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李斯特生平與重要管絃樂作品

第二節 李斯特重要管絃樂作品

李斯特重要的管絃樂作品,如 12 首交響詩、2 首交響曲,均是集中於 1849 至 1859 年間,於威瑪時期創作。然而他並非在威瑪時期才開始著眼於管絃樂作品,早在孩提時 代,已寫作幾首大序曲(Grand overtures),但總譜現今已遺失。在 1830 年,李斯特已 經計畫寫作革命交響曲,至 1830 年代末期,即開始創作鋼琴協奏曲。23 1845 年李斯特 參與波昂的貝多芬慶典,曾以其清唱劇作品向貝多芬致敬。24 上述例子雖然並非李斯特 著名作品,卻顯示在威瑪時期之前,其已經開始接觸管絃樂作品。威瑪時期之後,李斯 特並未完全荒廢管絃樂作品,此時他完成神劇《基督》,並於 1867 年寫了一部《匈牙利 嘉勉彌撒》(Hungarian Coronation Mass , 1867)。晚年時期,更創作了最後一首交響詩。

作為一位管絃樂作曲者,李斯特偶爾希望能在十九世紀中期樂團的編制下加入其他

24 Beethoven Cantata No. 1: Festkantate zur Enthüllung (1845) .

25 十九世紀中期的樂團編制常為︰成雙的木管樂器、三或四把法國號、兩支小號、二或三 把長號、低音號、定音鼓及弦樂。

20

部分,具邏輯性且明晰,對於管絃樂中的獨奏樂器運用,常是罕見且具又高度效果。此 外,打擊樂器方面也運用自如,交響詩《匈牙利》(Hungaria, 1854)描寫軍隊的樂段,

即是一極佳的例子。26

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關於數首交響詩的創作靈感。《匈牙利》(Hungaria, 1854)和

《英雄的葬禮》(Héroïde funèbre, 1854)的創作靈感,可追朔回 1830 年之《革命交響曲》

《塔索的悲哀與勝利》(Tasso: Lamento e trionfo, 1854)於 1847 年已完成一部分;而交 響詩《馬采巴》(Mazeppa, 1854),也是從 1840 年代就開始構想其一系列作品。《山上聽 聞》也可在草稿冊中發現其構想。

1848 年開始,李斯特開始將這些草稿編製成總譜。這段期間,他雇用了助手幫助他 完成前面幾首交響詩。李斯特略記幾行樂譜,及管絃樂語法和配器等相關文字說明,助 手將其改編成管絃樂總譜版本;隨後李斯特便會據此進行實地演出,並根據演出的效果 做修正,如此步驟不斷反覆直至滿意,才定稿出版。西元 1848-1849 年間是由康雷(August

Conradi, 1821-1873)擔任;之後則是由富有音樂想像力雷夫(Joachim Raff, 1822-1882)接

26 BenArnold, The Liszt Companion (London:Greenwood Press, 2002), 236.

21

續,直至西元 1854 年為止。李斯特包括《馬采巴》在內的早期幾首交響詩作品,便是在 這樣的合作方式下完成。27 1850 年之後,李斯特修正編輯他自己的作品,並寫作匈牙利狂 想曲管絃樂版本。

李斯特並非第一位寫單樂章管絃樂作品,在他之前,許多歌劇序曲如:羅西尼《威 廉泰爾序曲》(Overture to William Tell, 1829);孟德爾頌《芬格爾洞窟序曲》(Overture to Final’s Cave , 1830)表現出旅行及個人經驗。然而李斯特創造出交響詩影響了後來的許

多作曲家,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 -1904)、葛利格、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史麥塔納、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Peter Ilyitch, 1840-1893)。

李斯特顯示管絃樂作品可以透過絕對及具有綱領性的元素,如:音樂動機、主題變

第一首《山上聽聞》(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1854)

是李斯特交響詩中的第一首,由雷夫配器,1850 年首演於威瑪。經過多次修訂,隨 後分別於 1850 年和 1854 年進行兩次修改,最終於 1857 年定稿出版,題獻給卡洛琳公 主。於 1857 再次於威瑪演出。作品的靈感來自於雨果(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的

27 Derek Watson, Liszt.(New York: Schirmer Books), 98-99.

22 器,之後為 1854 年李斯特修正的版本。用作歌德戲劇《托夸多塔索》(Torquato Tasso)

的序曲,以四個主要的段落描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塔索一生的經歷。其主題音樂

原為 1844 年根據詩人奧特朗詩作《四元素》(Les Quatres Eléments)而作的四首男 聲合唱曲,由於一直未完成,在 1849 年雷夫將此配器,發展成序曲。1853 年被作為獨

23

1790-1869)的詩作《詩的冥想》(Nouvelles Méditations poétiques, 1820)。1854 年於威瑪 首演,作品以一個主題經由主題變形,描述各個段落。

第四首《奧菲斯》(Orpheus, 1854)

首演於 1854 年,為了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的歌劇《奧 菲歐》首演而創作的前奏曲,之後獨立而成交響詩,由李斯特本人親自指揮。

第五首《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1855)

創作於 1850 年,根據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 )的戲劇《普羅 米修斯的釋放》(Prometheus Unbound)而創作的序曲與合唱,之後獨立而成交響曲。普 羅米修斯一詞有預言者之意,神話刻劃他帶火種給人類,而李斯特在作品中將其刻畫為 雷夫配器,李斯特於 1854 年修訂,在結尾加上哥薩克主題。馬采巴(Ivan Stepanovitch

