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詮釋報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詮釋報告"

Copied!
1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系在職碩士論文.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詮釋報告 The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Bach Goldberg Variation BWV988. 姓名:賴又緁 指導教授:董學渝. 教授. 中華民國 106 年 6 月.

(2) 摘要 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巴洛克時期經典的變奏曲目,在此曲中巴赫完整地呈現 出他對於大鍵琴彈奏高超的技巧以及變奏曲作曲手法的掌握。而前後詠嘆調首尾呼應出 現的方式,也深深地影響後世的作曲家對於變奏曲的創作思維。 本文共有六個章節:第一章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將針對 《郭德堡變奏曲》的創作背景與樂曲架構作分析與探討;第三章針對《郭德堡變奏曲》 第一部分,詠嘆調至第十五變奏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第四章針對《郭德堡變奏曲》 第二部分,第十六變奏至第三十變奏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第五章為此論文作結論; 第六章則列出參考資料。. 關鍵字:巴赫、郭德堡、變奏曲. i.

(3) Abstract. J. S Bach 's "Goldburg Variations ,BWV988" is the classic masterpiece of the Baroque period, in this piece Bach showing his superb skills for the harpsichord and the mastering techniques in variations . And the aria shows in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also deeply influenced later generations of composers for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variations.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s and aims of this paper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music structure of "Goldberg Variations". I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 on the first part of "Goldberg Variations", the aria to the fifteenth variation of the music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 on the second part, the sixteenth variation to the thirty variation of the music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fifth Chapter fo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Chapter 6 lists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Keyword:J.S Bach、Goldberg、Variation. ii.

(4) 目錄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詮釋報告 ....................................................................................................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 ................................................................................................... 1 第二節 相關介紹 ........................................................................................................................................... 3. 第二章《郭德堡變奏曲》樂曲概論................................................................................................ 6 第一節 創作背景 ........................................................................................................................................... 6 第二節 樂曲架構 ........................................................................................................................................ 12. 第三章 《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部分分析與詮釋..................................................................... 22 Aria(詠嘆調) .......................................................................................................................................... 27 第一變奏 ....................................................................................................................................................... 34 第二變奏 ....................................................................................................................................................... 37 第三變奏 ....................................................................................................................................................... 40 第四變奏 ....................................................................................................................................................... 42 第五變奏 ....................................................................................................................................................... 44 第六變奏 ....................................................................................................................................................... 46 第七變奏 ....................................................................................................................................................... 48 第八變奏 ....................................................................................................................................................... 50 第九變奏 ....................................................................................................................................................... 52 第十變奏 ....................................................................................................................................................... 54 第十一變奏 ................................................................................................................................................... 57 第十二變奏 ................................................................................................................................................... 58 第十三變奏 ................................................................................................................................................... 60 第十四變奏 ................................................................................................................................................... 62 第十五變奏 ................................................................................................................................................... 65. 第四章《郭德堡變奏曲》第二部分分析與詮釋 ....................................................................... 67 第十六變奏 ................................................................................................................................................... 67 第十七變奏 ................................................................................................................................................... 70 第十八變奏 ................................................................................................................................................... 72 第十九變奏 ................................................................................................................................................... 74 第二十變奏 ................................................................................................................................................... 76 第二十一變奏 .............................................................................................................................................. 79 第二十二變奏 .............................................................................................................................................. 81 第二十三變奏 .............................................................................................................................................. 84 第二十四變奏 .............................................................................................................................................. 86 第二十五變奏 .............................................................................................................................................. 88 第二十六變奏 .............................................................................................................................................. 90 iii.

(5) 第二十七變奏 .............................................................................................................................................. 93 第二十八變奏 .............................................................................................................................................. 95 第二十九變奏 .............................................................................................................................................. 98 第三十變奏 ................................................................................................................................................. 100. 第五章 結論 ....................................................................................................................................102 第六章 參考資料 ...........................................................................................................................104. iv.

(6)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目錄 1 巴赫:14 段卡農,BWV 1087 的低音進行.......................................... 10 2《郭德堡變奏曲》主題 Aria 32 個低音進行 ............................................ 11 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 第 1 ~ 8 小節。........................................ 15 4 約翰・克里斯多弗・巴赫: G 大調薩拉邦舞曲與 12 段變奏。 ...... 15 5 普賽爾:以全音階為基礎的練習, Z 645。 ......................................... 15 6 韓德爾:G 大調組曲,夏康舞曲,HWV 442。 ................................... 16 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 ~ 8 小節,簡化譜。...................... 16 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7,第 1 ~ 4 小節。 ............................ 17.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2,第 1 ~ 3 小節。 .......................... 18 1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5,第 1 ~ 3 小節。 ......................... 19 1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8,第 1 ~ 5 小節。 ........................ 19 1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30,第 1 ~ 3 小節。 ........................ 20 13《我已經離開你這麼久了》,用黑線框出的部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題素材 1。 .............................................................................................. 20 譜例 14《包心菜和大頭菜讓我退避三舍;亂七八糟》全曲,用黑線框出的部份 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題素材 2。 ...................................................... 21 譜例 1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使用的裝飾音 ........................................ 29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1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0 1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2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1 1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7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1 1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2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2 2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6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2 2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0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2 2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0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33 2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8 小節,原主題低音旋律。. .......................................................................................................................... 34 譜例 2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7 小節。 ............................. 35 譜例 2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3 小節。 ............................. 35 譜例 2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3 小節。 ............................. 36 譜例 2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2~15 小節。 ......................... 36 譜例 2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21、22 小節。 ......................... 36 譜例 2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1~5 小節。 ........................... 37 譜例 3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1~5 小節。 ........................... 38 譜例 3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1~11 小節,原主題低音旋律。 .......................................................................................................................... 38 譜例 3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24~27 小節,五度循環音。 .......................................................................................................................... 39. v.

(7) 譜例 3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3 變奏,第 1~2 小節,動機主題開頭。 .......................................................................................................................... 40 譜例 3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3 變奏,第 1~2 小節,Hemiola 部分。 .......................................................................................................................... 41 譜例 3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4 變奏,第 1~ 16 小節,三度接反向五度 動機。 .............................................................................................................. 42 譜例 3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4 變奏,第 1~ 16 小節,原低音主題。 .......................................................................................................................... 43 譜例 3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 4 小節,原低音主題。44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3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 4 小節。 ....................... 45 3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7 ~ 20 小節。 ................. 45 4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3 ~ 16 小節。 ................. 45 4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6 變奏,第 1 ~ 5 小節,參考指法。 . 46 42 巴赫:聖誕神劇片段 ............................................................................... 48 4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7 變奏,第 6 小節。 ............................... 48 4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8 變奏,第 1~8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律。. .......................................................................................................................... 50 譜例 4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8 變奏,第 1~4 小節 ............................. 51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4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9 變奏,第 1~4 小節 ............................. 52 4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9 變奏,第 9~11 小節 ........................... 53 4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9 變奏,第 9~11 小節。 ....................... 53 4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0 變奏,第 1~8 小節,原主題低音。54 5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0 變奏,第 1~16 小節,賦格主題出現順 序。 .................................................................................................................. 55 譜例 5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1 變奏,第 5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57 譜例 5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2 變奏,第 1~3 小節 ........................... 58 譜例 5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2 變奏,第 1~3 小節 ........................... 58 譜例 5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3 變奏,第 1~3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60 譜例 5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3 變奏,第 6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61 譜例 5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 小節。 ............................... 62 譜例 5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4 變奏,第 1 小節。 ............................. 62 譜例 5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4 變奏,第 11 小節。 ........................... 63 譜例 5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4 變奏,第 1~8 小節,原主題低音旋律 交錯出現。 ...................................................................................................... 63 譜例 6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4 變奏,第 1 ~ 3 小節。 ................... 64 譜例 6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4 變奏,第 13 ~ 14 小節。 ............... 64 譜例 6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5 變奏,第 1 ~ 2 小節。 .................. 65. vi.

