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5.2 檢測能力評估

綜合上述的實驗及模擬分析結果,本研究方法可充分辨識太陽能 電池中的裂縫。當有裂縫的太陽能電池經過加熱後,裂縫會造成 ESPI 影像中的干涉條紋產生可作為檢測依據的特殊輪廓,因為是裂縫會造 成附近區域的熱變形面外位移不連續,且位移量大於無裂縫的試片。

貫穿型裂縫的光斑條紋會產生斷裂情形,且裂縫面兩側的條紋數不 同,而表面裂縫在裂縫面區域產生 V 形輪廓。試片中央的十字裂縫 則會產生多邊型的光斑干涉條紋,且對角線對應十字裂縫的位置。實 驗結果與第三章模擬結果有些微差異的原因,推究可能是矽晶片在完 成後續的電池製程後,表面平整度會變得不好,每批次的試片亦有差 異,導致相同負載所造成的熱變形分佈與數值模擬的結果些許差異。

相較於目前業界使用最多的 EL 檢測法,上述這些特徵除可判斷 太陽能電池是否有裂縫存在之外,更可清楚的辨識裂縫種類,尤其在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上,矽材料本身有許多摻雜物擴散的缺陷,使 EL

影像中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區域,這些不發光的區域亦有可能是 P 型 或 N 型半導體的表面刮傷所造成,這類型缺陷或許會造成太陽能電 池在電性上的損失,但不會造成整體性的破壞。透過本研究方法,不 僅可以對太陽能電池做全域非破壞的檢測,並且可以對缺陷種類作分 類篩選。

本章最後將探討太陽能電池裂縫周圍產生的變形與裂縫深度及 長度之間的關係。圖 5.10 所示為陽能電池表面刮傷與表面裂縫的實 體照片,矽晶太陽能電池的表面裂縫深度未貫穿整個試片,無法藉著 打光方式突顯裂縫,以致於目測或機器視覺檢測方式漏檢此類型裂縫 的機率相當高。欲知裂縫是否貫穿整體厚度,只需觀察裂縫長度在試 片的正反面是否一致而獲得答案,但若想進一步瞭解裂縫在試片上的 深度,則必須以顯微鏡或者其他量測儀器觀察裂縫的截面。然而,市 售太陽能電池材料薄(厚度約 200 µm)且脆,無法以試片切割而獲得裂 縫面的深度,亦無法從量測儀器直接觀察太陽能電池上裂縫的深度。

透過本研究中加熱的方式,太陽能電池的熱變形會因為裂縫而造成整 體的位移分佈改變,出現 V 形輪廓,輪廓的彎曲角度會隨著裂縫的 深度增加而改變。圖 5.11 所示為長 25 mm 裂縫深度與彎曲角度的模 擬結果,圖中顯示當表面裂縫深度超越整體厚度的 50%時,開始出現 V 形輪廓。意謂本研究方法可以檢測出裂縫深度超過太陽能電池厚度 50%的表面裂縫。然而,根據 3.4 節的裂縫成長穩定性分析結果,矽 材料中的表面裂縫在深度方向成長處於非穩定狀態,會一直成長至矽 -鋁共晶結構才停止,故幾乎不會有小於矽材料厚度的裂縫存在。所 以,本研究方法對於太陽能電池中未貫穿整體厚度的表面裂縫,沒有 檢測上的限制。

除裂縫深度之外,裂縫的長度是造成整體性破壞的關鍵,一套有

效檢測裂縫的方法對裂縫長度必須有一定靈敏度。在本實驗製作人工 裂縫的方法中,在裂縫初始處會發生直徑 1-2 mm 大小的表面壓損,

之後再以鉛筆末端的橡皮擦輕輕碰撞使之延伸,裂縫的長度最短可控 制在 5-10 mm 之內。裂縫面上除壓損區域外,皆為未貫穿試片的表面 裂縫。本研究方法對於裂縫長度的靈敏度測試中,同樣先以 EL 法確 認裂縫長度,再觀察 ESPI 影像中是否出現 V 輪廓作為判斷裂縫存在 的依據。圖 5.12 所示分別為 ESPI 量測系統拍攝太陽能電池上小於 20、15 及 10 mm 的裂縫照片,圖中顯示在長度 10 mm 內的裂縫,依 然能利用光斑干涉條紋的特徵做辨識,說明本研究方法對於裂縫長度 的檢測極限約在 5-10 mm。在裂縫寬度方面,圖 2.11 的 SEM 照片顯 示出本研究的人工裂縫寬度皆小於 5µm,本研究方法對於裂縫寬度的 檢測能力並無限制。