Mazeppa, 1645-1710)是生長在波蘭宮中的哥薩克人,在傳說中因與一波蘭貴族之妻相 愛而遭受嚴厲懲罰,被綁在一匹野馬背上逐出宮廷,幾乎喪命,後被哥薩克人搭救,後 成為烏克蘭哥薩克人的首領,屢建戰功。然而馬采巴之後卻企圖攻打俄羅斯,惟最後卻 被俄羅斯大軍擊潰。失志的馬采巴便在隔年仰藥自盡,結束了他既戲劇又傳奇化的一生。

24

第七首《節日喧嘩》(Festklänge, 1853)

是唯一一首缺乏明確的文字說明以及音樂以外的靈感敘述的交響詩,為李斯特作為 將來和卡洛琳公主婚禮而創作的一首慶典序曲。此作品特別之處在於樂曲中有兩處波蘭 舞曲(Polonaise),顯示公主的波蘭出身;在配器上,樂器也常有獨奏部分、華彩樂段,

帶有一種室內樂風格。

第八首《英雄的葬禮》(Héroïde funèbre, 1854)

此作品構思於 1830 年交響曲《革命交響曲》悼念革命詩人裴多菲(Petőfi Sándor,

1823-1849)而作。標題本身與痛苦、死亡、戰爭有關,李斯特採用傳統的主題和葬禮 進行曲形式來表達此標題的情緒。

第九首《匈牙利》(Hungaria, 1854)

1840 年弗羅斯瑪蒂(Mihály Vörösmarty, 1800-1855)送給李斯特一首以匈牙利為名 的詩。李斯特為了表達對其敬意,創作了一首以鋼琴《匈牙利風格的英雄進行曲》

(Heroischer Marsch in Ungarischem Stil, 1840)該曲建立在匈牙利進行曲的基礎上,後擴展 成交響詩。其中運用了匈牙利小調音階表達詩中內容,是其一大特點。

25

靈感來自於考爾巴赫(Milhelm von Kaulbach, 1805-1874)的同名畫作,其中出現許 多對比的音樂元素關於異教徒和基督教。對於此畫作,李斯特認為其法語標題與德語標

整首作品以四個部分:渴望(Aspiration)、醒悟(Disillusionment)、追求(Pursuit)、理 想(Apotheosis)表達詩中的意境。

第十三首《從搖籃到墳墓》(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1883)

作於 1881-1882 年,是李斯特在晚年時期寫作的交響詩,也是最後一首交響詩。此 作品是根據匈牙利畫家米哈伊濟奇(Mihály Zichy, 1827-1906)的一幅同名畫作,在其出 版時,總譜上出現過此畫。然而,此作品結構和也根據畫作有密切的關係,李斯特將其 分為三部分,且每部分都有標題,分別為:搖籃(Die Wiege)、為生存而戰(Der Kampf um’s Dasein)、墳墓(Zum Grabe:die Wiege des zukunftigen Lebens)。

二、交響曲

李斯特只寫過兩首交響曲,《浮士德交響曲》(Faust Symphony, 1854)及《但丁交響

26 便寫了鋼琴獨奏曲《但丁詩篇讀後感—奏鳴曲式幻想曲》(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的第一遍手稿,之後才創作這首交響曲,由此可見作曲家對於此 題材之熱愛。此作品和傳統交響曲不同,只有兩個樂章,在第二樂章結尾,另置女聲合 唱(或兒童合唱部),第一樂章標明為地獄(Hell),第二樂章為煉獄(Purgatory),李斯 特本想寫第三樂章《天堂》(Paradise),並告知華格納此計畫,但是被華格納說:「難道 人類的聲音,還能將天堂的喜悅以音樂方式表達出來嗎?」李斯特遂取消原計劃,以女

27

聲合唱《聖母瑪麗亞讚美歌》來替代,表達天堂的意境。並將之獻給同時代的華格納。

三、其他管絃樂作品

李斯特的管絃樂作品與浮士德題材相關的除了《浮士德交響曲》,另外就是《勒瑙 的浮士德的二段插曲》(Zwei Episoden aus Lanaus Faust, 1861)分別為《夜的行列》(Der

nächtliche Zug;The Night Ride)和《鄉村酒店之舞:魔鬼圓舞曲》(Der Tanz in der

Dorfschenke;Dance in the Village Inn)所組成,但《鄉村酒店之舞》常常被單獨演出,而

其鋼琴獨奏版本即為著名的《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Mephisto Waltz No.1, 1861)。

另外,晚年時期較有名的管絃樂作品則是《三首送葬曲》(Trois odes funèbres)、《萬 歲波蘭》(Salve Polonia, 1863)、《拉格奇進行曲》(Rakoczy March, 1865)、《第二號魔鬼 圓舞曲》(Zeiter Mephisto Walzer, 1880-1881)等。《三首送葬曲》分別為《死亡》(Les Morts,

1860)、《夜》(la Notte, 1860-1864)、《塔索的喪禮凱旋曲》(La Triomphe funèbre du Tasse, 1866)組成;29《萬歲波蘭》則是出自李斯特最後未完的神劇《聖斯坦尼斯》(Saint

Stanislaus)

29 《塔索的喪禮凱旋曲》是以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同名劇作 為靈感,所做的交響詩之後奏曲。

2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