(8)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6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6 變奏,第 1、第 2 小節 .......................... 68 6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6 變奏,第 6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68 6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6 變奏,第 13 小節右手原譜與彈奏法。68 6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6 變奏,第 15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 69 6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7 變奏,第 1~第 3 小節音量建議 .......... 70 6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7 變奏,第 17~第 19 小節音量建議。 . 71 6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8 變奏,第 1~第 11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 律。 .................................................................................................................. 72 譜例 7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9 變奏,第 1~第 4 小節,十六分音符以斷 奏彈奏。 .......................................................................................................... 74 譜例 7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9 變奏,第 1~第 4 小節,高音聲部。 .. 75 譜例 7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0 變奏,第 1~9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律。 .......................................................................................................................... 77 譜例 7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0 變奏,第 1~3 小節,建議彈奏法。 ... 77 譜例 7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0 變奏,第 10~11 小節,建議應強調的音 符。 .................................................................................................................. 78 譜例 7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0 變奏,第 25 小節,建議指法。 .......... 78 譜例 7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1 變奏,第 1~2 小節,五個下降半音。79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7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1 變奏,第 1~3 小節第 1 拍。 ............... 80 7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1 變奏,第 1~2 小節,聲部主題。 ....... 80 7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1 變奏,第 6~8 小節,半音音型。 ....... 80 8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2 變奏,第 1~8 小節,前 8 個低音主題旋 律。 .................................................................................................................. 81 譜例 8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2 變奏,第 1~6 小節,由 Tenor、Alto、Soprano 出現對位素材。 .............................................................................................. 82 譜例 8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2 變奏,第 17~21 小節,由 Soprano、Alto、 Tenor 出現對位素材。 .................................................................................... 82 譜例 譜例 譜例 譜例. 8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2 變奏,第 1~6 小節。 ........................... 82 8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2 變奏,第 11~12 小節。 ....................... 83 8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3 變奏,第 1~9 小節,低音主題。 ....... 84 8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3 變奏,第 9~12 小節,建議以左手旋律為 優先。 .............................................................................................................. 85 譜例 8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3 變奏,第 17~19 小節,建議以右手旋律 為優先。 .......................................................................................................... 85 譜例 8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4 變奏,第 2 小節右手記譜。 ............... 86 譜例 8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4 變奏,第 2 小節右手演奏法。 ........... 87 譜例 9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4 變奏,第 10 小節原譜及彈奏法。 ..... 87 譜例 9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4 變奏,第 17 小節。 ............................. 87. vii.

(9) 譜例 9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5 變奏,第 1~9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律。 .......................................................................................................................... 88 譜例 9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5 變奏,第 1~9 小節,半音進行至原低音 主題旋律走向。 .............................................................................................. 89 譜例 9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6 變奏,第 1~8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律。 .......................................................................................................................... 90 譜例 9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6 變奏,第 1~2 小節。 ......................... 91 譜例 9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6 變奏,第 9~11 小節。 ....................... 91 譜例 9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6 變奏,第 1~4 小節,建議要強調的主幹 音。 .................................................................................................................. 91 譜例 9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7 變奏,第 1~2 小節。 .......................... 93 譜例 9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7 變奏,第 9~10 小節,右手原譜及彈奏 法。 .................................................................................................................. 93 譜例 10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7 變奏,22 小節,右手原譜及彈奏法。 .......................................................................................................................... 94 譜例 10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7 變奏,23 小節,右手原譜及彈奏法。 .......................................................................................................................... 94 譜例 10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8 變奏,第 1~8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律。 .......................................................................................................................... 95 譜例 10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8 變奏,第 1~2 小節,長震音。 ......... 96 譜例 10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8 變奏,第 1~2 小節,演奏法。 ......... 97 譜例 10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8 變奏,第 1~2 小節,演奏法。 ......... 97 譜例 10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8 變奏,第 26 小節。 ............................. 97 譜例 10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9 變奏,第 1~3 小節。 ........................ 98 譜例 10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9 變奏,第 1~3 小節,和絃部分。 .... 99 譜例 10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9 變奏,第 4 小節,原譜與演奏法。 . 99 譜例 110《我已經離開你這麼久了》,用黑線框出的部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題素材 1。 ............................................................................................ 100 譜例 111《包心菜和大頭菜讓我退避三舍;亂七八糟》全曲,用黑線框出的部 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題素材 2。 ................................................ 101.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 一、研究動機 (一)歷史價值: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的《狄亞貝里變奏曲》 (Diabelli Variations, op.120)與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 (Variations and Fugue on a Theme by Handel, Op.24)並列為世界三大變奏曲,其中巴赫 的作品深深地影響後世的作曲家對於變奏曲的創作思維。 《郭德堡變奏曲》可以說是巴洛克時期經典的變奏曲目,此曲完整地呈現出巴赫對 於大鍵琴彈奏高超的技巧以及變奏曲作曲手法的掌握。近年來,音樂興起的復古風格, 使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獲得了廣大的注目,而巴赫的作品更是巴洛克音樂的經典代表。 此曲不僅因為創作的源由相當有趣,對演奏家而言更是一首極富挑戰的鍵盤作品, 在 20 世紀前半葉,女大鍵琴家蘭多夫斯卡(Wanda Landowska, 1879-1959)1首先的公開 演奏及錄音,讓巴洛克音樂重現當年風華;而當年年僅 23 歲的―鋼琴怪傑—顧爾 德‖(Glenn Gould ,1932-1982)2在 1955 年更將此曲選作自己的第一張錄音作品,讓唱片公 司大發利市,甚至打破自己從不灌錄相同作品兩次的習慣,在 1981 年重新錄製最後的 錄音作品(正好呼應了此曲的架構,首尾相同的詠嘆調)。這股復古音樂的風潮,使得 1. Wanda Landowska (1879-1959)波蘭大鍵琴家、鋼琴家。被認為是 20 世紀大鍵琴藝術的復興者和 20 世紀早期 J.S.巴赫大鍵琴音樂權威的演繹者。 2 Glenn Gould (1932-1982)加拿大鋼琴演奏家,以演奏巴赫樂曲聞名於世。 1.

(11) 巴赫的鍵盤作品在如此的復古聲浪中,被系列性的激起了大眾的好奇與認識。更讓此曲 被視為研究巴洛克鍵盤技巧的重要曲目之一。 (二)筆者對此曲的喜好: 筆者在大四時修習了一門「電影配樂概論」,因緣際會下開始喜愛上電影配樂的相 關領域,而在課堂中,有一段時間的主題是「驚悚片的配樂」,當時老師特別介紹了電 影【沈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之續篇【人魔】(Hannibal)。相異的導演 與女主角使電影呈現不同的氛圍,漢斯季默(Hans Florian Zimmer,1957-)3也翻新了 原本的配樂設計,讓電影呈現優雅卻詭異的氛圍中。除了安東尼霍普金斯(Sir Philip Anthony Hopkins,1937-)4,為主角漢尼拔注入的靈魂,以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來 襯托食人鬼醫師冷靜理性,並兼具學者風範的性格,也相當令筆者印象深刻。 因當時留下的印象相當深刻,巴赫這首經典的《郭德堡變奏曲》與驚悚片配樂的搭 配更是堪稱一絕,便期許自己能對此作有更多的認識,並能在公開場合上,完整的彈奏 並說明自己的觀點。 二、研究目的 (一)藉由《郭德堡變奏曲》中所出現的大鍵琴演奏技法,說明現代鋼琴的演奏技巧。 (二)由此曲所展現的變奏方式,來探討音樂的詮釋方向。. 3. 德國電影配樂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著名作品包括《獅子王》 (1994 年) 、 《紅潮風暴》 (1995 年) 、 《紅. 色警戒》 (1998 年) 、《神鬼戰士》(2000 年) 、 《末代武士》 (2003 年) 、《黑暗騎士》(2008 年) 、 《全面啟 動》 (2010 年) 、《自由之心》(2013 年)和《星際效應》(2014 年) 。 4. 是一位電影與電視演員,出生於威爾斯,不過在 2000 年 4 月 12 日成為美國公民,曾經以電影《沉默的 羔羊》獲得 1991 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2.

(12) 三、研究方法 (一)依據文獻資料,分析並提供個人詮釋建議。 (二)依據樂譜分析,本曲為G大調,主題第十六音D恰巧是G調的屬音,因而在屬音上 開始的第十六個變奏法式序曲將全曲分為二大段落。 四、研究範圍 (一)對於巴赫重要的作品,僅作概略介紹,主要說明《郭德堡變奏曲》的創作背景及 詮釋問題為主。 (二)對於樂曲結構,及變奏手法的探討,不作詳細分析,僅說明各變奏的曲式及樂曲 詮釋。 (三)筆者依據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色,給予詮釋建議,在此並不討論各項音樂史上的 詮釋問題。. 第二節 相關介紹 一、採用版本: (一) 1996 年維也納原典版(Wiener Urtext edition):克里斯多夫・沃爾夫(Christoph Wolff, 1940-)根據 1974 年找到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手抄稿內容,重新修正。 此版本被認定為最具權威、錯誤最少的修訂版。5 (二) 1979 年慕尼黑的海勒原典版(Henle):斯泰格利希(Rudolf Steglich)編寫,斯科. 5. Erich Schwandt,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Edition of the ‗Goldberg Variations‘ in the Neue Bach Ausgabe, ‖. Performance Practice Review 3 (1990): 58-69.. 3.

