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阻力訓練與有氧訓練對能量代謝之效果

本研究由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4-7 至 4-33 所示,

阻力訓練組與有氧訓練組的效果,在不同訓練型式介入對運動初期能量 代謝測試方面,皆未達到顯著效果。此與楊忠祥與林正常(1999)的研 究不同,該研究比較在運動時間與能量消耗代謝下,不同強度的有氧運 動訓練,研究結果發現高強度運動後恢復期的能量代謝高於低強度,運 動強度和時間也是本研究影響的因素之一。

本研究與吳汶蘭等(2008)的研究較相似,在探討阻力運動訓練和 有氧運動訓練在相同心跳率強度下,而不同模式之運動過後攝氧量的比 較,以14 位之女大學生未受過阻力及有氧運動訓練為受試對象,利用可 攜式氣體分析儀對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下的每次呼吸氣體交換進行連續 監測,心跳率設定為運動強度的依據,在 70%最大心跳率下,進行 25 分 鐘的固定式腳踏車運動及10RM 的阻力運動訓練,研究結果發現,阻力 與有氧固定式腳踏車運動訓練在心跳率、換氣速率、每分鐘換氣量、每 公斤體重攝氧量及呼吸商,在阻力訓練與有氧運動前量測數值間無統計 學上明顯差異。而本研究兩組訓練組皆以不同訓練型式呈現,故對於心 跳率、換氣速率、換氣量、攝氧量並無改變的效果。

此與郭堉圻、邱琴瑟(2011)的研究有類似,探討呼吸肌訓練對游泳 的最大吸氣肌力、最大呼氣肌力、換氣量、攝氣量、二氧化碳產生量及 心跳率表現之影響,以20 位大專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在換氣 量、攝氧量及二氧化碳產生量方面,在介入訓練後實驗組與控制組之間 皆無顯著差異存在。也與吳柏翰、林正常(2005)的研究類似,探討阻力運 動對能量代謝的影響,以16 位男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在 從事高強度阻力運動後恢復2 小時期間各階段的運動後攝氧量顯著高於 從事低強度阻力運動,在兩組不同強度運動後恢復期的換氣量有顯著效 果,其心跳率、體溫和呼吸交換率在運動後恢復期的各階段皆無顯著效 果。而本研究的運動後恢復期的攝氧量皆未達顯著改變。Kang (2007) 的 研究類似,這學者在探討運動強度的變動對代謝之影響,讓受測者在相 同30 分鐘的運動時間下,比較反覆變動強度(50-100W、100-50W、25-125W) 與固定運動強度(75W),研究結果發現,反覆變動強度運動後在恢復期的 攝氧量皆顯著高於固定的運動強度。

由以上相關文獻我們可以得知,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恢復期能量 代謝明顯高於阻力訓練,其運動強度的變動也會影響能量代謝,本研究 實驗以固定式腳踏車訓練、其運動強度(每分鐘踩踏頻率 50~60 轉),運動 時間為持續30 分鐘,能量代謝皆未達顯著效果。未來從事此研究訓練,

可試圖將運動強度調整,是否對能量代謝有更好的提升之效果,是否能 在短時間內提升能量代謝,可在後續研究中加以探究。

第三節 阻力訓練與有氧訓練對最大肌力之影響

本研究由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 4-34 至 4-40 所 示,阻力訓練組和有氧訓練組的效果在最大肌力測試方面,最大肌力負 荷皆達顯著效果。在上肢方面(肩部推舉機、坐姿胸部推舉機、肱三頭肌 下壓、蝴蝶機肌力訓練機及高拉滑輪機);下肢方面(大腿訓練架、腿部伸 張機及臥姿腿部彎曲機)每一組後測優於前測,且都有達顯著水準效果。

本研究與朱嘉華、潘倩玉(2010)的研究相似,在探討 12 週阻力運動訓 練介入後,研究結果發現阻力訓練與交叉訓練皆顯著增加所有動作部位 之最大肌力。

Kawano, Tanaka, and Miyachi (2006)探討十六週阻力訓練和交叉訓 練,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訓練型態均能顯著增加肌力的提升,但是以單 獨使用阻力訓練的方式效果為較佳。另外Powers 和 Howley (2001)的研 究指出在短期肌力訓練8-20 週後,會增加的神經適應與學習、協調和主 要動作肌肉群的招募能力。林俐伶(2011)探討 12 週阻力訓練之最大肌 力表現之影響,也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上肢與下肢最大肌力在後測時 皆優於前測,且達到統計學上顯著效果。Fleck 和 Kraemer (1997)的研 究,指出每週2-3 天,持續 3-6 個月的阻力訓練,運動訓練強度為中、高

強度,可增進25-100%的肌耐力和最大肌力之效果。

綜合上述研究學者的論點來看,有許多研究都證實提出單純阻力運 動訓練對於最大肌力的增進效果較為有效,本研究從事八週阻力訓練,

可有效提升最大肌力,但也有部份研究指出,無論是有氧結合阻力訓練 或是交叉阻力訓練和單獨阻力訓練,經過幾週訓練後,均可提升最大肌 力。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24 位一般大學生男生為受試者,分為阻力訓練組、有氧訓 練組和控制組,經過八週的訓練之後,結論為八週阻力訓練可有效提升 最大肌力;阻力訓練與有氧訓練對身體組成和能量代謝並未有顯著改善 效果。

