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模擬避難逃生路徑選擇特性分析

第五章 避難時間計算與路徑選擇分析

第三節 模擬避難逃生路徑選擇特性分析

為了解避難時行為移動之特性,故本研究透過適當空間的安排擬掌握下列幾 種避難路徑選擇之特性,因此模擬空間在設定上提供兩次左或右轉、一次左(右) 轉之路徑的選擇,所欲探討之目的有下列四項:

1. 第一節點:提供受測者可選擇左、右轉與直行三種路徑,其中左、右轉為通往 通道走廊,而直行則會進入另一間居室(非避難路徑),此時並依規定在牆面懸 掛方向指示標示,提供受測者選擇路徑方向。因此,第一節點可解析類似十字 路口時之路徑選擇分析。

2. 第二節點:此節點為 T 字形路口,並依規定在牆面懸掛方向指示標示,該標示 為左右均可通往安全梯標示。因此,第二節點可解析 T 字形路口時之路徑選擇 分析。

3. 第三節點:此節點為 L 字形路口,並依規定在牆面懸掛方向指示標示,該標示 為左(右)一種方向通往安全梯標示,但標示旁亦設有另一居室的門,受測者可 能只看見門就直接進入(非避難路徑),而未依照標示選擇左(右)轉。因此,第三 節點可解析 L 字形路口時之路徑選擇分析。

4. 第四節點:此節點為直線形,底端左(右)側即為安全梯位置,並依規定在安全 梯入口上方懸掛出口標示,當受測者進入安全梯時則避難模擬結束。因此,第 四節點可解析出口標示是否明確,提供到達安全梯之路徑指引。

第一節點視角模擬圖 第二節點視角模擬圖

第三節點視角模擬圖 第四節點視角模擬圖 圖 5-2 各節點視角模擬圖(以 TYPE D 為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模擬之空間仍為五種標示情境(TYPE A~TYPE E),各類型標示與背景條件模 擬結果如下表 5-7 至表 5-21 所示:

17.6

20.6

61.8

52.9

47.1

14.7

26.5

58.8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左轉 右轉 直行

%

第一節點 第二節點 第三節點

圖 5-3 TYPE A 無標示避難路徑選擇分析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無任何標示的實驗中,受測者於第一、三節點直行均表示選擇「門」的方 向,而放棄走廊方向,顯示門的避難意義大於走廊空間所產生的意義。第二節點 T 字路口時選擇左轉 52.8%稍多。

表 5-7 性別避難路徑選擇(TYPE A 無標示)

性別 男 女 合計

路徑選擇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第一節點 23.8 28.6 47.6 7.7 7.7 84.6 17.6 20.6 61.8 第二節點 61.9 38.1 --- 38.5 61.5 --- 52.9 47.1 --- 第三節點 14.3 38.1 47.6 15.4 7.7 76.9 14.7 26.5 58.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5-8 專業別避難路徑選擇(TYPE A 無標示)

專業 建築消防相關 非相關 合計

路徑選擇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第一節點 0.0 11.1 89.9 34.0 24.0 52.0 17.6 20.6 61.8 第二節點 55.6 44.4 --- 52.0 48.0 --- 52.9 47.1 --- 第三節點 11.1 22.2 66.7 16.0 28.0 56.0 14.7 26.5 58.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5-9 年齡別避難路徑選擇(TYPE A 無標示)

年齡 10-19 20-29 30-39

路徑選擇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第一節點 36.4 18.2 45.5 11.1 27.8 61.1 0.0 0.0 100.0 第二節點 54.5 45.5 --- 55.6 44.4 --- 66.7 33.3 --- 第三節點 0.0 45.5 54.5 22.2 22.2 55.6 33.3 0.0 66.7

40-49 合計

路徑選擇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第一節點 0.0 0.0 100.0 17.6 20.6 61.8 第二節點 0.0 100.0 --- 52.9 47.1 --- 第三節點 0.0 0.0 100.0 14.7 26.5 58.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性別分類中,T 字路口男性有左轉頃向,女性則有右轉頃向,但若可左右轉且 有門存在時則多數選擇門的方向。顯示無標示時,門的意義等於避難方向之意義