(13) 達(Paul Badura-Skoda)校訂,但之中還有一些錯誤,並未修正;台灣販售的樂譜, 均以此版為主。6 二、電腦軟體: (ㄧ)Finale 2014:採用 Finale 2014 打譜軟體。 三、提供譜例: 譜例上標示的指法、分句、表情記號等,均為筆者建議。 四、搜尋網址: (一) 巴赫網路資料庫(http://www.music.qub.ac.uk/~tomita/bachbib/):由日籍英國音樂 學者 Tomita 所架構,將巴赫文獻資料有系統的製作成網頁搜尋引擎;另外製作巴 赫打譜字體,方便於巴羅克時期的打譜技術。 (二).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研究資料庫(http://www.a30a.com/) :提供譜例、錄音. 等相關資料 (三) Online Musical Scores(http://www.dlib.indiana.edu/variations/scores/):由美國印第 安那大學提供的線上樂譜資源 (四) IMSLP 國際音樂樂譜圖書館(http://imslp.org/):線上免費樂譜下載. 五、寫法說明: (一)中文譯名參照自國立編譯館編輯《音樂名詞》一書,除音樂名詞、作曲家、演奏 家及作品外,本書皆採以原文標示。 6. Ibid. 4.

(14) (二) ―Goldberg‖ 一詞筆者譯為郭德堡,不採用哥德堡之譯名。 (三) 主題《詠嘆調》以原文―Aria‖寫出;―Hemiola‖以原文寫出。 (四) 第三、四章每段標題下方的樂曲開頭譜例為提示用。. 5.

(15) 第二章《郭德堡變奏曲》樂曲概論 第一節 創作背景 1722 年 6 月,萊比錫聖樂領唱庫瑙(J. Kuhnau, 1660-1722)7逝世,巴赫申請該職 位,但萊比錫當局卻先是把該職位給了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 - 1767)8, 隨後又任命了克里斯托夫・格勞普納(Johann Christoph Graupner, 1683-1760)9,而巴赫 則在 1723 年才正式獲得該職位。時隔十年,1733 年巴赫為獲得「宮廷作曲家」的頭銜, 將《b 小調彌撒曲》(BWV232)中的〈垂憐經〉(Kyrie)與〈光榮頌〉(Gloria)獻 給德勒斯登宮廷領主-薩克森公爵(Herzog von Sachsen)10,為此,凱薩林伯爵(Hermann Karl von Kayserling)曾給予協助,大力推薦這位音樂家。1736 年,巴赫終於如願以償, 獲得「波蘭國王兼薩克森選帝侯宮廷樂長」的稱呼,而這位伯爵,正是《郭德堡變奏曲》 故事中深受失眠困擾的主角。 在 1731-1741 年間,巴赫一共出版四冊鍵盤練習曲集,其中『郭德堡變奏曲』 (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於 1741 年出版,在其封面,巴赫自己寫了如下標題: 「大 鍵琴練習曲集。包括為兩段手鍵盤大鍵琴的詠嘆調與各種變奏曲。…」(Clavier Ubung bestehend in einer ARIA mit verschiedenen Veraenderungen vors Clavicimbal mit 2 Manualen。)11. 7. 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60 年 4 月 6 日生於蓋辛,1722 年 6 月 5 日卒於萊比錫。約 9 歲時入德勒斯 登的十字教堂擔任唱詩班歌手。1682 年到萊比錫,後終身定居於此。1688 年創立"音樂研究會",舉辦一 系列音樂會。1700 年起任萊比錫大學、聖尼古拉教堂和聖托馬斯教堂的音樂總監。作品有經文歌、清唱 劇等各種宗教音樂體裁;他所作的鍵盤作品在 18 世纪音樂居重要地位。 8. 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德國作曲家之一。他透過作品和演奏,深深的影響了 18 世紀上半葉的音樂世界。. 9.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羽管鍵琴家。. 10. 位於德國境內的薩克森公國的世襲統治者。這個封號極為古老,它是最初的、與東法蘭克國王地位相當 的四個部落公爵(薩克森、士瓦本、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之一。 11 Hans T. David and Arthur Mendel, The New Bach Reader: A Life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in Letters and 6.

(16) (圖一) 。. 圖一(1741 年出版封面) 很明顯的,我們熟知的《郭德堡變奏曲》標題,在最初的版本是沒有的,也因此此 曲的曲名由來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根據第一位寫巴赫傳記的作者佛凱爾(Johann Nikolaus Forkel, 1749 –1818)12在他的 著作《約翰‧賽巴斯倩‧巴赫的生活、藝術及作品》( ber Johann Sebastian Bach: Leben, Kunst und Kunstwerke)裡有這麼一段說明: 駐在薩克森選帝侯宮廷的前俄羅斯大使凱薩林格伯爵促使此曲誕生。伯爵常常 旅居萊比錫,…帶郭德堡來接受巴赫的音樂訓練。伯爵體弱多病,常常難以入 眠。郭德堡當時住在伯爵家裡,每遇伯爵無法入眠時,需要在伯爵寢室的鄰室 過夜,並彈琴讓伯爵安眠。有一次,伯爵要巴赫為郭德堡寫一首穩靜而有點快 活的大鍵琴作品。由於變奏曲的基本和聲維持相同,因此巴赫認為譜寫變奏曲 是無趣的工作。但是他想,要因應伯爵的希望,寫變奏曲是最適當的音樂。這 時候,巴赫的作品都已成為典範的藝術,因此這首經他的手創作的變奏曲,也 Documents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216-218. 12. 德國音樂家,音樂學家和音樂理論家,被認為是創立音樂歷史學的學者,由他開始建立嚴格的音樂學術 研究標準。 7.

(17) 成為如此的作品。…此後伯爵稱呼此曲為『我的變奏曲』,而且百聽不厭,以 後好久年間,只要睡不著,就要郭德堡在我的變奏曲中挑一曲彈奏。伯爵送給 他裝有100枚路易金幣的金杯,巴赫很可能不曾因為寫作品而得到這麼多的報酬 過。13. 著作中提到的這位專為伯爵失眠而演奏的郭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 1727-1756),原是威廉‧弗利德曼‧巴赫(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1784)14的學生。 雖然生前以演奏為主,但在29歲時即英年早逝,且後世對其作品評價也並不是非常推崇, 這位大鍵琴演奏家郭德堡,可以說是因為佛凱爾在著作中將他的名字與《郭德堡變奏曲》 的誕生劃上等號,其名聲才流傳至今。 佛凱爾1802年撰寫的傳記已是相關事件60年以後了,故它的準確性受到質疑。因此, 此曲的取名原因與過程也受到不少音樂學者的挑戰,對於這相當傳奇性的曲子,音樂學 家們提出以下質疑: 1.. 作品的扉頁上缺少獻詞,初版的封面僅有『大鍵琴練習曲集。包括為兩段手鍵 盤大鍵琴的詠嘆調與各種變奏曲。…』如果巴赫是受到伯爵的委託,這樣的做 法顯然並不太符合當時的禮儀,使這個受僱創作的故事不太可能。. 2.. 在此之前出版的『大鍵琴練習曲』第一集到第三集的標題都編有曲集編號,但 第四集的『郭德堡變奏曲』則沒有「第四集」這種字眼。. 13. Hans T. David and Arthur Mendel, The New Bach Reader: A Life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in Letters and. Documents (New York: Norton, 1998), 464-465. 14. 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J.S. Bach 的長子,10 歲起受其父教育,進步神速。23 歲起在德勒斯登等地任 管風琴師等職位。. 8.

