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研究步驟

子女數 0 個

1 個 2 個 3 個以上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步驟分為七部分,研究進度表如表 3-5,各步驟之細部 重點如下:

一、 收集、閱讀相關資料,經整理、分析後,確定研究的題目、目的 及方法,並建立研究架構。

二、 蒐集、整理及分析國內外與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 之相關文獻,擬定研究計畫。

三、 申請論文計畫口試。根據口試委員的建議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之 結果,進行研究計畫之修正。

四、 研究方向確定後,開始選擇並編製問卷。

五、 實施問卷調查,於一週內收回問卷。

六、 將收回的問卷進行編碼、整理的工作,淘汰作答不完整之無效問 卷。將有效問卷之資料輸入電腦,透過 SPSS FOR WINDOWS 12.0 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將分析出的資料與文獻探討進行綜合討 論。

試後做最後修正,完成研究論文。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將有效問卷的資料經編碼及登錄,以 SPSS FOR WINDOWS 12.0 統計套裝軟體執行統計分析,各項考驗顯著水準訂為 0.05,以 驗證各項假設。應用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多元迴歸等統計方式,分析教師基 本資料、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等集中與離散趨勢、

差異性、關連性及預測力。詳細說明方法如下表 3-6:

表 3-6 資料處理與分析表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判斷研究對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研究者依據問卷調查所蒐集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加以討論。本 章分為五節,第一節為教師背景資料分析;第二節為教師工作壓力、

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的現況;第三節為教師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教 師工作壓力的關係;第四節為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 怠之相關;第五節為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對工作倦怠之影響 及預測力。

第一節 教師背景資料分析

此節針對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進行描述型統計分析。發放問卷 105 份,有效回收問卷 100 份,回收率約 95.24%。有關研究對象背景資 料的分佈狀況,如表 4-1 所示。茲將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分析如下:

一、 性別:研究對象中男性有 24 位(24%);女性則有 76 位(76%)。 此校教師的女性多於男性,佔有半數以上。

二、 年齡:研究對象中,29 歲以下的有 34 人(34%);30~39 歲的 有 43 人(43%);40~49 歲的有 18 人(18%);50 歲以上的有 5 人(5%)。研究對象的年紀分佈以 30~39 歲為最多,29 歲以下 次之,可見此校教師普遍是較為年輕的。

三、 教育程度:研究對象中,學士的有 65 位(65%);碩士的有 35 位(35%);博士的則為 0 位。此校教師的教育程度以學士人 數最多,佔有半數以上。

四、 專業背景:研究對象中,未接受特教專業訓練的樣本有 4 位

(4%);學士後特教師訓班(含特教學程)的有 55 位(55%);

特教系/特教組的有 28 位(28%);特教研究所的有 13 位

(13%)。此校教師以學士後特教師訓班(含特教學程)的人

數最多,佔有半數以上。

五、 教師任教資格:研究對象中,代理代課教師有 13 位(13%); 正式教師則有 87 位(87%)。此校教師普遍為正式教師,代理 代課教師只佔有少數。

六、 任教年資:研究對象中,5 年以下的有 50 位(50%);6~10 年 的有 27 位(27%);11~15 年的有 14 位(14%);16~20 年的有 7 位(7%);21 年以上的有 2 位(2%)。教師的任教年資以 5 年以下的人數最多,6~10 年的次之,可見此校教師的任教年 資不高,大多低於 10 年以下。

七、 特教任教年資:研究對象中,3 年以下的有 21 位(21%);4~6 年的有 53 位(53%);7~10 年的有 18 位(18%);11~15 年的 有 7 位(7%);15 年以上的有 1 位(1%)。此校教師的特教任 教年資普遍為 4~6 年,佔有半數以上。

八、 任教職務:研究對象中,教師兼導師的有 63 位(63%);教師 兼專任的有 2 位(2%);教師兼行政的有 15 位(15%);巡迴 教師的有 20 位(20%)。因此校教師採用雙導師制,故教師兼 導師的人數最多,佔有半數以上。