,受測者尋找門作為安全的出口,其行為之決定幾乎受限於所看見的門。專業別 分類中,第二節點 T 字路口均為左轉頃向(52.9%),第一、三節點仍為選擇「門」

的方向,而放棄走廊方向居多,其中又以建築消防相關最為明顯(89.9%),非相關 受測者反而較不明顯而會選擇走廊進行避難。

13.5

表 5-12 年齡別避難路徑選擇(TYPE B 既有標示)

表 5-13 性別避難路徑選擇(TYPE C 舊版標示)

在 TYPE D 修正後標示的實驗中,受測者於第二節點 T 字路口時選擇左右轉

26.5

表 5-21 年齡別避難路徑選擇(TYPE E 修正後標示+煙火模擬)

年齡 10-19 20-29 30-39

路徑選擇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第一節點 50.0 20.0 30.0 22.2 11.1 66.7 0.0 50.0 50.0 第二節點 30.0 70.0 --- 44.4 55.6 --- 25.0 75.0 --- 第三節點 70.0 30.0 0.0 55.6 33.3 11.1 50.0 25.0 25.0

40-49 合計

路徑選擇 左轉% 右轉% 直行% 左轉% 右轉% 直行%

第一節點 0.0 50.0 50.0 26.5 20.6 52.9 第二節點 100.0 0.0 --- 41.2 58.8 --- 第三節點 0.0 100.0 0.0 55.9 35.3 8.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章節重點在於討論驗證公式與模擬結果之時間的比較,經由實驗結果可獲 得以下幾項結論:

1. 居室避難時間:驗證公式計算所得為 0.96(0.56+0.40)min=57.6sec>女性 20.7sec>相關 19.7sec>非相關 18.4sec>男性 17.7sec,說明驗證公式所得結 果相對保守。

2. 居室避難時間之迴歸公式:Y=3.0839X1-0.8444X2+1.0646X3+13.9842,因 變數 Y 與自變數 X 間有顯著迴歸關係存在,性別與年齡變數對於居室避 難時間均呈現正相關之關係,而專業別對居室避難時間則為負相關。(Y=

避難時間;X1:男=1、女=2;X2:專業=1、非專業=2;X3:10-19 歲=1、20-29 歲=2、30-39 歲=3、40-49 歲=4)

3. 樓層避難時間中修正後標示無論在性別或專業別,其所需避難時間均最短

,證實修正後標示對避難協助之效能。且不同背景條件對於標示認知所產 生之避難時間沒有差異,說明民眾可順利理解其避難意義而無產生歧異解 讀。

此外,對於路徑選擇的分析方面,由於第一節點除可左右轉之外亦可選擇直

行進入另一居室,因此增加分析複雜度,不同標示之路徑選擇結果,如下表示:

表 5-22 不同標示路徑選擇結果

第一節點 第二節點 第三節點 標示類別

左 右 直 左 右 左 右 直 TYPE A 無標示之路徑選擇 17.6 20.6 61.8 52.9 47.1 14.7 26.5 58.8 TYPE B 既有標示路徑選擇 13.5 45.9 40.5 62.2 37.8 24.3 56.8 18.9 TYPE C 舊版標示路徑選擇 8.3 47.2 44.4 66.7 33.3 19.4 58.3 22.2 TYPE D 修正後標示路徑選擇 17.1 42.9 40.0 48.6 51.4 48.6 42.9 8.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一節點除無標示外,其餘均有右轉頃向,原因為起始路徑從居室到走廊時 有偏右設定,因此順路徑前進選擇往右機率高過往左甚多,但也有四成左右選擇 直行,顯示此時標示尚未被注意到。由於實驗時並不會事先告知受測者依據標示 避難,因此多數民眾於第一節點並不會注意標示的存在,也說明民眾尋找避難路 徑第一瞬間並不會聯想到避難標示可提供方向的指示功能。

第二節點為 T 型路口且不會看見任何的「門」,此時大多數民眾有向左轉頃向

,此結果與既有相關研究的左轉慣性相符,但 TYPE D 修正後標示則呈現左右大 致相等,是否因標示提供較穩定的左右選擇則有待大規模調查驗證。

第三節點則因為接續第二節點,當第二節點選擇往左時,則第三節點僅能往 右或是直行(門),因此左右選擇結果呈現與第二節點相反,其中 TYPE B 與 TYPE C 亦有約兩成選擇直行(門),而 TYPE D 修正後標示選擇直行則降低為 8.6%,顯示修 正後標示圖象說明能力優於其他標示。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