(18) 3.. 郭德堡在作品出版時的年齡僅14歲,即使受教于巴赫長子而獲得高深的演奏技 巧,也被認為是一個有造詣的鍵盤演奏家和視奏家,能演奏如此艱深的樂曲, 恐怕還是故事的傳奇色彩更多一些,也是被引為質疑佛凱爾故事的理由。. 4.. 在巴赫的遺產清單中,並沒有佛凱爾提到的伯爵贈與物-那個裝有金幣的金 杯。. 關於這首曲子的曲名來源,雖有眾多的假設,但因史料不多,所以雖然佛凱爾的故 事有諸多的漏洞,這個相當戲劇性的說法依然保留至今。 《郭德堡變奏曲》除了曲名有一段戲劇性的故事外,此作品的主題也曾出現在1725 年巴赫寫給其妻的曲集 -《安娜‧瑪格達蓮娜 鍵盤曲集第二冊》(Clavierb chlein II, f r Anna Magdalena Bach, 1725)中第26首〈G大調小步舞曲〉,出現過單獨出版主題的部份— 詠嘆調(Aria)。至於巴赫為何在這麼多作品中選擇此曲作為變奏的主題,在史料上則沒 有明確的記載,但這可能意謂著,《郭德堡變奏曲》中的主題部份早在全曲完成的十多 年前即已存在。 而在創作手法上,巴赫採用了夏康舞曲-頑固低音(Basso-Ostinato)和聲進行方式, 來作為 30 段變奏的基礎。而這段貫穿全曲的低音旋律,也並非巴赫第一次使用於其作 品,音樂學者在1974年發現了一份巴赫的手抄稿,其中有一首正是以《郭德堡變奏曲》 前8個低音進行為和聲基礎的14段卡農樂曲(BWV 1087)15 (譜例 1),雖然不是太大規 模的作品,但當中用到的卡農型式,似乎提示了《郭德堡變奏曲》中的卡農手法。. 15. 此曲是巴赫最後一首編號的作品 9.

(19) 譜例 1 巴赫:14 段卡農,BWV 1087 的低音進行. 另外,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巴赫的作品中,數字似乎會出現某些 令人莞爾的巧合,例如,前面提到的14段卡農,恰好正是巴赫在字母順序的數字總和。 16. 而這位音樂史上集巴洛克音樂大成的音樂家,在設計《郭德堡變奏曲》如此龐大的作. 品時,是不是也精心設計了一些巧思於當中呢? 首先,是全曲的32個段落(首尾重複主題和30個變奏),若將主題全曲的低音分析, 會發現主題的32個主題低音是相當重要的和聲架構,而巴赫將這32個低音(譜例2)設 計與段落規劃有著密切相關,主題第十六音D恰巧是G調的屬音,而在屬音上開始的第 十六個變奏-法式序曲也正好將全曲分為二大段落。 第二部分開頭第16變奏曲採用華麗的法國風格序曲,再以前面第15變奏曲卡農使用 g小調作為強烈的對比,使得法國風格序曲更顯風光地開始第二部分。由上述幾個地方 可以看出,巴赫在這部作品中,以「數字」與「對稱」的概念做為樂曲架構之重點,以 精密而井然的秩序,創作此曲。 這些看似平凡但卻隱含巧思的數字巧合,不論是恰巧或是巴赫事先安排,筆者認為 當中一定有巴赫的精心設計。 在巴赫人生晚期所寫的郭德堡變奏曲,有點像是作個總結,或者說是以一種百科全 書式的視野來反映他心中的許多音樂型態,巴赫把許多平常不太可能一塊擺在同一部作. 16. BACH=2+1+3+8=14 10.

(20) 品當中的東西都加了進去,所以會有舞曲的變奏、卡農的變奏、當時的俗樂這些素材, 成為一首品味絕佳同時又單純的鍵盤音樂。 譜例 2《郭德堡變奏曲》主題 Aria 32 個低音進行. 11.

(21) 第二節 樂曲架構 表 1 《郭德堡變奏曲》全曲樂曲簡易架構. 第一部分【第 1 變奏到第 15 變奏】. Aria -Var.1 - -Var.9(三度卡農) -. Var.2- Var.3(一度卡農)- Var.4-Var.5 Var.10- Var.11-Var.12. -. Var.6(二度卡農)- Var.7-Var.8. (四度卡農)-Var.13. -. Var.14-Var.15(五度卡農). 第二部分【第 16 變奏到第 30 變奏】 -Var.18 (六度卡農)- Var.19 - Var.20-Var.21 (七度卡農)- Var.22- Var.23- (八度卡農)- Var.25- Var.26 - Var.27 (九度卡農)- Var.28- Var.29-Var.30(雜曲)-Aria. Var.16 Var.24. -. Var.17. 此曲為變奏曲的曲式架構—主題為詠嘆調(Aria),後接續三十首變奏,最後由相同 的詠嘆調做收尾。這樣的安排,在變奏曲發展上,同一首詠嘆調置於曲子的開頭與結尾 給予聽眾不同的感覺。在長時間聆聽三十首變奏曲之後,再度聽到相同旋律的詠嘆調, 與初次聆聽的感受可說是似曾相似卻又有新一層的體悟,筆者認為,這與詩詞中『驀然 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種相近的哲學體悟與見解。. 而在兩首相同的 Aria 中的三十首變奏,是以每三個變奏為一組,共分有十組來呈現。 當中每一組的第一首均是頗具性格的變奏;第二首皆為強調技巧性的變奏,其中多半是 雙手交錯、節奏性強且快速的兩聲部(第二變奏除外):第三首則皆為卡農曲。以此類 推,凡是三倍數的變奏皆為卡農曲,自第三變奏至第二十七變奏依序為 1 度卡農到 9 度卡農。而原來應為 10 度卡農的第三十變奏,巴赫卻神來一筆似的採用兩首當時流行 樂作為主題,以自由對位的手法取代卡農,並以雜曲(Quodlibet)標示。. 12.

(22) 這樣的安排,筆者認為可用「變化中有統一,統一中有變化」來形容此變奏曲,如 此龐大的曲子,巴赫卻能在一定的規範中展現其巧思,可見巴赫對變奏曲的拿捏俱有一 定的精準性,並在當中展現其高超的作曲技法。 主題 Aria 是由反覆的兩段體薩拉邦舞曲(Sarabande)組成,樂曲前半與後半各有 16 小節,展現出對稱平衡的架構。其他 30 首變奏曲,雖然決定樂曲性格的拍子記號與小 節數會有變化,但這種對稱架構,就隨著主題一起承接下來,並以 32 個低音主題為主 要發展架構。 而在這 30 首變奏中,巴赫展現其對各種創作手法的掌握、以及高超的演奏技巧, 在 30 首變奏中,出現了二聲部創意曲、小賦格曲、法國風格序曲、三重奏鳴曲以及各 式各樣的舞曲,愈接近第 30 變奏的高潮,其着重技巧的性格愈明顯。尤其是迅速而華 麗進行的過渡樂節、急速交錯雙手的演奏技術、出現在內聲部的震音等,是在巴赫其他 作品中很少看到超級技巧,似乎也在宣稱巴赫他自己就是位演奏大鍵琴的大師。 而筆者就以這 30 首變奏做一整體,分析其調性、樂曲結構、與樂曲手法等作介紹:. 一、調性 整曲的調性相當統一,只有第15變奏(五度卡農)、21變奏(七度卡農)、25變奏 三首是 g 小調,且都分佈在樂曲的後半段,其餘皆為 G 大調。. 13.

(23) 二、樂曲結構 (一) 樂曲結構皆為兩段體的舞曲型式,聲部則在二到四部不等。. (二)各曲的小節數,一般都是32小節,基本上都分為前16小節與後16小節。例外 是第3、9、21首卡農與第30首混合曲等變奏曲採用8小節+8小節,第16變奏 曲採用16小節+32小節。. (三)各曲的節拍以詠嘆調的3/4拍子為基本,3/4拍子的曲子有15首(包括中途變拍 者),3/8拍子4首,4/4拍子3首,2/4拍子2首,2/2拍子3首,6/8拍子2首,其他 還有12/8、12/16、9/8等拍子、18/16拍子+3/4拍子等不一而足。尤其是第26 變奏更是特別,右手是18/16拍子,左手是3/4拍子。 三、樂曲手法 (一)頑固低音和聲(Basso ostinato) 整曲採『頑固低音和聲』變奏,此種手法來自於巴洛克時期義大利舞曲的低音 變奏17,這種低音變奏舞曲的特色,是採用一組4至8小節的低音,或是一組和聲, 在曲中反覆出現,而作曲家可在這組低音或和聲的基礎上,在高音部分作旋律、節 奏或速度上的變化。. 17. 此種變奏以器樂單純地重複舞曲的低音,再將高聲部加以變化。其變奏手法影響了巴羅克時期以固定 低音結構發展的『頑固低音變奏』(basso-ostinato variations),如: 夏康舞曲(chaconne)及帕薩喀牙舞曲 (passacaglia),而《郭德堡變奏曲》的變奏手法便是來自於此。 14.

