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語言:民族邊界的指標

第二節 族語政策的攻防與形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平心而論,原住民族社會極力抗拒升學加分優待政策增設族語門檻,反省與 促使原住民族說族語、重視及認同本民族文化皆非自原住民族社會內部的覺醒,

而是遭主流社會質疑而形成輿論壓力。原住民族社會「揚棄族語、流光族血,所 有條件均與平地人無異,卻仍享有加分優待,究竟正當性在哪裡?」〔林修澈 2005,

頁 7〕。若非調整原生升學加分優惠措施之作法,原住民族至今恐怕仍深陷於「升 學主義」及追求「資本主義」的泥淖裡;命運也朝向平埔化而不自知。

原住民族現代性是適應主流社會的重要課題,雖然原住民族現代性的洗禮已 近百年的歷史,卻仍未從傳統社會思維跳脫,以致產生內外在矛盾的現象。而此 正是阻礙原住民族發展非常關鍵的原因。原住民族社會一直都在變,思維觀念是 否也隨之改變呢,當遭到社會輿論壓力時,不能總是神聖化「民族性」來作為逃 避與推卸民族責任的擋箭牌,而應積極與冷靜面對民族困境,逐一釐清,面對他 且努力實踐。否則從外部觀點看來,原住民族只是一群好逸惡勞、只享資源而不 願為自己民族負責任罷了。要求主流社會尊重與包容多元文化之餘,相對的是否 也應該回歸到自身來檢視一番呢。

當代原住民族以身份加分已無太大意義;而應連結身份與族語及文化能力,

積極地維繫民族邊界為加分之依據,對民族發展才有更深遠的價值與影響。更何 況國家資源有限與各民族和諧,以及追求公平正義之情勢下,政策或資源勢必也 無可避免有調整的必要,屆時原住民族若無覺醒及實踐自身民族的核心價值,文 化及生活也無異於平地人,如此何以享有各項資源呢?

「身份」加「族語能力」的連結,是資源分配朝向細緻化的嘗試,未來應有 更多的優惠政策以「條件式」模式作為政策配套,藉以讓原住民族社會重視本民 族語言及文化,體認制訂「優惠政策」的本質,才不致淪為政策暴殄天物者,枉 費因「歷史因素」、「文化差異」等而制訂的原住民族政策;也才能弭平主流社會 的輿論。

第二節 族語政策的攻防與形成

制訂族語復振政策的時空背景,乃鑑於原住民族隨著時代變遷,逐漸對自身 傳統文化的漠視而不自知;從主體民族觀點來看,90 年代以來的原住民族已不 存在早期與主體民族之間生活之落差,甚至認為超越平地人之情況,卻仍能享有 各項政策之權益而產生社會輿論。

制訂政策思維因而從權利義務關係重新思考及定位原住民族政策發展方向,

調整以「補助」、「優待」等之單向的政策思維。鑑於原住民族逐漸喪失作為一個 民族條件——語言,近年已有諸位學者等各界關心原住民族存續問題提出嚴正呼

1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籲,即以「語言消失,即民族消失」之論點,做為制訂政策的基礎點,一改過去 只要具原住民身份即可享有各項權益的政策;使政策資源分配能夠更朝向精緻化,

也就是打破齊頭式的政策模式。而原生升學優待可說即是試金石,需通過族語能 力認證,才能享有升學加分的權益。

為能兼顧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及適應現代化社會,在國家資源分配及公平正 義的輿論等考量下,原住民族政策發展趨勢,不論人事進用等各項享有的資源,

都將與族語及文化扣緊在一起。換言之,族語及文化能力將作為享有各項資源權 益的條件。透過此途徑,一方面讓原住民族正視自身族語及文化;其次進而復振 逐漸流失的族語;更重要的是作為真正的原住民族。有了一定的族語能力,族語 才能延續及發展。由此瞭解,族語政策可以說是打破長期以來的政策思維及族人 對政策「天經地義」認知的關鍵點,也不難想像在制訂過程所遭受的各種壓力與 曲折。

民族對應語言是民族學及語言學者普遍使用的分類。語言是維繫民族共同體 的重要紐帶,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徵。當前學術界對世界民族分類體系,從本質上 講就是建立在語言譜系分類法之上〔林耀華 1991,頁 60;林修澈 2000〕。語言多樣性 的認同論主張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族群認同的標記,和族群文化有密不可 分的關係〔張學謙 2011,頁 19〕。語言作為民族、文化,政治及國家認同的元素,

是標誌民族存在與認同的依據〔郭龍生 2013,頁 117〕。

根據語言學家李壬癸認為,南島語言都是瀕危的語言,因為都沒有傳承給下 一代;都沒有只說族語的人;使用人口最少的只有個位數(四種語言),105其次 是十位數(二種語言),106人口較多的族群使用人口也不到一半,而且都是年長 的人〔李壬癸 2010,頁 56-57〕。由此顯示,具「原住民身份」與「民族語言」原本 相疊合的關係,經過社會整合過程而逐漸往兩邊拉開;原住民身份與語言疊合的 部分,已經為數不多了。原住民族已有將近半數人口散居在都會區,逐漸成為語 言文化流失的原因之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8,頁 11〕。由此看出,原住民與 其自然語言〔林英津 2010,頁 324〕漸行脫離的現象。由上述我們則不難理解,原 住民族語言的處境。

