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透過相關文獻旨在探討教師之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 作倦怠之關係。首先,第一節在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理論模式 等相關研究;第二節在探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理論及研 究;第三節在探討教師工作倦怠的意義、理論模式等相關研究;第四 節則分析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關係及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探討

壓力具有正向及負向兩種類別,適度的壓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 能;相反地,過度或負向壓力則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態。以下就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理論模式等來做討論。

一、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教師工作壓力乃是教師在從事學校教育工作時,在職務上所造成 的生理、情緒等之負面感受。有關各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所 強調的重點大多是外界刺激與有機體身心反應的互動因素,以及有機 體遭遇情境和採取行動的歷程(張郁芬,2001)。茲將國內外學者對

「教師工作壓力」一詞之定義,彙整如表 2-1 所示。

表 2-1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

表 2-1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續 1)

1978 Kyriacou

茲探討下列幾位學者所提出的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分述如 下:

(一) Gmelch(1988)提出的「教師壓力循環模式」

Gmelch 根據過去學者壓力理論的相關研究而提出「教師壓力循 環」理論模式,如圖 2-1。此理論模式包含:壓力來源、知覺、因應 反應及結果四個部分。

1. 壓力來源:即壓力因素的刺激,或加諸於個人的特殊要求,導致 工作壓力的產生。

2. 知覺:個人對壓力的知覺,即個人所感受的壓力及其程度,包括 生理的與心理的反應,且兩者間亦會相互影響。

3. 因應反應:當個人生理或心理無法承受的工作負荷,及認定此為 壓力,個人因應反應會隨個人壓力因應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包括人際的、智能的、身體的、管理的、環境的及態度等。

4. 結果:個人因長期承受強烈且負面的壓力,因而造成生理或心理 上的疾病。

壓力來源 知覺反應 因應反應 結果反應

1. 2. 3. 4.

期望 良性? 社會的 教師專業態度:

缺少時間 惡性? 身體的 1.教育信念

薪資 有關? 智能的 2.教育態度

工作負荷 無關? 環境的 3.教育熱忱

工作/人際 正向? 人際的

研習 負向? 態度的 生理或心理疾病

圖 2-1 Gmelch(1988)提出的「教師壓力循環模式」

資料來源:改自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 Cause, reactions, response and consequences, by W. H. Gmelch, 1988,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26(2),p.136.

(二) Kyriacou & Sutcliffe(1978)提出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 Sutcliffe1 被認為是教師工作壓力研究的先驅,其統 整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提出了「教師工作壓力」模式。Kyriacou & Sutcliffe 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從事教師相關工作時,對工作產 生負面的情緒,如圖 2-2。此模式包含下列重點:

1. 可能的壓力源:包含心理及物理因素,為主觀性概念。

2. 評估:經個人的評估是否會對個人自尊及安全產生威脅。

3. 實際的壓力源:可能的壓力源經評估後變成實際的壓力源,為客 觀存在的現象。

4. 適應機制:教師對實際壓力源,透過其適應機制的作用,以減少 感受到的威脅。

5. 教師壓力反應:受個人特質影響,如背景變項、人格、需要、適 應能力、信念、態度等。

6. 慢性壓力症狀:教師工作壓力若持續存在的話,可能會造成慢性 壓力症狀,如身心症、心臟病。

7. 非職業性的壓力源亦可能經評估後變成實際的壓力源。

7.教師個人特質:教師的屬性變項、人格需要、

資料來源:改自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by Kyriacou & Sutcliffe, 1978, Education Studies, 4, 1-6

此模式有四條回饋路線:

(三) Moracco & McFadden(1982)提出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 McFadden(1982)參考 Kyriacou & Sutcliffe(1978)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經修正後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

圖 2-3。

資料來源:改自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by Moracco & McFadden, 1982,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 549-552.

由圖中可看出: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續 1)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續 2)

2000 Antoniou, Polychroni

綜合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可發現,重複出現的壓力源包括人際關 係、工作負荷、學生行為/問題、行政/社會支持、專業知能等因素。

可見這些因素對教師工作壓力研究而言,都值得我們做深入探討。故 吾人將人際關係、專業知能、工作負荷、學生問題、社會支持等五個 壓力源作為本研究在設計教師工作壓力問卷時所依據的壓力來源面 向。

四、教師工作壓力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在相關工作壓力的文獻中發現,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 的感受性和研究結果各有不同。所以,本研究彙整文獻中個人背景變 項對工作壓力的影響,以作為設計本研究問卷之參考。整理如下:

(一) 性別

性別與工作壓力的關係,大致上分為三大類:女性教師感受的工 作壓力大於男性教師(林純文,1996;林幸台,1996;葉龍源,1998;

蔡純姿,1998;楊淑麗,2003);亦有研究發現,男性教師感受的工 作壓力大於女性教師(蔡璧煌,1999;程一民,1986;郭泰平,2001); 另有研究發現性別對工作壓力的感受無差異(黃國銘,2003;蘇國興,

2003;林政蓉,2003)。

由此可知,性別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感受並無一致性的結論。因 此,本研究擬考驗不同性別對研究對象之工作壓力是否有差異。

