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 一、研究動機

(一)歷史價值: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的《狄亞貝里變奏曲》(Diabelli Variations, op.120)與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

(Variations and Fugue on a Theme by Handel, Op.24)並列為世界三大變奏曲,其中巴赫 的作品深深地影響後世的作曲家對於變奏曲的創作思維。

《郭德堡變奏曲》可以說是巴洛克時期經典的變奏曲目,此曲完整地呈現出巴赫對 於大鍵琴彈奏高超的技巧以及變奏曲作曲手法的掌握。近年來,音樂興起的復古風格,

使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獲得了廣大的注目,而巴赫的作品更是巴洛克音樂的經典代表。

此曲不僅因為創作的源由相當有趣,對演奏家而言更是一首極富挑戰的鍵盤作品,

在 20 世紀前半葉,女大鍵琴家蘭多夫斯卡(Wanda Landowska, 1879-1959)1首先的公開 演奏及錄音,讓巴洛克音樂重現當年風華;而當年年僅 23 歲的―鋼琴怪傑—顧爾

德‖(Glenn Gould ,1932-1982)2在 1955 年更將此曲選作自己的第一張錄音作品,讓唱片公 司大發利市,甚至打破自己從不灌錄相同作品兩次的習慣,在 1981 年重新錄製最後的 錄音作品(正好呼應了此曲的架構,首尾相同的詠嘆調)。這股復古音樂的風潮,使得

1 Wanda Landowska (1879-1959)波蘭大鍵琴家、鋼琴家。被認為是 20 世紀大鍵琴藝術的復興者和 20 世紀早期 J.S.巴赫大鍵琴音樂權威的演繹者。

巴赫的鍵盤作品在如此的復古聲浪中,被系列性的激起了大眾的好奇與認識。更讓此曲 被視為研究巴洛克鍵盤技巧的重要曲目之一。

(二)筆者對此曲的喜好:

筆者在大四時修習了一門「電影配樂概論」,因緣際會下開始喜愛上電影配樂的相 關領域,而在課堂中,有一段時間的主題是「驚悚片的配樂」,當時老師特別介紹了電 影【沈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之續篇【人魔】(Hannibal)。相異的導演 與女主角使電影呈現不同的氛圍,漢斯季默(Hans Florian Zimmer,1957-)3也翻新了 原本的配樂設計,讓電影呈現優雅卻詭異的氛圍中。除了安東尼霍普金斯(Sir Philip

Anthony Hopkins,1937-)4,為主角漢尼拔注入的靈魂,以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來 襯托食人鬼醫師冷靜理性,並兼具學者風範的性格,也相當令筆者印象深刻。

三、研究方法

(一) 1996 年維也納原典版(Wiener Urtext edition):克里斯多夫・沃爾夫(Christoph

Wolff, 1940-)根據 1974 年找到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手抄稿內容,重新修正。

此版本被認定為最具權威、錯誤最少的修訂版。5

(二) 1979 年慕尼黑的海勒原典版(Henle):斯泰格利希(Rudolf Steglich)編寫,斯科

5 Erich Schwandt,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Edition of the ‗Goldberg Variations‘ in the Neue Bach Ausgabe, ‖ Performance Practice Review 3 (1990): 58-69.

達(Paul Badura-Skoda)校訂,但之中還有一些錯誤,並未修正;台灣販售的樂譜,

(三) Online Musical Scores(http://www.dlib.indiana.edu/variations/scores/):由美國印第 安那大學提供的線上樂譜資源

(四) IMSLP 國際音樂樂譜圖書館(http://imslp.org/):線上免費樂譜下載

五、寫法說明:

(一)中文譯名參照自國立編譯館編輯《音樂名詞》一書,除音樂名詞、作曲家、演奏

(二) ―Goldberg‖ 一詞筆者譯為郭德堡,不採用哥德堡之譯名。

(三) 主題《詠嘆調》以原文―Aria‖寫出;―Hemiola‖以原文寫出。

(四) 第三、四章每段標題下方的樂曲開頭譜例為提示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