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家認同相關議題之爭論,起於解嚴之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國家認同相關議題之爭論,起於解嚴之後"

Copied!
8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國家認同是臺灣社會當前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對臺灣政治生態 的演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今台灣社會對國家定位的迷惘與對國 家認同的混淆,無疑地,其牽涉的因素包括台灣特有的歷史文化背景、

省籍及族群意識的分別、海峽兩岸現況的膠著…等等因素,可說千頭 萬緒,令人眼花撩亂,這些大大小小的因素,使得台灣人民國家認同 的態度呈現分歧、不一致的現象。臺灣民衆的國家認同問題爲什麽長 期得不到解決?這一問題的生成有什麽樣的歷史根源?對於今天臺灣 社會的進步會造成什麽樣的困境?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本 章嘗試透過對過往研究文獻的整理,從各方面的角度來看待國家認同 的發展,探討在台灣這塊領土上,關於認同及國家認同的定義、台灣 國家認同分歧爭議的起源、以及各家學者對國家認同議題所提出的各 類理論學說,並試著從客觀的觀點來探究以何理論基礎出發,較為適 合解決現今台灣國家認同的爭議,並能夠對未來的台灣提供較理想的 發展空間。

在台灣,「國家認同問題」,一直是解嚴後,社會及政治場域內 紛爭不斷的議題,在解嚴初期,「統獨問題」時常與「國家認同問題」

一同併列討論。然後,隨著台灣民眾國家認同態度的改變,「統一」

及「獨立」並不是台灣民眾的零合遊戲唯二選項;經過學界多年來的 研究探討,事實上,「統獨問題」與「國家認同問題」,兩者確是不 同的命題,不容混為一談。江宜樺認為:「統獨問題」是針對特定政 治問題的回答;「國家認同問題」則是涉及「什麼是認同?為什麼要 有認同?認同於什麼?」等抽象性、哲學性的思考(江宜樺,1998:4)。

雖然,有時人們仍會習慣性的將「國家認同問題」等同於對台灣是否 脫離中國獨立或與中國統一的選擇性問題,但是,本文並不將統獨列

(2)

入探討的重點,而是從國家認同的概念出發,並聚焦於台灣的國家認 同概念及理論,以及高中教科書的國家認同內涵,期待能藉此能達成 本研究之目的。

國家認同相關議題之爭論,起於解嚴之後。戒嚴時期,由於台灣 仍受沿襲下來的特殊政治背景及歷史因素影響,國家認同的問題並沒 有產出質量豐富的學術討論。即使在解嚴初期,反對運動仍只在雛形 期,加上威權體制的餘威,國家認同問題的討論及文獻並不多,頂多 只有一些基礎認同的分析與整理(管延愷,2002:54)。1996年是台 灣學界關於國家認同研究的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的國家認同研究,

主要集中於統獨問題與國家認同兩者之間的關係,偏向於量化或實證 研究,較少討論國家認同的理論基礎;此時期的研究報告有兩極化的 傾向,一部分主張台灣的國家認同應該與大中國意識相連結;另一部 份則主張國家認同應傾向台灣獨立意識。1996年後的研究開始針對國 家認同的基本學理進行研究,內容集中在民族主義、自由主義與其他 導致國家認同分歧的理論,並說明相關理論與台灣國家認同現況的關 係,討論不再侷限於統獨問題,國家認同問題與統獨問題逐漸分道揚 鑣。

本章節,我們將從政治理論層次的「國家認同」概念進行討論,

首先要處理的是,何謂「認同」?

第一節 國家認同的內涵與層次

壹、認同的基本概念

我們先從「認同」的概念討論,再進一步探討國家認同的概念。「認 同」這一名詞時常出現在心理學的文獻討論中,主要說明個人在心理 上和社會上的歸屬情形,用以闡述個體內在的情感依附、態度傾向和

(3)

外顯的行為表現,並解釋價值觀念和行為之間的聯結關係。蔡英文

(1997:4)指出:「認同」意指一個個體或團體尋找自己身分的確認,

以確定「我是誰?」「我是什麼?」的問題,其認為認同是個體通向社 會群體的橋樑,使個體取得情感與生存意義的安置場合,並使群體的 秩序獲得維繫和鞏固。由於現實生活中包含著不同層次、功能的群體,

因此,個體的認同,應該是繁複而非單一的。歸納可得,「認同」是人 類普遍的生物心理作用,透過確認自己的某些特質及其與外在世界的 關係,以指認自己的身分和存在。

對於認同的內涵,張茂桂認為其含有兩層涵義:第一個層面是個體 能感同身受;第二個層面是須有一個共同體的存在,這兩個層面相結 合,方能產生認同(游盈隆,1997:96)。如前章第四節所述,界定認 同的意義有三項:一、「同一、等同」:指的是事物與另一時地之事物 是相同事物的現象;二、「確認、歸屬」:是個體經由辨識自己與他人 的特徵,肯定了自己的個體性與群體性;在集體認同建構的過程中,

建構者確認自己具有某一群體的特質,也認知到自己與另一群人有所 分別,才能確定自己的歸屬;一般來說,學者在定義「認同」一詞時,

多採用此意涵,將認同視為一種歸屬感;三、「贊同、同意」:其強調

「認同」的主觀性,也指出認同是一個富含主觀價值判斷的概念(江 宜樺,1998:8-10)。綜合上述,「認同」的內涵即為「個體在客觀上和

(4)

主觀上經由某些特質的確認與贊同,在心理上所產生的期待與歸屬情 感」(陳慧萍,2004:28)。

個人的認同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但社會的認同則是屬於社會學 的範圍。在確認自己的歸屬前,必須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區別,認同 才有意義,也就是說,認同是社會互動的過程當中建構出來的,因此,

「認同」不只是心理現象的描述,更是一個說明自我(self)與他人(others 間關係的辭彙(袁鶴齡,2000:143)。

最後,許多學者認為自我的「認同」並非先驗的、既有的或固定不 變的,而是在不斷的互動過程中形成的(Mokros,1996:320)E. Erikson

(1980:22)也說過認同永遠不會有建構完成的一天,或者是持續靜 態或不可改變的。認同是自我探究、詮釋的過程,只要人類保有理性 思維的能力,即會不斷從事「認同」的探索,永無止境。也因為「認 同」有如此動態特性,在社會生活中,個人一方面心理上與自己同一 存在,另一方面與其他人共享同樣重要的價值,個人內心的徬徨和迷 亂將會獲得紓解。認同與社會的心理秩序和整合相關,如果社會群體 中,穩定的認同無法建立,社會將會面臨無法溝通整合的困境,持續 的衝突與分歧將難以避免(鄧志松:1990:23)。個人生活中的社會文 化、生理特質、集體記憶,都影響著個人認同的塑造。特別在一個政 治社會、一族群受到外來的威脅、或發生內部分歧時,訴求共享的歷

