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兒

第二章、 林海音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兒

文學史上通常將陳獨秀在上海辦《新青年》(一九一五年九月五日創刊)視為新 文化運動的開端。50 一九一七年他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由上海赴北京,《新 青年》便於一九一八年一月在北京復刊,這是中國第一個白話文雜誌,對當時的 新思想、思潮有推動作用。五四運動發生後,新文化運動更是得到全面擴展,「新 文化運動」一詞本身就是在一九一九年「五四事件」之後的半年內才逐漸流行的。

不過時代期待並非一日之間就產生並改變世局,事實上,在新文化運動之前,求 新求變求富強的觀念便已在中國醞釀生根,建立清末民初客觀、重實踐與具批判 性的思潮上。可以說,辛亥革命後的思想解放,是晚清五十年所醞釀的結果:

就文化思想的角度來看,培育出「五四」這朵現代新思潮、新文明 之花的土壤,應該前推到晚清以來的五十年。……如果說「五四」是 現代中國的正式登場,那麼,清末民初便應該是引領中國走向世界性 現代文明的一個開幕式。51

政治上充滿動盪的民國初年,同時也是各種思潮進入中國,思想上大震盪的 時期。新文化運動便可視為對辛亥革命的補充,因經過辛亥革命,政治上的改革 歷經數次革命,已暫告成功,然中國人思想層面的改變卻不是這麼容易。宇宙觀、

價值觀等精神狀態的改變是漸進的,新文化運動推動了這一部分的改變。「科學」、

「民主」口號的提出,以及對傳統禮教、倫理觀念的革新呼聲,都是這時期新文 化運動的重點。

林海音五歲時來到北京,正是全國初級小學將課本改為國語,語體文時代正 式開始的時期,因此她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新式的:

我們是中國新文化開始後第一代接受西洋式的新教育,音樂、體育

50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頁 43-47。

51 陳燕:《清末民初的文學思潮》,(台北:華正書局,1993),頁 1-2。

、美術,都是新的。52

這個新一代經驗的產生,還是要歸功於新文化運動的擴展,在「五四事件」

後,新知識份子間愈發團結,領導的教授如陳獨秀、胡適、蔡元培、李大釗、錢 玄同、魯迅、周作人、劉復、高一涵,和其他給《新青年》寫稿的作者,都曾激 醒學生對當前國事及現代世界現實的關心,也給整個運動提供鼓舞的精神。當時 最先進的兩本雜誌《新青年》和《新潮》對改革觀念的提倡更是不遺餘力。《新青 年》原本並未有嚴謹的組織,一九一九年成立「新青年社」後,發表了一篇充滿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混合的理想宣言;同時北大出版的《新潮》雜誌編輯集團也 改組為一個社團,除了出版月刊,還出版翻譯西方的書籍。53 新出版物的增加伴 隨而來的是新觀念的流行;另一方面這些新知識份子的活躍,也推動建立各種社 會團體和社會服務。在中國新出版物方面,中國的期刊原本多是文言文的,五四 事件之後半年內,出現了上百種白話文的新出版物。新刊物的急速增加促進了舊 刊物的改革,舊有的期刊也改為白話文,並開始介紹西方思想和知識。在這波風 潮影響下,大城市的報業也極興盛,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創辦人成舍我先生後來在 北平辦世界日晚報54,林海音十六歲時便就讀於他所創辦的學校,之後並成為世界 日報的記者,也可謂是這個風潮影響下的受惠者。

新文化運動的範圍和影響還包括許多層面,如偶像破壞浪潮的高漲、新知識、

社會和政治團體的成立以及新知識份子所倡導的大眾教育等等,支持新文化運動 的聲浪在五四事件後不斷加強。可以說林海音便是此一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 兒,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她終其一生也都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與興趣,因 此林海音對新文化運動的接受,主要可由啟蒙、理性、反傳統的歷史視域、時代 期待;以及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召喚這兩方面來分析。新文化運動如何影響、

形成她個人的獨特視野、創作思維。

52 林海音:〈訪母校‧憶兒時〉《林海音作品集7:我的京味兒回憶錄》,(台北:遊目族文化,2000),

頁232。

53 詳見周策縱:〈新文化運動的擴展〉,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79),頁 146-150。

54 成舍我(1898-1991)被譽為報界之王,於二十年代開始報人生涯。一九二四年在北京創刊《世界 晚報》,一九二五年創《世界日報》、《世界畫報》,三報統稱《世界日報》;見鄭貞銘:《百年報人:

報業開路急先鋒》,(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頁 259-269;林海音於一九三五年自世界新聞專 校畢業,正式成為世界日報的員工,之前在校時期就因表現優秀被選出半實習的跑正式新聞,見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頁 73-74。

一、啟蒙、理性、反傳統的歷史視域

啟蒙思潮源於西方,歷經中世紀宗教思想主導一切的時期後,十八世紀啟蒙 運動帶來政治、文化上的革新,並奠定科學的基礎。所謂「啟蒙」一詞,無論是 由法文中的Illumination 或是英文 enlightenment 看來,都有「照亮」的意思,指思 想上的解放。當時法國的啟蒙運動者認為社會制度的腐敗根源於思想上的混濁,