九、 任教階段別:研究對象中,學前階段的有 30 位(30%);國小 階段的有 12 位(12%);國中階段的有 15 位(15%);高(中)

職階段的有 43 位(43%)。此校以高(中)職階段的人數最多。

十、 任教理由:研究對象中,選擇所學相符的有 58 位(58%);興 趣理想的有 37 位(37%);公費分發的有 4 位(4%);遷調方 便的有 1 位(1%)。此校教師選擇所學相符的人數最多。

十一、 有無在職進修:研究對象中,無在職進修的有 74 位(74%);

有在職進修的有 26 位(26%)。此校教師無在職進修的人數最 多,佔有半數以上。

十二、 婚姻狀況:研究對象中,未婚比已婚的人數高一些,未婚

的有 53 位(53%);已婚的有 47 位(47%)。

十三、 子女數:研究對象中,0 個小孩的有 71 位(71%);1 個小孩 的有 10 位(10%);2 個小孩的有 17 位(17%);3 個小孩的有 2 位(2%);4 個小孩以上的則為 0 位。此校教師沒有小孩的人數 最多,佔有半數以上。

表 4-1 教師背景資料分析表(N=100)

背景變項名稱 變項類別 N 百分比(%)

性別 男 24 24

女 76 76

年齡 29 歲以下 34 34

30~39 歲 43 43

40~49 歲 18 18

50 歲以上 5 5

教育程度 學士 65 65

碩士 35 35

博士 0 0

專業背景 未接受特教專業訓練 4 4

學士後特教師訓班(含特教學程) 55 55

特教系/特教組 28 28

特教研究所 13 13

教師任教資格 代理代課教師 13 13

正式教師 87 87

任教年資 5 年以下 50 50

6~10 年 27 27

11~15 年 14 14

16~20 年 7 7

21 年以上 2 2

表 4-1 教師背景資料分析表(N=100)(續 1)

背景變項名稱 變項類別 N 百分比(%)

特教任教年資 3 年以下 21 21

4~6 年 53 53

7~10 年 18 18

11~14 年 7 7

15 年以上 1 1

任教職務 教師兼導師 63 63

教師兼專任 2 2

教師兼行政 15 15

巡迴教師 20 20

任教階段別 學前階段 30 30

國小階段 12 12

國中階段 15 15

高職階段 43 43

任教理由 所學相符 58 58

興趣理想 37 37

公費分發 4 4

遷調方便 1 1

有無在職進修 無 74 74

有 26 26

婚姻狀況 未婚 53 53

已婚 47 47

子女數 0 個 71 71

1 個 10 10

2 個 17 17

3 個以上 2 2

本章第二節以後之相關考驗,由於樣本分配不平均,研究者將予 以合併,其分述如下:

1.年齡變項:將 40~49 歲組與 50 歲以上組合併為 40 歲以上組。

2.任教年資:將 16~20 年組與 21 年以上組合併為 16 年以上組。

3.特教任教年資:將 11~14 年組與 15 年以上組合併為 11 年以上組。

4.任教職務:將教師兼專任組與教師兼行政組合併為教師兼行政組。

5.任教理由:將公費分發組與遷調方便組都併入所學相符組。

6.子女數:將 2 個組與 3 個以上組合併為 2 個以上組。

第二節 研究對象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的現況

本節依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加以分析討論,以回答問題一:教師工 作壓力的現況、問題二:壓力因應方式的現況與問題三:工作倦怠的 現況。將於統計分析表中列出所有受試者在各層面的平均數、標準差 與單題平均數。

單題平均數為各層面的平均數除以各層面的題數,其結果可以知 道所有受試者在該層面的反應情形。如:「人際關係」層面平均得分為 21.31,該層面之題目有 9 題,則單題平均數為:21.31÷9=2.37。

一、 工作壓力之現況

(一)整體與各層面工作壓力之分析

由表 4-2 得知,研究對象整體的工作壓力感受,平均數為 142.07,

單題平均數得分為 3.14(高於中間值 3.00),傾向高工作壓力。其中 平均數大於 3.00 以上的題數高達 30 題,由此可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在工作壓力的感受在中等程度之上。這與莊中興(2001)、吳俊容