(5)

史經驗特別具有凝聚力,甚至表現出集體不理性的作風(蔡英文,

1997:16)。由於認同帶有主觀、具情感的、非理性色彩,其建構基礎 與意識形態無異,故必須掌握合理的判準,避免訴求單一族群或社群 的獨斷作風,並盡量免於受到特定政治權力的不當操縱。蔡英文

(1997:16)指出:人的自我反思批判與社群性皆是「認同」形塑的 兩個基本環節,「認同」的複雜性即在於此兩個環節可能相互牴觸。由 於反思與批判的能動性,個體的認同不至於僵化在任何被給予的、既 成的認同要素上(包括族群文化、歷史經驗、地域性等等),而能尋求 真實的自我實現。理想上,此認同的環節使人可以實踐具普遍性的「人 性原則」,如博愛、平等、人權等原則。

由此可知,認同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如何避免認同迷失與混亂,

擁有自我反省、解釋和敘述能力,以及強調博愛、開放、平等、人權 等普世性的人性法則,似乎對於「認同」的紛歧,帶來一扇解決窗口。

探討認同概念時有兩個重點,一個重點是指認同的形成乃是來自於 後天環境的塑造,第二個重點指的是型塑認同的過程中,參照團體具 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兩者也成為國家認同所討論的焦點。由於「認 同」所產生的我群觀念,個人對於所處外在環境中的自我地位與自我 認識有基礎的建立,而基於人類群居的天性,個體自我認同也會影響 並推及所屬的群體,產生群體認同的情感,這樣的情感在族群則為族

(6)

群認同,在民族則為民族認同,推到國家的範疇,則形成國家認同概 念。

貳、國家認同的學理概念 一、國家認同的定義

如前所述,國家認同乃是承認自己是構成國家之成員,而且懼怕 失去它的一種信念。具體的說,國家認同是人民在主觀的自覺上歸屬 於國家組織的一種肯定,國家認同產生的焦點是國家與人民之間相互 依存的互補性,認同感的產生不但會刺激個人對國家產生「效忠」的 義務感,同時也是個人在自我說服後達成「自我實現」的一種滿足(管 延愷,2002:55)。以字面意義來界定(彭堅汶,1992:52),我們通 常視國家認同為公民對其所屬政治共同體主動的認同,由國家認同所 產生的凝聚情感,使國民願意積極地為共同生活而努力,而且在共同 體有難時犧牲自我。

個人形成國家認同的基礎不同,國家對於國民來說,可能是族群上 的,文化上的或是政治意涵上的,致使「國家認同」成為一個多面性 的概念(江宜樺,1998:22)。各家學者研究「國家認同」的面向不盡 相同,探討國家認同時所著重的題目與測量的指標不一,致使學術界 對於「國家認同」概念仍未有一致的界定。除第一章第三節所述者外,

為更廣泛、更深入了解此一名詞的意義,兹再列舉數位國內學者對國

(7)

家認同的界定:

江宜樺(1998:12)不僅將認同理解為「確認,歸屬」,也認為認 同具有「贊同、支持」的意涵。他將國家認同定義為:「一個人確認自 己屬於哪一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是怎樣一個國家的心靈性活動。」

吳乃德(1996:44)認為國家認同是一種對於國家的情感依附和歸 屬感,是國家選擇時情感性的終極價值。

蕭揚基(2002:70)認為國家認同的意涵指的是人民基於心理、情 感及理性,對國家產生的歸屬。

陳義彥(1991:24)以 David Easton的系統理論為分析焦點,認為國 家認同意識就是政治體系的成員對於政治社群的歸屬感,也就是系統 的成員根據某些共同接受的標準,如血緣、領土、歷史經驗等,而產 生「圈內」(in-group)或我群(we-group)的感覺,並排除其他的人。

楊順富(2001:177)認為國家認同是一個涵蓋族群、文化、政治 層次的排他性的群體意識,可讓人為此依附的神聖情感而獻身。

施正鋒(1998:178)認為國家認同是對於國家機器或政治體制的 認同,或是效忠共同的一套價值觀、象徵、政治、文化、經濟制度,

國家認同不只是一種自我認同,更是一種集體認同。

劉阿榮(2005:6)指出,國家認同係指國家的構成人員對國家的 一種歸屬感,國家認同可使人們積極的向國家效忠貢獻,可使人們消

(8)

極的不背叛國家、不妨礙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過往學者或將國家認同視為依某些認同標準所決定的歸屬情感(江 宜樺、蕭揚基、陳義彥、楊順富、劉阿榮),或是從國家政治體制的認 同來理解(施正鋒)(陳慧萍,2004:31)。本研究所關切的是現行各 版本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內涵,而聚焦於各版本 內涵的思考傾向及意識形態。前述各家定義中,以江宜樺的定義最具

「國家認同」定義上的涵蓋度,也較能反映本研究之意旨。

二、國家認同的功能

國家認同的功能,概略可分兩方面說明:一個是從組織體系的觀點 切入:國家認同感的增強有助於國家整合的提高,讓組織系統成員比 較容易擁有維持社會秩序之必要的價值共識,對國家政策的推展、內 部族群的和諧及經濟發展都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則是從個人觀點出 發,說明國家認同有助於國民的國家選擇,並得以釐清國家與其他國 家體系成員的關係,最後並能賦予國家成員力量與彈性(管延愷,

2002:56-57)。為了讓國家充分的發展,國民必須享有決定國家的權利,

國家認同提供了國民決定的基石,成為一種衡量的準繩與尺度,而國 家認同更可以賦予國民生存上的指引,讓個人感受到國家與個人命運 相連結,讓個人行為更有意義(轉引自楊順富,2001:175-176)。

三、國家認同的組成層面

(9)

了解了國家認同的定義後,我們仍須理解清晰的是:國家認同的內 涵到底包含了哪些層面?吳乃德認為:一方面,有些人將國家的選擇 視為情感性的終極價值:它代表了心理的感情取向,是一種歸屬感;

另一方面,有些人對國家的選擇是基於理性的利益考慮:他要不要成 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端視那個國家能帶給他何種現實的利益(1996:

44)。前者是以民族主義的觀點來解讀,而後者或許可以用自由主義來 解讀,這兩個政治哲學上的思想,是本研究另一分析主軸,將於下一 節作詳盡論析。

蕭高彥認為國家認同至少有三個層面值得討論:首先它是共同體成 員對其憲政體制和集體目標之選擇,也就是政治意志之表達;其次認 同必然以論述的方式呈現,從而牽涉到理性與言說之運用;最後,國 家認同構成國家正當性不可或缺之基礎,因而必須能形塑公民行為的 動機,也就是必須要有形成凝聚力(solidarity)的情感面向(蕭高彥,

