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研究之課題

第四章 研究結論、省思與建議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課題

本研究仍有許多地方不夠完備,於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認為有三點可供未來 接續研究之改進方向,分別為「應增加並選用更多史料」、「針對史料更進一步探 討」及「擴大研究範圍以求完整」,以下就此三點分別說明之。

一、應增加並選用更多史料

教育愛於臺灣教育史應有許多題材可供書寫,然研究者因受限於研究時間與 能力,資料選用多以專書記載為主,未能夠確實加以運用其他資料,若未來研究 能取得更多臺灣教育家及其學生的口述歷史資料或回憶錄,勢必能補足研究之不 足,讓教育愛再詮釋的脈絡更為清楚明確。

二、針對史料更進一步探討

關於史料的探討,受限於資料的不完全,此次研究並未針對師資培育的部分 再多做今昔之比較。如能針對過去與現在,做出師資培育的變革以及對於在培育 態度上對於教育愛一觀念的看法差異,史料的呈現將更具客觀價值與說服力,研 究架構也可以更加明確,有助於幫助讀者建立清楚的認知。

二、擴大研究範圍以求完整

本研究聚焦於教育愛在臺灣教育史的再詮釋,然研究中僅舉出具代表性的實 例,並未通盤討論所有臺灣教育史中的教育愛。並且於討論教育與政治之關係時,

主要聚焦在日治時期與國民黨政府治台時期,若能擴及到臺灣史的其他時期,則 更能勾勒出教育愛於時代背景的脈絡,讓研究能夠更完整的討論。

82

8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北京翻譯社譯(1991)。J.H. Pestalozzi 著。林哈德與葛篤德(Leonard and Gertrude)。臺北:五南。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俊斌(2015)。師資培育開放二十年:理想的許諾與失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6),8-12。

田培林(1955)。裴斯塔洛齊教育學說。臺北:復興。

田培林(1956)。福祿貝爾與孟特梭里的教育學說。臺北:復興。

田培林(1976)。教育與文化。臺北:五南。

江天健(2011)。三十而立-辛志平校長與新竹中學。載於林榮洲(總編輯),誠 慧健毅:辛志平校長口述歷史(頁 148-173)。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伍振鷟(1987)。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的癥結。載於張春興(主編),校圓之聲-一 九八六臺灣教育批判(頁 30-35)。臺北:敦理。

余玉照(2007)。為台灣英語教育熱心奉獻的「鵝媽媽」-趙麗蓮。載於教育愛 -臺灣教育人物誌 II(頁 57-82)。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園會(1984)。教育家裴斯塔洛齊。臺北:商務。

李奉儒(2008)。弗雷勒哲學中的教師圖像-教師做為文化工作者。載於林逢祺、

洪仁進(主編),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頁 377-392)。臺北:五南。

李奉儒(2014)。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

教育哲學:方法篇(頁 45-75)。臺北:學富。

辛三立(2011)。口述歷史-家屬篇。載於林榮洲(總編輯),誠慧健毅:辛志平 校長口述歷史(頁 99-123)。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林月琴(2009)。幼教界的烈士-林靖娟。載於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 IV

84

(頁 207-215)。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玉体(1980)。何謂教育愛。國教月刊,27(9),3-6。

林玉体(1988a)。教育概論。臺北:東華。

吳元訓譯(1987)。S.E. Frost 著。西方教育的歷史和哲學基礎(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Western Education)。北京,華夏。

吳文星(2001)。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夏之蓮譯(1992)。J.H. Pestalozzi 著。裴斯塔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 育。

85

臧廣恩譯(1995)。Johann Gottlieb Fichte 著。告德意志國民書(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臺北:中華文化。

86

藍博洲(2001)。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臺大部分)。台中,

晨星。

維基百科,(馬丁.尼莫拉)。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4%B8%81%C2%B7%E5%B0 %BC%E8%8E%AB%E6%8B%89

西文文獻:

DeGuimps R, Pestalozzi. His Life and Works. Pleton & Company, 1890.

John Alfred Green,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Pestalozzi. WB Clive, 190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