天賦論者認為決定人類幼兒能夠說話的因素不是經驗和學習,而是 先天遺傳的語言能力(劉金花,1999)。

而語言的獲得是先從一個字句的表層結構開始學習,亦即個人所講 出或聽到的部分。其次進入語言習得的深層階段,也就是一個抽象、邏 輯的句子結構。結構透過一套變形律的規定,產生各種不同的表層結 構,而用來衍生字句的深層結構則稱之為改寫律(rewrite rule)(鄭昭

明,1997)。

由於人類與生俱有語言習得機制或「通用語法知識」(universal grammar,簡稱 UG),這個裝置使語言學習就跟學走路一樣,是生物體發 展成熟的過程,只要有適當的語言刺激,這個裝置的成長機制就會被啟 動,只要孩童無生理缺陷,孩童學走的機會不被剝奪,時間到了,自然

由於人類與生俱有語言習得機制或「通用語法知識」(universal grammar,簡稱 UG),這個裝置使語言學習就跟學走路一樣,是生物體發 展成熟的過程,只要有適當的語言刺激,這個裝置的成長機制就會被啟 動,只要孩童無生理缺陷,孩童學走的機會不被剝奪,時間到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