本研究提供建議如下:

一、本研究以固定式腳踏車為有氧訓練的方式,未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 身體組成和能量代謝,究竟運動訓練週期要多長和強度要多強才是最有 效,後續可進一步探究漸進式增加阻力負荷和踩踏頻率等型式。

二、本研究訓練組中有氧訓練組訓練強度方面,在未來後續研究中,可 進一步探討固定式腳踏車採取中、高強度並搭配不同休息時間,是否對 身體組成和能量代謝有不同的影響,是值得探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翠苓、王銀秀、黃碧月(2005)。12 週有氧運動課程對健康體適能之影 響。文化體育學刊,3,119-122。

方進隆、蔡秀華、林晉利、黃谷臣、謝錦城、卓俊辰、卓俊伶、劉影梅、

黃永任、巫錦霖(2007)。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台中市:華格那 企業有限公司。

朱嘉華、潘倩玉(2010)。阻力訓練與交叉訓練對肌力身體組成之影響。

體育學報,43(2),1-14。

余如冰(2003)。局部運動訓練介入對大學生脂肪分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余育蘋(2005)。阻力訓練教學課程對身體組成及體適能之影響。臺大體 育學報,7,179-194。

吳汶蘭、張志仲、郭藍遠、林槐庭、陳勝凱 (2008)。相同心跳率強度下 不同運動模式之運動後過攝氧量比較。物理治療,33 (2),87-93。

吳建宏(2003)。阻力訓練配合口服肌酸對大學生女生身體組成與無氧運 動能力之影響。私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台北。

吳柏翰(2004)。高強度阻力訓練對耐力性運動表現的影響探討。大專體 育,75,68-74。

吳宮頡、林瑞興(2013)。不同溫度水份補充對單次飛輪有氧運動時身體 組成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科學期刊,第八期。屏東市: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李水碧(2006)。探討十二週離心阻力訓練對中年女性心血管危險指標之 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金蘭、章淑娟、黃森芳、李明憲(2009)。團體有氧運動對某醫院女性 員工健康體適能之成效。護理暨健康護照研究,5(1),3-10。

林俐伶、紀恩成、林瑞興 (2010) 。4 週密集式訓練對女性排球選手身體 組成之影響。2010 年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128-137。

林政東(2004)。運動員肌力訓練。台北:師大書苑。

林瑞興(2003)。運動訓練及飲食教育計畫介入對體重過重大學生的效果 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侯堂盛、林晉榮(2006)。肌力訓練對健康提昇與身體適應之探討。嘉大 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28-34。

胡巧欣(2005)。有氧運動與概念宣導對婦女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行為影響 之研究。體育學報,38(1),11-22。

張綺芳(2008)。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體脂肪、腰臀圍比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堉圻、邱琴瑟(2011)。呼吸肌阻力訓練對游泳攝氧量與肺功能表現之影 響。運動教練科學,24,69 -80。

陳怡蓉(2008)。一週身體活動訓練對身體組成的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 學體育學系系刊,3,126-129。

陳明坤、張世沛(2006)探討游泳教學課程對大學生身體組成之影響。

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4,107-116。

陳建廷(2003)。不同運訓練介入對體重控制班學生體適能的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順泉(2005)。肌力訓練對身體的影響。屏師體育,9,179-182。

曾文俊(2008)。六週不同型式跳繩訓練對大學生無氧動力、心肺耐力與

身體組成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文俊(2000)。坐式生活型態在兒童健康體適能之比較分析研究。體育 學報,28,339-348。

黃阿文(2006)。最新健美運動詳解。台北市:文景。

黃欽永(2004)。健康體適能課程重量訓練之理論與實際。臺大體育,42,

25-38。

楊忠祥、林正常 (1999)。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對恢復期能量消耗的影響。

體育學報,27,99-108。

葉清華(2009)。減重課程介入實施成效分析追蹤評估。大專體育學刊,

11(1),93-104。

劉潤興(2004)。規律有氧運動訓練對國小過重學童健康體適能及血脂肪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蔚順華(2000)。肌肉適能。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運動 訓練法,223-237。

蔡崇濱、林信甫、林政東、吳柏翰、鄭景峰、傅正思、戴堯種、林正常

(2004 譯)。肌力與體能訓練。藝軒圖書出版:台北市。

蔡櫻蘭、姚漢禱(2005)。女性體脂肪率和體脂重預測公式之建立。大專 體育學刊,7 (1),287-296。

賴映帆、林瑞興(2007)。大學男女學生身體組成差異之研究。屏東教大 體育,11,183-190。

龍田種(民84)。運動處方與健康。台北市:力大圖書有限公司。

英文部份

Abadie, B. R., & Wentworth, M. C. (2000). Prediction of repetition maximal strength from a 5 -1 0 repetition submaximal strength test in college-aged females. Journa1 of Exercise Physiolog

y, 3, 1-6.

Alegre, L. M., Jimenez, F., Gonzalo-Orden, J. M., Martin-Acero, R., &

Aguado, X. (2006). Effects of dynamic resistance training on fascicle length and isometric strength.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4(5), 501-508.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1998). ACSM’s resource manual for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3

rd

ed. Williams and Wilkins,

Baltimore, Md., 134-306.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7). Resistance exercise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07 updat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7). Resistance exercise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07 updat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