(24) 而在17世紀,當時的代表類型有:夏康舞曲(chaconne) 及帕薩喀牙舞曲 (passacaglia)18。在《郭德堡變奏曲》中,巴赫所使用的變奏法及和聲低音的進行方 向,相似於夏康舞曲及帕薩喀牙舞曲,他們的和聲低音皆是建立在 8 小節樂句的 四度音階下行上來發展的。. 有趣的是,若翻閱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我們會發現,在《郭德堡變奏曲》(譜 例3)中前8小節的低音似乎是當時相當流行的一段旋律,約翰・克里斯多弗・巴赫 (Johann Christoph Bach, 1642-1703)(譜例4)、普賽爾(Purcell Henry, 1659-1695) (譜 例5) 、 韓德爾(Händel,1685-1759)(譜例6)等,皆有相同的低音旋律出現 在他們的作品中。 譜例 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 第 1 ~ 8 小節。. 譜例 4 約翰・克里斯多弗・巴赫: G 大調薩拉邦舞曲與 12 段變奏。. 譜例 5 普賽爾:以全音階為基礎的練習, Z 645。. 18. 十七世紀之後的夏康舞曲以及帕薩喀牙舞曲發展相當類似,其共同的特色為: 皆為三拍子、四度音階下 行、以頑固低音為變奏基礎,並以 I 級或 V 級作為句子結尾;因兩者極為相似,故常以作曲者的標示 分辨之。 15.

(25) 譜例 6 韓德爾:G 大調組曲,夏康舞曲,HWV 442。. (二)舞曲的手法 不論是Aria或是30段變奏,全曲皆使用二段反覆的舞曲形式19,在十七世紀時 期的鍵盤音樂,雖未標示舞曲名,但大多與舞曲相關;而在《郭德堡變奏曲》中, 肯定為舞曲的變奏有:主題(Aria)的薩拉邦舞曲與第七變奏的法式吉格舞曲。. 主題(Aria)是典型的薩拉邦舞曲Sarabande20,緣於西班牙舞蹈,16世紀初出現於 西班牙,屬緩慢的3拍子形式。在《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詮釋報告》21中有提到:. 將《郭德堡變奏曲》主題前 8 小節簡化後(譜例7),發現此曲的節奏型為 3/4 ,而樂句以 4 小節為半句,8 小節為一句所構成。 譜例 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 ~ 8 小節,簡化譜。. 三拍子附點節奏特徵、陰性終止,這些皆為法式薩拉邦舞曲22的特色。. 19. 反覆方式:二段體 ||:A: ||:B:||,是典型的巴洛克舞曲曲式。. 20. 薩拉邦舞曲可能來自西班牙中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十六世紀初期流傳回西班牙;大約西元 1600 年出現 在法國及英國。起初它或許是一種狂野甚至淫蕩的求愛舞蹈,歌詞亦然。後來發展成較莊嚴而高貴的風 格形式,十七世紀中葉更成為組曲中之標準舞曲。 21. 黃美甄:《巴赫郭德堡詮釋報告》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董學渝 教授 16.

(26) 前面已提過,主題 Aria 的旋律並非巴赫第一次創作於其作品,1725 年,此首 Aria 就已經出現在《安娜‧瑪格達蓮娜鍵盤曲集第二冊》中的第二十六首〈G 大調 小步舞曲〉,令人惋惜的,關於這首曲子旋律究竟出自何處,因缺乏清楚的資料佐 證,令這首曲子,又多出一個令人玩味的謎團。 1974 年,令學者們感到開心又驚訝地,他們發現了一本從未發覺的巴赫手抄本, 而且跌破學者眼鏡的是,巴赫在變奏 7 上方,特別以紅字標示著 ―al tempo di giga‖ (以吉格舞曲23的速度演奏)的字樣。這個發現,打破了長久以來大家的認知,因 為以往都認定要以西西里舞曲(Sicilienne)24風格來演奏,卻在這手抄本中證實,巴 赫當初對第 7 變奏是要求演奏者以吉格舞曲的性格、速度來演奏(譜例 8 )。 譜例 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7,第 1 ~ 4 小節。. (三)法式序曲(overture) 在這首擁有 30 段變奏大規模的《郭德堡變奏曲》中,巴赫安排在第16變奏中, 以二段體的法式序曲將此曲分為兩個部分:因此我們可將第1變奏至第15變奏劃分 為第一部分,第16變奏至第30變奏劃分為第二部分。. 22. 薩拉邦舞曲又可細分為義式薩拉邦舞曲和法式薩拉邦舞曲。 「吉格舞曲」是一種起源十六世紀英國的古老民間舞曲,在古老的法文裡,「吉格」這個名稱,原本是 「跳躍」的意思,三拍子或四拍子、快速、明亮和華采的旋律線條,都是此舞曲最明顯的特色。 24 「西西里舞曲」是一種慢步舞曲,起源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節奏為 12/8 拍或 6/8 慢節奏,旋律抒情, 伴奏多用分解和弦。 23. 17.

(27) 一般而言,法式序曲通常會有慢、快兩大段落,在慢板樂段中有許多附點節奏 的使用25,快板段落則是一首小型賦格曲。 國內學者將法式序曲分為慢、快、慢三大段落26,細探究會發現第三段的慢 板樂段原是附屬於快板的小尾奏,是可有可無的。在《郭德堡變奏曲》的法式 序曲便是這種沒有小尾奏,單以長音結束的法式序曲。. (四)卡農手法27 在前面有提到, 《郭德堡變奏曲》30 段變奏中,每隔 3 段變奏即是一首卡農, 也就是凡是 3 倍數的變奏曲都是以卡農手法譜曲。在聲部上的安排來看,只有 第 27 變奏是二聲部外,其餘皆是三聲部卡農28。 在寫作手法上,可分為同向卡農和反行卡農29兩種,30 段變奏中大多數是同 向卡農,僅有 4 度卡農(第 12 變奏:譜例 9) 、5 度卡農(第 15 變奏:譜例 10) 和 6 度卡農(第 18 變奏:譜例 11)為反行卡農。 譜例 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2,第 1 ~ 3 小節。. 25. 附點後方的短音符必須演奏得比原有時值更短,如同彈奏複附點。 劉志明,《曲式學》(台北:全音,1992),p265。 27 卡農(canon)起源於德國與法國,約出現於 12、14 世紀。複音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對位 法的模仿技法。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音高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 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在卡農中,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以後模仿的是答句。 28 其聲部結構為:高音兩聲部卡農與低聲部的和聲作自由對位。 29 所謂反行卡農,是答句的旋律,剛好把導句旋律反轉演奏的情形。 26. 18.

(28) 譜例 1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5,第 1 ~ 3 小節。. 譜例 1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18,第 1 ~ 5 小節。. 依據馬賽爾‧比基 (Marcel Bitsch)與強‧澎費斯(Jean Bonfils)共著的『賦格』 一書所稱,譜作卡農是一項高度理性的數學推算作業。在這部作品中巴赫展現出了 無疑是相當厲害的數學能力。 (五)四聲部小賦格曲 僅有第10變奏標示為四聲部小賦格曲,拍號為 2/2。 (六) 技巧性樂段: 此類變奏中,巴赫將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技巧融入其中(兩手交叉、大音域的跳 躍、裝飾音、雙音、音階及音群的使用),展現演奏者技巧,如變奏 5、14、17、 20、23、26、28 及 29 等。 (七)俗樂的使用:雜曲(Quodlibet) 巴赫家族非常團結,每年都會舉行宗族節,到時大家都會齊聚一堂演奏或合唱, 也會發表新作品,最後以奏唱雜曲(Quodlibet)結束。所謂「雜曲」,是把各式各 19.

