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建構品德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中的教學模式。故本章先對視覺藝術課 程的意涵與實施提出說明,接著蒐集與整理品德教育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再探討品 德教育的教學方式與策略,最後探討品德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 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與實施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與實施 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與實施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與實施

本章針對視覺藝術教育說明,首先說明視覺藝術教育的意涵,再者說明我國視覺藝 術教育的思潮與演變,最後說明今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視覺藝術課程所佔的角色為 何。

一一一

一、、、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 視覺藝術教育之意涵

人類於何時開始從事藝術創作的活動,至今仍難以確切的考證。但從目前所發現的 史前藝術遺跡看來,人類的藝術活動應與其演進過程一樣久遠。(趙惠玲,1990)。藝術 活動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歷史前進,從史前時代到現代,藝術隨著社會制度、文化思潮的 變遷而產生不同的功能,對人類而言,它是一種追求內心平衡的過程,也是人們去瞭解 世界和他自己的一種方法(劉思量,1998)。所以藝術教育應該提供學生機會探索生活環 境,觀賞與議論環境中各類藝術品、器物及自然景物、運用感官、知覺和情感,辨識藝 術的特質,建構意義、知曉時代文化、社會、生活與藝術的關係,也要提供學生親身參 與探究各類藝術的表現技巧,鼓勵學生依據個人經驗及想像,發展創作靈感,再加以推 敲和練習,學習創作發表,回歸創造力及生活中的感動(呂燕卿,1999)。

自有學校制度以來,藝術教育亦為其中之重要一環,在各國之教育體系中,不僅佔 有一席之地,其重要性,日獲彰顯。然而,自藝術教育於學校教育中被提出以來,有關 其目的、內容、以及存在的價值等問題一直不斷為關心藝術教育的人士提出並討論;事 實上,由於時代更替,藝術教育被各個時代所期望承擔的責任並不相同。

以我國藝術教育之發展為例,起初,我國藝術教育受到西方創造性取向思潮之影

響,認為藝術教育的首要目的在增進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藉著創作活動來表達自我 的感受。於此思潮影響之下,我國藝術教育之主要內容乃以技巧之教授訓練為主,使藝 術教育之內涵呈現了一元化的狹隘傾向。

之後,我國之藝術教育工作者漸次體識到,學生於藝術活動中所體會之鑑賞經驗往 往較其所獲得之片面的創作經驗,對其生活而言更具意義﹔因此,以學科為本位之藝術 教育思潮乃逐漸取代原先以創作活動為主之藝術教育思潮,成為我國藝術教育課程規劃 之精神。以學科為本位之教育思潮認為各藝術學科中,應兼具鑑賞、創作,以及生活實 踐等部分,不應有所偏頗。而因應二十一世紀新世代之來臨,新的跨領域藝術課程規劃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劃時代變革,又將我國藝術教育之發展提昇入另一個全新 的里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精神強調藝術、文化、以及生活的結合,打破 原先各藝術學門分科教學的藩籬,主張將同屬人類藝術活動中重要元素之視覺藝術、音 樂、表演藝術等學門,進行跨學科領域之統整教學,使文化、生活、與藝術間的關係更 為緊密。

國內藝術教育目的因不同時代的思潮而改變,在國外,英國藝術教育學者John Lancaster在1996年以自己學校的工作經驗,歸納國小藝術教育目的,除了能與其他學科 做連結外,另外還可以增加學生對藝術材料的認識,並且鼓勵他們自主的創作練習;給 予學生一定實用的工藝技巧,讓他們具備使用材料和工具的知識;讓學生有機會透過藝 術來表達和抒發自己的情感;給予孩童有機會藉由思考與分析去研究和記錄人為和自然 的現象(翁鈴雅,2007)。

綜上所述,依據不同的藝術教育理念,課程的設計與方案亦隨之改變,但中心的思 想與主旨皆是創造一個豐富多元的世界,讓我們的生活更豐盈燦爛。

二二二

二、、、視覺藝術教育的實施與演變、視覺藝術教育的實施與演變視覺藝術教育的實施與演變 視覺藝術教育的實施與演變

藝術教育理論的開展,源自於二十世紀初奧地利兒童美術教育學家齊澤克(Franz Cizek, 1865~1946)之影響,其於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開設兒童美術教室,致力於兒童美 術教育,將天賦人權、潛能開發、觀察與想像的理念引入美術教育中,引起了當時眾多

美術教育學者的注意,這股兒童美術教育的熱潮於歐美逐漸擴散開來,奠定了兒童美術 研究的開端(林曼麗,2000;蘇振明,2000)。而此股藝術學習思潮的轉變,不斷的影 響著台灣的美術發展,學者黃壬來(2006)將視覺藝術教育思潮的發展與演變區分為:

