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節 文獻評介

7

歸納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同理心與菩提心之思想與實踐內涵。

二、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理論為依據,透過自我敘說之研究方法,反思同理 心與菩提心之運作關係。

三、尋找將菩提心運用於社會工作之可行性。

第二節 文獻評介

本節主要對於「同理心」及「菩提心」的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將分述如下。

一、有關「同理心」之文獻整理

同理心的工作方法源自於人本主義的創始者之一羅哲思( 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大師於二十世紀的四、五0年代間創立了「個人中心治 療法」,此治療法又稱為「非指導式治療」、「當事人中心治療」或「案主中心治 療」等。在當時,此治療學派有別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因為主要是強調 人的正面成長和發展,並且非常強調治療師本身的態度。「個人中心治療」絕非 只是一種技巧,例如一致性(Congruence)、真誠(Genuineness)、無條件尊重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和同理心(Empathy)等,因此,這在當時以 精神分析為主流的治療生態中,個人中心治療法可說是異軍突起。

個人中心治療法之所以能獲得滋養的土壤,有賴於存在主義的觀點,存在主 義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責任,並且強調人生的意義等。羅哲思相信人本身是可以 信任的,並且自身也是有能力去理解和解決自己的困難和個人的成長,尤其被稱 為「非指導性治療」(non-directive counseling)乃強調治療師本身的態度和個人 的特質才是治療的關鍵,並指出治療關係才是決定治療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所以 一向被精神分析學派所重視的分析理論和技巧,在當時則被羅哲思加以批評。

到了 1950 年代,個人中心治療法被稱為「案主中心治療」,此乃強調在輔導 過程中要以案主為中心的理念,而且在此階段的「案主中心治療」,是指著重在 案主本身的世界觀會多過於澄清事件本身的真相。因為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觀之 中,並非是活在客觀事實的真相裡,甚至,到底是否具有唯一客觀的事實,這在 爾後的後現代哲學探討中,早已面臨諸多挑戰。

從 1950 年代後期開始直到 1970 年代,羅哲思將理論擴展,並且也提出在治 療中所需要具備的特質與元素,同時也為此進行大量的研究去支持「案主中心取 向」的假設。半個多世紀來,以同理心為主題的研究,在各相關助人領域中,已

2008 年,頁 193-216。邱惟真:〈台灣○○監獄性犯罪受刑人同理心訓練模式之建立及成效評估〉

《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5 卷 2 期,2009 年,頁 159-179。

2008 年,頁 85-118。謝旭洲:〈閱讀感性文章時的感動反應:探索讀者同理心與文章真實感對 感動程度之影響〉,《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2 卷,2011 年,頁 1-31。

9

翁開誠指出同理心(empathy)在許多知識領域裡,都是個重要的概念,認 為在諮商與心理治療領域裡,不但人本取向的 Rogers 主張同理心是心理冶療能 成功的充分而且是必要條件之一,心理分析取向的 Kohut,也認為同理心是治療 的關鍵要素。因而許多學者認為同理心在心理冶療中有其重要性,而且是跨學派,

並且是被普遍被接受的。27

翁開誠也將「互為主體性」的概念融入於同理心之中,指出當我們放棄將對 方視為客體與物體,而是視其為主體時,面對這樣一個自由、自主、情感飽滿、

意義統整、而又生生不息的生命體,與之相處之道,就只有同理心。28「互為主 體」的核心信念其實就是--誠實,治療者必須誠實面對個人的情緒,包括個人過 往生命史中的不堪與傷痛,也誠實面對案主的所有行為與情緒,因為只有當治療 師以此種誠實的態度來面對案主的生命體時,同樣也才能展現出對天地、對宇宙 間萬事萬物最誠敬的一種生命態度。

但什麼是誠實與恭敬?只有小孩最誠實,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就會有 愈來愈多無法誠實的理由,但這些卻是煩惱叢生的根源,「互為主體」的概念就 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回到反璞歸真的心理狀態,治療者要真誠、勇敢的將自 己內心的感受回應給對方,包括無間斷、如實地觀看個人的成長史、並察覺在自 己生命過程中重要他人對自己所產生的影響性,如此才能避免在治療過程中因個 人自我的情緒染汙,導致無法清晰地觀察並且理解案主的處境。

那麼恭敬又是什麼?恭敬就是以一種感恩的心情來領受案主將生命赤裸裸 地呈現在我面前,案主是如此的信任我,那麼我又豈能辜負他這番請託的赤忱?

