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第二章 日本的 ODA 政策

第一節、 日本 ODA 政策的背景、發展與現況

戰後日本外交的重心在於經濟復興,而非重建軍備,也就是所謂的「吉田主 義」70,這也是在冷戰時期中,日本政府將對外援助置於經濟外交中的重要一環,

成為「開發援助」典型國家的背景。但是一國的政策會隨著國際環境與國內需要 而有所調整。以下,以外務省製作的「ODA50 周年之歷程(ODA50 周年の歩み)」

71官方資料為基礎,觀察從各時期的日本對外援助的理念、重心與內容的變化。

一、各時期的變化

(一)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戰後賠償時期

日本在 1954 年 10 月 6 日參與「可倫坡計畫」,開始推動技術協力的援助,

並將每年的 10 月 6 日定為「國際合作之日(国際協力の日)」。隨後,日本分別與 東南亞國家簽署賠償協定、「準賠償協定」(無償資金合作),都是戰後賠償的一 環,也成為日後日本ODA政策重視亞洲的原型。直到 1958 年,日本開始對印度 實施日圓貸款正式推動經濟協力,放寬援助貸款條件上的限制,才跳脫「戰爭賠 償」性質,可說是改變的第一步。從經濟面發展來看,由於政策重點為振興出口,

因此 1950 年代開始至 1960 年代的賠償與日圓貸款的提供,目的在於確保出口市 場的擴大與重要原料進口來源。該成果也反映在 1960 年代末「附帶條件之援助 (Tied Aid)」比率上:幾乎達到 100%。72

 

70 五百旗頭真,「戦後日本外交史」(東京:有斐閣,2010),頁 79。 

71外務省,ODA50 年の歩み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pamphlet/oda_50/contents.html>2013 年 3 月 30 日檢索。 

72 外務省,ODA50 年の歩みー1954-1976,「日本の姿勢は援助のタイド率が 1960 年代末まで はほぼ 100%であったことにも反映されていました」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pamphlet/oda_50/ayumi1.html>(2013 年 3 月 30 日檢索) 

74渡辺利夫・三浦有志,ODA(政府開発援助)日本に何ができるのか(東京:中公新書,2003 年)頁 10。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pamphlet/oda_50/ayumi2.html (2013 年 3 月 30 日檢索) 

之OECF78方針(環境配慮のためのOECFガイドライン)」。同時,日本ODA援助規 模在 1983 年超越西德、1986 年超越法國,在 1989 年成為世界最大援助國。

78 OECF:提供ODA貸款以及私人部門的投資財政。所有的ODA貸款必須根據日本政府以及與受援 國政府之間的協定。資料來源: http://www.globalhand.org/en/organisations/25083 (2012 年 7 月 5 日 檢索) 

79 外務省,「政府開発援助大綱」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eisaku/taikou/taiko_030829.html )(2012 年 7 月 5 日檢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是著重在資金面的貢獻;另一方面,日本對於進行核試爆的中國、印度、巴基斯 坦的援助,則是因不符 4 原則而刪減援助金額,甚至一度停止援助。

在援助過程中,日本如何創造獨立性成為援助的課題。在援助地區方面,雖 然約有 6 成比例是提供亞洲各國,但日本也站在國際社會領頭羊的位置召開非洲 開發會議(TICAD),提倡非洲各國的自主性與國際社會夥伴的重要性。1996 年 OECD-DAC高層會議上制定「DAC新開發戰略」80,日本於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

援助對象國方面,自 1993 年開始制定中長期國別援助方針;1998 年起,將方針 具體化,以每 5 年為原則針對援助目的以及重點領域等制定國別援助計畫。

(六)2000 年代之後:ODA 預算的減少與由量轉為質的改革

1990 年代後半,由於財政狀況每況愈下,不得不調整 ODA 援助規模。1997 年財政構造改革會議報告中,內閣會議通過「由量轉為質」的方針,1998 年度 開始 ODA 預算開始減少,但大致延續 1990 年代制定的方針。1999 年日本政府制 定「政府開發援助之中期政策」,援助品質成為 ODA 的重點方針。並且重視開發 中國家的自主性與夥伴關係,配合各國內政等情況實施援助,各機關與民間各自 扮演角色並合作,積極展開「顔の見える援助」。2001 年美國重回世界最大援助 國的地位。由於 2001 年 911 事件之因,開發問題的重要性再度受到注目,日本 再度表態增加 ODA 預算。以下是 1990 年代至 2010 年各國 ODA 援助順位變化:

 

80 1996 年 DAC 上級會議中採用的 21 世紀長期援助方針。在彙整的部分,日本發揮了核心角色的 功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1 1990 年代至 2010 年各國 ODA 援助順位變化

資料來源:外務省編,2012 年版政府開発援助(ODA)白皮書。頁 51。

日本的ODA政策架構為:(1)ODA大綱:揭示政府開發援助的理念或原則等 明確大方向;(2) ODA中期政策:以 3 至 5 年為基礎制定ODA基本方針、重點課 題等途徑或是具體解決方案;(3)國別援助方針:從 2007 年開始制定。為了能即 時配合每年日本的外交政策進展,或是當年度發生的新課題,在最快的時間內明 確訂定重點事項,反映各年度的事業計劃為目的。從 2011 年開始每 3 年 1 個循 環,每年針對 40 個到 50 個國家制定該援助方針81;(4)事業展開計劃:原則上,

是依據日本在各ODA援助對象國所實施的重點領域、開發課題、協力計劃過程中 所彙整的內容(圖 2-4)。

       

81 外務省国際協力局、「戦略的・効果的な援助の実施に向けて(改訂版)」(平成 23 年 10 月),

<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kaikaku/mieruka/pdfs/index.pdf>,頁 4。(2012 年 2 月 9 日檢索)  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別援助方針

事業展開計劃 各領域開發政策

國際協力重點方針 ODA 中期政策

ODA 大綱

圖 2-2 ODA政策之架構82

資料來源: 外務省編,2011 年版政府開発援助(ODA)白皮書。2012 年 3 月

二 從 1990 年代各年度 ODA 政策與白皮書觀察變化

根據 1993 年到 2000 年於外交青書中所發表的ODA政策以及 2001 年ODA白 皮書83,基本上可歸納為 5 個援助重點領域:

(1) 減貧對策與社會開發領域的援助(人間安全保障的重視、基礎教育、醫療、對 於女性的健康、教育、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援助改善)

(2) 經濟社會基礎建設的援助

(3) 人才培養、與知的援助(人才培養、市場經濟制度支援、經濟政策、經濟構造 調整援助、民主化制度的援助)

(4) 地球規模的環境議題因應策略(環境、人口、愛滋病、糧食、能源、藥物) (5) 亞洲金融風暴的因應政策等經濟構造改革支援

(6) 紛爭與開發、防災復興

39 

       

82外務省編,2011 年版政府開発援助(ODA)白書,頁 56。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11_hakusho_pdf/pdfs/11_all.pdf>(2013 年 3 月 14 日檢索) 

83 外務省,「2001 年ODA白皮書」(概要)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2001_2.html> (2013 年 3 月 14 日檢索) 

及透明性與效率性,並加強國民參與,因此決定修改ODA大綱。2003 年修正 後的ODA大綱,明確點出ODA目的為:「為達成對國際社會之和平與發展有所 貢獻,並透過ODA援助確保我國支安全與繁榮(国際社会の平和と発展に貢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資料來源:外務省,2003 年 ODA 大綱。

(二) 2005 年ODA中期政策整理86:

因應國際情勢變化,揭示更加具體且不同的政策方向:

(1) 新 ODA 中期政策的制定:關於 ODA 重點課題等將明確訂定具體的對策 (2) ODA 的擴大:確保與日本在國際社會扮演的角色相符的援助水準,今後 5 年

內將追加 100 億美元的 ODA 事業量。

(3) 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的大規模地震與海嘯災難的援助:資金(5 億美元的 無償資金援助)、人力貢獻(派遣緊急援助救難隊伍等)、技術(海嘯預警系統等) (4) 和平建構:表明將援助伊拉克,並提供 15 億美元的無償資金援助、決定實施