1997:4)。依蕭高彥所言,國家認同必然包含下述三項:(一)政治體 制;(二)以大眾傳播媒體傳播;(三)具備共同的情感。這樣的說法 明指人民有選擇國家的權利,卻又要依共同的情感來凝聚對國家的認 同;這包含了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看法。

一個政治體存在著三個層次:即基底的政治共同體,構築於其上的 政治體制,及其核心之權力機構的政府,政治變動會發生在這三個層

(10)

次中的任一層次(若林正丈,1994:32)。國家認同的組成,涉及到「政 治共同體」與「政治體制」兩層次的定位問題。多位學者也曾區分國 家認同的多個層面,如張亞中(1999:25)將國家認同區分為「國家」、

「民族」、「政治制度」三個層次;Kellas(1991:12)認為國家認同是 一個人確認自己屬於哪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說明中包含了對「族群」及「文化」的認同層次;江宜樺(1998:15)

則區分為:國家對不同的國民來講,可能是「族群國家」「文化國家」

或「政治國家」。三者通常彙整在一起,但可能以某一層次為主,再輔 以其他層次的支持。個別公民之所以達到對國家的認同,是因為他找 到了認同的標的層面,這些標的層面大致可分成三類「族群血緣層 面」「歷史文化層面」與「政治社會經濟體制」。因此,國家認同可以 化約為三個主要層面來討論-「族群認同」、「文化認同」與「制度認 同」。「族群認同」指的是一個人由於客觀的血緣連帶或主觀認定的族 裔身分而對特定族群產生的一體感;「文化認同」指的是一群人由於分 享了共同的傳統歷史、習俗規範以及無數的歷史記憶,從而形成對某 一共同體的歸屬感;而「制度認同」則指的是一個人基於對特定的政 治、經濟、社會制度有所肯定所產生的政治性認同,此部分的分析將 於後面章節討論。

綜合上述說法,國家認同的組成層面包含了民族情感、共同的歷史

(11)

文化、國家體制、社會制度等,本研究將採用江宜樺所歸納的三個認 同層面: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及制度認同,作為各版本高中公民與社 會教科書內涵分析的主類目,以理解各版本之國家認同內涵異同。

參、國家認同的相關論述

國內關於國家認同的論述討論,依據江宜樺(1998:138)之分析 可分成三大類:第一大類是以民族主義理論的思路回答台灣的國家認 同問題,討論重點在於:由歷史或血緣、文化(語言、宗教或風俗習 慣)等因素討論,台灣是否具備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的條件,或仍是 屬於中華民族之範圍。如果台灣是民族獨立國家,則當追求的是台灣 的自主;若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仍會呼喚及吸引著兩岸流著相同血 液的中國人,中國及台灣終將走向統一。其次是第二項,以自由主義 的思路來反省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強調憲政權利及公民權利,才是 決定個人國家認同態度的決定性要件;自由主義者認為國家的性質與 民族的特性有所不同,國家雖然必須尊重民族之集體權利,但是國家 認同不必以民族為基礎,而應著重在國家憲政制度及人權保障是否合 理,人民可以批評及參與國家大事,以追求一個更合理的國家,而非 民族主義者所言,命定歸屬於某個國家。

另外,第三大類的討論是各種激進論述,他們不滿「國家認同」被 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江宜樺,1998:138),而以激進、顛覆方式

(12)

討論國家認同議題,並認為持續爭論國家認同問題,不如重視社會中 被忽略的弱勢族群被剝削問題;他們期待著改善弱勢族群的處境,以 對社會產生更大的效益。

一、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論述

(一)民族主義的內涵

民族主義通常被視為一種意識型態,能產生民族的自我意識、族群 或語言的認同,在追求政治訴求時能有一個支持力量;但是,民族是 否是人為的?當民族主義侵入人們對現代國家的定義解讀時,造成了 什麼影響,我們來看看各家學者的說法。

民族(nation)是指一群人有著歷史、文化與族裔的聯帶,而感覺他 們自己是一個共同體(Kellas,1991:2-3)。民族的構成有其主客觀特 性:客觀特性包括種族、地域、語言、宗教、習俗、共同歷史、政治 經驗等,相同因素越多,則客觀基礎越強;主觀特性則在於其成員相 信他們皆屬於同一民族;民族構成特性上,主觀因素比客觀因素重要 得多(施正鋒,2002:12)。

有人認為,民族的形成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為的發明、想像或重 現建構而來的。Benedict Anderson以人類學的角度將民族界定為一種「想 像的政治共同體」 ,此「想像的政治共同體」包含四個特徵:1、民 族是想像的;2、民族被想像為有限的;3、民族被想像擁有主權的 4、

(13)

民族的「共同體」特質還傳達了某種平等的友愛情誼(引自吳叡人譯,

1999:10-12)Ernest Gellner認為民族的概念是因西方農業社會轉型工 商社會過程中,產生了「高級文化」,為人們熱烈、主動加以認同,「高 級文化」也成為政治正當性依附所在,並在不容政治勢力侵犯的氣氛 中形成,所以是民族主義產生民族(江宜樺,1998:28)Eric Hobsbawn 認為民族不是天生一成不變的社會實體,它是特定時空的產物,而且 是晚近的人類發明(李金梅譯,1997:10)。綜上所述,關於民族定義,

可歸納下列幾要點:1、他們都強調民族與民族國家的現代性格。2、

他們或多或少都同意國家事實上創造了民族,而國家能夠成功地創造 出民族,此與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相關。3、不管民族的產生是出於發 明、想像或建構而來,它不必然與血緣、種性等客觀因素相關(江宜 樺,1998:36)。

近代西方民族主義運動興起,在中國面臨西方勢力挑戰所產生的 回應,則是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學說。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內涵,

主要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基礎,以恢復固有道德及智慧的方法,凝 聚國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以產生同仇敵慨的力量,透過這種力量 以求得國家民族統一及獨立(孫錫忠,2001:43)。

民族主義在二十世紀前後期曾引領風騷過很長一段時間,現今雖未 成為顯學,但其影響力仍遍布世界各地。由於「民族」nation)常與國

(14)

家(state)相連結,其涵義相當複雜(施正鋒,2002:14);民族國家 的概念因此而生,民族主義的形成,一般經歷三階段,最初為收集和 整理民俗,宏揚文化傳統;第二階段是形成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進 行社會動員,標誌民族意識的覺醒;第三階段是文化復興轉變為政治 訴求,要求建立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徐迅,1998:7-8)。

江宜樺(1998:74)對於民族主義之具體內涵,歸納了下列四項基 本信條:

1、全世界可分為不同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個性、歷史與命 運。

2、民族是所有政治權力的來源,對民族的忠誠必須超越對其他事 物的忠誠。

3、人類若想獲得自由,實現自我,就必須認同於一個民族。

4、世界若想有長久的和平與正義,所有的民族必須確保自由與安 全。

又依據江宜樺之界定,除上述所言之外,依理念推演之先後順序,

民族主義之內涵尚包括:

1、全世界分成不同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族性,如種族 起源、歷史文化、語言宗教、生活空間或共同命運。

2、民族是個別人類在生存狀況中最重要之集體歸屬,一個人對民

(15)

族之忠誠應該高於其他集體之忠誠。

3、為了確保民族的歷史文化得到良好的延續發展,一個民族必須 具備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和充分自治。

4、政治獨立和自治的具體表徵是本族人由本族人統治,一個民族 不接受異族統治,統治者必須為自己人。異族統治不可能真正照顧、

保存本民族的歷史文化與現實利益。

5、至少在某個意義上,我們的民族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人 類歷史上必然有某個階段是屬於我們民族發揚光大的時刻。

從上述討論可得,民族主義的基本主張在於民族應該擁有民族的自 決權以及國家的主權,追求政治疆域與民族的疆界一致(陳慧萍,

2004:56),以及將民族國家視為承載民族文化傳承大任之政治組織。

從民族主義的主張,可以瞭解民族主義者將其國家認同訴諸於對民族 的歸屬情感,甚至據以追求民族自覺,推動國族獨立,甚至獨立建國 的思考。

(二)民族主義下的國家認同

以民族主義為基礎的國家認同,主張以共同血緣、歷史文化、語言、

宗教或共同生活構成一個民族,這群人擁有並珍惜上述之條件,不接 受其他民族之統治,要求政治獨立或民族自治(江宜樺,1998:140)。

以江宜樺(1998:21-24)所提出的國家認同五項基本課題來看,

(16)

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觀念可分述如下:

1、什麼是國家認同

一般來說,國家的成立或存在是為了保障民族文化的延續,而國家 或民族的認同是個人安身立命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認同所在(李金梅 譯,1997:8)。因此,民族主義論者主張國家是維護民族文化、實現 民族使命的制度性組織,而認同是個別成員認清自己所屬的脈絡、從 而產生歸屬的心路歷程,由於個人確認了民族國家對自我實現的重要 性,所以形成了國家認同。所以,國家認同也就是國族認同(江宜樺,

1998:21-24)

2、為何要有國家認同

民族主義認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而社會團體中以民族國家位階最 高、道德作用最大,因此,國家認同或國族認同的產生是很自然的現 象。

3、國家認同的標的是什麼

民族主義者主張「民族」是國家存在的基礎,因此個人認同與效忠 國家的理由是基於「民族」,亦即民族國家之國家認同標的是民族的歷 史與文化(施正鋒,2002:30;吳乃德,1996:6)。

4、國家認同是否比其他集體認同重要

民族主義者賦予國家優先地位,藉以集中意志與力量達成民族國家

(17)

的生存、穩定、自保與發展(錢永祥,2001:375)。民族主義的國家 認同具有道德優先性,優先於其他的集體認同,並認為國家是人民的 最終幸福保障,國家也擁有一切同胞的愛,因此,熱愛國家,講求對 民族國家的效忠及犧牲。

5、國家認同是否可改變

民族主義者認為國家背後有一個民族,而民族具有道德上的優先 性,個人是基於對民族的認同而產生對國家的認同,國家認同的改變 代表了道德上的不義或個人生命意義的喪失,因此,國家認同不能輕 易改變(蔡英文,1997:25;江宜樺,1998:23)。

以民族主義思考國家認同,學者認為主要有下列優點:(1)民族主 義主張個體是根於民族的群體脈絡中;(2)若民族的文化社群確實存 在,則應將此因素做為國家認同的基礎;(3)民族的概念蘊含團結、

互助、忠誠、奉獻等屬於集體主義性格的價值,國家認同可以從此處 接收一些基本價值,以適應國家可能面臨的挑戰(江宜樺,1998:

63-65)。當然,民族主義下的國家認同,仍存在著些限制:(1)民族無 法清楚界定所謂的共同血緣、歷史神話、宗教信仰、語言、風俗習慣 等劃分標準,這些標準無一經得起考驗;(2)在民族定義不明的情況 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原則,都蘊含主要強大民族對少數弱勢 民族的任意性與暴力性;(3)「脈絡理論」無法證明民族應該成為國家

(18)

認同的基礎,所以民族不必然具有相對優越性;(4)以狹隘的族群或 種族意識所建立的民族主義或國家認同,若不能及時擴大和提升它的 認同範疇或位階,將有礙於健全的國家形成與塑造(蕭新煌,2000)。

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具有相當之排他性與自我肯定的特質(方建 中,2003:56),如獨特性、本族人統治、最優秀民族主張等,這些特 質都有助於相同民族人民之團結。但是相對的,提倡民族主義往往引 起不同民族之衝突與紛爭,而此衝突紛爭又不易化解,這也是當前統 獨及省籍爭議之重要源頭。

二、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論述

(一)自由主義的內涵

自由主義在西方世界派系相當繁雜,主張者因研究面向不同,結論 闡述上也有些許差異,若以政治社會經濟等較務實的面向觀之,大致 可歸納如江宜樺所提出之自由主義六大基本原則:個人權利、多元寬 容、立憲政府、國家中立、私有財產以及市場經濟(江宜樺,1998:

104-106)。或是如蔡英文所言:自由主義雖無法畫為單一理論立場,但 對大多數自由主義者而言,還是可以發現一些基本的觀念:個人自由 與個人權力具有最高的價值;個人主義、政府的權利則須受到限制,

以保障整體公民的自由(蔡英文,1997:70)。簡單的說,自由主義是 立基於個人的個體性與自主性,強調對個人權利的保障與自由意志的

(19)

尊重,國家則是在多元的自由社會中,透過程序正義扮演各種相互競 爭價值的仲裁者(陳慧萍,2004:61)。

(二)自由主義下的國家認同

民族主義所重視的族群認同,從來都不是自由主義所重視的方向,

國家能否保障公民權利,才是自由主義專注的要點。蔡英文引用Hughes 的論點,認為在衡量一個政體的正當性上,一個國民不應該考慮族裔 的認同,而是應當關切此政體所提供的生活品質(引自蔡英文,1997:

78),這也是制度認同的精髓。另外,在自由主義者所組成的社會中常 有多元族群文化並存的現象,若再強調族群認同,將導致社會無法建 立共同基礎;唯有訴諸各族群皆可接受的憲政共識、基本人權、自由 經濟貿易體制、社會福利政策等政經制度才可能建立國家認同。另外,

自由主義國家認同觀蘊含著對公私領域明確劃分之概念,保障了個人 在私領域下能自由發展的可能性,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自 由主義的國家對公民在私領域的行為,只要不侵犯其他公民的私領 域,國家對其文化、信念、價值觀和品德皆不過問(江宜樺,1998:

107-110)

