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概念構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先介紹概念構圖的理論基礎與相關實證研究,第二節 討論鷹架作用理論基礎及其與概念構圖結合之相關實證研究。

第一節 概念構圖

一、概念構圖的理論基礎

概念構圖的策略讓學習者嘗試建構自己的知識脈絡,加強概念與概念之間的 連結,不僅可以具體表現學習者的知識建構過程,促進有效教學及有意義的學習 (耿筱曾,1997),更可以幫助學習者認知自己的概念架構或釐清迷思概念,所以 概念構圖亦被視為一種後設認知工具或後設學習策略(陳嘉誠,1998)。

概念構圖其實指的是繪製概念圖的的歷程,學習者須將文章或教材中的概念

找出來,並以一個核心概念為主題,圍繞此一核心概念,學習者將其所理解的有 關概念組織起來,並以聯結語來說明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所以概念構圖的主 要精神在於有意義的學習與體現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林達森,2005),並從學 習者建構的概念圖幫助學習者反思自己的概念架構及迷思概念,因此概念構圖符 合認知理論、建構理論與後設認知理論,以下就這些理論分別論述之。

(一) Ausubel 的認知學習理論

近代的認知心理學主張,人類為主動的訊息處理者,知識是由許多命題 以有組織,有系統、有層次的方式結合而產生的。認知心理學家 Ausubel 更 認為「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知的內容」,只有學生把課程內容和 他們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才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因此要形成有意 義的學習必須符合三種主要條件(Novak, 1998):

1. 有意義的材料:新的學習內容本身是有意義的概念和命題,而且可 以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

8

2. 相關的先備知識:學習者須具備相關的知識或概念,用以聯結到新 的知識、吸收新的想法。

3. 學習者必須表現有意義學習的心向:也就是學習者願意主動將新知 識與已有之概念架構做聯結,建立有意義的理解。

Ausubel 認為死記硬背的學習雖然有記憶的效用,但並沒有和原有的認 知結構做相關聯結,因此容易被遺忘甚至產生錯誤的理解。因此 Ausubel 以

「同化」作為有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將學科的各種概念按照其包容性、概 括性程度,組織有層次的、互相關聯的系統,先呈現最一般的、包容性最廣 的概念,然後逐漸呈現更具體的概念,使前面學到的知識可以成為後面學習 知識的固定點,以便產生新舊知識的同化。

所以有意義的學習便是學習者在基本的認知架構上將新訊息納入,此即 所謂的含攝學習,在含攝學習後學習者再根據已有的認知架構去做新訊息中 的概念連結,則新的概念便產生「漸進分化」,在漸進分化過程中,學習者 常產生概念意義之間的衝突,當這些概念間的意義能被學習者澄清,則概念 間即能產生「統整調合」。

根據 Ausubel 的理論,Novak 發展出概念構圖以幫助學習者做有意義的 學習,讓學習者學習從已知的概念聯結到新學習的概念,並產生一個有上下 階層及平行的概念聯結關係,形成有意義的知識架構,幫助學習者做有效的 學習。

(二) 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是一種知識的理論,也是一種認知學習的理論,建構主義認 為,「學習就是知識的建構,是使舊經驗和新知識產生意義的過程」,新知識 的產生乃是一種人類主動建立的過程,是對個人經驗的合理化、意義化,且 其具有發展性與演化性(楊龍立,1997),並強調學習者才是學習活動中的主 角,知識必須靠學習者去主動建構,而所謂「建構」,即是由學習者在學習

9

情境中,與本身的先備知識交互影響下,架設出自己的知識系統(Matthews, 1994),但知識系統和概念架構只是暫時性的,它會不斷的被修正和成長。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過程,不同於傳統教學只注重結果,建構主義注重 學習者的個別差異,強調認知的主體性與個體的主動性。因此從建構主義的 觀點來看,知識無法灌輸,教學者的角色不再是訊息的傳達者而是知識的協 助者,透過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多聽學習者的想法與理由,發展出適合的 教學方法或學習策略,讓學習者能主動學習與參與,藉由學習歷程幫助學習 者建構自己的認知,並於過程中產生認知的失衡、調適、平衡以建立新的結 構。

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習活動是一種意義賦予的過程,也就是使新的 學習材料在學習者腦中獲得特定的意義,使新的學習材料與個體已有的知識 架構建立實質的聯繫,從而建構出新的認知架構(陳育琳,2007)。而概念圖 的繪製具體的將學習者建構知識的過程與知識間的聯結表現出來,Novak 等 人認為概念構圖不僅可以了解學習者既有的知識結構,更可以從前後的概念 構圖中看出學習者知識結構的變化,發現其學習過程中概念調整的歷程,更 可幫助學習者辨識自己的認知架構,有助於概念的整合或釐清。

(三) 後設認知理論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即「人類對其認知的認知」,也就是指個人對自 己認知歷程的認知。從學習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後設認知有兩個層面 (Flavell, 1976):