(二) 年齡

相關文獻顯示,教師年齡對工作壓力的感受具有影響(林純文,

1996;邱憲義,1996;蔡金田;1998;李明宗,2000;林政蓉,2003;

林雅薰,2004),且程一民(1996)、吳政融(2001)、莊淑昀(2007)

等人之研究結果指出,年紀較輕的工作壓力較年長者大;另有研究發 現,教師年齡對工作壓力的感受並無差異情形(葉龍源,1998;林秀 靜,1998;廖光榮,2002;楊淑麗,2003)。

由此可知,年齡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感受並無一致性的結論。因 教育環境的改變,許多教師紛紛表示壓力不小,故本研究擬考驗不同 年齡對研究對象之工作壓力是否有差異。

(三) 婚姻狀況

相關文獻顯示,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的關係,程一民(1996)研 究發現未婚者的工作壓力感受度大於已婚者(林純文,1996;葉龍源,

1998;蔡壁煌,1989);另有部分學者則指出婚姻狀況對工作壓力的 感受並無差異(林秀靜,1998;陳聖芳,1999;蘇國興,2003)。

由此可知,婚姻狀況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感受並無一致性的結 論。因此,本研究擬考驗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是否有差異。

(四) 任教職務

相關文獻顯示,教師職務與工作壓力的關係,大致上分為三大 類:教師職務對工作壓力的感受無差異(廖光榮,2002;林政蓉,

2003)、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大於導師與專任(蔡純姿,

1998;郭泰平,2001)、導師感受的工作壓力大於兼任行政工作教師 及專任教師(蔡孟珍,2001;黃國銘,2003;林雅薰,2004)。

(五) 教育背景

蔡純姿(1998)的研究指出教師的學歷較低者(師範師專畢業)

有較大的工作壓力;葉龍源(1998)的研究則發現一般大學畢業教師 比研究所及師範體系畢業的教師工作壓力的感受度較大。

(六) 教學年資

程一民(1996)、陳聖芳(1999)、郭峰偉(2001)、蘇國興(2003)、 黃義良(1999)、楊淑麗(2003)的研究發現教師工作壓力會因教師 教學年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七) 學校規模

林純文(1996)、陳聖芳(1999)、李明宗(2000)、郭峰偉(2001)

的研究發現教師工作壓力會因學校規模的大小而有所差異,通常班級

數越多,教師的工作壓力越大。葉龍源(1998)的研究則指出學校規 模對教師整體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八) 專業背景

林秀靜(1998)、葉龍源(1998)、陳聖芳(1999)、莊中興(2001)

的研究顯示專業背景對教師工作壓力有影響。而部分學者的研究顯示 專業背景對教師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林純文,1996;邱憲義,1996;

黃義良,1999;李明宗,2000)。

由此可知,專業背景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感受並無一致性的結 論。因此,本研究擬考驗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是否有差異。

本研究之個人背景變項部分則探討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專業 背景、教師任教資格、任教年資、特教任教年資、任教職務、任教階 段別及任教理由、有無在職進修、婚姻狀況及子女數等十三個變項。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的相關探討

在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感受到不少壓力。隨著文明的進 步、社會的多元化,個人要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資訊發達使我們的 觸角愈來愈廣,時間和精力卻也被分割得益發瑣碎。然而,社會價值 與規範賦予每一種角色特有的要求並未減少。因此人們常在無法兼 顧,又不得不扮演好各種角色的情況下,承受極大的壓力。壓力因應 得當,將促使個人的表現地更好,是為一動力;但若無法好好調適,

將造成個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所以,我 們除了要瞭解壓力可能帶來的後果,更需學習如何因應壓力。因應是 個人在面臨壓力時所採取的行動。以下就壓力因應的定義、理論模式 等來做討論。

一、 壓力因應的定義

許多國內外學者對壓力因應做深入研究,但對定義並無一定的看 法,研究者蒐集相關文獻,彙整如表 2-3:

表 2-3 壓力因應的定義

年份 學者 壓力因應的定義

1996 林純文 當遭遇壓力事件時,個人內在認知與情緒及行 動上所做的努力。

1998 葉龍源 當個體面臨壓力時,為緩衝或避免壓力所造成 身心疾病,努力調適壓力的歷程。

1999 黃義良 個體為緩和壓力,主動改變其心理認知或行 為,促使壓力質的改變及量的減輕之歷程。

1976 Lazarus 因應是一種解決妨礙個人幸福問題的方式 1978 Pearlin &

Schooler

指對生活壓力所採取的動作,以避免或情緒上 的壓力。

1982 Gmelch 指個人可選擇有效的方式來減輕壓力之決定 過程。

1984 Folkman 為涵蓋認知、行動、評價及再評價等步驟的動 態歷程。

綜合上述學者對「壓力因應」的定義可知,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 式為教師在面臨工作壓力後所採取的行動。

二、 壓力因應方式的相關理論

茲探討下列幾位學者所提出的壓力因應方式之理論模式,分述如

茲探討下列幾位學者所提出的壓力因應方式之理論模式,分述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