圖 5.1 無裂縫的太陽能電池在 ESPI 量測系統中所拍下的電子光斑

圖 5.2 與圖 5.1 相同之無裂縫試片,在不同起始溫度下,所拍攝出辨 識度較差的電子光斑干涉圖形,(a) 25℃到 25.4 ℃、(b)49.6 ℃ 到 50℃。

(a)

(b)

39 mm 78 mm 39 mm

圖 5.3 長 38 mm 的貫穿裂縫在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邊緣上,(a) EL 影像(正面),(b)在 ESPI 量測系統中以升溫間隔 0.4℃(32 至 32.4 ℃)拍下的光斑干涉條紋影像(反面),(c)以 FEM 模擬分析所呈現的面外位移等高線分佈圖,

位移範圍從-2.1 至 2 mm,間隔為 0.266 µm。

(a) (b) (c)

0 5 10 15 20 25 30 35

Crack initiation Crack tip

Crack initiation

0 39

Crack initiation Crack tip

Modeled data for 38 mm crack line Modeled data for 38 mm defect free

Uz (µm)

X coordinate on crack (mm)

0 5 10 15 20 25 30 35

Crack tip

Crack initiation

0 39

Crack initiation Crack tip

Experimental data for 22 mm crack line Experimental data for 22 mm defect free

Uz (µm)

X coordinate on crack (mm)

圖 5.4 長度 38 mm 的貫穿裂縫升溫 0.4℃(32.4-32℃),裂縫面上的位 移變化:(a) 模擬數據、(b) 實驗數據。

(b) (a)

39 mm 78 mm 39 mm

圖 5.5 長 22 mm 的表面裂縫在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邊緣上,(a)EL 影像(正面)、(b)在 ESPI 量測系統中以升溫間隔 0.4℃(32 至 32.4 ℃)拍下的光斑干涉條紋影像(反面)、(c)以 FEM 模擬分析所呈現的面外位移等高線分佈圖。

位移範圍從-1.8 至 2.1 mm,間隔為 0.266 µm。

(a) (b) (c)

0 5 10 15 20 Crack initiation

Crack tip

Crack tip Crack initiation

Uz (µm)

X coordinate on crack (mm)

Prediction for 22 mm crack line Prediction for 22 mm defect free

0 5 10 15 20 Crack initiation

Crack tip

Crack tip Crack initiation

Uz (µm)

X coordinate on crack (mm)

Experimental data for 22 mm crack line Experimental data for 22 mm defect free

圖 5.6 長度 22 mm 的表面裂縫升溫 0.4℃(32.4-32℃),裂縫面上的位 移變化:(a) 模擬數據、(b) 實驗數據。

(a)

(b)

39 mm 78 mm 39 mm

圖 5.7 長 18 mm 的表面裂縫在單晶矽太陽能電池邊緣上,(a)EL 影像(正面)、(b)在 ESPI 量測系統中以升溫間隔 0.4℃(32 至 32.4 ℃)拍下的光斑干涉條紋影像(反面)、(c)以 FEM 模擬分析所呈現的面外位移等高線分佈圖。

位移範圍從-1.3 至 1.2 µm,間隔為 0.266 µm。

(b) (c) (a)

39 mm 78 mm 39 mm 39 mm 78 mm 39 mm

圖 5.8 直徑 33 mm 的內部裂縫在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邊緣上,(a)EL 影像(正面)、(b)在 ESPI 量測系統中以升溫間隔 0.4℃(32 至 32.4 ℃)拍下的光斑干涉條紋影像(反面)、(c)以 FEM 模擬分析所呈現的面外位移等高線分佈圖。

位移範圍從-1.6 至 1.2 µm,間隔為 0.266 µm。

(a) (b)

(c)

39 mm 78 mm 39 mm

圖 5.9 直徑 30 mm 的內部裂縫在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邊緣上,(a)EL 影像(正面)、(b)在 ESPI 量測系統中以升溫間隔 0.4℃(32 至 32.4 ℃)拍下的光斑干涉條紋影像(反面)、(c)以 FEM 模擬分析所呈現的面外位移等高線分佈圖。

位移範圍從-0.6 至 1.1 µm,間隔為 0.266 µm。

(b)

(a) (c)

圖 5.10 太陽能電池表面缺陷示意圖;(a)表面刮傷、(b)表面裂縫。

(a)

(b)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D eflection ang le (deg rees)

Crack depth ratio d/h (%)

圖 5.11 模擬長 25 mm 的裂縫受熱後所產生的等高線,偏斜角度為表 面裂縫的深度比例的函數。

(mm) ESPI image

<20

<15

<10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