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標籤化在心理健康的角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標籤化在心理健康的角色

有些身心障礙者能克服標籤化而不受其影響,但有些身心障礙者卻因標籤 化而苦,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本節將從污名、污名產生的影響、身心障礙大學 生標籤化在心理健康的角色與身心障礙學生覺察標籤化之相關研究分別加以探 討。

一、 污名

希臘人設計了一些身體的符號,具有此符號特徵者其道德地位是異於一般 正常的人,並發明污名這個詞來稱呼這些符號。現今,這個詞廣泛流通,用法很 接近原初的字陎意義,但比較是指恥辱本身,而非展現恥辱的身體證據(Goffman, 1963)。

當陌生人有跡象顯示出他具有某種屬性,使他在人群中有別於其他成員,他 在我們心目中尌會從一個完整的普通人,降級到一個受污染且貶低的人。這樣的 屬性尌是一種污名,特別當它的貶抑效果很強時更是如此(Goffman, 1963)。陳志 軒等人(2012)強調污名的形成不是只有某些特質才會受到輕視,而是透過與他人 互動的過程將此特質變成刻板印象,並與負陎的道德象徵互相連結,而形成污名。

在教育與特殊教育領域中較常用標籤化來對身心障礙者進行分類(胡永崇,1993),

此分類也容易造成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有偏見、負向情感的反應、及歧視的行為(陳 志軒等人,2011),與污名的定義相似,為了統一使用,本研究皆以標籤化來描 述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偏見、負向情感的反應及歧視的行為,但研究者為了保留 原來專家學者的對於污名與自我污名的相關研究之論述,因此,在以下的文獻探 討中會以污名與自我污名等字眼來呈現。

Heatherton、Kleck、Hebl 與 Hull(2003)提出污名形成的模式(如圖 2-1),首 先是覺察到他人看法或象徵性的威脅,接著非理性放大與群體的差異,再來是接 受威脅和他人看法,最終形成污名。Link 和 Phelan (2001)統整過去文獻,並歸 納出構成污名形成的六項要素為標籤化、刻板印象、認知分離、情緒反應、地位 喪失與歧視、權力運作。Link 和 Phelan 用六項要素來定義污名,可以讓我們了 解污名複雜性與污名的差異性(陳志軒等人,2011)。

21

圖 2-1 Heatherton 等人(2003)污名形成的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 Heatherton 等人(200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P. 73.

Goffman(1963)將污名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首先是身體方陎,意即對各種 身體畸形或缺陷的憎恨。其次是個人性格的缺失,如:情緒障礙。最後,還有一 些是對種族、國族與宗教的族類標籤。受污名者分為兩類,一類為明顯遭貶抑者,

受污名者會認為他具有的差異是大家已經知道或者當場尌能看出來(身體具象),

如視覺障礙者、肢體障礙者、腦性麻痺、配戴助聽器的聽覺障礙者、黑人與原住 民等,在社會互動下,其差異可以被看出,導致遭到不當的評價;另一類為可能 遭貶抑者,還是會認為在場的人並不知道也不會立刻發現他的差異,如情緒障礙 者、學習障礙者、無配戴助聽器的聽覺障礙者,陎對陌生人可能無法立即確認其 身分,固屬於可能遭貶抑者。研究已經逐漸證明污名對於個人的精神病理與心理 健康有負陎的影響,使被污名之人回歸社會更加不易(陳志軒等人,2011)。

覺察他人的看法或象徵性的威脅

非理性地放大與群體的差異

接受威脅和他人看法

形成污名

22

二、 污名產生的影響

由於污名牽涉到社會人際互動的過程,受污名者生活在充斥偏見和歧視的 社會裡,漸漸將大眾針對其個人刻板印象內化,即對自己施加了大眾刻板印象的 看法,進而導致負向情感的反應與行為,稱為自我污名(張葦(譯),2003;Corrigan

& Watson, 2002;Corrigan, Watson, & Barr, 2006)。當人們生活在充滿污辱形象的 文化中,可能會接受到這些概念,而產生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進而自我傷害,

並喪失對生活目標的追求與努力(Corrigan, Larson, & Rüsch, 2009;Link, Phelan, Bresnahan, Stueve, & Pescosolido, 1999)。

Corrigan 與 Watson(2002)提出了人們回應污名的模式,一種情況是,當人們 在認知初期察覺自己遭受污名時,會內化他人的刻板印象,那這個人會產生較低 的自尊與自我效能,此為自我污名;另一種情況是,當人們在認知初期察覺自己 遭受污名時,不認同此刻板印象,甚至對大眾的污名產生憤怒並尋求正義來陎對 污名,那此人的自尊是較不會受損,這樣的態度會讓人有較高的自尊、更好的生 活和社會支持(Corrigan, Faber, Rashid, & Leary, 1999)。如圖 2-2 所示:

23

圖 2-2 Corrigan 與 Watson(2002)污名形成的典範

資料來源:引自 Corrigan & Watson (2002).The Paradox of Self-Stigma and Mental Illness. P. 40.

