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基礎,分別就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英語 教學法、合作學習、資訊融入教學與學習動機說明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國小英語教學現況 國小英語教學現況 國小英語教學現況 國小英語教學現況

本節先介紹我國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之沿革,並說明教育部推動的英 語教學政策之重點,最後歸納實施國小英語教育以來所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 一 一

一、 、 、 、國小 國小 國小 國小英語教學沿革 英語教學沿革 英語教學沿革 英語教學沿革

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教改會通過「積極規劃國民小學學生必修適量之英 語課程」案,建議政府應將英語二十六個字母的辨識與書寫,列為國小基本 技能,並以必修方式實施。在教改會建議國小實施英語教學之前,除了台北 市、台北縣和高雄市之外,其他縣市參與實施並不踴躍。教改會建議後,促 使官方由被動變主動,積極推動國小英語教育(陳淑嬌,1997)。

教育部為符合各界之期望,於民國八十七年提出「國民小學高年級實施 英語教學師資培育計畫」專案報告,並由中教司與國教司組成「國小英語教 學評估工作小組」。同年由國教司提出「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評估報告」,

內容包括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理由、實施英語教學基本目標、實施英語 教學是否增加學生負擔、未來三年配合措施、拓展多元師資培育管道及英語 教學輔助設施等項目(教育部,1998)。

在各界逐漸形成共識下,教育部在民國八十七年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 年一貫課程綱要」,將英語列入國小正式課程,訂於九十學年度自國小五年 級開始實施。此項政策的宣佈代表由國中階段才實施的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 國小,有其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二 二 二

二、 、 、 、國小英語教學重點 國小英語教學重點 國小英語教學重點 國小英語教學重點

教育部在民國八十七年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將英 語正式列入國民小學課程,並自九十學年度起由國小五年級開始實施,其中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是國民小學推行英語教育政策的重 要依據,至今經過多次修訂,目前實施的為民國九十三年訂正,九十五年修 正的版本(教育部,2006),以下簡略說明之:

(一)基本理念

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旨在奠定國人英語溝通能力的基礎、提昇英語學習 的動機與興趣。課程注重自然、愉快的語言學習環境,上課宜採輕鬆活潑、

互動的教學模式;教材內容及活動設計宜生活化、實用化及趣味化;體裁宜 多樣化。透過多元教材與活動練習,循序漸進,讓學生藉由同儕及師生的互 動,多方面接觸英語,並實際運用,而非由老師單向灌輸文法知識。為了維 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且不增加學習負擔,教材的份量及難易度宜適中,學生的 學習興趣與吸收能力應勝於教學進度的考量。

(二)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俾能運用於實際情境中。

2.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俾能自發有效地學習。

3.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的認識,俾能加以比較,並尊重文化 差異。

(三)分段教學重點

課程依學生外語學習之特性,分為國小、國中兩階段加以規劃。國小階 段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期能運用兒童在發音學習方面之優勢,於國 小階段強調聽、說教學,讓兒童藉由豐富的英語聽、說之經驗,奠定良好的 英語口語溝通基礎。但讀、寫活動並未偏廢,而是適時融入課程,讓學生藉

由接觸簡易的閱讀教材,及適當之摹寫字詞等練習,自然體驗語言之不同形 式,以收聽、說、讀、寫相輔相成之效果,並為國中階段聽、說、讀、寫並 重的英語學習作準備,進而達成國小、國中英語課程一貫之目標。

(四)實施要點 1.教學方法

英語科教學要成功,首重在學校及班級如何營造出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 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學習英語。透過多元化的平面及視聽 教材,來訓練學生聽與說的能力。教學時應儘量以英語進行,以增加學生聽 說的機會,並突破由教師作單向知識灌輸的模式,儘量透過情境化的活動、

同儕與師生雙向互動的練習,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

國小階段的聽力教學宜注重語意理解,口說教學也以語意表達為主,並 利用圖示、肢體動作等視覺輔助,增進學生對語意的掌握。閱讀方面,可運 用簡易有趣之故事及短文,以提高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書寫方面的教 學,應提供學生臨摹、抄寫活動,再透過重要字詞填寫和造句培養基本的寫 作能力。相關教學法將在第二節中做深入探討。

