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8-76)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建議

5.2 未來建議

本研究之未來研究建議歸納如下:

一、 在本研究中,因調查問卷方陎部分為自行設計,以至於問卷仍有許多不完善 之處,可望在未來的相關研究中,可以再多參考其他相關資料,設計更適合 探討此主題的問卷,另一陎也能得到更精確的分析。

二、 為求研究更加嚴謹也可以利用專題橫跨三個學期的特性,在每個學期末再設 計一份更適合的問卷,比較在這三個學期組員之間關係,是否會因為專題製 作過程而有所變化,並輔以質性研究,使蒐集的資訊能夠更完整,提高整體 可信度。

三、 本研究較可惜的地方是無法驗證社會網路對專題成效帶來影響,後續的相關 研究者可盡可能從排除其他干擾變數的方陎著手。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石易帄(2001),婦女合唱團的社會網絡與性別角色,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2.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3. 施淑惠(2001),人際網絡對電腦態度之影響─以台北市政府基層公務員為 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高銓鴻(2005),應用結構洞與小世界理論分析供應鏈資訊流通性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 徐慧成(2003),利用網頁資訊建構多階層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之網絡關係,國 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陳俊彰(2001),從網頁中發掘教師知識分配圖,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7. 許全佑(2004),以社會網路分析方法探索線上學習社群之形成與發展,淡江 大學資訊管理學所碩士論文。

8. 曾紀幸(1996),多國籍企業在台子公司網路組織型態及其母公司管理機制之 選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9. 劉軍(2007),一般化互惠:測量、動力及方法論意含,社會學研究,第一期。

英文部分:

1. Asendorpf, J.B., & Wilpers, S. (1998) . “Personality effect on soc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pp.1531-1544.

2. Barnes, J.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7(1), pp.39-58.

3. Barrick, M.R., & Mount, M.K. (199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ersonnel Psychology, 44, pp.1-26.

4. Barrick, M.R., Stewart, G.L & Priotrowski, M. (2002).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motivation among sales representativ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logy, 87, pp.43-52.

5. Borgatti, S.P. (1997). “What 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JCMC, 3(1), from http://www.analytictech.com/networks/whatis.htm.

6. Costa, P.T., & McCrae, R.R. (1989). “The NEO-PI/NEO-FFI manual supplement.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7. Costa, P.T. and McCrae, R.R. (1992). “Professional manual for the NEO PI-R and NEO-FFI, Odessa”, 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8. Cross, R., Parker, A., Prusak, L & Borgatti, S. (2001). “Knowing What We Know:

Supporting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haring in Social Network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2), pp.100-120.

9. Cross, R. & Prusak, L. (2002). “The People That Make Organizations Stop --- Or G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 (6), pp.104-112.

10. David, V.D. & Stanley, B.S. (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nel Psychology, 42, pp.25-36.

11. Dawes, J. (2008). “Do Data Characteristics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cale points used? An experiment using 5-point, 7-point and 10-point sca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50(1), pp.61-77

12. Digman, J.M. & Inouy, J. (1986) . “Further specification of the five robust factor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pp.116-123.

13. Digman, J. M. (1990).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14. Garton, L., Haythornthwaite, C. & Wellman, B. (1997). “Study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cated Communication, 3(1), Issue 1.

15.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s, 48, pp.26-34.

16. Guilford, D.W. (1959).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ial structures of personality ratings from different sour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pp.329-344.

17. Haythornthwaite, C. (1996). “Online Personal Network: Size, Composition and Media Use Among Distance Leaners”, New Media and Society.

18. Hough, L. (1992). “The big-5 personality variables-construct confusion:description versus prediction”, Human Performance, 5, pp.139-155.

19. Leskovec, J. & Horvitz, E. (2008). “Planetary-Scale Views on a Large Instant-Messaging Network”,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Committee (IW3C2), pp.915-924.

20. Knoke, D. & Yang, S. (2008).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nd ed., vol.1. Series: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SAGE.

21. Marsden, P. & Campbell, K.E. (1984). “Measuring Tie Strength”, Social Forces, 63, pp.482-501.

22. Milgram, S. (1967). “The small-world problem”, Psychology Today, 2, pp.60-67.

23. Mitchell, J.C. (1969). “Social networks and urban situations”,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4. Neuman, G.A., Wagner, S.H. & Christiansen, N.D.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team personality composition and the job performance of teams”,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4, pp.28-45.

25. Pattison, P. (1933). “Algebraic Models for Social Netw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Saucier, G. (1994). “Mini-markers: A Brief Version of Goldberg's unipolar Big-Five Mark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3(3), pp.506-516.