依照江宜樺所提出的國家認同五大課題,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觀可 以歸納如下:

1、什麼是國家認同

(20)

自由主義者認為,國家不是民族命運的貫徹管道,而是一個服務其 成員需要及利益的人類設計,因此,自由主義者的國家認同是個人確 定國家具有此種功能後對國家的認可(童涵浦、陳玟伶譯,2000:4)。

2、為何要有國家認同

自由主義者建立國家認同之理由,在於建立政治共同體的某些基本 共識,要求其成員必須承認及遵守,以維持自由社會的運作,並持續 自由社會不可避免的多元價值及權利保障特性。

3、國家認同的標的是什麼

自由社會的存在主要建立在大家願意接受一套共同公共規範之上

(林火旺,2000:133)。江宜樺也指出:自由主義社會共識的基礎在 於憲政制度、基本人權保障及公平正義原則等,唯有合理的憲政制度 及人權保障才是一個公民決定及捍衛國家認同的關鍵(江宜樺,1998:

22)。另外,從Habermas的憲政愛國主義(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的角度 觀之,國家認同也是對合理憲政制度的認同(劉阿榮,2005:8)。

4、國家認同是否比其他集體認同重要

自由主義認為國家只是充實個人認同,邁向自我實現的認同途徑之 ㄧ,其他的集體認同同具相當的重要性,因此國家認同不必然比其他 認同更具有道德的正當性(江宜樺,1998:23)。

5、國家認同是否可以改變

(21)

自由主義重視人的個體性(楊日青、李培源等譯,2002:75),認 為所有的集體都是個人在自由權利受到保障後所形成的結社,因而個 體性優先於任何的集體性(引自林火旺,2000:135);加上對自主性 的強調,自由主義者認為所有的結社,國家都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意 願(吳乃德,1996:25)。因此,國家認同當然可以改變,它是個人自 由選擇的權利。

另外,江宜樺針對自由主義下的國家認同觀,歸納出下列三項主張:

1、自由主義下的國家認同是以憲政制度認同為核心,儘管族群因 素與歷史因素也是構成國家認同的成分。

2、自由主義主張每一個個別的公民有權利選擇所欲認同的國家,

而不認為每個人生來就從屬於某個民族,必須永遠認同此民族或是代 表此民族的國家。

3、憲政制度的認同固然是自由主義的堅持,但它也可能被民族主 義或激進論述所接受,成為各方人士理解國家認同的共同基礎(江宜 樺,1998:91)。

一般言之,關於自由主義下的國家認同觀,具有如下優點:

1、它最能減輕民族主義非理性本質所造成的流弊。

2、減少文化或族群認同在國家認同中的比重,保障每一個公民以 其自認合理的方式形成自我認同。

(22)

3、自由主義認為保障基本人權及實施憲政民主是國家認同最主要 的憑藉。

4、自由主義的國家觀念最重視制度認同,不重視族裔或文化背景,

因此它也是最開放的政治體系(江宜樺,1998:127-129)。

當然,自由主義也有以下限制:

1、自由主義對於國家認同如何形成的根本問題,似乎沒有合理解 釋。

2、自由主義刻意壓低族群與文化因素在國家認同的作用,但兩者 卻又是重要因素。

3、即使是多族群國家,當國家已由制度認同建立起來,也難免隨 著時間的發展逐漸演變成具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國家。

4、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不是完全自由形成的,它有時包含相當的 強制性,如服兵役、納稅等。

5、依附於自由主義的世界主義理想缺乏足夠的現實根據,亦無法 解釋我們對親人、同胞或相同性別等人群可以有特殊的情感與義務(江 宜樺,1998,129-134)。對此,蔡英文(1997:78)也指出自由主義下 之政治認同因以個人主義為前提,無法激發人民對其生活之政治社會 產生歸屬感和忠誠之情感。

肆、以國家認同三層次理解台灣國家認同問題

(23)

如上段所述,國家認同的內涵包含了「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制 度認同」等三個層次。基於此,我們可以知道,國家認同除了包含在 族群、文化層面對「民族」或「民族主義」式認同外,也包含了對「憲 政制度」或「人權國家」等以自由主義論述為出發的國家認同;讓我 們從國家認同的內涵層次,嘗試理解當前台灣國家認同的問題:

一、族群認同

族群認同指的是因客觀的血緣彼此相連,或是在主觀方面認定彼此 的相關身分,而對某一個族群產生生命與共的情感,此一認同情感著 重在族群血緣的關係上。正如猶太人在流離失所,離開家園數千年後 仍可以建立以色列;移居外國多年的華僑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帶著 中國血統;在國內大大小小的選舉當中,常常因省籍的分別而牽扯出 是中華民族或是台灣民族的議題(洪裴璞,2006:47),進而牽涉到統 獨的爭議的話題,這些都是與族群認同相關的課題。

因為長期的歷史因素,國內至今仍存在一股外省族群壓迫本省族群 的思想遺緒,導致在近十餘年來台灣主體意識抬頭後,開始將外省族 群認定為對岸中共的同路人,並努力拉大兩族群的心理距離,特別是 在選舉中挑起兩族群的仇視;然而族群的對立,卻使台灣當前政治社 會呈現動盪不安的現象,正如學者蔡英文所言:台灣民族之主體建構,

容易走向以某一多數之「族群」為中心的政治與文化的支配,而產生

(24)

偏激的「民粹主義」、侵犯性的民族主義、或是所謂的「族群」集體崇 拜(蔡英文,1997:78)。強行將外省族群排除於台灣民族之外,只會 造成族群與族群嫌隙持續擴大,形成無止盡的政治動員鬥爭及仇恨。

二、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指的是成員間因為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價 值觀念以及諸多的集體意識,而產生對此一團體的歸屬感。此種向心 力並非是由血緣關係而產生,而是由彼此所共享的語言、文字、習俗、

倫理道德等文化層面要素凝聚而來的:如僑居在海外的中國人,仍會 在農曆新年時大肆慶祝,保有傳統中國的風俗習慣(洪裴璞,2006:

48)。關於國家認同,強調文化認同有時會面臨到變遷或割裂的局面(蕭 揚基,2002:77),當前的台灣政治現況即符合此說法,儘管海峽兩岸 共同分享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記憶,但是在日本統治台灣後,兩岸的歷 史記憶產生了不同的走向,再加上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政黨輪替 等前因後果,使得台灣在歷史經驗上逐漸脫離原有的大中國文化意 識,另興起新的台灣文化意識,積極推動本土文化教材以及台灣主體 意識、台灣認同,將兩岸間文化距離越拉越開。

將具有政治性意涵的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畫上等號,實有其困難 度,在某些研究中發現:受試者在政治上是認同台灣的,但在文化上 卻是認同中華文化(陳信義,2003)。正如當前台灣國家認同現況,將

(25)