(29) 樣曲調串連起來一次演奏的音樂。家族中比較著名的作曲家所寫的曲子,大多被保 存於記錄保存所。 若按卡農曲的排列方式,第30變奏的設定應該是10度卡農的,但巴赫卻沒有創 作10度卡農的變奏,反而是以兩首當時流行的俗樂片段作成四聲部的《雜曲》(譜 例12)。以自由對位的手法取代應該出現的10度卡農,筆者認為,這是巴赫暗示一 個曲子將圓滿結束。 譜例 1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變奏 30,第 1 ~ 3 小節。. 本變奏的俗樂取自巴赫平時在家族聚會中演唱的歌曲,分別為《我已經離開你 這麼久了》(Ich bin so lang nicht bei dir g‘west)(譜例13)及《包心菜和大頭菜讓我退避 三舍;亂七八糟》(Kraut und Rüben haben mich vertrieben)(譜例14)。 譜例 13《我已經離開你這麼久了》 ,用黑線框出的部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題素材 1。. 20.

(30) 譜例 14《包心菜和大頭菜讓我退避三舍;亂七八糟》全曲,用黑線框出的部份為巴赫使用於變奏 30 的主 題素材 2。. 21.

(31) 第三章 《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部分分析與詮釋 筆者將全曲主題 Aria 和 30 的變奏整理如下表 2,包含各變奏的拍號、 調性、聲部、鍵盤數、曲式(或特色)以及開頭一或二小節的譜例,讓讀 者能迅速明白《郭德堡變奏曲》的全曲安排。. 表 2、各段落簡易分析表格與譜例 變. 拍. 調. 小. 聲. 鍵盤. 曲式. 奏. 號. 性. 節. 部. 數. (或特色). 3/4. G. 32. 3. 1. 薩拉邦舞曲 風格. Aria. Var.. 3/4. G. 32. 2. 1. 創意曲風. 2/4. G. 32. 3. 1. 卡農風格. 12/8. G. 16. 3. 1. 同度卡農. 3/8. G. 32. 4. 1. 卡農風格. 1 Var. 2 Var. 3 Var. 4. 22. 開頭譜例.

(32) Var.. 3/4. G. 32. 2. 1~2. 技巧變奏. 3/8. G. 32. 3. 1. 2 度卡農. 6/8. G. 32. 2. 1~2. 法式吉格舞. 5 Var. 6 Var.. 曲. 7. 3/4. G. 32. 2. 1. 卡農風格. 4/4. G. 16. 3. 1. 3 度卡農. 2/2. G. 32. 4. 1. 小賦格曲. Var.. 12/1. G. 32. 2. 2. 技巧變奏. 11. 6. Var.. 3/4. G. 32. 3. 1. 4 度反向卡. Var. 8 Var. 9 Var. 10. 農. 12. 23.

(33) Var.. 3/4. G. 32. 3. 2. 薩拉邦舞曲. ~. 13. 4 Var.. 3/4. G. 32. 2. 2. 技巧變奏. 2/4. Gm. 32. 3. 1. 5 度的反行. 14 Var.. 卡農. 15 G. 48. 3. 1. 法式風格序. Var.. 2/2-. 16. 3/8. Var.. 3/4. G. 32. 2. 1. 技巧變奏. 2/2. G. 32. 3. 1. 6 度卡農. 3/8. G. 32. 3. 1. 創意曲風. 3/4. G. 32. 2. 2. 技巧變奏. 曲. 17. Var. 18 Var. 19. Var. 20. 24.

(34) 4/4. Gm. 16. 3. 1. 7 度卡農. 2/2. G. 32. 4. 1. 小賦格曲. 3/4. G. 32. 2. 2. 技巧變奏. 9/8. G. 32. 3. 1. 8 度卡農. 3/4. Gm. 32. 3. 2. 花腔樂段. Var.. 3/4. G. 32. 3. 2. 技巧變奏. 26. (18/. 6/8. G. 32. 2. 2. 9 度卡農. 3/4. G. 32. 3. 2. 性格偏技巧. Var. 21 Var. 22 Var. 23 Var. 24 Var. 25. 16) Var. 27 Var. 28. 變奏. 25.

(35) Var.. 3/4. G. 32. 2. 1~2. 技巧變奏. 4/4. G. 32. 4. 1. 雜曲. 29. Var. 30. 26.

(36) Aria(詠嘆調). 3/4 拍子 G 大調 一、樂曲分析: Aria 是一首 32 小節、二段式、各自反覆的薩拉邦舞曲,此主題取自《安娜‧瑪格 達蓮娜鍵盤曲集第二冊》當中第 26 首〈G 大調小步舞曲〉的旋律。巴赫使用巴洛克時 期最流行的變奏曲形式,將低音和聲作為變奏的依據,使用對位、卡農,以及不同的舞 曲形式進行了三十段變奏。 薩拉邦舞曲源自西班牙,通常為 3/4 或 3/2 拍子,兩段式各自反覆的強起拍樂曲, 八小節一句,屬於莊嚴華麗的慢速舞曲,重拍及裝飾音常落於第二拍上。 二、樂曲詮釋: 1. 慢速的薩拉邦舞曲,觸鍵音色力求溫暖飽滿;可多用指腹彈奏。雖是慢速度,但仍應 保持樂曲的流暢性。 2. 雖然重拍經常落在第二拍上,但演奏者也不需太過刻意強調重拍。應依據裝飾音、切 分音的落點,約略的強化拍點即可。 3. 低音和聲進行為變奏的依據,故此必須與其他聲部清楚的劃分出來,並且在樂句終止 前,給予短小的停頓,如第 8、15、24 及第 32 小節。. 27.

(37) 三、裝飾音的彈奏法分析 16、17 世紀的鍵盤樂主要是在英、法、德以及義大利等四個地區發展,各國對於 裝飾音的寫法及演奏法也各有見解,也由於當時資訊傳播速度較緩慢,各地區也發展了 各自的裝飾音彈奏特色。. 當時論述裝飾音演奏法的作曲家有:英國的普賽爾、法國的尚柏尼耶(Jacques Champion Chambonnieres, 1601- 1672)、安格貝特(Jean Henry d‘Anglebert, 1635-1691)、庫 普蘭(Francςis Couperin, 1668-1733)、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安德魯(JeanFrancςis d‘Andrieu, 1682-1738)以及德國的巴赫及艾曼紐・巴赫。30雖然他們都希望並嘗 試將裝飾音的彈奏法完全紀錄下來,但仍有些不成文的規定是無法被寫在這些著作中, 演奏者大可參照原作曲者的論述資料,以及當代同一地區其他音樂家的論述,作為詮釋 憑據。. 30. Purcell: A Choice Collection of Lessons, 1696. Chambonnières: Les Pièces de clavessin, 1670.. Couperin: L‘art de toucher le clavecin, 1717. Rameau: Pieces de clavecin, 1724. D‘Andrieu: Premier livre de pièces de clavecin contenant plusieurs divertissements don‘t les principaux sont Les caractères de la guerre, ceux de la chasse et La fête de village, 1724. C. P. E. Bach: Versuch über die wahre Art das clavier zu spielen, 1762. J. S. Bach: Klavierbüchlein vor Wilhelm Friedemann Bach, 1720. J. J. Quantz: Versuch einer Anweisung die Flöte traversiere zu spielen, 1752.. 28.

(38) 在《郭德堡變奏曲》中,出現最多且複雜裝飾音的片段首推Aria(譜例 15),關於 裝飾音應彈在拍點前、還是拍點上,裝飾音時值占多少,和彈多少個音。這些都是演奏 巴赫音樂中會面對的問題,而為了要呈現完整巴赫以及巴洛克音樂風格,勢必得將這些 裝飾音列入考量中。 譜例 1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使用的裝飾音. 根據佛格森(Howard Ferguson)所說,巴赫將他慣用的裝飾音演奏法記錄於《為威 廉‧弗利德曼‧巴赫的鍵盤小冊》中(圖二),筆者建議在彈奏時可參考當中的彈奏法。. 29.

(39) (圖二) 巴赫:《為威廉・弗利德曼・巴赫的鍵盤小冊》前言的裝飾音演奏法手稿31. 1. 漣音(Modrent. )(譜例 16). 巴赫在此使用的漣音與記載於《為威廉・弗利德曼・巴赫的鍵盤小冊》前言所提到 的漣音記號不同(第二個圖示)。筆者認為,此曲所用的漣音. 彈奏法應與. 也就是自本音向下二度再回到主音來回彈奏。 譜例 1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彈奏法). 2. 長倚音(Appogiatura) 倚音彈奏法有兩大特點需注意:一是倚音演奏的時值,二是彈奏的時間點。 31. David J. Grossman, ―Dave‘s J. S. Bach Page,‖ http://www.jsbach.net/index.html (2001) 30. 同義,.

