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主化後的台灣國家認同演進歷程

國家認同是否會成為政治共同體的主要危機,要看特定社會中政 治發展情勢而論,原則上一個疆域明確、主權完整、歷史文化歸屬有 相當共識的社會,其國家認同的變遷或爭議是不大的;但對一個族群 對立、文化歸屬有歧異、領土主權範圍曖昧的政治共同體而言,國家 認同問題就會成為一個隨時引爆的火藥庫(江宜樺,1998:3)。台灣 在國家認同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受不同的時空環境背景因素的影響,

不同的時期,台灣的領導者或住民也對國家認同做出不同的詮釋、反 應和行動,當然也為了追尋國家認同的理念付出相當的代價。現今台 灣社會存在著不同的政黨、族群間國家認同的分歧,以及伴隨而來的 統獨紛爭1,為了台灣人民未來的前途著想,尋找一個大家都可接受的 國家認同共識,才是正途。

筆者從台灣民主化的時間點起始,討論台灣的國家認同演進過 程,並非台灣的國家認同是從此時才開始萌芽或變遷,而是因應研究 的主題:關於教育及教科書改革,是伴隨著台灣的民主化腳步開始起

1 根據學者吳新興的研究:台灣內部於 1993 年時對於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有四種不同的主張:

(1)急統派:完全依照北京當局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模式完成整合統一。

(2)政府派:依照「國家統一綱領」的三階段模式完成兩岸整合。

(3)獨台派:主張「兩個中國」理論,先維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現今國際社會,

擱置爭議,日後再決定兩中是否統一。此乃現今台灣主流民意。

步的。當然,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意識,也在政治環境的變遷中,展 現了不同的目標及風貌。反過來說,台灣的民主化,也是造就台灣當 前的國家認同歧異的重要因素。在本節,筆者嘗試將焦點放在李登輝 主政後台灣的政治及社會環境的變動,進行分析討論,以釐清民主化 後台灣的國家認同的演進歷程,並了解其特性及困境。

依照討論期程的時間點,本節切割為三個部分做討論;壹、李登 輝主政時期的作為與主張(1988-2000 年);貳、民進黨的國家定位及 國家認同主張(1986-2000 年);参、政黨輪替後的陳水扁主政時期的 重要主張(2000 年-2008 年)。

壹、李登輝主政時期的作為與主張(1988-2000 年)

一、民主化持續進展

1988 年蔣經國逝世,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其初上任之 際,權力地位尚未穩固,於是利用解決「萬年國會」的問題,終止「動 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取得當時的民意支持與權力正當性(林偉民,

2006:26)。1990 年,李登輝成功當選第八任中華民國總統,並提名軍 系大老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以彌平黨內各派的權力鬥爭及軍方壓 力,但是卻也引起反對黨及民間所發起的「反對軍人干政」聲浪,甚 至還動員了萬人的遊行示威。李登輝利用讓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一 職,解除其軍權,並在兩年九個月後由本省籍的連戰接任行政院長,

完成其自豪之民主進程-「寧靜革命」。除了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 條款2」,李登輝也在其任內推動修正刑法第 100 條的「陰謀內亂罪」及

「言論內亂罪」,台灣人民的言論自由獲得更進一步的落實保障,對台 灣的民主化進展有很大的助力。李登輝在其任內推動總統直選,並於

1996 年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確立其在近代台灣的歷史地位。

二、國家定位改變

1987 年 7 月 15 日,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台灣人民 的言論、思想逐漸獲得解放,因應國際情勢的發展,加上各類國家認 同論述的發表及爭論,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問題,不再呈現以往國民 黨政權所強力宣傳及灌輸的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轉向多元化 的國家認同。

李登輝執政時期,是中華民國國家定位開始轉變的重要分水嶺(方 建中,2003:104)。政府組織方面,在行政院下設置大陸委員會,專 責兩岸事務,並於 1991 年由總統府下的國家統一委員會3通過「國家統 一綱領」,提出中國(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若要達到終極統一願望,

應本著雙方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未來的統一中國將是民 主、自由、均富。此一綱領對台灣的國家定位,將兩岸均定位為「政

2 1991 年 5 月 1 日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明確向國際社會與北京當局宣示中華民國將排除以武力作 為統一的手段,同時也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有效統治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邵宗海,1998:8)。

3 依學者林佳龍的分析:李登輝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不僅讓獨派人士可以參政,且未反對及壓制台 獨言論,引起黨內統派及軍系高階將領不滿。為了降低統派人士及軍方人士對民主化的疑懼,或