政治上的去中國意識化歸入文化體系討論中,會抽離文化內涵中很大 一部分重要的內涵。

三、制度認同

制度認同指的是人民基於政治、經濟、社會等制度層面產生的認 同。在此認同基礎上,並非著重在血緣關係的族群、亦非是語言、文 字上的文化,而是公民所享有的基本人權和良好的制度。這是一種將 原生條件的干擾排除,以理性代替情緒的認同方式(蕭揚基,2002:

77)。族群的界線被淡化或消失,正如很多人嚮往北美已開發國家的民 主開放及生活方式,或是希望得到政治及經濟上的安全保障,而排隊 移民至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台灣與中國大陸在長期分隔下,逐漸發 展出自身獨特的政經制度,並且在人權的維護及保障上,與大陸有極 大的優劣之分;如蔡英文的看法,儘管台灣有其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特 殊歷史經驗與記憶,但是不論在語言、風俗與倫理規範上,台灣與中 國大陸皆有其共同之處。若要以認同差異來分隔海峽兩岸,建議從制 度上的差異,如政治的自主性,以及在制度上與中共政權本質上的差 別,作為台灣民族主義的自我完成(蔡英文,1997:17)。從制度認同 層面與中共政權劃分開是最具說服力的方式,然而,近年來中國大陸 在經濟方面的突飛猛進,並漸漸趕上台灣,是否會造成臺灣人民因為 經濟因素移居大陸發展,甚至因此而改變了國家認同意向,是一個值

(26)

得觀察的部份(洪裴璞,2006:49)。

第二節 民主化後的台灣國家認同演進歷程

國家認同是否會成為政治共同體的主要危機,要看特定社會中政 治發展情勢而論,原則上一個疆域明確、主權完整、歷史文化歸屬有 相當共識的社會,其國家認同的變遷或爭議是不大的;但對一個族群 對立、文化歸屬有歧異、領土主權範圍曖昧的政治共同體而言,國家 認同問題就會成為一個隨時引爆的火藥庫(江宜樺,1998:3)。台灣 在國家認同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受不同的時空環境背景因素的影響,

不同的時期,台灣的領導者或住民也對國家認同做出不同的詮釋、反 應和行動,當然也為了追尋國家認同的理念付出相當的代價。現今台 灣社會存在著不同的政黨、族群間國家認同的分歧,以及伴隨而來的 統獨紛爭1,為了台灣人民未來的前途著想,尋找一個大家都可接受的 國家認同共識,才是正途。

筆者從台灣民主化的時間點起始,討論台灣的國家認同演進過 程,並非台灣的國家認同是從此時才開始萌芽或變遷,而是因應研究 的主題:關於教育及教科書改革,是伴隨著台灣的民主化腳步開始起

1 根據學者吳新興的研究:台灣內部於 1993 年時對於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有四種不同的主張:

(1)急統派:完全依照北京當局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模式完成整合統一。

(2)政府派:依照「國家統一綱領」的三階段模式完成兩岸整合。

(3)獨台派:主張「兩個中國」理論,先維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現今國際社會,

擱置爭議,日後再決定兩中是否統一。此乃現今台灣主流民意。

(27)

步的。當然,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意識,也在政治環境的變遷中,展 現了不同的目標及風貌。反過來說,台灣的民主化,也是造就台灣當 前的國家認同歧異的重要因素。在本節,筆者嘗試將焦點放在李登輝 主政後台灣的政治及社會環境的變動,進行分析討論,以釐清民主化 後台灣的國家認同的演進歷程,並了解其特性及困境。

依照討論期程的時間點,本節切割為三個部分做討論;壹、李登 輝主政時期的作為與主張(1988-2000 年);貳、民進黨的國家定位及 國家認同主張(1986-2000 年);参、政黨輪替後的陳水扁主政時期的 重要主張(2000 年-2008 年)。

壹、李登輝主政時期的作為與主張(1988-2000 年)

一、民主化持續進展

1988 年蔣經國逝世,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其初上任之 際,權力地位尚未穩固,於是利用解決「萬年國會」的問題,終止「動 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取得當時的民意支持與權力正當性(林偉民,

2006:26)。1990 年,李登輝成功當選第八任中華民國總統,並提名軍 系大老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以彌平黨內各派的權力鬥爭及軍方壓 力,但是卻也引起反對黨及民間所發起的「反對軍人干政」聲浪,甚 至還動員了萬人的遊行示威。李登輝利用讓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一 職,解除其軍權,並在兩年九個月後由本省籍的連戰接任行政院長,

(28)

完成其自豪之民主進程-「寧靜革命」。除了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 條款2,李登輝也在其任內推動修正刑法第 100 條的「陰謀內亂罪」及

「言論內亂罪」,台灣人民的言論自由獲得更進一步的落實保障,對台 灣的民主化進展有很大的助力。李登輝在其任內推動總統直選,並於

1996 年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確立其在近代台灣的歷史地位。

二、國家定位改變

1987 年 7 月 15 日,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台灣人民 的言論、思想逐漸獲得解放,因應國際情勢的發展,加上各類國家認 同論述的發表及爭論,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問題,不再呈現以往國民 黨政權所強力宣傳及灌輸的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轉向多元化 的國家認同。

李登輝執政時期,是中華民國國家定位開始轉變的重要分水嶺(方 建中,2003:104)。政府組織方面,在行政院下設置大陸委員會,專 責兩岸事務,並於 1991 年由總統府下的國家統一委員會3通過「國家統 一綱領」,提出中國(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若要達到終極統一願望,

應本著雙方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未來的統一中國將是民 主、自由、均富。此一綱領對台灣的國家定位,將兩岸均定位為「政

2 1991 年 5 月 1 日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明確向國際社會與北京當局宣示中華民國將排除以武力作 為統一的手段,同時也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有效統治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邵宗海,1998:8)。

3 依學者林佳龍的分析:李登輝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不僅讓獨派人士可以參政,且未反對及壓制台 獨言論,引起黨內統派及軍系高階將領不滿。為了降低統派人士及軍方人士對民主化的疑懼,或

(29)

治實體」,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雖然仍殘留過去民主化前「一個中國」

的陰影4

在國統綱領中,一反過去的「反共」「反獨」立場,開始推行「一 國兩府」主張,將台灣和中國定位為對等的政治實體,將來必須經由 近程、中程、遠程三階段,完成中國的終極統一;將一個中國的未來,

建立在有利兩岸雙方的時機下,才能逐階段完成統一。兩岸關係的正 常化,李登輝提出四項前提條件:

(一)中國必須力行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制度。

(二)中共應放棄對台動武。

(三)北京當局應停止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

(四)台灣提出「一個中國,兩岸對等」的原則,作為推動兩岸 交流互動的準則。

除了在法制上,國家定位有了明顯的改變外,李登輝主政下的台 灣對外政策,也展現了新的風貌。為了擴大台灣的生存空間,李登輝 推行務實外交5;對此,李登輝希望透過在國際社會上擴大台灣的能見 度,可以幫助台灣建立成「正常化國家」,所謂的「正常化國家」是指:

人民會依據自己的歷史經驗與地理環境,以自己為主體做為思考出發 點,找出最有利的發展途徑;一個「正常化國家」是由人民決定國家

4 國統綱領第一條原則: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領土,促成中國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

5

(30)

要走的路,國家認同與政府體制也是自己選擇的(張炎憲等,2004:

90)。1996 年的總統直選,以及李登輝任內開始推動加入聯合國、數次 的修憲動作,除代表了台灣民主化的成就,也增強台灣人民的主體性,

更漸漸衝擊一個中國的架構(方建中,2003:106)。

三、黨內主流認同路線改變

李登輝執政的十二年間,國民黨本土主流派在李登輝的協助下,

於黨內的鬥爭中獲得完全的勝利,權力地位獲得鞏固,因此開始在黨 內及國家掌理上,展開其本土路線的深化運動,此時,國家認同主張 的發展出現關鍵的轉變。已經有別於戒嚴時期及以往蔣氏父子執政時 所堅持主張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台灣,當前的中 國的合法政權是中華民國,並強調台灣人「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的中華民族主義;本土派將此主張改變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此種認同上關係之轉變,強調國民黨生存發展是建立在認同台灣的基 礎上,李登輝也多次強調「生命共同體」、與「新台灣人6」的觀念做為 公民身分上的認同;另外,黨內本土派也開始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觀念,以及宣示「中華民國的主權及政府的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地 區」、「要統一之後才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

6 前總統李登輝於 1998 年喊出「新台灣人」的口號,強調不論是四、五百年前即來到台灣的住民,

或是四、五十年前隨國民政府遷居來台的外省族群,又或是最早在台灣土地上打拼的原住民,不分

(31)

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必要宣布獨立」,此種觀念就在強調台灣 的主體性,宣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此時的執政黨-中國國 民黨從 1980 年代以前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的主張」,直到 90 年代末期將兩岸關係視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國 民黨放棄長期以來所主張的一個中國路線,轉為強調中華民國在台 灣,將中國國家認同完全轉變成為台灣國家認同,是在李登輝執政及 掌握黨機器的十二年中,伴隨民主化及本土化而打造完成的(洪裴璞,

2006,29)

四、本土化運動

李登輝的本土化策略,除了展現在政治上的「寧靜革命」,也出現 在通過新的戶籍法,推動教育改革及課程本土化,還有社區總體營造 等三方面(林偉民,2006:26)。1992 年 6 月通過公布新修正的戶籍法,

取消了身分證上的籍貫欄,政府當局宣稱其目的是讓台灣人民消除省 籍情結(盧建榮,1999:259-273)。在教育改革中的課程本土化方面,

推動鄉土教育課程與修訂新教科書,教育部並在 1993 年新課程標準規 定國小三年級起開始實施「鄉土教學」,並於 1993 年至 2002 年間在國 中課程中增設了「認識台灣」新課程。關於「社區總體營造」方面:

李登輝任用陳其南擔任文化建設的推行工作,目的是「經營大台灣,

建立新中原」(李登輝,1995:74-79),強調地方人士參與地方公共事

(32)

務,以親身體現民主的生活方式;從一地的歷史傳統、文化特色著手,

建立社區居民對地方的認同感。

文化建設委員會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名稱響亮且具正當性,

沒有招致太大的反對,但其本質上是強調本土化、鄉土意識、地方意 識的文化工作,雖然強調的是由下而上的地方居民自主性參與,實質 上卻是由國家挾著龐大資源來進行由上而下的文化認同意識改建的工 作,意即 Gellner所提出的「高級文化」形塑工作,並藉此達到最終重 新「國族」打造的目的(林偉民,2006:27)

五、兩國論的提出

1999 年 7 月 9 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提出了「兩 國論」的論述,此專訪之內容具有相當歷史意義,它把台灣國家定位 之過去、現況及未來做了清晰的闡釋。依學者分析研究,其重點如下:

(一)兩國論基本內涵

李登輝於專訪中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的理由,可從歷史事實及法 律事實獲得證明。就歷史事實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新國家,

自成立之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台、澎、金、馬,因此台灣 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經修憲廢省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叛亂的一省」的說法已不復成立。在法律事實上,台灣在 1991 年進 行修憲以後,將憲法的實行地域效力限縮在台灣地區,也相對的承認

(33)

中共在中國大陸地區統治權的合法性。

此外經由修憲,台灣的民意代表及總統皆由台灣人民直接選出,

台灣的國家地位已了然確立,李登輝認為兩岸關係應如下調整:

1、台灣已是一個國家,因此台灣沒有獨立的問題,台灣現在的國 名叫做中華民國,它經由民主化改革後已去除過去的國家性質,是一 個真正的自由民主國家,可以稱為「第二共和」的中華民國。

2、兩岸的未來,不能僅從統一或獨立觀點思考,應由制度決定,

從制度的整合,逐步邁向政治的整合(方建中,2003:107)。

(二)兩國論提出原由

李登輝會提出兩國論的論述,是要打破過去「大陸與台灣彼此只 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國民黨不承認中國共產黨」

的思維,在論述中,承認中共有效統治中國大陸。就國際現實來看,

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有漸向中國「傾斜」現象,譬如與中國進行建 設性交往,以及在中國上海訪問時,正式提出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灣 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和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為要 件的國際組織」;值此,李登輝認為台灣必須發出聲音,以平衡國際情 勢,並獲得國際社會關注。依據林佳龍的研究,李登輝提出兩國論的 原因如下:

1、排除台獨與改變現狀的不確定性。

(34)

2、確立國與國對等關係,為兩岸正常談判鋪路。

3、爭取國際平等架構下,決定台灣前途的權利。

4、防止台海衝突的內政化或內戰化(林佳龍,2001:31-34)。

綜上所述,李登輝在推動民主化的同時,也一直思索台灣人民的

「認同」應該是什麼(鄒景雯,2001:227-230);他認為應該讓台灣人 有權利與機會成為國家的主人。要成為國家的主人,必須解決「自己 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這個問題,透過本土化、民主開放,以及在其 任內的各類台灣主體意識論述,李登輝似乎掌握了主導權。李登輝扭 轉了兩岸的主動被動關係,對於兩岸問題,陸續提出不同的政策及論 述,且時常觸動中共所設定的「一個中國」界線,讓中共開始對此議 題有更多的思考,不會固定在其自訂的「一個中國」框架內(方建中,

2003:109)

貳、民進黨的國家定位及國家認同主張(1986-2000 年)

回顧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其黨內對台灣及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