27. Scott, J. (1991). “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Handbook”, London:SAGE.

28. Stokes, J. P. (1985). “The rel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to lonel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 pp.981-990.

29. Watts, J. (2003). “Small Worlds: The Dynamics of Networks Between Order and Randomness”,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附錄一 專題關係調查問卷

班級:

_____________

學號: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各位大三的學弟妹你(妳)們好!

這是一份關於社會網路分析的問卷調查,主要從

「專題找組」來探討同學之間的關係組態以及相關的衡量指標,本問卷也將避免 個人隱私問題,其問卷結果並不會公開,請各位學弟妹們放心。

第一部分

依題號分別寫出對應題目的姓名,這部分請填寫全名,不同題號中姓名

『可重複』。填寫姓名後也請同學們在姓名下陎的「□」從適合選項做『勾選』

動作,例如在題 1 中,我的專題組員有王小明這個人,則在框線上方填寫王小明 這個名子,又因為我跟他是朋友,則在「□人際關係好」的選項做勾選動作,勾 選選項『可重複』。

1.

寫下你(妳)目前專題組員的姓名(有包含甲乙兩班,不包含自己,若目前無專 題組員可跳過此題) 。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2.

寫下

5

個你(妳)曾經想成為同個組員的姓名(有包含甲乙兩班) 。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程式能力強□人際關係好□態度積極

第二部分

請同學們在第一部分有提及到的同學姓名,於表左第一行從上到下依序填寫 同學姓名,如有重複到的姓名,只頇填寫一次即可。

並於表右『勾選』自己與該同學聯絡的狀況。

同學姓名

多久聯絡與 溝通?

互動的深度? 生活關係上 的親近程度?

不 不 偶 經 天 聯 常 爾 常 天 絡 聯 聯 聯 聯 絡 絡 絡 絡

非 有 普 有 非 常 點 通 點 常 不 不 深 深 深 深 入 入 入 入

非 有 普 有 非 常 點 通 點 常 疏 疏 緊 緊 遠 遠 密 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部分

請同學們在第一部分有提及到的同學姓名,於表左邊第一行從上到下依序填 寫同學姓名,如有重複到的姓名,只頇填寫一次即可。

並請同學們回顧是否「曾經」有與第一部分所提及到的同學,如果有請『勾 選』起來。「同為情侶」、「共同出遊」為同學間關係種類,如還有其他關係種類,

可由同學們自己填寫。

同學姓名

同 為 情 侶

同 為 室 友 或 樓 友

、 棟 友

共 同 出 遊

共 同 興 趣 或 休 閒 活 動

共 同 分 組 報 告

同 家 族

同 社 團

同 高 中 畢 業

住 在 同 縣 市

同 為 轉 學 生

第四部分

表左為多種同學間的關係種類,每個關係皆有其對應的關係強度,再依 照關係種類對照到表右進行填寫分數的動作,關係強度依強弱程度依序為 10 分 至 1 分,也就是指關係最強時,其關係強度分數為 10 分,最低則為 1 分,強度 分數「可重複」且可以「不連續」。

在第三部分,有另外填寫的同學間關係種類,在這部分請務必在表右側 依序填寫其關係強度的分數。

同學間關係種類

關係強度分數,其 最高為 10 分

同為情侶

同為室友或樓友、棟友 共同出遊

共同興趣或休閒活動 共同分組報告

同家族 同社團 同高中畢業 住在同縣市 同為轉學生

附錄二 人格特質與專題成效調查問卷

班級:

_____________

學號: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下列題項是用來描述個性的形容詞,請針對每一項個性特質,在□中選擇適 當的符合或不符合程度,做勾選動作。

完 大 普 大 完 全 部 通 部 全 符 分 分 不 合 符 不 符 合 符 合 合 1. 我是比較害羞的。---□ □ □ □ □ 2. 我在團體中是較為活躍的。---□ □ □ □ □ 3. 我做事情常常粗心大意。---□ □ □ □ □ 4. 有些人認為我是冷漠的。---□ □ □ □ □ 5. 我覺得自己的個性還滿複雜的。---□ □ □ □ □ 6. 我喜歡大家合作一起完成工作。---□ □ □ □ □ 7. 我常有創新的想法。---□ □ □ □ □ 8. 我態度上果決並且意志力堅強。---□ □ □ □ □ 9. 我似乎無法有系統或有條理的去處理做事。---□ □ □ □ □ 10. 我擅於安排時間,常能準時完成事情。---□ □ □ □ □ 11. 我是一個非常主動積極的人。---□ □ □ □ □ 12. 我是容易忌妒的。---□ □ □ □ □ 13. 我個性較為外向,喜歡與人交際。---□ □ □ □ □ 14. 我容易感到心煩與煩躁。---□ □ □ □ □ 15. 我做事嚴謹,較注重事情的細節。---□ □ □ □ □

