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武滿徹音樂風格分期與重要作品概述

第二章 武滿徹生平與重要作品概述

第二節 武滿徹音樂風格分期與重要作品概述

6

第三節 綜合分析

第四章 自我音樂創作理念之實踐 第一節 《手》─ 為弦樂四重奏 第二節 《目垂》─ 為七重奏 第五章 結語

參考文獻

7

第二章 武滿徹生平與重要作品概述

第一節 武滿徹生平介紹

武滿徹為日本當代的重要作曲家之一。1930年10月8日,出生於東京的本鄉

(Hongō, Tokyo),並於同年11月,因父親被日本政府駐派中國,而舉家搬遷至東北大城 - 大連。父親熱愛爵士音樂及美國電影,耳濡目染之下,武滿徹亦對其深感興趣,成 軍官用留聲機播放由鮑華耶(Lucienne Boyer, 1903-1983)7 所演唱之法國香頌《對我訴說 愛語》(Parlez-moi d’amour, 1930),8 此曲在他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曾言:

「對我而言,這首歌曲帶給我巨大的衝擊;我感到非常震驚,且那是我第一次體認到

5 Toru Takemitsu.”Contemporary Music in Japan,”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Vol. 27, No. 2 (Summer, 1989). 200.

8

西方音樂的豐富性。」9 此亦啟發武滿徹對西方音樂的興趣。故戰爭結束後,武滿徹 於美軍橫濱基地的福利社內兼差工作,其工作項目之一為播放唱片,這使他有機會頻 繁接觸當時著名的美國流行音樂。夜晚休息時,他常利用舞廳裡的鋼琴,將白天所聆 聽之旋律彈奏並加以分析。此外,他亦透過美軍的無線電廣播,聆聽大量的西洋古典 音樂,包含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 以及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等作曲家之作品。有別於武滿徹先前所接觸到的 爵士樂、西洋流行音樂及日本傳統音樂,古典音樂變化豐富的織度層次、聲響色彩,

讓武滿徹為之驚艷;尤其當他聆聽法朗克(César Franck, 1822-1890) 給鋼琴的《前奏 曲,聖詠與賦格》(Prelude, Chorale and Fugue, 1884) 時,其音樂所帶來的悸動,使武 滿徹自許未來成為作曲家。對此他曾言:

並結識好友鈴木博義(Hiroyoshi Suzuki, 1931-2006)。11 他們一同研究李姆斯基-柯薩科 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之管弦樂配器,並常一同研讀合唱團指揮的 藏譜,包含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 以及德 布西等法國作曲家之作品,致使武滿徹對法國音樂產生極大的興趣。在研讀眾多作品 並嘗試模仿創作後,1947年,他和鈴木博義一同拜訪曾留學法國的作曲家平尾貴四男

9 Peter Burt, The music of Toru Takemitsu,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3.

10 Ibid.

11 鈴木博義,日籍作曲家。曾與武滿徹一同為芭蕾舞創作管弦樂曲《不亦樂乎》(Joie de Vivre,1951)。

9

(Kishio Hirao, 1907-1953),12 盼能向其拜師學習,但平尾貴四男當時因繁忙,而斷然 拒絕他們的請求。不過,於六年後,當武滿徹因肺病住院時,平尾貴四男曾親赴醫院 探視,並為他當初魯莽的拒絕而道歉。同時為了表示誠意,他贈予武滿徹一本由他所 翻譯梅湘《我的音樂語言技巧》(Technique of my musical language, 1944) 之日文譯本。

此書對武滿徹影響甚深,他藉此深入了解梅湘的音樂語彙及創作技法,並嘗試藉由創 作以實踐其理念。

在未能與平尾貴四男學習作曲後,武滿徹於1948年輾轉成為當時日本樂壇舉足輕 重之作曲家清瀨保二(Yasuji Kiyose, 1900-1981)13 的學生。清瀨保二為武滿徹作曲生涯 中唯一一位老師,其餘皆以自學為主。他向清瀨保二習得其音樂美學與哲學,且經由 清瀨保二的帶領,使他開始參與許多作曲家的組織及音樂會,拓展其音樂圈的人脈。

故於1950年,武滿徹在清瀨保二的介紹下,加入「新作曲派協會」(New composer’s association),14 與其他作曲家前輩們一同學習、創作;並於同年12月,由協會於東京 舉辦之第七次作品發表會上,發表鋼琴曲《兩個緩板的樂章》(Lento in Due Movimenti, 1950)。此為他首次公開發表的作品,但並未受到肯定,這讓武滿徹非常沮喪,甚至萌 生不再創作的念頭。然,此次音樂會卻讓他意外結識兩位欣賞他的同輩作曲家,分別 為湯淺讓二(Joji Yuasa, 1929-)15 與秋山邦晴(Kuniharu Akiyama, 1929-1996)。16 且於翌

14 於 1946 年由作曲家清瀨保二、松平賴則(Yoritsune Matsudaira, 1907-1981)、早坂文雄(Hayasaka fumio, 1914-1955) 等人所組成。前身為新興作曲家聯盟。