(2002)、詹美春(2002)、莊蕙伊(2004)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

在工作壓力的五個層面中,有四個層面的單題平均數在 3 分以 上,其中社會支持(M=3.43)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而言是最大的壓力 來源;其次依序為:工作負荷(M=3.41)、學生問題(M=3.31)、專業 知能(M=3.24),而人際關係(M=2.37)的單題平均數則在 3 分以下,

為最小的壓力來源。此結果與郭生玉(1990)、李榮妹(2004)、沈儀 芳(2004)、簡驪潔(2007)等人之研究結果相似。

表 4-2 教師工作壓力分析(5-非常符合、4-大致符合、3-一半符合、2-很少符合、1-極不符合)

題項 平均數 標準差 分量表

平均數 標準差 單題平均數 人際關係的壓力 9 題

1.我覺得與同事相處、溝通的時間不夠,使教學 工作合作有困難

2.54 0.87 2.我會因教學上的問題與同事發生不愉快 1.99 .70 3.我會因身為特教學校教師的身份而感到壓力 2.32 1.06

4.我覺得家長很難溝通 2.66 0.87

5.在校內擴展人際關係讓我感到困難 2.26 0.88 21.31 4.87 2.37 6.我會因在乎自己在同事眼中的評價而感到壓力 2.44 1.04

7.我覺得向同事闡明自己的特教觀念與作法有困

難 2.33 0.85

8.同事對於教學活動的態度消極,讓我感到困擾 2.35 0.87 9.我會因和同事的行政立場或教學意見不同而感

到不愉快

2.41 0.89 專業知能的壓力 8 題

10.我覺得家長的教育態度與我的教育理念不符 2.71 0.84 11.我會為了撰寫 IEP 而感到煩惱 3.03 1.05

12.我覺得無法發揮所學,有志難伸 2.55 0.97

表 4-2 教師工作壓力分析(續 1)

表 4-2 教師工作壓力分析(續 2)

(二)各層面工作壓力內容之分析

有關研究對象各層面之工作壓力感受,如表 4-3、表 4-4、表 4-5、

表 4-6、表 4-7。

由表 4-3 可發現,九題平均數均低於中間值(3.00),顯見研究對 象在「人際關係」層面的工作壓力感受是偏低的。其中教師在「我覺得 家長很難溝通」的工作壓力感受最高(M=2.66,SD=0.87),顯見親師溝 通部分,是教師感受較大的壓力源。有些教師則在開放性意見中反應:

「家長過渡溺愛、保護小孩,導致學生學習成效不佳。」

「家長只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想事情,但每個孩子情況不同,要多方考量。」

「家長對教師的信任度及尊重不夠。」

「家長的權力無限擴大,教師淪為授業的工具。」

「家長對學生過高的期待與不合理的要求,而學生實際能力不足,家長總認為老 師是萬能的。」

從這些反應中可瞭解,家長與教師對學生能力或特教觀點認知的 不同,往往會造成親師溝通上的困難。因此,家長之親職教育應加強 辦理,而教師則需增進親師溝通的技巧。

由表 4-4 可發現「專業知能」層面題目的平均數介於 2.55~4.05 之區間。其中有四個題目的平均數高於中間值(3.00),且前三名的題 目都與增進個人專業知能有關,也是整份量表中得分最高的(M>

3..92),顯見充實教師專業知能是研究對象所最重視的。有些教師在開 放式意見中反應:

「學校辦理的研習,大多不符合教師教學所需求,硬是強迫全體教師參加,

只是徒增教師工作負擔,且浪費經費。」

「相關知能研習,學校薦派方式不合理,應讓老師可視個人需求選擇參加,

而非擔心代課費問題,只讓課務少的老師才能參加。」

「希望學校考量教師真正需求,辦理合適的研習活動。」

「希望學校考量教師真正需求,辦理合適的研習活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