對原住民族而言,族語/母語在一個社會或族群當中流失時,伴隨而來的往 往是文化及身份認同的流失,以及該族群世世代代透過語言累積下來的知識的流 失〔謝國平 2007,頁 7〕。國民政府遷台 65 年以來,在長年實施「獨尊國語、禁說 母語」的語言政策下,40 歲以下的族人使用族語能力已明顯降低很多,甚至完 全欠缺族語能力,並且產生族語認同的危機〔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8,頁 9〕。

105 巴宰語(1 人)、邵語(8 人)、卡那卡那富語(7 人)、沙阿魯阿語(9 人)。

106 噶瑪蘭語(約 50 人)、賽夏語(約 80 人)。

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住民族語言,長久以來,一直沒有發展文字符號,文化的傳承靠口耳相傳,

母語承載了歷史、文化發展重要特徵。在可稽的文獻裡,原住民六、七千年來代 代相傳,形成特殊的語言文化。但台灣歷經政權更迭統治下,出現母語可能消失 的危機〔國立教育資料館 2002〕。

行政院原民會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主任委員特別強調振興語言及母語政策,

研擬「原住民族語言振興四年計畫」,從母語師資培育、族語教材編輯、落實部 落(家庭)推廣等面向,訂頒「各級學校原住民族語言暨語言能力認證作業要點」, 確立辦理語言能力認證採「書面審查」、「薦舉」及「筆試及口試」等三種方式,

為推動辦理上述方式,擬訂「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作業實施計畫」,規定語言 認證的命題方式,辦理原住民語言能力認證〔國立教育資料館 2002〕。

行政院原民會於 2005 年委託中研院民族所研究的「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 社會發展」107有關「原住民語言政策的觀察:從『國語政策』到原民會的『族語 認證』」108所做的調查研究成果指出,有關「語言能力」的族語能力調查,109針 對「能說故事長篇大論」與「與人流暢對話」能力的有 63.7%。至於都市原住民 的族語情形方面,都市中的原住民在家中使用母語者只有三成,顯示世代傳承失 調的情況嚴重,少數族群(如賽夏、鄒、雅美)在都市的人口的母語幾乎不會在 家中使用,其下一代能學習母語的的機會接近零,如部落中的年輕人不斷向都市 遷移,待老一輩的人凋零以後,其族語就會喪亡了〔謝國平 2007,頁 10〕。

導致身份與族語能力關係趨向分離現象,有其諸多背景及其因素。原住民族 納入主流族體社會,共處或混融的強勢社會文化係以繁密細緻的文理與結構型塑 其存在的機制,不論政經資源與教育文化的內涵,全部聚焦於符合其運轉利益的 種種施為之上〔巴蘇亞博伊哲努 2007,頁 139〕。「國語政策」下,具體的「語言教學」

並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工具化、被交付了國族認同的使命〔林英津 2010,頁 305〕。 因此原住民族歷經日語和漢語兩代「國語教育」,為生計發展在主流社會倍嚐各 種競爭壓力,面對傳承本民族語言及文化,儼然成為沈重包袱,毫無招架之力。

原住民族對族語的態度問題,原住民族輕忽族語具有「認知的、情感的」以 及「人格形成」的特質與功能。隨著全球化的潮流,語言的「工具化」與「競爭 性」的功能與角色更加被凸顯且在國語、英語相對強勢的情況下,降低了族人對 學習族語的意願,甚至覺得學族語沒有用處。此對族語振興與發展,是一大阻力

107 整個研究計畫自 2005 年開始規劃,從 2006 年 3 月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執行。2007 年 11 月及 2008 年 5 月舉辦成果會議。

108 林英津〈原住民族語政策的觀察:從「國語政策」到原民會的「」族語認證〉收錄於黃樹民 章 英華主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10。

109 問卷調查六種語言:族語、華語、日語、閩語、客語、英語。這裡提的語言能力僅針對族語 能力調查總數為 2054 人,其中原鄉有 1175 人;非原鄉有 879 人。

1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8,頁 10-11〕。由於原住民族長期處於這種情況而不自知,

原住民立委希冀從法制面訂定相關政策,讓原住民族社會重視忽略已久的族語。

一、〈原住民教育法〉附帶決議:族語條款

原住民族語政策,攸關原住民族發展、文化延續與民族認同,以及考驗語言 權此一基本人權的保障與落實。原住民族語政策發展,以原住民立委〈原住民教 育法〉(以下簡稱〈原教法〉)立法為起點;旋以原民會行政體制為主導。過程曲 折且充滿不確定性,尤其以原住民族社會的族語政策認知與態度,對振興族語及

原住民族語政策,攸關原住民族發展、文化延續與民族認同,以及考驗語言 權此一基本人權的保障與落實。原住民族語政策發展,以原住民立委〈原住民教 育法〉(以下簡稱〈原教法〉)立法為起點;旋以原民會行政體制為主導。過程曲 折且充滿不確定性,尤其以原住民族社會的族語政策認知與態度,對振興族語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