所以要改良社會制度,需先破除思想上的迷信。55 並且強調人的「理性」,可用來 解釋人類一切活動。56

清末以來便進入中國的啟蒙思潮,在民初時期仍方興未艾。起先學者引進啟 蒙思想是為了救亡圖存,給這個積弱不振、強敵環伺又於戰爭中節節敗退的古老 中國,下一帖重藥。到了辛亥革命成功後,社會上仍有許多如軍閥割據,民生動 亂等問題。知識份子們也了解到,除了政治制度的改變,中國更需要的是思想、

文化上的啟蒙。因此在變動頻仍的民初,啟蒙思潮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達到啟智 教化的作用。從內容上看來,五四新文化運動即是在啟蒙意識底下強調理性思維 的運作,因而批判傳統的觀念。新文化運動影響遍及了各個層面,政治上它促使 學生運動和勞工運動抬頭、國民黨改組、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政治、社會集團誕生,

反軍閥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得到發展。在社會文化方面,舊家庭制度沒落,女權運 動興起。且傳統的倫理觀念受到致命的打擊,西方思想大受推崇。57

在此時期,中國人對待舊事物與新事物的態度起了變化,在此之前,大部分 的中國人都以古舊作為判斷事物優秀程度的標準。可是自從十九世紀末葉,嚴復 翻譯《天演論》,至五四事件以來日益加強的要求下,配合整個新文化運動,崇拜 舊傳統已被崇拜新思想所取代。58

為要傳播新思想,必須使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因此文字解放是新文化運動 最早的訴求。自胡適一九一五年提出文學革命主張,到一九二c年一月十二日教育 部通令國民學校一二年級教科書改用語體文,前後五年多的時間,白話文運動即

55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台北:漢京文化,民 71 年),頁 236。

56 陸寶千:「西方之所謂啟蒙運動者,乃是一種思想潮流。其內容為以『理性』解釋人類一切活動。

其時間約為十七至十八世紀。其空間大致包括英、法、德、荷。其所以產生此活動,乃因文藝復 興以來,一則人文主義興起,一則自然科學日益發展……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類比為西方啟蒙 運動者,蓋其表象亦以民主與科學起傳統之蒙。…」,參閱張忠棟、包遵信等著:《海峽兩岸論五 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 78),頁 23。

57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79),頁 18。

58 詳見周策縱:〈新文化運動的擴展〉,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79),頁 158-163。

告成功,對於傳遞西方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有很大的便利性。

教育是傳播新思想最重要的方式,這些熱心新文化運動推廣的知識份子,都 倡導大眾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社會上有許多學術性的演講,許多有名的西方學 者 受 邀 來 中 國 訪 問 , 如 思 想 家 杜 威(John Dewey,1859-1952) 、 羅 素 (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或文學家泰戈爾(Rabingranath Tagore,1861-1941)等等;另外也 有許多大眾化演講的舉辦,主題為宣揚科學知識、愛國精神、新倫理觀念、社會 政治思想等等。另一方面大眾教學、免費公學的設立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方 式。林海音之所以成為新聞記者,一輩子與編務結下不解之緣,也是由於當時的

「報界之王」成舍我先生在北京創辦了「北京新聞專科學校」,學生不需要交學費,

可以一邊上課,一邊在報館實習,將來有機會進報社工作。父親早逝的她衡量家 中經濟和自己的興趣,便投考了這間新聞學校。這段時期中國的出版業和民眾輿 論力量大有進展,獨立報人成舍我對記者的尊嚴與新聞自由的追求正反映了這個 時期的現況。畢業於北京大學國文系的他,將報業視為「社會公器」,對記者的社 會責任和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強調為民喉舌便是他辦報的原則。辦學上更十分嚴 謹,學校雖新,成舍我盯學生盯得很緊,一心要為國家社會訓練出真正優秀的新 聞幹部。林海音進入北京世界新專後,在學期間就因表現優異,有機會進入報館 先實習,後來成為《世界日報》正式的員工,專跑文教與婦女新聞,活躍於北平 的記者圈。59

在這一段從童年、求學及工作的時光中,她以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第一代新 生兒的姿態,接受了啟蒙理性的思維。此思維反映在創作中,使她對各個階層不 同境遇的人物,都能運用理性給予相應的理解、同情。在新文化運動反傳統的聲 浪中,最被攻擊的是便是舊倫理制度、家庭制度。舊時的婚姻制度由父母主意;

而禮教制度中強調貞節和孝順,種種倫常限制箝制了青年人發展的可能,因此家 庭制度的改革呼聲不斷。這些都反映在她的創作之中,成為她創作的主題之一。

而禮教制度中強調貞節和孝順,種種倫常限制箝制了青年人發展的可能,因此家 庭制度的改革呼聲不斷。這些都反映在她的創作之中,成為她創作的主題之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