1.兒童中心的藝術教育理論;2.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理論;3.社會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

4.後現代藝術教育的課程論;5.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理論等幾個方向。

上述的劃分也說明了國內藝術教育發展的概況並發展至今,茲以影響我國國小視覺 藝術教育最深的幾個理論做說明:

(一) 以兒童為中心之藝術教育思潮

此理論於 1940、1950 年代開始,源自於強調教育過程必順應自然程序的自 然主義者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及強調教育即經驗累積的實驗主義 者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另外,強調透過藝術創作促進兒童個性發展,主張 順應兒童自然傾向的教學法,且以分析兒童的成長特徵為評量範圍,則以羅倫費爾 (Viktor Lowenfeld, 1903-1960)和里德(Herbert Edward Read, 1893-1968)二者為代表。

以兒童為中心的藝術教育取向,將理念集中在「自我表現」與「創造性」的主題 上,重視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及生活經驗,運用潛在、啟發式的教學法,透過藝術學 習的行為達到人格形成的教育目標。這種以藝術為手段,來達成其他教育目的之方 式,影響了台灣在美育實施上的理論,使美育得到較自由而有效的方法,成為台灣藝 術教育現象的諸面相之一(林曼麗,2000;郭禎祥,1993)。

這種以兒童為本位的藝術教育思潮,強調以全人教育的理念,取代以結構表現為 主的藝術教育,將過去三、四百年著重於藝術表現的教育風格,轉變為啟發創造力與 自主性學習的教育風格。此種教育理念主張教師依據兒童的繪畫能力發展,提供能讓 孩子自由探索、揮灑創意的媒材,給予適時的引導與鼓勵,不提倡臨摹仿製,不強行 灌輸孩子理解成人世界的美,視孩子為學習的主體,以發展情感、創造力、理智,具 有適應性與群體性的全人教育精神。

然而,在藝術教育史上,影響最深遠且時間持續最久的「兒童中心」理論,亦受 到一些質疑,例如注重自由表現且缺乏系統課程與具體實施方法,易使藝術淪為邊緣

科目,無法獲得二十一世紀社會所必備的多種能力(黃壬來,2008)。

(二) 學科取向的藝術教育思潮

自一九六○年代前期開始,美國的藝術教育相關文獻中陸續出現了批判以「創造 性」為取向的藝術教育論點,認為創造性的藝術教育並非是探究固有藝術價值的唯一 手段(林曼麗,2000)。此派學者以艾斯納(E.W. Eisner, 1933-)和古力爾( W.D.Greer, 1987)二者為代表,提倡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課程,強調透過藝術教育指導學生學習 藝術的各項知能,主張系統化的課程設計與指導方法,且以學科的標準來評量兒童的 學習成果。

Eisner(1989)認為此種教師無為論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品質以及學習成效逐漸低 落,因而提出「學科取向的藝術教育」(Dispciplin-Based Art Education,簡稱DBAE)。

艾斯納認為藝術能力乃學習的成果,而對個人有益的藝術學習領域,為藝術創作、藝 術史和藝術批評,此三個領域的教學若欲達到效果,則有賴系統化的課程設計。而有 組織的課程所提供給兒童的學習機會,不只是一些創造視覺形式所需的技巧,同時讓 他們學習如何去觀察自己與他人的作品、去瞭解藝術在文化中的角色(黃壬來,1993;

郭禎祥譯,1991)。

DBAE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要點如下:(Clark, Day, & Greer, 1987)

1. 藝術能力非自然成長的結果,而是學習的結果,且強調學生是學習者。因此學生欲 具有藝術的種種知識與概念,以及對藝術產生反應與創造等藝術的能力,需經由 學習得之。

2. 以藝術教育達到藝術學科的目的,因此有本質論之稱。此外,DBAE不像過去那樣 以藝術創作為中心,而是瞭解與創作藝術並重,其目的是要培養藝術上的卓越。

3. 藝術教育是普通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並且是未來專業藝術探討的基礎。藝術為普通 教育中的基本科目,以及未來成為專業藝術工作者的基礎。

4. 教材內容主要來自美學、藝術批評、藝術史、藝術製作等四大學科領域。

5. 學習的內容來自廣泛的視覺藝術種類,包括古今東西方的民間、應用與純粹藝術中 優質的作品。

6. 藝術教育要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則應有系統化與程序化的書面課程設計。

7. DBAE特別主張應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並透過教學協助其了解傳統藝術概念,

才能有創造的表現,而未經教導的兒童自我表現並非創造的行為。

8. 成人的藝術品是組織教材與統整四個領域的核心,且同一單元中,以成人藝術品統 整四個領域進行教學。

8. 成人的藝術品是組織教材與統整四個領域的核心,且同一單元中,以成人藝術品統 整四個領域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