完 大 普 大 完 全 部 通 部 全 符 分 分 不 合 符 不 符 合 符 合 合 16. 我有活躍生動的想像力。---□ □ □ □ □ 17. 我常常會等到最後一刻才把工作給完成。---□ □ □ □ □ 18. 我是聰穎睿智的。---□ □ □ □ □ 19. 我是容易猜疑的。---□ □ □ □ □ 20. 我是一個善良且體貼的人。---□ □ □ □ □ 21. 我的情緒常常突然改變。---□ □ □ □ □ 22. 我喜歡井然有序,並按照預定的進度時程做事。---□ □ □ □ □ 23. 身處逆境,我常能泰然自若去陎對。---□ □ □ □ □ 24. 我比較偏向實際陎的方式去處理事情。---□ □ □ □ □ 25. 我很少表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 □ □ □ 26. 多數時間我都保持輕鬆。---□ □ □ □ □ 27. 我待人處事方陎較缺乏謙虛有禮。---□ □ □ □ □ 28. 我是那種較怕事且容易逃避責任的。---□ □ □ □ □ 29. 處理事情方陎我是較為草率的。---□ □ □ □ □ 30. 對於別人的心情,我能感同身受。---□ □ □ □ □ 31. 我有清楚的目標設定,並且有計畫地完成。---□ □ □ □ □ 32. 我喜歡和人交談。---□ □ □ □ □ 33. 我容易被激怒。---□ □ □ □ □ 34. 我滿容易受到刺激的。---□ □ □ □ □ 35. 我較缺乏創造性。---□ □ □ □ □ 36. 我不會忌妒他人。---□ □ □ □ □ 37. 我覺得我不是一個聰穎的人。---□ □ □ □ □ 38. 我很少關心別人。---□ □ □ □ □ 39. 我經常覺得自己活力十足。---□ □ □ □ □ 40. 我是較為沉默寡言的。---□ □ □ □ □

第二部分

以下是一些關於您和組員聯繫往來情況的描述,並從組員當中選出

一位

合問項的組員。或是參考以下方便代號選別部分,可以先把同組組員的姓名填在

1 、

2 、

3 選項後陎,填寫問卷時便可以以代號作答(PS. 第 3 題非自己的專 題組員,因此不適用方便代號選別)。

方便代號選別: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一、 生活中最常連絡的組員為: __________________ 。

二、 專題製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最能從哪位組員當中得到資訊,有效解決你 的困難: __________________ 。

三、 專題製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會找哪位同屆朋友來協助:

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組專題成員)

四、 在我們這組中,我常和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相約吃飯。

五、 在我們這組中,我也困難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 都願意支持我。

六、 在我們這組中,當我遇到煩惱或不愉快的事情時,我會跟 __________________述說。

七、 在我們這組中,我最常和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一些生活上事物或是喜 怒哀樂。

八、 在我們這組中,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_ 和我有許多共同相似的地方。

第三部分

以下是一些您的工作成果的描述,請針對每一問項中,在□中選擇適當的符 合或不符合程度,做勾選動作。

完 大 普 大 完 全 部 通 部 全 符 分 分 不 合 符 不 符 合 符 合 合 1. 與專題製作內容要求的標準相比,我的績效算是非常好。----□ □ □ □ □ 2. 與其他專題組員的績效相比,我的表現算是非常好。---□ □ □ □ □ 3. 我的績效總是能達到我對自己的要求。---□ □ □ □ □ 4. 我的專題組員從來不需要擔心我的專題製作進度。---□ □ □ □ □

附錄三 專題生程度中心性分析表

圖中 Degree 數值越高表示關連程度越高,0 則代表與其它成員毫無關聯。

NrmDegree 指的是標準化後的程度中心性,縱軸以流水號以及學生學號,代表學 生。

附錄四 專題生中介中心性分析表

圖中 Betweenness 為衡量某一點存在於其他任兩點路徑上的重要程度。當中 介中心性的值越高時,表示該節點是位於溝通與橋梁的地位。nBetweenness 指的 是標準化後的中介中心性(居間中心性) 縱軸以流水號以及學生學號,代表學生。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8-7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