1. 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指學習者理解自己所學知識 的性質與內容,並且知道知識所蘊含的意義及原理原則。

2. 後設認知技能(metacognitive skill):指的是學習者在活動中對自己的行 動做適當策略監控的心理歷程。

所以,後設認知所指的是個人對學習活動的認知有所理解,且自身能採

10

取適當的策略來監控學習。Novak 等人設計出的概念構圖可以清晰呈現出學 習者的概念架構,學習者在建構過程中須不斷的思辨及反省方能將概念做正 確的聯結,並隨時做修正或重建以納入新知,因此概念構圖除了刺激學習者 的後設認知覺察外,也幫助學習者做自我監控以習得知識。

根據以上所述,概念構圖主要是以 Ausubel 的認知同化理論為基礎,重 視學生的先備知識與有意義的學習,在教學或學習上則注重學習者建構知識 的過程與建構後的檢視與反思,透過學習者的主動思考與建構幫助其理解知 識的結構,讓學習變得有意義,因此概念構圖不僅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學 習策略。

二、概念構圖的發展

概念構圖是美國康乃爾大學學者 J.D.Novak 等人根據美國認知心理學家 Ausubel 的有意義學習理論為基礎,並受知識建構論的影響所發展出來可作為教 學、學習、研究及評量的工具,主要用來追蹤學生學習科學概念的演變歷程,後 來逐漸發展將概念構圖融入各領域的教學、學習與評量或課程設計中。

概念構圖是一種圖示策略,用以將各種概念以命題架構方式做有意義的聯結 與呈現,顯示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Novak & Gowin, 1984)。概念構圖的組成有 概念節點(concept nodes)和概念間的聯結語(relation links),兩個概念節點和節點間 的聯結語則形成命題(proposition)。例如「胃液的主要組成為酵素和鹽酸」為一命 題,其中「胃液」和「酵素」、「鹽酸」為概念節點,「組成」就是聯結語。概念 在概念圖中以階層(hierarchy)的關係存在,屬於一般性、概括性的概念會在上層,

而一些較特定、較具體的概念則在下層,處在最下層的則是最具體的範例,如圖 1。

11

圖 1:概念構圖的階層關係

有關概念構圖的研究主要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學者 Novak 所發展的概念構

圖,主要著重在概念的教學;另一個是學者 Dansereau 發展的 TCU(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系統,較強調聯結語的訓練技巧,而這兩者都屬於階層式的概念構圖。

表 1 為兩者的比較:

表 1

Novak 系統與 TCU 系統的比較

Novak 系統 TCU 系統

組成 概念─關係─概念 節點─聯結─節點

繪圖重點 強調概念的上下關係 強調概念的聯結

相異點 聯結線 沒有箭頭

(交叉聯結除外)

有箭頭

聯結語 較自由 較有系統

相同點

1.

兩者皆是二為階層結構圖

2.都是以命題形式表徵在空間的一種學習策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此兩種系統在知識建構的歷程中大致有兩種教學策略:

(一) 繪製概念構圖策略

此策略主要是讓學習者根據學習主題,主動建構屬於自己的概念圖,並 釐清概念間的關係和結構,幫助學習者監控自己的學習或發現知識結構中矛 盾的地方。

12

(二) 閱讀概念構圖策略

閱讀概念構圖是指由專家(教師)提供概念圖作為前導組織或單元回顧資 料,用來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結構。

此兩種策略各有其優缺點,繪製概念構圖雖可以清楚呈現學習者的概念 架構,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的知識理解程度,讓教學者發現學習者知識矛盾 的部分,讓迷思概念得以澄清,但是概念構圖的繪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中後段的學習者更不容易(全中平,1992;余民寧,1997;黃萬居,

1993)。

閱讀概念構圖相對於繪製概念構圖來說是較為輕鬆簡單的,閱讀的概念 構圖由專家所提供,其知識結構通常較為明確,教學上也較省時輕鬆,但其 限制是學習者容易流於單純的記憶背誦,反而忽略了概念間的連結關係,也 不容易反思或建構自己的知識架構(Osborne & Wittrock, 1985;引自吳裕聖,

2007),因此在作為教學或學習的策略上,如何利用概念構圖達成有效學習 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三、概念構圖在自然科的實徵研究

概念構圖科學教學模式,能藉由增進學生主動思考、發現概念未知關係與重 組概念架構來提升生物概念學習成效(林達森,2004),因此從概念構圖發展以來 國內研究者眾,且遍及各大知識領域,多數學生對此教學策略顯現正向肯定的態

概念構圖科學教學模式,能藉由增進學生主動思考、發現概念未知關係與重 組概念架構來提升生物概念學習成效(林達森,2004),因此從概念構圖發展以來 國內研究者眾,且遍及各大知識領域,多數學生對此教學策略顯現正向肯定的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