治實體」,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雖然仍殘留過去民主化前「一個中國」

的陰影4

在國統綱領中,一反過去的「反共」、「反獨」立場,開始推行「一 國兩府」主張,將台灣和中國定位為對等的政治實體,將來必須經由 近程、中程、遠程三階段,完成中國的終極統一;將一個中國的未來,

建立在有利兩岸雙方的時機下,才能逐階段完成統一。兩岸關係的正 常化,李登輝提出四項前提條件:

(一)中國必須力行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制度。

(二)中共應放棄對台動武。

(三)北京當局應停止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

(四)台灣提出「一個中國,兩岸對等」的原則,作為推動兩岸 交流互動的準則。

除了在法制上,國家定位有了明顯的改變外,李登輝主政下的台 灣對外政策,也展現了新的風貌。為了擴大台灣的生存空間,李登輝 推行務實外交5;對此,李登輝希望透過在國際社會上擴大台灣的能見 度,可以幫助台灣建立成「正常化國家」,所謂的「正常化國家」是指:

人民會依據自己的歷史經驗與地理環境,以自己為主體做為思考出發 點,找出最有利的發展途徑;一個「正常化國家」是由人民決定國家

4 國統綱領第一條原則: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領土,促成中國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

5

要走的路,國家認同與政府體制也是自己選擇的(張炎憲等,2004:

90)。1996 年的總統直選,以及李登輝任內開始推動加入聯合國、數次 的修憲動作,除代表了台灣民主化的成就,也增強台灣人民的主體性,

更漸漸衝擊一個中國的架構(方建中,2003:106)。

三、黨內主流認同路線改變

李登輝執政的十二年間,國民黨本土主流派在李登輝的協助下,

於黨內的鬥爭中獲得完全的勝利,權力地位獲得鞏固,因此開始在黨 內及國家掌理上,展開其本土路線的深化運動,此時,國家認同主張 的發展出現關鍵的轉變。已經有別於戒嚴時期及以往蔣氏父子執政時 所堅持主張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台灣,當前的中 國的合法政權是中華民國,並強調台灣人「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的中華民族主義;本土派將此主張改變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此種認同上關係之轉變,強調國民黨生存發展是建立在認同台灣的基 礎上,李登輝也多次強調「生命共同體」、與「新台灣人6」的觀念做為 公民身分上的認同;另外,黨內本土派也開始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觀念,以及宣示「中華民國的主權及政府的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地 區」、「要統一之後才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

6 前總統李登輝於 1998 年喊出「新台灣人」的口號,強調不論是四、五百年前即來到台灣的住民,

或是四、五十年前隨國民政府遷居來台的外省族群,又或是最早在台灣土地上打拼的原住民,不分

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必要宣布獨立」,此種觀念就在強調台灣 的主體性,宣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此時的執政黨-中國國 民黨從 1980 年代以前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的主張」,直到 90 年代末期將兩岸關係視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國 民黨放棄長期以來所主張的一個中國路線,轉為強調中華民國在台 灣,將中國國家認同完全轉變成為台灣國家認同,是在李登輝執政及 掌握黨機器的十二年中,伴隨民主化及本土化而打造完成的(洪裴璞,

2006,29)。

四、本土化運動

李登輝的本土化策略,除了展現在政治上的「寧靜革命」,也出現 在通過新的戶籍法,推動教育改革及課程本土化,還有社區總體營造 等三方面(林偉民,2006:26)。1992 年 6 月通過公布新修正的戶籍法,

取消了身分證上的籍貫欄,政府當局宣稱其目的是讓台灣人民消除省 籍情結(盧建榮,1999:259-273)。在教育改革中的課程本土化方面,

推動鄉土教育課程與修訂新教科書,教育部並在 1993 年新課程標準規 定國小三年級起開始實施「鄉土教學」,並於 1993 年至 2002 年間在國 中課程中增設了「認識台灣」新課程。關於「社區總體營造」方面:

李登輝任用陳其南擔任文化建設的推行工作,目的是「經營大台灣,

建立新中原」(李登輝,1995:74-79),強調地方人士參與地方公共事

務,以親身體現民主的生活方式;從一地的歷史傳統、文化特色著手,

建立社區居民對地方的認同感。

文化建設委員會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名稱響亮且具正當性,

沒有招致太大的反對,但其本質上是強調本土化、鄉土意識、地方意 識的文化工作,雖然強調的是由下而上的地方居民自主性參與,實質 上卻是由國家挾著龐大資源來進行由上而下的文化認同意識改建的工

沒有招致太大的反對,但其本質上是強調本土化、鄉土意識、地方意 識的文化工作,雖然強調的是由下而上的地方居民自主性參與,實質 上卻是由國家挾著龐大資源來進行由上而下的文化認同意識改建的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