是隨著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主張:在 80 年代黨外勢力逐漸集結,但仍 尚未成立政黨之前,1983 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及 1985 年縣市長與省議 員選舉中,黨外勢力即大談「住民自決」的政見;1986 年民進黨成立 之後,旋將「住民自決論7」列入其黨綱中;1987 年發表「二全聲明」,

7

(35)

強調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言論自由,此項聲明正式宣告與當時國民 黨當局所主張的中國統一政策是背道而馳的;1988 年發表了「四一七 決議文」,主張在四個如果之下8,將全面推動台灣獨立;1989 年所舉 行的三合一的選舉中,民進黨內的新國家連線候選人公開宣揚「新憲 法、新國會、新國家」的理念。1990 年,民進黨黨內通過「一 OO 七 決議文」9,達成臺灣主權不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外蒙古的共識,此 一決議文達成民進黨首度反對國民黨所提出、長期主導台灣國民意識 的中華民國領土範圍與法統的立場,是一次重大的里程碑;1991 年通 過公投台獨黨綱10,希望獨立建國,制定新憲法,還主張以台灣社會共 同體為基礎,培養人民的文化認同,以建立國民主體意識。至此,民 進黨便將「台獨」走向轉化為黨內的主動目標,成為民進黨的法統。

隨著 90 年代中期國民黨路線轉行為本土化之後,在本土化的政黨 競爭中,民進黨也開始進行政黨的轉型並詮釋新的台獨論述;1996 年 總統直選,民進黨以極大差距慘敗,黨內極獨人士陸續出走至建國黨,

促使民進黨的國家定位主張趨向於對現狀的認同11(洪裴璞,2006:

黨綱中提出「住民自決論」:台灣的前途,應由台灣的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 方式共同決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聯合,都沒有決定台灣政治歸屬的權力。

8 台獨的「四個如果」前提是:如果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雙方片面和談;如果國民黨出賣臺灣人民 的利益;如果中共統一台灣;如果國民黨不實施真正的民主憲政。

9 「1007 決議文」認為我國的事實主權並不及於中國大陸及外蒙古,我國未來的憲政體制及內政、

外交政策,應該建立在事實領土的範圍之上。

10 台獨黨綱通過將「獨立建國」列入黨綱的修正案中,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並再次宣示「事實 主權」,指出台灣的事實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及外蒙古,並增列下列條文:「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 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

(36)

30),並開始將「獨立」與「建國」脫勾;1999 年,民進黨正式提出「台 灣前途決議文」12,明白表達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狀之更改 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至此,民進黨的國家定 位及認同,已告定型。

参、陳水扁主政時期的重要主張(2000 年-2008 年)

一、本土化

民進黨主政以來對於國家認同的形塑,最主要的關注點在於教育 的本土化,陳水扁於 2004 年任用在「認識台灣」新課程編定過程中引 起莫大爭議的召集人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13,杜正勝強調其課程本土化 並非「去中國化」,然而他提出的「同心圓史觀」:由「台灣史」出發 來學習「中國史」與「外國史」(杜正勝,2000:383-396),或多或少 對「中國史」產生排擠效應。也難怪,許多人認為他的許多作為,包 括課程名稱的「正名」,改國語為華語,中正紀念堂的改名運動,都是

「去中國化」的明顯象徵,將它視為「獨台」思想的代言者。(林偉民,

國際情勢來看,美國不樂見民進黨激進的台獨訴求破壞台海安全,並影響了美中關係;就國內因素,

國民黨已完成本土化領導結構,使得「台灣人出頭天」或建立「台灣共和國」等訴求,不再是民進 黨所獨有,或如過往般吸引選民。經由 1996 年總統直選的考驗及挫敗,民進黨已在選舉策略上,

追隨創黨大老黃信介所提出的「反對統一,不一定要說台獨」的策略(方建中,2003:109-110)。

12 1999 年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公開承認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台灣等同於中華民國,

並宣示「法理主權」,首次正視兩岸的特殊歷史、文化與血緣關係,強調維持獨立現狀,與對岸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變動都必須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來加 以決定。

13 杜正勝在其著作中指出:「認識台灣」新課程在實施前夕,光是公開發行的報章雜誌討論,就刊 載了超過二百五十則新聞報導、報紙社論十八篇、專欄一百篇、讀者投書超過兩百篇,足見當時課

數據

表 2-4-1  1995 年高中公民科政治教材大綱整理表  單元 內容  分項概念  活動示例  政治  1 政府體制 2 政治文化  3 政黨、壓力團體與民意 4 選舉  5 兩岸關係演變概況  6 我國政治發展的過去與未來  1 模擬:政見發表會  2 討論會:如何改善選舉風氣 3 模擬:鄉鎮民代表會開會狀況 4 視聽教學:觀賞有關我 國政治建設成就的視聽 媒體 政治、國際關係 國際關係  1 認識國際社會  2 我國的外交現況  3 增進我國的國際地位  1 座談會:國民外交面面觀 2 分組報告:認
表 2-4-2 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九五課程暫行綱要表  單元三: 「政府與民主政治」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參考 節數  1.國家的形成﹡ 1-1 群居生活與政治組織  1-2 現代國家的出現  1-3 現代國家的特色  2.國家的目的與功能﹡ 2-1 國家存在的目的(維持安全與 秩序、增進公共利益、保障人 民基本權利、落實社會正義、 維護文化傳統與生態環境)  2-2 國家、社會與市場的區別  3.國家統治的正當性基礎 3-1 國家與人民的關係﹡  3-2 正當性的概念  3-3 政治統治
圖 2-5-1 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析圖(1992-2007)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2008 年 3 月 24 日引自 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e/TaiwanChineseID.htm  再來看從 1994 年 12 月至 2007 年 12 月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析資 料,見下圖 2-5-2,可以推論:自調查起始至今,主張維持現狀再做決 定,一直維持在最高的比例,而偏向統一、盡快統一呈現逐年下滑的
圖 2-5-3 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布圖(1992-2007)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2008 年 3 月 24 日引自 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e/partyID.htm  貳、過往對教科書中國家認同研究之分析  過往關於國家認同的研究,或是教科書內容的相關分析研究,數 量可說汗牛充棟,筆者僅就近年來針對教科書中的台灣國家認同內容 分析研究,整理重點摘要如下表 2-5-1,以作為本文分析比較現行各版 本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自101學年度開始 推動分組合作學習計畫,感 謝張新仁校長及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團隊的帶領,嘉大附

110 年度臺中市推動硬筆書法與美感教育師生硬筆書法比賽

監察委員葉大華於 12 日公布申請立案調查國中借課問題。葉大華表示,教育部於 2010 年組 成「教學正常化防治小組」,並於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監察委員葉大華於 12 日公布申請立案調查國中借課問題。葉大華表示,教育部於 2010 年組 成「教學正常化防治小組」,並於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