「同理心」相信在不被染汙的專業關係中,才能協助案主能面對個人內心深 處最真實的情感,包括渴望、害怕、恐懼、與哀傷,也透由這一份溫暖與支持的 專業關係,讓案主重獲新的體驗,以及對自身困境能產生新的理解,並且進一步 以此力量來轉化個人未來的生命趣向。

這些理論確實幫助過許多人突破生命困境,也有相關研究證明了「互為主體 性」的影響力。29但是在初學者身上,「同理心」的運用就是會經常面臨瓶頸,

於是張老師基金會的義務張老師訓練,也細緻的將同理心區分為初層次同理心與 高層次同理心。初層次同理心意指工作者在語言上的同理反應,只要能專注在傾 聽與體認上,再運用簡短的一、二句話就能達到這樣的目標,至於高層次同理心 的訓練,則是在要求義務張老師的專業條件上,最模糊而又難以範定的目標。翁

士論文,2014 年。朱瑩琪:《烽火寓禪機~女‧性/主體/一個女性運動者政治主體的發展取徑》,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2015 年。

27 引自翁開誠:〈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 26 期,1997 年,頁 261。

28 同上。

29 請參考廖本富:〈同理心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輔導季刊》,36 卷第 2 期,2000 年,頁 45-53。

10

開誠指出,高層次同理心經常會面臨的挑戰是,面對著案主大量、零碎、又難懂 的情感性經驗時,工作者要以精簡的幾句話來反應案主最核心的敘事內涵,若非 長期訓練,恐難在短時間之內達到,30因此,Bruner 提出的故事性思考(narrative thinking),正與這樣的心理歷程有密切的相關性。31

誠如 Bruner 所言,故事性思考歷程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真實的生活之中,

然而一直被心理學家所忽略。直到晚近,以故事(narrative)來比喻、理解人類 心理世界的呼聲,才漸漸由心理學界中不同領域的學者所提出。32有鑑於故事性 思考的同理心,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其基本內涵待研究方法中再予以詳述。

二、有關菩提心之文獻整理

菩提心乃大乘佛法中之專有名詞,為顧及非佛教徒對本論文之理解,因此在 本段落首先對菩提心一詞進行名詞緣起的理解,再針對菩提心之相關研究進行文 獻整理。

在整理過程中,經以「菩提心」為關鍵字搜尋在國內的相關研究,大致上又 可將文獻整理區分成二類,一類是以理解在經或論中所闡釋菩提心內涵為主的研 究,另一類則是將對於經論之理解延伸至大乘佛法中之菩提心實踐,而這些實踐 場域則包括在心理學,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之佛法實踐等。本段落先介紹菩提心之 內涵,接著再介紹在經論中所闡釋菩提心內涵之研究,最後則是將菩提心導引至 現代社會反思之研究,以下將分述如下。

(一)菩提心之名詞緣起及內涵

印度佛法的演變,由原始佛教而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若要貫穿理解整 體的佛法,唯有從部派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著手,在佛法的演進中,部派時期與 初期大乘佛教時期,對於「菩薩」定義的要求標準,思想差異甚大。林怡君33在 部派佛教到龍樹時期菩薩觀的研究中指出,在部派佛教時期,修行人是以證得涅 槃為最高宗旨,到了大乘佛教,則是以三心為實踐菩薩道的精神--即是一切智智 作意、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為方便。首先,當菩薩在實行六度、四攝時,一方 面要培養慈悲心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利他之事;一方面在內心又要體驗、理

30 引自翁開誠:〈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 26 期,1997 年,頁 263。

31 請參考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32 請參考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

Sarbin, T. R. (Ed.). (1986).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Y: Praeger.

&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Gerrig, R. J. (1993). Experiencing narrative worlds.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Schank, R. C. & Abelson, R. P. (1995).

33 請參考林怡君:《從部派佛教到龍樹時的菩薩觀》,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6 年。

11

解空性之理。因此即是悲智等持,當智勝於悲時,則有退墮二乘之危機,於是,

發菩提心在大乘行者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有其重要之關鍵。第二,菩薩是以佛為 理想、為目標,因而立下自己也要成佛的大志願,初發心必立基於大悲,如缺乏 悲心,任何法門都將與成佛無關,而悲心即是菩提心的源頭。第三,要成就菩薩 的大行,若處處取著,沒有無所得為方便則更是無法成就。因此,林氏指出,自 利與利他是相輔相成的,無法將它一分為二,二者乃為一體的兩面,此乃因緣於 佛教本是存在於人間,菩薩深入人間,以出世精神,從事入世之事,於入世法中,

攝化眾生向於出世,因而才能做到入世與出世融合為一,因此自利與利他也得以 完成。是故,菩薩本為成就眾生而發心,若不為眾生則菩薩不名為菩薩。

要發起無上菩提心之根本,乃誓願為眾生示教利喜,並且悲不住涅槃,其主 要原因乃是以「利他」為出發點,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修習大乘佛法,

發菩提心就是成就佛道的必經之路。因此陳玉蛟34指出,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

其基本前提就是發菩提心,而且立下誓願要利益眾生、不入涅槃。

其基本前提就是發菩提心,而且立下誓願要利益眾生、不入涅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