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郭德堡變奏曲》樂曲概論

第二節 樂曲架構

這樣的安排,筆者認為可用「變化中有統一,統一中有變化」來形容此變奏曲,如 此龐大的曲子,巴赫卻能在一定的規範中展現其巧思,可見巴赫對變奏曲的拿捏俱有一 定的精準性,並在當中展現其高超的作曲技法。

主題 Aria 是由反覆的兩段體薩拉邦舞曲(Sarabande)組成,樂曲前半與後半各有 16 小節,展現出對稱平衡的架構。其他 30 首變奏曲,雖然決定樂曲性格的拍子記號與小

二、樂曲結構

而在17世紀,當時的代表類型有:夏康舞曲(chaconne) 及帕薩喀牙舞曲

(Johann Christoph Bach, 1642-1703)(譜例4)、普賽爾(Purcell Henry, 1659-1695) (譜 例5) 、 韓德爾(Händel,1685-1759)(譜例6)等,皆有相同的低音旋律出現 在他們的作品中。

譜例 6韓德爾:G 大調組曲,夏康舞曲,HWV 442。

(二)舞曲的手法

不論是Aria或是30段變奏,全曲皆使用二段反覆的舞曲形式19,在十七世紀時 期的鍵盤音樂,雖未標示舞曲名,但大多與舞曲相關;而在《郭德堡變奏曲》中,

肯定為舞曲的變奏有:主題(Aria)的薩拉邦舞曲與第七變奏的法式吉格舞曲。

主題(Aria)是典型的薩拉邦舞曲Sarabande20,緣於西班牙舞蹈,16世紀初出現於 西班牙,屬緩慢的3拍子形式。在《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詮釋報告》21中有提到:

將《郭德堡變奏曲》主題前 8 小節簡化後(譜例7),發現此曲的節奏型為 3/4

,而樂句以 4 小節為半句,8 小節為一句所構成。

譜例 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 ~ 8 小節,簡化譜。

三拍子附點節奏特徵、陰性終止,這些皆為法式薩拉邦舞曲22的特色。

19 反覆方式:二段體 ||:A: ||:B:||,是典型的巴洛克舞曲曲式。

20 薩拉邦舞曲可能來自西班牙中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十六世紀初期流傳回西班牙;大約西元 1600 年出現

前面已提過,主題 Aria 的旋律並非巴赫第一次創作於其作品,1725 年,此首

一般而言,法式序曲通常會有慢、快兩大段落,在慢板樂段中有許多附點節奏

譜例 10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5,第 1 ~ 3 小節。

譜例 1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8,第 1 ~ 5 小節。

依據馬賽爾‧比基 (Marcel Bitsch)與強‧澎費斯(Jean Bonfils)共著的『賦格』

一書所稱,譜作卡農是一項高度理性的數學推算作業。在這部作品中巴赫展現出了 無疑是相當厲害的數學能力。

(五)四聲部小賦格曲

僅有第10變奏標示為四聲部小賦格曲,拍號為 2/2。

(六) 技巧性樂段:

此類變奏中,巴赫將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技巧融入其中(兩手交叉、大音域的跳 躍、裝飾音、雙音、音階及音群的使用),展現演奏者技巧,如變奏 5、14、17、

20、23、26、28 及 29 等。

(七)俗樂的使用:雜曲(Quodlibet)

巴赫家族非常團結,每年都會舉行宗族節,到時大家都會齊聚一堂演奏或合唱,

也會發表新作品,最後以奏唱雜曲(Quodlibet)結束。所謂「雜曲」,是把各式各

樣曲調串連起來一次演奏的音樂。家族中比較著名的作曲家所寫的曲子,大多被保 存於記錄保存所。

若按卡農曲的排列方式,第30變奏的設定應該是10度卡農的,但巴赫卻沒有創 作10度卡農的變奏,反而是以兩首當時流行的俗樂片段作成四聲部的《雜曲》(譜 例12)。以自由對位的手法取代應該出現的10度卡農,筆者認為,這是巴赫暗示一 個曲子將圓滿結束。

譜例 1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30,第 1 ~ 3 小節。

本變奏的俗樂取自巴赫平時在家族聚會中演唱的歌曲,分別為《我已經離開你 這麼久了》(Ich bin so lang nicht bei dir g‘west)(譜例13)及《包心菜和大頭菜讓我退避 三舍;亂七八糟》(Kraut und Rüben haben mich vertrieben)(譜例14)。

譜例 13《我已經離開你這麼久了》,用黑線框出的部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題素材 1。

譜例 14《包心菜和大頭菜讓我退避三舍;亂七八糟》全曲,用黑線框出的部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 題素材 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