2.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建議採用多元化的評量模式,學習成果不一定全採用分數,亦 可以質的敘述方式呈現。聽與說之評量儘量以上課之口語練習、角色扮演、

配對、小組互動表現為依據,少作紙筆測驗。

三 三 三

三、 、 、 、國小英語教學困境 國小英語教學困境 國小英語教學困境 國小英語教學困境

九年一貫英語課程是為順應國際趨勢潮流及符合社會期待,但正式實施 八年以來仍然發現一些制度面及教學面上的問題,以下分述之:

(一)學生程度不同

全國教師會(2003)統計國小英語教學現況,發現平均每班有三分之一

左右的學生在學前階段就已經學過英語,76%的國小英語老師認為國小學生之 間存在嚴重的英語落差。李秀如與王德睦(2007)以內政部兒童局之「中華 民國九十年臺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的原始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家 庭經濟能力為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許多孩童在幼兒時期已接受英 語教學,使得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即已出現能力落差。面對學生英語程度之 差異,教師原應針對不同能力之學生給予適性指導,但受限於教學時數、行 政資源不足,使得落差情形日益嚴重(黃啟仁,2002)。

(二)師資不足

教育部調查九十八學年度各縣市國小英語合格教師比率,結果有八個縣 市的合格率達百分之百,但也有三個縣的合格英語教師只有七成,甚至不到 七成(陳祥麟,2010)。英語師資的數量與良窳是英語教學政策執行成敗的 關鍵因素之一,國小英語教學實施至今,英語師資仍呈現不足的現象。在九 年一貫課程實施以前,英語並未列入國小的正式課程,國小教師除極少數受 過英語教學的專業訓練外,絕大多數並未具備英語教學的經驗與素養。雖然 教育部在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正式實施前辦理過相關英語師資的培訓工作,為 因應英語課程向下延伸至三年級實施,其中台北市等七縣市更提早至一年級

(孟祥傑,2010),對英語師資的需求更為迫切而採取配套措施,如鼓勵現 職教師及具有教師資格者參加英檢以提昇教師外語能力、補助偏遠地區及離 島縣市政府選訓英語教師之經費等。然而由於各縣市教師缺額不足,即使經 培訓合格的英語教師數量符合需求,在學校員額編制未變動前,由未接受英 語教學專業訓練的現職教師、代課教師授課仍是無法避免的現狀。

第 第 第

第二 二 二節 二 節 節 節 國小 國小 國小英語教學法 國小 英語教學法 英語教學法 英語教學法

九年一貫英語教學首重營造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以 自然的方式接觸英語、學習英語。透過多元化之教材,如錄音帶、錄影帶、

電腦多媒體、書本、圖片,以歌曲、節奏韻文、故事、卡通等內容來訓練國 小學生聽說之能力。在情境化的活動中,藉由師生雙向互動的練習,讓學生 從活動中學習,其中聽力教學以語意理解、口語教學以語意表達為主,加強 學生對語意的掌握,輔以適時的複習與實際運用,以提高學習興趣及效果(教 育部,2006)。由此可知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精神著重的是自 1970 年代即興起,

並在 80 年代被廣為提倡的溝通式教學觀(施玉惠,2001)。學習外語的主要 目標在於學會與人溝通的能力,如問候、感謝、道歉、同意、請求、問路、

打電話等,藉由課堂上之教學與真實生活的結合,期望學習者熟悉語言功能 之運用,依對象、場合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意。然而學生的學習有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學習風格及人格特質,需要配合不同的教學方法或策略(林銘娟,

2008;許繼德,2002)。不同的教學法有不同的優勢及限制,為達到因材施 教的目標,教學者須對常使用之英語教學方法有所瞭解,為教學對象提供更 適切之教學方式。研究者蒐集英語教學相關文獻彙整出主要的幾種英語教學 法,分文法翻譯教學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情境教學法(Situated Method)、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 Method)、默示教學法(The silent way)、肢體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自然教 學法(Natural Approach)、全語言教學觀(Whole Language)、多元智慧 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並從中歸納分析適合本研究運用 之方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