(40) 在演奏的時值上,為使裝飾音在和聲上產生不同音響的效果,當倚音的長度與主要 音相同時,彈奏主要音時值的一半長度:若不同,則依照記譜上的標示時值彈奏(譜例 17)。 在彈奏時間點上,根據艾曼紐・巴赫的說法,倚音應該要彈得比主要音重一些,而 裝飾音必須落在主要音的拍點上,不要先於拍點上彈奏。 譜例 1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2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3. 帶有倚音的震音(Idem. (彈奏法) 、. ). 原來的震音記號記譜應為 ,在演奏法上:是自主要音上方二度開始向下與主要音來 回彈奏,最後停留在主要音上,一般而言,可視音樂的流動性演奏為 在 Aria 中出現了兩種帶有倚音的震音,在第 3 小節出現的. 或. 。. 和第 12 小節出現的. ,兩者乍看之下相似,但兩者的記譜和彈奏法是有差異的。 是由上方二度音開始,向下經過主要音到下二度音,回到主要音後再向上二度 來回彈奏,最後停在主要音上. (譜例 18)。. 譜例 1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7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彈奏法) 31.

(41) 而. 則是由上方二度音開始,並將第一個裝飾音拉長彈奏,向下與主要音來回彈奏,. 最後停留在主要音上. (譜例 19)。. 譜例 1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2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4. 迴音(Cadence. (彈奏法). ). 自上方二度音開始,向下演奏經過主要音到下二度音,最後回到主要音,演奏法是. 或是. (譜例 20)。. 譜例 2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6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5. 逆漣音(interted mordent. (彈奏法). ). 與漣音的彈奏法相似,但是改以自本音上二度音向下到主音來回彈奏(譜例 21)。 譜例 2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0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彈奏法) 32.

(42) 6. 琶音(Arppeggio) 建議由下而上彈奏(譜例 22) 譜例 2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Aria,第 10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彈奏法). 第三十變奏結束後,Aria 再度出現,這種作法在曲式結構和聽覺意義上,均給予聽 眾不一樣的聽覺感受,也啟發後世音樂家對變奏曲不同的創作觀。. 33.

(43) 第一變奏. 3/4 拍子 G 大調. 性格變奏. 一、樂曲分析: 原以單層鍵盤演奏,為兩聲部創意曲風,原主題低音旋律在Bass聲部清楚呈現(譜 例 23)。 譜例 2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8 小節,原主題低音旋律。. 34.

(44) 主題動機建立在下行二度來回的. 音型節奏(譜例 24),此音型先在右手出現,. 4 小節後,左右手音型互換(此音型在第四變奏也有出現)。第一段結尾處高低聲部交 錯,雙手交叉彈奏,為要顯現樂曲活潑有朝氣的氛圍。 譜例 2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7 小節。. 二、樂曲詮釋:. 1. 本曲為三拍子舞蹈性強烈的曲子,原主題低音會出現在1、3拍上,故彈奏時可稍加 重音,以展現舞蹈律動,但注意仍應遵守三拍子-強-弱-弱的律動(譜例 25)。 譜例 2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3 小節。. 35.

(45) 2. 左手大跳的音程觸鍵應事先準備,避免造成突兀的重音(譜例 26)。 譜例 2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3 小節。. 3. 快速音群應以圓滑彈奏,每個音色要平均;唯左右手交錯彈奏時,注意音色的平衡, 右手勿有突兀的重音(譜例 27)。 譜例 2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12~15 小節。. 4. 第21、22小結的附點節奏,要注意左右手銜接的順暢度,切勿愈彈愈快(譜例 28)。 譜例 2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 變奏,第 21、22 小節。. 36.

(46) 第二變奏. 3/4 拍子 G 大調. 性格變奏. 一、樂曲分析:. 原是為單層鍵盤演奏的簡易的三聲部創意曲,曲風輕快簡潔,以流暢的級進音型為 主,為自由模仿變奏;高音聲部的音域較窄,常在第二拍加上裝飾音或掛留音( 或. ),產生切分音效果;此外高音聲部也以大量的十六分音符音群增強了音樂的. 流動性,並與低音聲部的八分音符相互制衡。. 高聲部旋律採四分音符四度跳進,並以掛留音接入十六分音符的音群;高音的兩聲 部,是以先後出現間隔六度的音程,作相互模仿(譜例 29);低音聲部的八分音符除 了提供穩固的支撐之外,並適時地加入十六分音符與高音二聲部相互對唱。 譜例 2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1~5 小節。. 四度跳進動機. 四度跳進動機. 37.

(47) 二、樂曲詮釋:. 1. 高音聲部為流暢的音階式音群,建議以指腹彈奏掛留音與級進音型,強調切分節奏 的律動,並以清亮的音色彈奏。. 2. 框出的素材為右手高音聲部的主題及節奏動機,在曲中多次出現(譜例 30);建議 將樂曲中出現的高音聲部旋律以指腹觸鍵,如此更能清楚彈出主題。 譜例 3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1~5 小節。. 3. 原主題低音旋律隱藏在低聲部第一拍,故彈奏時可加一些手臂的重量增加厚度,並 符合二拍子的節奏律動(譜例 31)。 譜例 3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1~11 小節,原主題低音旋律。. 4. 此曲建議採分聲部練習,以達到三聲部平衡的效果。. 38.

(48) 5. 第 24~27 小節要強調四分音符的出現,以凸顯五度循環的音(譜例 32)。 譜例 32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2 變奏,第 24~27 小節,五度循環音。. 39.

(49) 第三變奏. 12/8 拍子 G 大調 同度卡農 一、樂曲分析: 原為單層鍵盤演奏,為《郭德堡變奏曲》的第一首卡農曲,本曲只有 16 個小節, 與其他變奏多為32小節極為不同。低聲部以八分音符分解和絃開始,繼而接入十六分音 符的音群旋律;聲部安排類似於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32的形式。節奏動機來自於高音 聲部,以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掛留音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原低音主題旋律,在 此變奏中並不明顯。. 二、樂曲詮釋:. 1. 本曲曲風輕鬆愉悅,同度卡農的特性應強調動機主題的開頭,以便聽眾能迅速聽見 動機(譜例33)。 譜例 3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3 變奏,第 1~2 小節,動機主題開頭。. 32. 巴洛克時期相當盛行的室內樂形式,由高音兩聲部相互模仿,低音聲部以演奏數字低音的和聲進行為 主。 40.

(50) 2. 以12/8 拍來看,左手的分解和弦音型與右手旋律的導向,似乎都在暗示一個小節應 為兩大拍的節奏律動,在弱拍上的設計實為兩個聲部間的三對二(Hemiola)(譜例 34),此時應稍加強調掛流音後的左手正拍音。 譜例 3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3 變奏,第 1~2 小節,Hemiola 部分。. 3. 為讓單手演奏的二聲部卡農能清楚分出二聲部的旋律線條,建議採分聲部練習,增 加手指獨立性。. 41.

(51) 第四變奏. 3/8 拍子 G 大調. 性格變奏. 一、樂曲分析: 原為單層鍵盤演奏,高音聲部的弱起拍採用同向及反向音型於上三聲部自由模仿, 第一段以三度接反向五度跳進為主要動機(譜例 35)在四聲部間分別出現,原主題低 音則清楚地呈現於低音聲部(譜例 36)。 譜例 3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4 變奏,第 1~ 16 小節,三度接反向五度動機。. 42.

(52) 譜例 3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4 變奏,第 1~ 16 小節,原低音主題。. 此變奏帶有舞蹈性格,因此Jorg Ewald Dahler將此變奏風格分類為巴瑟比舞曲 (Passepied)33,但也有因為橫向對位線條及弱起拍的特色而歸類為法式庫朗舞曲風格 (Courante Style)。. 二、樂曲詮釋:. 1. 八分音符以斷奏彈奏,凸顯三拍子的舞蹈特性,展現本變奏活潑的曲風。. 2. 各聲部應彈奏出完整的樂句,注意手指獨立性。. 3. 強調樂曲的趣味性,但四聲部間的平衡亦需注意。. 33. 十六、十八世紀間盛行於法國宮廷,在字義上,pass 是通過的意思,因此其舞蹈中重視腳步移動的動 作。形式類似快速的小步舞曲,為兩段式,有 3/8 拍,6/8 拍兩種,每四小節為一樂句。 43.