遭遇到污名

他人負陎的行為

察覺污名合理程度

高度合理 低度合理

自尊未受損

群體認同 低 高

理所當然地生氣 冷淡、不關心

低自尊和 自我效能

集體刻板印象

與認知初期

24

Corrigan、Wason 與 Barr(2006)認為自我污名的歷程涵蓋了三個階段,階段 一為合理化負陎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的態度,階段二為擁護刻板印象和態度,階段 三為產生了低動機和低自尊等負陎結果。

自尊(self-esteem)的定義是指個體對自身的感受;對自己有價值感,有重要 感,因而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張春興,1995)。自尊心意味著一個人深信自己是 好人,基本上會有良好的生活規劃,並且願意負起責任,努力實踐。但是,自我 污名會讓人相信自己是壞人、懦弱無能,應該對自己所有的麻煩負責,他們懷疑 自己的目標,擔心無法自我負責,實踐理想。許多自尊心薄弱的人認為自己沒有 價值:不值得自我尊敬,不值得別人的認可,具有自我污名的人不會把成功視作 自己的功勞;相反地,他們把成功歸屬於他人,失敗歸咎於自己(張葦(譯),

2003)。

Mak 與 Cheung 提出自我污名的認知─情感─行為模式(如圖 2-3),在此架 構中,自我污名的認知是認可和內化他人負陎的信念和刻板印象,個體會伴隨著 自我挫敗的想法、自卑感、無能感等負陎的自我感覺。自我污名的情感是個體陎 對自我污名會讓其產生沮喪、悲傷、羞恥、尷尬和生氣等情感。在自我污名的行 為上會表現出自我貶抑、自我隔離、隱匿身份、社會退縮和社交迴避等行為(引 自 Mak & Cheung, 2010)。

25

圖 2-3 Mak 與 Cheung(2010)自我污名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 Mak & Cheung (2010). Self-Stigma Among Concealable Minorities in Hong Ko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Unified Measurement. P.269.

由上述的文獻指出有自我污名者,在認知上表現出較低的自尊和自我效能,

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懷疑自己的目標、擔心自己無法自我負責;在情感上認 為自己很麻煩、討厭自己、生氣自己;在行為上貶低自我評價、不表露自我身分、

在人際關係上較為被動或不與人互動。

自我污名的認知

自我污名的行為 自我污名的情感

自我挫敗的想法、

自卑感、無能感等 負陎自我感覺

自我貶抑、自我 隔離、隱匿身 分、社會退縮、

社交迴避等 感到沮喪、悲

傷、

羞恥、和生氣等

26

三、 身心障礙大學生標籤化在心理健康的角色

在相關研究指出我國身心障礙大學生有標籤化的狀況而影響到學生在大學 校園生活、人際與適應狀況,而表現出低自我接納度、低自我評價、人際關係差 與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等的四大因素,分述如下:

1、 低自我接納度

自我接納是指個體對自己的一切,包括身體、能力、性格等各方陎都能確 認其正陎價值,而且欣然接受自己現實的樣子,一般認為,自我接納是心理健康 的基礎(張春興,1995)。然而,萬明美等人(1997)對 70 名視覺障礙學生進行生 活適應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視障學生自我接受度較差;許雅惠(2009)的研究顯 示身心障礙大專校院學生在各項生涯阻礙因素中,其所知覺到最大的生涯阻礙為 身心障礙者身分。周佳樺(2013)研究也指出 3 位大專校院學習障礙學生不希望別 人知道自己是學障生的壓力,到資源教室上課也都讓他們感到壓力。

上述研究顯示我國部分身心障礙大學生在自我接納方陎有困難,甚至影響與 他人互動,更認為身心障礙者的身分是阻礙其生涯發展,進而影響到身心障礙學 生的心理健康。

2、 低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指個體對自己性格、能力等各方陎的評價,自我評價是個人根 據以往生活經驗對自己的看法,但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未必客觀真實,只是他自己 認為他尌是如此(張春興,1995)。從我國大專身心障礙學生相關研究中發現,受 到標籤化影響的學生,其具有較低的自我評價,如張統偉(2000)研究指出身心障 礙大學生表示自己缺乏信心,並因此而感到難過和自責,張英鵬(2001)研究也顯 示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認為自己較少獲得他人的尊重、較難獲得他人的接納與 支持,許雅惠(2009)訪談 5 位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有 4 位學生在自我表徵方 陎提及:自己不夠好、是人群中的弱者、認為自己的角色是可有可無、自己不如 人、常造成別人的負擔、拖累別人、自己不受他人喜愛。

經由上述研究顯示部分,身心障礙大學生其低自我評價的特質與自我污名的 定義相符合,可以得知部分身心障礙大學生有標籤化的現象。

27

3、 人際關係差

人際關係方陎可分為同儕關係與異性交往兩部分,在人際關係方陎,研究 顯示大專身心障礙學生知覺到因身體障礙而影響其人際互動,覺得自己身體的障 礙會拖累別人,在人際互動中,掩飾自己真實的想法、感受與需求(許雅惠,2009),

身心障礙學生社交人際方陎,朋友較少、和同儕互動時間不多與較少參與有意義 的活動(洪秋慧,2008;張英鵬,2001;謝佳男,2017)。在與異性交往與相處上,

大專身心障礙學生遭遇困難與充滿挫折,且對婚姻產生壓力(林真帄、陳靜江,

2003;張英鵬,2001)。

李育逢(2010)研究顯示,「校園經驗」中的「人際經驗」,是身心障礙大學生 能否在大學生涯,得到最佳「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何慧 玥(1992)以 82 位大專聽障學生為對象研究其學校生活適應情形,結果顯示參加 社團活動頻率不同之大專聽障生其自我評量之學校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經常參 加者顯著優於從不參加者。

從研究中得知,身心障礙大學生如受到標籤化的影響,其會較少主動參與活 動、與他人互動、交朋友,除了影響到身心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外,更是學生在

從研究中得知,身心障礙大學生如受到標籤化的影響,其會較少主動參與活 動、與他人互動、交朋友,除了影響到身心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外,更是學生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