15 湯淺讓二,日籍作曲家。自學作曲,曾長年留居美國。重要作品有《內觸覺的宇宙》(Cosmos Hartic, 1957)、《芭蕉情景》(Scenes from Bashō, 1980-1989)。

16 秋山邦晴,日籍音樂評論家、作曲家與詩人。曾擔任音樂雜誌「唱片音樂」之主編,以研究日本

電影配樂和薩悌(Erik Satie, 1866-1925) 著稱。

10

1957年的《弦樂安魂曲》(Requiem for Strings, 1957),即為「東京交響樂團」

(Tokyo Symphony Orchestra) 的委託創作。18 雖然當年首演的結果並不理想,但此作卻 成為他嶄露頭角的契機。隔年,史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 - 1971) 訪日,偶然 聆賞此作,極為讚賞,甚至主動邀請武滿徹一同共進午餐,這使他開始受到國際間的 關注;故於史特拉溫斯基返美後,他便很快接獲「庫塞維茲基基金會」(Koussevitsky Foundation) 委託創作之邀請。19 且於同年11月,於美國芝加哥,受邀由指揮約翰笙 (Thor Martin Johnson, 1913-1975)20 演出其室內樂作品《書法之聲 II》(Le Son

Calligraphic II, 1958)。此為武滿徹首次於美國演出之作品,確立他於國際樂壇的重要

地位。故自1960年代起,他開始與各國音樂家頻繁交流,不僅受邀參與各大國際音樂 節,亦常與訪日的各國作曲家們碰面會談。

17 其成員包含作曲家福島和夫(Kazuo Fukushima, 1930-)、詩人瀧口修造(Takiguchi Shuzo, 1903-1979)、鋼琴家園田高弘(Takahiro Sonoda, 1928-2004)、版畫家駒井哲郎(Tetsuro Komai, 1920-1976) 以及 攝影師北代省三(Shozo Kitadai, 1921–2003) 等共十四位藝術家。該組織活耀於 1951 至 1958 年間,以 推廣當代西方藝術及跨領域創作為主。

18 此作品首演係於 1957 年 6 月 20 日,由上田仁指揮東京交響樂團,於日比谷公會堂演出。

19 此委託創作之作品為《多利安的地平線》(The Dorian Horizon, 1966),首演由柯普蘭(Aaron Copland, 1900-1990) 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

20 人名翻譯係根據羅基敏教授於其著作《走一個世紀的音樂路:廖年賦傳》。約翰笙,美國指揮

家,音樂教育家。曾於1950 年擔任美國國總統顧問,並於當時以美國國務院文化交流人員交換計畫訪

問學者身分,來臺教學訪問。

11

凱基與武滿徹於1962年首次會面,凱基與都鐸(David Tudor, 1926-1996)22 首次訪 日,承武滿徹接待,一同參加「札幌現代音樂節」(Sapporo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23 而1964年,他與凱基於「舊金山磁帶音樂中心」(San Francisco Tape Music

Center)

24

舉辦之電子音樂節(electronic music festival),再次碰面。其後,兩位受「夏威

夷東西文化研究中心」(East-West Center of Hawaii)25 邀請,一同籌辦一系列的講座;

並於返回日本後,與凱基之日籍學生一柳慧(Toshi Ichiyanagi, 1933-),26 共同舉辦作品 發表會。多次接觸下,凱基受東方禪思哲學影響的音樂美學觀,致使武滿徹重新思考 其自身的傳統價值。武滿徹曾於1988年的評論提及:「在我自身的一個長期發展中,

我一直掙扎避免成為”日本人”,來避免”日本”的特性。但在藉由我與凱基的交流後,我 開始回頭檢視我自己的傳統價值。」27

21 Toru Takemitsu, Confronting Silence: Selected Writings, (USA: Scarecrow Press, 1995), 137.

22 都鐸,美國鋼琴家、作曲家。與凱基合作關係密切,積極參予美國新音樂的演出創作及推展。

23 由草月流藝術中心(The Sogetsu Art Center)所主辦的系列音樂節之一,以推廣現代音樂為宗旨。

24 由作曲家薩博尼克(Morton Subotnick, 1933-) 和森德(Ramon Sende, 1934-) 於 1961 年成立,為當 代音樂中心(CCM, th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Music) 之前身。

25 由美國國會於 1960 年成立,為一教育研究組織,長年致力於東西文化之交流。

26 一柳慧,日籍作曲家、鋼琴家。1954-57 年間,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留學,師從凱基。代表作 品包含《音樂生活空間》(Music for Living Space, 1969)、《鋼琴媒介》(Piano Media, 1972)。

27 Yoko Narazaki and Masakata Kanazawa. "Takemitsu, Tōru."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August 12, 2016,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7403.