(53) 第五變奏. 3/4 拍子 G 大調. 技巧變奏. 一、樂曲分析: 原以單層或雙層鍵盤演奏,左手彈奏的低音主題在兩個八度間來回跳動,與高音聲 部的十六分音符音階式音群相互形成對比,聽起來輕快活潑。原主題低音旋律出現在第 一與第三拍,以八分和四分音符組成,讓原本都出現在正拍上的旋律,加強了音樂行進 方向性 (譜例 37)。 譜例 3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 4 小節,原低音主題。. 二、樂曲詮釋:. 1. 本變奏有許多長距離雙手交錯(hand-crossing)的技巧(譜例 38、譜例 39),彈奏 時注意手臂與手指力量的控制,以避免突兀的重音。. 44.

(54) 譜例 3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 4 小節。. 譜例 3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7 ~ 20 小節。. 2. 左右手在相同音域快速交錯彈奏時,必須顧慮到線條的流動性及方向性,部分樂段 可用斷奏處理,避免手指相互牽絆(譜例 40)。 譜例 4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5 變奏,第 13 ~ 16 小節。. 3. 用圓滑奏流暢地彈出十六分音符的音群,勿太過大聲以致干擾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 的旋律線。. 45.

(55) 第六變奏. 3/8 拍子 G 大調. 二度卡農. 一、樂曲分析: 原以單層鍵盤演奏,為田園風格的二度卡農。開頭與其後的模仿線條起始音階成二 度關係,主要動機為附點四分音符的長音掛留及十六分音符下行音群。全曲幾乎以級進 音型為主,上二聲部互相模仿,原主題的低音則穿梭在快速的音群間。. 二、樂曲詮釋:. 1. 田園風格卡農,彈奏時需注意三拍子律動,並注意輕鬆愉悅的曲風,控制低音聲部 音群的音量,避免影響曲子的氛圍。. 2. 指法的使用要考慮到樂句的完整性,右手多有複雜指法,要小心轉換手指時的力度 控制,避免過於突兀的重音出現(譜例 41)。 譜例 4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6 變奏,第 1 ~ 5 小節,參考指法。. 46.

(56) 3. 音域重疊的地方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手指亦需獨立,以區別各聲部的旋律。. 47.

(57) 第七變奏. 6/8 拍子 G 大調. 性格變奏-吉格舞曲. 一、樂曲分析:. 原以單層或雙層鍵盤彈奏,並標示吉格舞曲的速度,貫穿全曲的. 節奏在. 聖誕神劇(Christmas Oratorio)中也曾出現(譜例 42),是代表「天使」的特性動機 (characteristic motive)34,也是巴赫經常使用的節奏類型。舞曲的附點節奏不但是全曲 的基礎,更以旋律的身份,帶動出高貴優美的姿態與透明纖細的聲音,較一般的基格舞 曲更具歌唱性。 譜例 42 巴赫:聖誕神劇片段. 二、樂曲詮釋:. 1. 附點節奏拍子要穩定,正拍上的裝飾音也要掌握6/8拍子的律動。. 2. 三十二分音符的音群,應以輕快的觸鍵彈出,作為接續下一拍的引導音(譜例 43)。 譜例 43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7 變奏,第 6 小節。. 34. Schweitzer, Albert. J. S. Bach Vol. 2. trans. Ernest Newman.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55. p.80. 48.

(58) 49.

(59) 第八變奏. 3/4 拍子 G 大調. 技巧變奏. 一、樂曲分析: 原以雙層鍵盤演奏,為兩聲部的創意曲風,開頭以反向琶音呈現於高低音聲部,音 域由寬至窄,再進入雙手聲部交錯音區;原主題旋律,先出現於低音聲部八分音符的下 行分解和弦(譜例 44),再進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類似變奏一的風格:作同向、反 向模仿手法的兩聲部樂曲,左右手音型相互模仿於交錯的音域中,是一首性格活潑、開 朗的變奏。 譜例 44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8 變奏,第 1~8 小節,原低音主題旋律。. 二、樂曲詮釋:. 1. 根據音型安排音樂的走向,建議稍加強每小節的第一拍,讓低音主題清楚呈現,同時 50.

(60) 保有三拍子律動。 2. 依據音群的走向作適度的音量變化,增加曲子活潑的性格 (譜例 45)。 譜例 45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8 變奏,第 1~4 小節. 3. 因為有相當多雙手交錯的片段,所以可採用斷奏彈奏,注意手指力度的控制,避免出 現突兀的重音。. 51.

(61) 第九變奏. 3/4 拍子 G 大調. 三度卡農. 一、樂曲分析: 原是單層鍵盤演奏的三度卡農,高音二聲部以三度卡農相互模仿,原低音主題旋律 相較其他變奏而言較不明顯,但仍可見些微的主題影子,低音聲部與上二聲部做自由對 位,是第二首16小節的變奏(第一首是第三變奏)。主要動機是八分音符的音階式進行,. 並在二、三拍上穿插. 節奏(譜例 46),音樂風格較平靜、帶有莊嚴的感覺。. 譜例 46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9 變奏,第 1~4 小節. 二、樂曲詮釋. 1. 本變奏主要動機為八分音符的音階,在彈奏時可加強 流動性。. 2. 強調切分音的重音,使樂句方向感清楚(譜例 47)。. 52. 的律動,來強化本變奏的.

(62) 譜例 47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9 變奏,第 9~11 小節. 3. 當高音二聲部音域過寬時,可用左手輔助彈奏中間聲部,建議指法如下(譜例 48)。 譜例 48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9 變奏,第 9~11 小節。. 5-2 2. 53.

(63) 第十變奏. 2/2 拍子 G 大調 性格變奏-小賦格曲(Fugetta) 一、樂曲分析: 原為單層鍵盤演奏,是一首四聲部小賦格曲,曲風陽剛、呈現簡潔利落的性格。本 首變奏仍然可見原主題低音旋律,只是原本規律正拍上的旋律,出現在不同的拍點上, 讓樂曲呈現更多層次的變化(譜例 49)。 譜例 49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0 變奏,第 1~8 小節,原主題低音。. 本變奏是第一首以 Bass 聲部作為開頭獨白的曲子,雖然之後的第二十七和三十變 奏也是如此,但本變奏是唯一長達四小節獨白的特例,之後 Tenor、Soprano、Alto 等聲 部依序在間隔四小節後出現,呈現出層層堆疊的賦格主題關係(譜例 50)。. 54.

(64) 譜例 5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0 變奏,第 1~16 小節,賦格主題出現順序。. 第二段主題則是由 Soprano、Alto、Bass、Tenor 聲部依序出現,對句的線條也 較為自由(譜例 50)。 譜例 5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0 變奏,第 17~32 小節,賦格主題出現順序。. 55.

(65) 二、樂曲詮釋: 1. 各聲部出現主題時,應將樂句完整地演奏:動機、裝飾音、長音等彈奏法,要確保相 同。 2. 本變奏曲拍號是 2/2 拍,避免彈奏成 4/4 拍子的律動。 3. 本變奏相當強調手指的獨立性,反覆出現的長音掛留要彈夠時值。. 56.

(66) 第十一變奏. 12/16 拍子 G 大調 技巧變奏 一、樂曲分析: 原為雙層鍵盤演奏,兩聲部創意曲風格。動機以三連音節奏的音階、分解和絃及附 點長音符為主,於聲部間相互交替模仿。. 二、樂曲詮釋. 1. 本變奏有多處雙手快速交錯於同音域的片段,彈奏時應雙手置於鍵盤前後位置,使樂 句能完整表達,並注意音量與節奏的平均。 2. 長裝飾音的原譜與彈奏法(譜例 51)。 譜例 51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第 11 變奏,第 5 小節,原譜與彈奏法。. (原譜). (演奏法). 3. 音樂的強弱可隨音樂進行的方向而有變化。. 5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5 Pierce Salguero ed., Buddhism and Medicine: an anthology of Premodern sour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Pierce Salguero ed., Buddhism and Medicine:

13 Leidy, Denise Patry and Donna Strahan 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及最近的著作,Vladimir Tikhonov and Torkel Brekke (eds.), Violent Buddhism: Militarism and Buddhism in Modern Asia (New York: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e foundations of aesthetics, art and art

Festivals of the Jewish Year: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Guide (pp.31-58)..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