的援助案件。

(5) 日美戰略開發協調機制運作:日美對於選擇今後在戰略意義上重要的國家並 提供援助的協調機制達成共識。

(6) 對中 ODA:至 2008 年北京奧運舉行之前,將終止新日圓貸款事業。

(三) 2007 至 2012 年之國際合作重點方針整理87

2007 年開始,每年制定顯示國際合作理念的ODA大綱與中期政策(5 年 到 10 年程度)以及作為各國具體援助指針的國別援助計劃(每 5 年一次) 。該 方針是因應日本外交政策的進展與新興開發課題所需,以迅速應對的方式釐 清重點事項,目的在於反映每年的案件形成。

 

86 外務省,「2005 年(平成 17 年)ODA白書」(概要)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2005.html>(2013 年 3 月 14 日檢索) 

87 外務省国際協力局、「2007 年(平成 19 年)国際協力重点方針」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eisaku/pdfs/19_jyuten.pdf>(2013 年 3 月 14 日檢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1. 2008 年國際合作重點方針88:

為使日本充分在 2008 年所召開的第 4 回非洲開發會議(TICAD IV)、G8 北海 道洞爺湖高峰會中展現領導能力,特別著重在氣候變遷的對策上與對非洲開發政 策,實施的重點課題如下:(1) 環境、氣候變遷的因應策略;(2) 開發中國家的 經濟成長;(3)民主化制度的穩定與市場經濟化制度的援助;(4)和平建構與反恐 行動;(5)人類安全保障的確立。

2. 2009 年國際合作重點方針89 :

由於 2008 年 9 月爆發金融海嘯,不僅是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更是受到 嚴重打擊。日本運用 ODA 政策持續協助開發中國家持續的成長,率先在 2008 年 11 月華盛頓高峰會上(Washington Summit)上表態將提供國際貨幣基金(IMF)最高 金額的 1000 億美元融資,並於 2009 年 2 月完成簽署。2009 年 4 月,於倫敦召開 的 G20 高峰會上提出更加具體的援助對策,也就是宣布將提供最大規模的緊急 財政日圓貸款援助 3000 億日圓,用於擴大內需時所需的資金,並與國際援助機 構合作,針對受到金融海嘯影響的領域、人與人之間的安全網絡的整備、基礎建 設、低碳社會的建構,促進人才培養與交流等提供援助。

2009 年 11 月,日本首度與湄公河地區的各國領袖舉行高峰會談,鳩山由紀 夫首相表達其東亞共同體的構想,從矯正區域內部的貧富差距觀點是改善湄公河 地區狀況的核心。該會議中並提到湄公河地區綜合性的地區發展、環境氣候變動

「綠色湄公河 10 年倡議(A 

Decade

  Toward the  

Green Mekong

 

Initiative

)」以及克 服脆弱性的對策,擴大合作與交流等三個支柱。確立與湄公河地區間達成「彼此 為共同建立共有的繁榮未來的夥伴關係」之共識。並在往後 3 年內提供 5000 億 日圓以上的援助。並且藉由日本與越南舉行領袖高峰會之際,決定對越南提供        

88 外務省国際協力局,「平成 20 年国際協力重点方針」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eisaku/pdfs/20_jyuten.pdf>(2013 年 3 月 14 日檢索) 

89 外務省国際協力局,「平成 21 年国際協力重点方針」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eisaku/pdfs/21_jyuten.pdf>(2013 年 3 月 14 日檢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480 億日緊急財政日圓貸款。

因此該年度的重點方針在於:(1)開發中國家政府的財政援助(緊急財政援助 日圓貸款為 3000 億日圓),並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ADB)等協調,機動性 提供內需擴大所需要的資金。(2) 援助容易受到波動影響的領域與人才的培養。

(3)基礎建設的整備;(4)財政、金融政策的企劃、立案與實施能力的開發援助;(5) 中小企業的援助、促進貿易投資;(6)低碳社會的整頓(運用日本優異的環境技術,

實施相關的制度整備、確保再生能源等方法)(7)促進得以擔當亞洲經濟成長的產 業人才培育與交流。

實施相關的制度整備、確保再生能源等方法)(7)促進得以擔當亞洲經濟成長的產 業人才培育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