12

反思後,武滿徹開始運用日本傳統樂器琵琶(biwa) 及尺八(shakuhachi) 創作。作品 如二重奏《蝕》(Eclipse, 1966) 和雙協奏曲《十一月的腳步》(November Steps, 1967),

皆為武滿徹之代表作品。同時,除了使用日本傳統樂器創作外,日式庭園美學、大自 然及生命靈性層面,例如水、四季、夢與數(Dream and Numbers) 及死亡等,亦成為其 創作靈感來源。

武滿徹一生榮獲諸多重要獎項。在創作方面,於1958年,以《書法之聲 I》(Le Son Calligraphic I, 1958) 獲得「輕井澤現代音樂節」(Karuizawa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首獎,此獎亦為他人生中的第一個獎項;同年,他以《黑色繪畫》(Tableau noir, 1958) 榮獲首次國際獎項 -「義大利獎」(Prix Italia)。1975年與1980年則分別以

《四行詩》(Quatrain, 1975) 與《遠方的呼喚,來了,遠方!》(Far Calls, Coming far!, 1980) 兩度獲得日本藝術大奬 -「尾高賞」(Otaka prize)。1994年,以《幻想/詩》

(Fantasma/Cantos, 1994 ) 榮獲「葛洛麥爾古典作曲大獎」(Grawemeyer Award) 及「顧 爾德獎」(Glenn Gould Prize)。此外,武滿徹畢生為上百部的電影配樂,其中《愛之亡 靈》(Empire of Passion, 1978)、《亂》(Ran, 1986)、《利休》 (Rikyu, 1989) 以及《寫 樂》(Sharaku, 1996) 皆榮獲「日本電影金像獎」(Film Awards of the Japanese Academy) 的最佳電影配樂獎;而《亂》的配樂更同時獲得洛杉磯影評獎(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ward) 的肯定。

除了國內外的獎項外,鑒於武滿徹音樂方面卓越的成就,東德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 of the DDR., 1979) 和美國藝術機構(American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 1985) 皆授予他為榮譽會員;法國藝術與文學組織 (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1985)

13

和美術學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 1986) 亦頒贈勳章。28 同時,武滿徹時常受邀以 客席教授的身分,至各地學術機構演講。以美國為例,如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1975)、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uffalo, 1977)、加州 大學聖地牙哥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1) 以及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1989) 等校,皆含括於內。29

第二節 武滿徹音樂風格分期與重要作品概述

《羅曼史》(Romance, 1949)。該曲題獻予清瀨保二,其音高素材為日本傳統音階陰 調式,全曲僅以「D、Eb、G、A、Bb、C」及兩個與部分調式音屬半音關係之「G#

28 Yoko Narazaki and Masakata Kanazawa. "Takemitsu, Tōru."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August 12, 2016,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7403

29 Ibid.

30 Burt, The Music of Toru Takemitsu, 1-3.

14 其音樂語彙吸引,包含其音樂美學觀及有限移位調式(Les modes à transpositions Limitées)32 ,特別是其中調式二的八音音階(Octatonic scale),33 為武滿徹日後慣用之

15

倫敦室內樂團藝術指導麥可懷納(Michael Vyner, 1943-1989) 所重新譜寫的《連禱:追 憶麥可懷納》( Litany: In Memory of Michael Vyner, 1989)。此曲共分為兩個樂章,第一 樂章仍以日本傳統音階陰調式為主要音高素材,調式旋律線條清楚;且相較於《羅曼 史》僅使用該調式之原位,武滿徹於此曲中將調式位移,增添和聲色彩。第二樂章則 以八音音階為主,但武滿徹將此音階的三種移位混合使用,致使半音組合頻繁出現;

且他將八音音階拆解為多組增四度及減七和半減七和弦,大量運用於作品內。

此外,由於實驗工坊對於西方現代音樂的重視,亦使武滿徹習得電子音樂

(Electronic music)、具象音樂 (Musique concrète )、34 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 的代表性創作技法:如十二音技巧(Twelve-tone technique)、點描法(Pointillism) 等,並嘗試將其運用於創作中。《人聲–母音主義 A.I.》(Vocalism A.I., 1956) 即為武滿 徹的具象音樂作品。此曲僅以男、女各一位表演者,先以錄音方式記錄他們運用各種 不同情緒及音色發出的「A」與「I」兩個母音,其後再將預錄的錄音,以拼貼與交疊 的方式呈現。由於此二字母所結合發出的聲音,與日文「愛」字相同,故當由位處表 演場地各方的音響同時播放錄音時,其環繞的聲響效果,營造了「愛」無所不在之意 象。而電子音樂的代表作品,則為1960年的《水之音樂》(Water Music, 1960),此曲亦

(Electronic music)、具象音樂 (Musique concrète )、34 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 的代表性創作技法:如十二音技巧(Twelve-tone technique)、點描法(Pointillism) 等,並嘗試將其運用於創作中。《人聲–母音主義 A.I.》(Vocalism A.I., 1956) 即為武滿 徹的具象音樂作品。此曲僅以男、女各一位表演者,先以錄音方式記錄他們運用各種 不同情緒及音色發出的「A」與「I」兩個母音,其後再將預錄的錄音,以拼貼與交疊 的方式呈現。由於此二字母所結合發出的聲音,與日文「愛」字相同,故當由位處表 演場地各方的音響同時播放錄音時,其環繞的聲響效果,營造了「愛」無所不在之意 象。而電子音樂的代表作品,則為1960年的《水之音樂》(Water Music, 1960),此曲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